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載於《廣角鏡月刊》1994年8月號)
徐足之
自中共「十四大」以來,在完成一系列對軍方上層控制步驟之後,江澤民和中央軍委的下一個重點是:穩固軍隊的基礎,對象是基層官兵。
根據江澤民指示,為得到有關新決策的可靠依據,解放軍三總部(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組成聯合調研組,行程65000公裡,3000多個專業組深入部隊基層4個月,七大軍區全面開展「大生產」運動呼應配合,軍方高層為穩固軍心,稍後將有一系列重大新措施推出來。
中央軍委正在策劃「軍心工程」
中共軍方「三總部」(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根據軍委主席江澤民的指示,最近完成了全軍「菜籃子」工程調研活動。據透露,這個於1994年7月上旬結束的為期4個月的調研活動,是為中央軍委建設「軍心工程」提供決策依據。
軍方高層完成控制,下一步是穩固基層官兵
江澤民在完成一系列對軍方上層控制步驟之後,下一步的重點,是穩固軍隊這個「鋼鐵長城」的基石:基層官兵。中國近年物價上漲,不僅影響老百姓的生活,部隊也受到衝擊。實行市場經濟後普通人的生活條件都有所改善,物質生活亦有進步,比較起來,部隊官兵在這些方面可謂做出了犧牲。鄧小平一再強調:「軍隊要忍耐」,軍方上層最近顯然認識到,必須因應市場經濟對民生觀念的變化,從改善部隊官兵的生活條件和物質裝備入手,使軍心穩固在堅實的經濟基礎之上。
江澤民指示「三總部」組織聯合調研組
據悉,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為獲得其有關新決策的可靠依據,指示「三總部」組成聯合調研組對全軍「菜籃子」工程實施大規模調查研究,此舉非同尋常。它顯示軍方高層為穩固軍心,將有一系列重大舉措出臺。
剛剛結束的該次調研活動,始於1994年3月上旬,調研人員行程65000公裡,完成了對全軍110個列編農場、161個團(旅)副食品生產基地、189個生產服務中心和329個建制軍隊的考察調研。
宣傳、調查、研究三位一體,是這次活動的特色。在深入實地察看現場、聽取匯報、檢查帳目,以及與基層官兵共同進餐的基礎上,聯合調研組還先後召開了44個由大單位後勤、機關幹部和部隊官兵等參加的座談會,從中梳理出制約軍方農副業生產和影響部隊生產生活的主要問題,進行系統歸納,以便探尋解決的對策。各調研分隊總結整理出加強部隊「菜籃子」工程建設的41份專題材料,作為全軍農副業生產再上新臺階的思路和經驗。
據悉,軍隊新時期的「菜籃子」工程建設思路是:以部隊農場為骨幹,以副食品生產基地和生活服務中心為中間環節、以基層連隊業餘生產為基礎,形成一體化生活保障格局。目前全軍擁有列編農場近600個,副食品生產基地有生活服務中心2800多個。以養豬、種菜為主的全軍基層連隊官兵業餘生產活動蓬勃發展。據對全軍3209個連隊的調查所得,肉、菜自給率均在68%以上。
七大軍區全面開展「大生產」運動
「三總部」是次聯合調研,帶動了各大軍區「菜籃子」工程全面展開。這是一場新時期的軍隊「大生產運動」。抗戰年代,毛澤東曾經號召軍隊開展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保障了軍隊的生活供給。今天,軍方的「菜籃子」工程,保障部隊生活在發展市場經濟下穩中有升,依然是為提高部隊戰鬥力服務,為穩固軍心服務。
