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中學畢業班5月6日復學(課),中學非畢業班大概5月中旬復學。前段時間我給高二學生布置了一篇網課作文《揚長避短與揚長補短之運用》,要求結合現實,運用事例進行分析、論證,效果很不錯。我也結合現實講解實體經濟與非實體經濟、金融機構與非金融機構、通貨膨脹與金融危機、人生類型與人生價值等。今天我們聊一聊作文《獸性•惰性•奴性•人性》。
圈內人都知道2017年12月份高中《課程標準》出版發行了。湖北省2018年9月啟動新一輪課改。在沒有新教材的情況下,我充分利用舊教材,包括《語文讀本》,還有報紙、試卷中的文章等,按照新課標教學要求開展學習任務群的項目學習活動,積累了不少的經驗與教訓。根據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高一主要教學三種目的性閱讀方式,高二研習作家作品,主要學習「讀懂作品的方法」,高三學習專題研討,屬於課程意義而非教學意義上的研究性學習,同時進行高考備考。這是當前我對高中語文新課改的整體理解。在這個認識背景下,我先從《說「木葉」》課文說起。
2018年前,《說「木葉」》一文是在高二教的,因為高一要學習複雜的記敘文,還有其他一些說理性文章,如高中段讀後感、哲理詩、說理散文、明理型敘事記敘文、事理性說明文、雜文或小品文(不充分的議論文)等,進入高二,學生要接觸規範的、充分的議論文,包括學術論文,進行概念辨析、辯證思維、批判性思維等邏輯思維(抽象思維)的規範訓練,與文學閱讀的形象思維(我認為這是另一類邏輯思維)訓練互補,同時也為大學寫學位論文打基礎。但在新教材中,《說「木葉」》被安排在高一下冊的「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屬實證思維的訓練。在我看來,實用性閱讀是明真假的,思辨性閱讀辨是非,文學閱讀審美醜。在新教材中,《說「木葉」》就成了訓練學生觀察力、驗證事物可信性以及實證思維的材料或閱讀中介。正如王榮生教授所言,教材或課文是可以為不同的目的而多次使用的,我雖然不會在高一讓學生學習《說「木葉」》後就要求學生同樣運用概念辨析的方法寫《獸性•惰性•奴性•人性》,但讓學生在高二新教材中冊學習「科學與文化論著研習」大單元時參考高一學過的《說「木葉」》寫一篇議論文《獸性•惰性•奴性•人性》是完全可以的。這就成了新冠疫情形勢下通過網課讓高二學生寫《獸性•惰性•奴性•人性》的緣由。
網課作文《獸性•惰性•奴性•人性》已經評講完了。從批閱情況看,學生的認識水平相差不小,雖然都是十六七歲的年輕人。我無意在這裡引用學生的作文語句,我只想對語文教師說,一定要讓你的學生在高二寫一篇這樣的作文。有網友說,一個人走出校門後感受不到生活的幸福,一定是中學沒有遇到一個真正的語文老師。老師不是學生唯一的人生嚮導,他們不一定給學生都帶來生活的幸福感,但學生是否明白,並不是閱讀得越多越好,關鍵是要學、思、行結合。大家都學過蘇軾的《赤壁賦》,但又有多少人能踐行「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的幸福格言呢?真正的語文老師則會身體力行。這就是學真語文而不是學假語文的奧妙與難度。明白了這個道理,你還認為學語文沒有用嗎?那是因為你學習的是假語文罷了。真正的語文老師可不背這個黑鍋。
寫作《獸性•惰性•奴性•人性》的目的:訓練概念辨析、辯證思維能力,能用發展的、一分為二的、相互轉化的觀點看待事物的屬性,能區分事物的本質屬性與非本質屬性,加深對人與人性的哲學思考力。
總評:廣義的人性指人的屬性,包括獸性、惰性、奴性與人性。對人而言,獸性、惰性、奴性是動物共有的,是人的一般屬性,而狹義的人性唯人特有。作文題目中的人性是狹義的人性,與其他「三性」是並列關係。
(一)獸性是動物或人的本能或本性,是與生俱來的,不需要後天習得,是人生存、賴以延續物種的基礎,無恥辱感。這是獸性的本質特徵。
惰性是順從自己,不改變自我,甚至甘於沉淪、滅亡。這是惰性的本質特徵。
在人都是追求自由的前提下,奴性是違心地順從他人,不問是非、善惡、美醜。這是奴性的本質特徵。
從自然人到社會人,人性才具有了本質意義上的力量,這是一般動物不具備的。當然,動物有時候也閃耀著人性的光芒,但這在動物身上不是主要的。「自主、自覺、自決、創造,是人的本質屬性。」人性的本質特徵就是向上、向善,有尊嚴感,有人格力量。(事例略)
(二)人是獸性、惰性、奴性、人性的綜合體或混合物,同時,人的「四性」在一個人身上是可以相互轉化的,但要結合背景、條件分析。年齡、職業等不同,人性的表現也可以不同。隨著時代的變化、發展,對人性的理解也可以不同。
譬如古時候,有的父母苦於生計,家庭貧寒,不讓自己的孩子讀書不是非人性的,因為收入的分配實在有限,不至於一個孩子讀書,而其他家庭成員面臨無錢就醫或餓死的絕境,但在今天,父母不讓孩子完成九年義務教育,不僅是非人性的,還是違法的。再如,在地震發生時,正在授課的教師第一個衝出了教室,這就是非人性的,這種獸性理應受到社會的批判,因為有崗位就有職責,教師的職責是必須保護校園的學生的,而一個正在打掃樓道的清潔工這個時候飛跑下樓並非人性,他的獸性卻沒有人去指責,因為他的職責並不要求他此時必須對樓道要進行必需的保護。(其他事例略)
所有的課程內容都應該是具有系統性、邏輯性、合理性、必要性的,寫作的課程內容也不例外。高中語文教師要抓住高中學生思想成長的關鍵期,積極作為,要充分利用語文寫作這個平臺,配合閱讀教學,引導學生健康成長,發展學生對人生的思考力,為他們的幸福人生打下思想、價值觀的基礎。
教語文的老師是幸運而又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