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方檢驗的事後兩兩比較

2022-01-23 spss統計分析
卡方檢驗檢出組間差異後,得到的結果只能顯示行變量與列變量間是否相互獨立,但各變量的不同組別間具體存在何種差異呢?這需要後續通過兩兩比較來得到更為精確的結論。下面,我將用一個簡單的案例向大家演示:在SPSS中卡方檢驗如何進行兩兩比較,以及如何解讀輸出結果。

注意:卡方檢驗的事後兩兩比較只適用於檢驗交叉表的列方向對應的變量水平數大於等於3的卡方檢驗;即用於3個或3個以上率的兩兩比較。

在雨傘製造廠中,會對雨傘手柄進行測量,如果雨傘手柄不符合規格,則會從裝配線中將其移除。每日報表將顯示在所有三個班次期間,工廠的三臺衝床中每臺生產的不合格手柄數。質量工程師想確定衝床和班次是否存在關聯?三臺衝床生產的不合格手柄數是否不同?上表中,機器ID分別顯示3臺衝床,班次分別顯示3個不同班次,兩個變量都為無序分類變量頻率表示每臺衝床不同班次生產的不合格手柄數。很明顯,這個案例需要用到卡方獨立性檢驗方法。
因為本文提供的案例數據是匯總數據而不是明細數據,因此在開展卡方檢驗之前,首先需要對頻數變量進行加權,在菜單欄選擇數據 -> 個案加權,將頻率變量選入對應的分析框中,點擊確定。對話框如下圖所示:(2)將班次選入「行」列表框,將機器ID選入「列」列表框;注意:如需進行兩兩比較,需要將比較的分組變量置於列方向。

(4)在單元格子對話框:勾選比較列比例調整p值(邦弗倫尼法),以及列百分比

注意:

① 第4步驟為兩兩比較的關鍵步驟;

② 列百分比表示:不同衝床機器生產的有缺陷的把手數量佔該機器在當天三個班次生產的所有有缺陷把手數量的百分比;

案例中使用 Pearson 檢驗和似然比檢驗來確定機器和班次之間是否存在關聯。由於 Pearson 檢驗和似然比檢驗的p值為0.019(<0.05),因此可以斷定機器ID變量和班次變量之間存在關聯。

交叉表中顯示了不同衝床機器和不同班次生產的有缺陷把手的數量;同時,表格中會以字母下標格式標註出各組兩兩比較的結果。如果下標字母相同,則表示類別列比例間無差異;如果字母不同,則表示類別列比例間存在顯著差異。

由表可知,在第一班次中,衝床1和衝床3生產的有缺陷把手數量不存在顯著差異,但二者與衝床2存在顯著差異;衝床2生產在這一班次生產的有缺陷把手數量最多(76個,49%)。在第二班次中,各衝床生產的有缺陷把手數量均不存在顯著差異;在第三班次中,衝床1和衝床2生產的有缺陷把手數量存在顯著差異;在這一班次,衝床1生產的有缺陷把手數量相對最多(48個,33.6%);衝床3與其它衝床不存在顯著差異。以上是有關卡方檢驗及其事後兩兩比較的簡單案例,大家學會了嗎?好學的小夥伴可以嘗試將班次變量作為需要比較的分組變量置於列方向,看看不同班次間是否存在差異哦。卡方檢驗是一種常見的統計假設檢驗方法,主要用於分類變量的統計推斷,最常用於考察無序分類變量和分類變量(包括無序和有序)之間的相關性。有關卡方檢驗原理和應用的更多介紹在本篇文章中不會展開,不了解這種統計分析方法的讀者可以閱讀相關歷史文章:

卡方檢驗原理與應用實例

配對卡方檢驗

卡方檢驗內容在《SPSS與統計分析(中高級教程)》,以及《試驗設計與數據分析SPSS+Minitab》等課程中均有詳細介紹。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點擊文末閱讀原文,關注松鼠學堂主頁,pick屬於你的專業課程!~