在「南泥灣精神」發祥地——蘭州軍區,今年(1994年,下同)推出了一項宏偉工作:「因地制宜,大幹三年,實現全軍區部隊肉菜基本自給」。東部缺田,西部乾旱,北為沙鹼,南為山垣,蘭州軍區為克服困難,把斜坡興農,科技興牧作為突破重點,由後勤部隊領導帶領有關人員,先後走訪甘肅省農業廳和有關科研單位,重點考察了蘭州市蔬菜栽培高技術示範基地和靖遠縣日光溫室蔬菜生產基地,計劃拿出200萬元人民幣用於部隊農場的日光溫室、豬場和雞場等項目的建設。
蘭州軍區還制定了「全區部隊三年實現肉菜自給發展規劃」。在經費緊張的情況下,軍區決定拿出300萬人民幣和600噸油料,扶持部隊發展農副業生產,進一步完善建制旅(團)的副食品生產基地。該軍區還決定三年內為建制旅(團)配備一名專業軍士,作為種植、養植技術和為畜禽防治病的骨幹。為發展「菜籃子」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蘭州軍區各部隊自1994年1月至6月,共投入84000人次、資金318萬元人民幣、機械車輛23000臺次,平整菜地2萬餘畝,開荒造田2410畝。
三千專業組深入部隊基層
按照中央軍委和總後勤部的要求和部署,全軍各級後勤部門必須面向基層辦實事。據不完全統計,1993年以來,全軍共派出600多個綜合服務隊,3000多個專業服務組,深入基層部隊和駐紮在高山、海島、戈壁、沙漠等邊遠艱苦地區的連隊,傾聽基層官兵的呼聲。解決了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如吃水、照明、洗澡、住房等。
通過營以下單位住房整治,目前中共全軍已有130萬名官兵住進了制式營房,3100多個營院達到「園林式營院」標準。從1993年初開始的軍隊醫療「星火計劃」已有成果:大城市醫院支援邊遠艱苦地區軍醫院的醫療新格局已經形成,邊遠地區軍醫院的醫治護理質量明顯提高。
現代消閒方式進入了軍營
為適應市場經濟文化,軍方改變過去以勞動和開會為基本形式的官兵業餘生活觀念,允許士兵接觸現代化消閒方式,一批新穎現代的文化設施進入了軍營。近幾年來,全軍各部隊共投資4億元人民幣,興建各類文化活動場地500萬平方米。卡拉OK廳、電子遊戲室、錄像室、撞球室以及健身房,已遍布基層各部隊。上千個業餘文藝演出隊、鑼鼓隊、足球隊、籃球隊、電聲樂隊、健美體操隊,常年活躍在部隊基層之間。
江澤民的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
軍委及總後勤部把艱苦地區部隊後勤建設作為發展的重要內容。江澤民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為解決艱苦地區部隊的特殊困難,做到在經費標準上重點傾斜,供應保障上優先安排,財務補助上重點照顧,技術服務上特殊對待,農副業生產上重點扶持。
總後勤部和成都軍區已經連續4年,每年拿出400萬元,用於西藏軍區發展農副業生產,使蔬菜和肉食自給率每年遞增20%。海軍拿出2.4億元人民幣,用於海島建設,解決了400多個島嶼官兵的生活設施困難。新疆軍區近兩年拿出580萬元人民幣,作為基層、邊防連隊改善生產、生活和文化娛樂配套設施。
黑龍江省軍區邊防線長,部隊駐地高度分散。該軍區黨委一班要員親赴邊防,並以「假如我是一個邊防哨兵」進行換位思考,採取措施,「不讓吃苦的人吃虧」。近年來,地方賓館、招待所收費越來越貴,出現了邊防士兵出差辦公事住不起旅店的現象。為此,軍區在哈爾濱籌建了一個「士兵招待所」,以低價優質的服務方便邊防士兵。邊防交通一直是個大問題,有的士兵外出辦事或探親回來,因沒有交通工具而徒步往返哨所。黑省軍區為邊防軍隊購置了40多臺小四輪拖拉機,既作交通工具,又方便軍隊的農副業生產。
