《黃金時代》:在充滿肉體欲望的描述中,我看到了愛情的純潔
「人這一生,可以選擇的事很少,沒法選擇怎麼生,也沒法選擇怎麼死。我們能選擇的,只有兩件事,這一生怎麼愛,這一生怎麼活。」——王小波
對性教育的無視,一直是中國社會的常見現象。在思想開放的現代,許多人還是對性保留著傳統的態度,更別說在上世紀,那個人人談性色變的年代。
「性愛」猶如洪水猛獸,讓人們佔領道德制高點以求自救,無論是在生物課本上還是性教育課程中,都顯得十分隱晦。大抵有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覺。
但,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有這樣一個人,把「性愛」與「人性」解剖的明明白白,毫不掩飾地展現在大眾面前。
這個人,就是被稱為「中國的喬伊斯和卡夫卡」的王小波。
一個蒜頭鼻,招風耳,嘴唇厚厚的,額頭寬寬的醜男人,用一部數十萬字的小說《黃金時代》寫盡肉慾,道破人性,讓那些擁躉們甘願自稱「王小波門下走狗」。
「我們的生活有這麼的障礙,真他媽的有意思,這種邏輯就叫做黑色幽默」。
正是憑藉著這種獨特的黑色幽默,王小波筆下的文字才顯得迷人,完全讓你忘記他外貌的醜陋。
當你讀不懂《黃金時代》,你就不懂「性愛」;
當你讀懂了《黃金時代》,你就懂了「人性」
問題來了,大家都知道陳清揚和王二之間的羈絆是性,那麼性之外有愛嗎?
在《黃金時代》中,王二受傷,陳清揚用行動證明了她和王二的關係,徹底坐實了「破鞋」這個稱號,她說了一句話「你別怕,要是你癱了,我照顧你一輩子」,原以為她愛上了王二,但其實,她對王二並沒有其他感情,有的只是革命友誼。
王二上山去了,沒有告訴其他人,獨獨畫了一張路線圖給陳清揚,後來羅小四找來問王二的行蹤,陳清揚才發現只有她知道王二在哪裡,也是因為這個原因,讓她感到了莫名的信任和被需要感。於是她就不顧一切,去找王二了。這段話寫得很妙「等到羅小四離開,陳清揚就開始糊塗了。看來有很多人說,王二不存在。這件事叫人困惑的原因就在這裡。大家都說存在的東西一定不存在,這是因為眼前的一切都是騙局。大家都說不存在的東西一定存在,比如王二,假如他不存在,這個名字是從哪裡來的?陳清揚按捺不住好奇心,終於扔下一切,上山來找我來了。」
後來說的就是王二和陳清揚在山上的生活,以及下山後被群眾拉去批鬥,日復一日地寫報告。
陳清揚的態度在文中是不斷改變的。文開篇陳清揚曾描述王二「喊我也聽不見,因為我從來也不回頭。我就這樣走掉了」。這句話出現過好幾次,陳清揚之所以做愛很多次但不愛王二,和這個有點關係。因為對陳清揚來說,王二就是那個從山上趕下去的背影,因為她不需要他。在山上沒有其他事可做,所以做愛就成了兩人最大的樂趣。在這種安逸的環境中,陳清揚差點就愛上了王二,恍惚間,又醒悟了過來,她並不愛王二。她知道,王二隻是愛她的肉體而已。「在十五隊後山上,陳清揚有一回很衝動,要給我生一群小崽子,我沒要。後來我想,生生也不妨,再跟她說,她卻不肯生了。」
其中有兩段話,可以描述陳清揚當時的心理。
「陳清揚說,在章風山她騎在我身上一上一下,極目四野,都是灰濛濛的水霧。忽然間覺得非常寂寞,非常孤獨。雖然我的一部分在她身體裡摩擦,她還是非常寂寞,非常孤獨。」
「陳清揚說,那一回她躺在冷雨裡,忽然覺得每一個毛孔都進了冷雨,她感到悲從中來,不可斷絕。忽然間一股巨大的快感劈進來。冷霧,雨水,都沁進了她的身體。那時節她很想死去。她不能忍耐,想叫出來,但是看見了我她又不想叫出來。世界上還沒有一個男人能叫她肯當著他的面叫出來。她和任何人都格格不入。」
這兩段寫出了雖然王二和陳清揚關係非常親密,但是陳清揚並不愛王二,這也是她對待愛情的態度。她不願意在不愛的人身下呻吟,和自己接觸如此親密的人,卻不是她愛的人,所以陳清揚每次和王二做愛都深受折磨,雖然她很想叫出來,很想回應,但是她不樂意,何其悲哀。所以她感到「悲從中來,不可斷絕」。
陳清揚後來還是愛上了王二,她說她和王二搞破鞋,這並不是罪孽,她不知道為什麼會被發到雲南這個如此荒涼的地方,也不知道為什麼又放回來,也不知道為什麼攤上了破鞋這個稱號,……她如此無知,所以她無罪……但她覺得自己罪孽深重的是在青平山,因為兩巴掌。「陳清揚說她真實的罪孽,是指在清平山上。那時她被架在我的肩上,穿著緊裹住雙腿的筒裙,頭髮低垂下去,直到我的腰際。天上白雲匆匆,深山裡只有我們兩個人。我剛在她屁股上打了兩下,打得非常之重,火燒火燎的感覺正在飄散。打過之後我就不管別的事,繼續往山上攀登。
陳清揚說,那一刻她感到渾身無力,就癱軟下來,掛在我肩上。那一刻她覺得如春藤繞樹,小鳥依人,她再也不想理會別的事,而且在那一瞬間把一切全部遺忘。在那一瞬間她愛上了我,而且這件事永遠不能改變。」
後來兩人又為什麼經過千辛萬難被同意結婚後,又火速離婚呢?
大概是他們的牽絆是從破鞋開始的,而破鞋是時代施加給人的精神束縛,而兩個自由的人又怎麼甘心被安排,所以他們反抗,用最不容於世俗的方式來掙脫精神的枷鎖。在反抗的過程中,兩個人的愛情滋生了,但是,這個大背景下,和愛情比起來,還有更多重要的東西。他們的感情誕生在一個特殊的時期,在這之前雙方除了肉體,沒有更深入的了解。這樣的愛情,雖單純浪漫,卻不切實際。最重要的是,對他們來說,沒有任何東西能夠阻止自由的步伐,所以分道揚鑣也許是最好的結果。
王小波說:"寫《黃金時代》用了我很多時間和才華,寫得很精緻,傾注了我對小說的許多想法。"。
讀了王小波才知道,那些讓當代人焦灼不已的人生選擇、職業迷茫、愛情甘苦等難題,原來,他早已在自己的文章中一次次探討、解答過。
他最重要的精神遺產,不在幽默,不在放達,不在文學,不在名士氣,不在嬉皮士,不在段子手,而是講邏輯、講常識、講情理,講人性,講真話。
點擊下方商品卡感受王小波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