相關焦點

  • 卡方檢驗和精確概率法及兩兩比較
    對於只會SPSS軟體的同學來說,做兩兩比較的卡方檢驗或精確概率法時,需要一次次選擇個案,一次次點菜單,太浪費時間和精力。用R軟體的優勢在於做兩兩比較時,不用再一次一次點菜單了,直接用幾行命令就可以了。我們想看看不同工作崗位的男女比例是否有差異。
  • 基於SPSS軟體實現多組比較的卡方檢驗及兩兩比較
    如果不服從正態分布,採用中位數(四分位數間距)進行統計描述,組間比較採用非參數檢驗(Kruskal-Wallis秩和檢驗),當組間總的有統計學差異,進一步採用Dunn法(也可以是其它方法)進行多重比較。
  • 相關樣本非參數檢驗如何進行事後兩兩比較呢?
    本站前期寫過一篇非參數檢驗如何實現事後兩兩比較(詳情可見:有人問松哥「非參數檢驗如何實現兩兩比較呢?」),當時針對的是成組獨立資料。
  • 卡方檢驗的多組比較
    SAS在ANOVA中可以直接指定post hoc分析,但對於卡方檢驗,SAS沒有自帶程序可以直接處理,這期講一下有哪些比較實用的方法與代碼~方法1:挨個做每兩組的卡方檢驗        存在的問題是多重比較,會增大Type I Error,需要校正p值
  • 卡方合併檢驗 vs 卡方分割檢驗
    ,這是一個無序分類變量的2*C列聯表資料,可採用2*C列聯表卡方檢驗看男女之間3種基因型的總體分布(構成比)是否存在差異,然後用卡方合併檢驗進一步分析每種基因型在男女之間的差異。,卡方合併檢驗需要首先整理出3個四格表,然後放入SPSS中進行統計分析。
  • 兩兩比較SNK檢驗沒有P值?
    ,若想了解哪兩組的總體均數不等,需進行多個樣本均數間的兩兩比較或稱多重比較。多重比較的方法有很多,按照「事前事後」的標準,事前比較的常用方法有LSD、Bonferroni和Dunnett法;事後比較的常用方法有SNK、Turkey、Scheffe和Bonferroni法。上述都是針對均值資料的多重比較方法,秩均值和率資料的多重比較方法,可查閱「統計諮詢」公眾號的往期文章《常用的多重比較統計方法》。
  • 卡方檢驗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
    ,在<單元格>對話框中勾選<z-檢驗>下方倆選項以便進行多變量間的兩兩比較。兩兩比較方法之Bonferroni法(邦弗倫尼法,修正最小顯著差法):在每次比較中,將顯著性水平α除以兩兩比較的次數N,使得顯著性水平縮小到原來的N分之一,降低α錯誤的概率,避免在原假設為真時拒絕原假設,沒有顯著差異卻認為有顯著差異。
  • 卡方檢驗、t檢驗和方差分析的區別
    當對比的組別超過三個,並且呈現出顯著性差異時,可以考慮使用事後檢驗進一步對比具體兩兩組別間的差異情況。雙因素方差分析,用於分析定類數據(2個)與定量數據之間的關係情況。例如研究人員性別,學歷對於網購滿意度的差異性;以及男性或者女性時,不同學歷是否有著網購滿意度差異性;或者同一學歷時,不同性別是否有著網購滿意度差異性。
  • SPSS學習筆記10——卡方檢驗&多重比較—多組率、多個構成比的比較
    該案例三組統計學檢驗的P<0.05,說明三組的損傷率有差異,到底是哪兩組有差異,需要進一步做多重比較。多重比較,指的是兩兩比較,也就是兩個率的比較。多重比較存在的問題是,多次同時兩兩比較,會增加一類錯誤概率,導致假陽性偏高;減少假陽性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軟體自帶的Bonferroni 方法,P<0.05就認為有統計學意義;另外一種是人工α分割方法,例如本例,同時兩兩比較,就要比較3次,則新的檢驗水平α=0.05/3=0.017,即P<0.017才認為有統計學意義;