從今年開始,黑龍江省軍區決定:凡在邊防軍隊任職4年以上的優秀軍隊主管,可優先晉升。同時,拿出120多萬元人民幣,用於邊防部隊基層軍官的生活補貼,並設立年度獎勵基金,對政績突出才者實施獎勵。
邊疆部隊將領在格爾木專研對策
最近,來自內蒙古、新疆、西藏及海、空軍等各軍兵種駐艱苦地區部隊的將官,聚集青海省格爾木,圍繞中央軍委關於利用三年時間,上下籌措財力,對艱苦地區部隊後勤設施進行配套治理的決定,進行了專題研究。此次研討會上,總後勤部副部長王太嵐提出了五點要求:
一是要把加強邊遠艱苦地區部隊基層後勤建設,作為貫徹落實軍隊新時期戰略方針的重大措施,切實抓出成效。
二是在工作指導和供應保障方面繼續實行傾斜政策。
三是堅決糾正「重物輕管」現象,嚴格按照有關規定管理好基層後勤工作。
四是樹立長遠建設思想,提高經費物資的使用效益。
五是要大力發揚抗戰年代軍隊大生產運動中的「南泥灣精神」,搞好部隊農副業生產,提高部隊自給水平。
劉華清要求地方政府合作解決軍屬問題
軍方高層認為,穩定軍心,不僅要改善基層官兵的物質生活條件,還要解決好軍官家庭的實際困難,減少後顧之憂。基層軍官家屬的住房、就業、工種調整、子女入學入託等實際問題,迫切需要軍隊機關和各級地方政府協作共同解決。
因此,新時期的「軍政軍民團結」有更深刻的現實意義。江澤民強調指出,要「廣泛深入持久地開展擁政愛民、擁軍優屬活動,發展軍政軍民相互團結、相互支持的大好局面。」最近他又進一步指出,在新形勢下,搞好軍政軍民團結尤為重要。
軍委副主席劉華清上將最近要求,各級地方政府要妥善解決軍官家屬隨遷、工作安排、子女入學等問題,做好烈軍屬和傷殘軍人的優撫工作,並要把軍隊轉業幹部和退役士兵的安置工作作為一項政治任務落實好。
「軍官子女入學難」這個問題將是今後軍地雙方要解決的一個焦點。一些長期駐守邊防或窮鄉僻壤的軍官,因子女入學問題而難以安心崗位,時常為子女入學四處奔波,有些軍官因為怕子女考不上大學而不得不提前退役,給部隊帶來不穩定。
軍隊基層醞釀新轉變
軍人軍官,由於職業需要,調動頻繁,子女隨之多次轉學插班,正常教育因而大受影響,令致軍官子女絕大部分不能跨入大學校門。這是因為:按大陸常規,小學、初中招生以學生常住戶口為準,就近入學,但部隊的駐地絕大部分都遠離城市,甚或駐紮在偏僻小山溝、小海島,所在鄉村中小學校教學質量差。因此軍官子女能上大學的極少。
某軍方研究所,地處偏僻山溝,40多年來,在該研究所供職的優秀研究人員的子女竟沒有一個考上大學。某團自1971年駐紮在一個小城郊區20多年來,這個部隊軍官子女中,僅出了兩名大學生,考上高中、中專的人數也屈指可數。
軍官子女入學難問題,已引起了中央軍委及「三總部」的重視。據知,一批長期駐守在邊防和基層的軍官子女,已在「三總部」直接關心輔助下,通過全軍統考,進入軍事經濟學院深造。
最近,一些地方政府也相繼採取措施,解決軍官子女入學問題。山東濰坊市教育部門,將駐軍子女全部轉入三所省級、市級重點中學就讀,並規定長期不變。遼寧鳳城縣規定部隊子女可以自由選擇重點學校和班級就讀,已有11名軍官子女考入大學。河南省開封市規定軍官子女可以跨區選校就讀,有的中學還安排專人輔導剛入校、文化基礎不太好的部隊子女。
在江澤民、劉華清號令之下,軍隊基層局面正醞釀著新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