  • 卡方檢驗,T檢驗和F檢驗
    卡方檢驗、T-test、F檢驗區別卡方檢驗卡方檢驗是一種用途很廣的計數資料的假設檢驗方法。
  • SPSS操作:多個獨立樣本的非參數檢驗及兩兩比較
    兩兩比較雖然得到了各組CWWS評分的分布不全相同的結論,但我們仍然不清楚到底是哪兩組之間不同,因此需要進一步兩兩比較。點擊Model Viewer右側下方的View處,選擇「Pairwise Comparisons」選項。
  • 1151期-3:【統計】卡方檢驗詳細講解
    1四格表資料的卡方檢驗用於進行兩個率或兩個構成比的比較應用條件:要求樣本含量應大於40且每個格子中的理論頻數不應小於5。而多個率的兩兩比較可採用行×列表分割的辦法SPSS操作步驟:操作與四格表操作一致3、列聯表資料的卡方檢驗同一組對象,觀察每一個個體對兩種分類方法的表現,結果構成雙向交叉排列的統計表就是列聯表。
  • 常用統計方法:T檢驗、F檢驗、卡方檢驗
    介紹常用的幾種統計分析方法:T檢驗、F檢驗、卡方檢驗一、T檢驗(一)什麼是T檢驗T檢驗是一種適合小樣本的統計分析方法
  • SPSS卡方檢驗操作步驟、結果解讀
    8、先看到的第一個表格就是交叉表,性別為行、選擇的讀物為列  9、卡方檢驗結果:主要看pearson卡方檢驗,sig值小於0.05,因此認為不同的性別的人對周末讀物的選擇有顯著的差別  10、最後一個表格
  • T檢驗、F檢驗和卡方檢驗
    單樣本T檢驗檢驗單個樣本的均值是否與已知的總體均值相等,比如:某大學生的身高是否大於全國平均身高。兩獨立樣本T檢驗檢驗兩獨立樣本的均值是否相等,如 A/B Test,不同的按鈕顏色,對於訪問量是否有顯著差異。
  • Bonferroni:Step by Step 攻克兩兩比較
    網友們在閱讀SIC或其他文獻時,可能會發現Bonferroni是在研究中涉及多重比較時出現較多的一個高頻詞,文獻中常出現Bonferroni的統計方法有獨立樣本參數檢驗(非參數檢驗)的兩兩比較、率的兩兩比較、隨機區組設計的兩兩比較等。
  • 方差分析、事後比較及簡單效應分析中的效應量
    在輸出的主體間效應的檢驗一表,即F值輸出的表格中,「偏Eta方」即為F檢驗的效應量,分別對應各行的F值。事後比較的具體目標其實是比較兩組之間是否存在差異,即本質為t檢驗。但由於存在另一變量的影響,t值的顯著性會受到影響,因此p值需要進行一定調整。調整依據是在前邊「比較主效應」的選項中選擇調整p值的方法。分組實驗中一般採用Bonferroni法進行調整(具體的調整方法在文末附有說明)。
  • 一致性檢驗的檢驗值 - CSDN
    緣起      有人發SCI論文,事後檢驗用到LSD法兩兩比較時,經常會被編輯問道,請報告LSD-t檢驗的t值,然而,很多軟體是不報告的,比如SPSS,拿走麼辦呢,其實很簡單,跟著松哥來吧!(3)多重比較結果如下為SPSS給出的LSD發兩兩比較的結果,可是並沒有給出LSD-t的t值,那怎麼算呢,以第一個A與B比較為例,其LSD-t=平均均值差/標準誤差=0.827
  • 卡方檢驗的理解
    卡方檢驗的理論知識卡方檢驗定義:卡方檢驗是假設檢驗的一種方法
  • 方差分析後的兩兩比較方法太多了,該怎麼選擇?
    為什麼要用兩兩比較方法呢?大多數兩兩比較方法的目的都是為了控制假陽性,因為兩兩比較次數多了,容易產生假陽性的結果。首先說醫學統計課本中最喜歡介紹的3種方法:LSD、SNK和Bonferroni法。我大概翻了一下國內的醫學統計學教程,幾乎都是這3種方法,但似乎都沒有說什麼情況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