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一天超線下一年,洛客(LKKER)增長秘訣是什麼?

2020-12-11 螳螂財經

文 | 李永華

來源 | 螳螂財經

疫情是一面鏡子,照出許多行業的底色,也讓過去較少在大眾視野中出現的行業迎來高光時刻。

「共享設計平臺」就是其中的典型。

隨著中國疫情進入穩步控制期,復工復產早已成為當下的主題,而增效、降本成為企業繞不過去的話題,很多企業開始尋求To B型平臺的幫助,這其中,能夠遠程提供靈活、專業、多樣化設計服務的共享設計平臺,契合了很多企業效率提升和成本節約的現實需求,其業務量出現了暴增跡象。

而這種市場迅速擴張,顯然不會只是在疫情期間,一次性「打穿」市場認知後,以洛客(LKKER)為代表的共享設計平臺將迎來持續的快速增長。

一、業績爆發、權威背書,共享設計平臺進入高光時刻

共享設計平臺,顧名思義,即一頭連接品牌(食品、美妝、3C、文創等),一頭連接設計資源(包括專業設計師以及各類創造者)的服務平臺,這是一個十分垂直細分的領域。

在疫情面前,共享設計平臺以驚人的發展速度從設計領域走出,進入大眾視野,以洛客(LKKER)為典型,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1、「線上」對「線上」,催生爆發式市場增量

共享設計平臺提供的服務本身就以線上服務為主,而在疫情面前,洛客共享設計平臺也要求員工自己在家「線上辦公」,春節後開工3周的時間,其1000多名設計師在家裡線上做設計、線上會議提案以及線上遠程多方開會。

辦公在線上,客戶服務亦在線上,這種「線上」對「線上」的模式結合一系列運營,在疫情期間取得了客觀上十分耀眼的成果。

梳理一下時間軸:

2月2日,洛客(LKKER)發布據稱「1秒下單,10秒生成100個方案」的「洛客雲智能設計」,第二天,洛客共享設計平臺開始線上遠程復工;

2月23日-24日,洛客共享設計平臺在兩天內便獲得了3487個訂單,相當於2019年全年;

3月10日,洛客共享設計平臺實現單日業績超過2019年全年。

毫無疑問,至此,洛客(LKKER)將以一個創業品牌的身份成為了眾多創業者豔羨的對象,而從另一個角度看,對努力自救、謀發展的眾多中小企業而言,洛客共享設計平臺本身也帶來了許多積極的能量——只要模式對路,每個企業都有逆境突圍甚至突破的可能。

2、權威媒體背書,創業品牌完成認知蛻變

不久前,央視播出《雲計算 大數據 機器人 新技術助力復工復產》專題節目,點名表揚了洛客(LKKER)模式,其成為「新技術助力復工復產」典範。

細究央視該節目內容,它的主題是討論新技術在幫助企業復工、推動企業發展中的價值,而在洛客共享設計平臺復工前,其發布的「洛客雲智能設計」是大數據、AI技術研發的產物,這說明洛客共享設計平臺的市場暴增,一方面源於復工復產浪潮的直接推動,另一方面也源於新技術對企業解決效率和成本問題帶來的現實價值。

國家經濟拖不起,對央視這樣的權威媒體而言,它關注的是如何安全有序地復工復產,如果服務型平臺能夠有效提供服務,並且這種服務還通過技術的力量更好地幫助企業,對平臺進行點名表揚不在意料之外。

而從共享設計平臺的角度,被權威媒體直接點讚,等於完成了一次大眾層面的認知蛻變,比任何的市場營銷都要有價值、更能說服客戶,某種程度上,這與市場暴增的意義是等價的。

二、疫情倒逼設計需求線上化,但共享設計平臺的「機會」只能來源於長久準備

機會只留給那些準備好了的人。

雖然疫情客觀上倒逼了大量線上設計需求,但如果洛客這樣的共享設計平臺沒有在資源、模式、技術等方面有充足的準備,也消化不了訂單、贏得不了信任,逆勢增長還沒開始可能就結束了。

現在,洛客共享設計平臺下的洛客雲智能設計項目空間已有數百個項目在緊張推進,這是服務透明化+數位化在線協同的力量,也證明平臺早已「準備好了」。

回過頭來看,疫情只是一個契機,這一次逆勢增長,洛客(LKKER)應該花了6年時間進行準備,逐步完成了專業化、平臺化再到智能化的轉變。

1、高質量契合企業需求的「專業化」

專業化是滿足企業設計需求的首要層面,只有提供最專業的服務,才能使共享設計這種模式被更多企業接受。

在這個細分領域,作為專注於產品創新的平臺,洛客(LKKER)已經耕耘許久,當前為有設計需求的企業提供產品眾創-產品設計-研發供應鏈-產品營銷-投資等覆蓋產品的全流程深度閉環專業化服務。

當然,設計的創新仍然是其中的核心,洛客共享設計平臺創始人、洛可可創新設計集團董事長賈偉的女兒被開水燙傷,引發「55°降溫杯」設計,此類的設計創新能力是平臺的出彩之處,也代表的平臺無處不在的專業素養。

通過專業化,洛客共享設計平臺的出現甚至從根本上優化了企業的組織結構,在疫情爆發後,靈活用工、控制成本同時保證設計的質量成為企業的艱難選擇,共享設計模式改變了企業與設計師的僱傭關係,專業+彈性化的服務模式自然贏得了選擇。

2、統籌工作流程、數位化加持的「平臺化」

設計是一個服務流程複雜,需要頻繁溝通的行業,從創意設計到方案落地,設計行業中間環節眾多,其中的參與者包括客戶經理、平面設計師、建模師、結構設計師等,雲上辦公的難度顯然更大。

而洛客共享設計平臺面臨大量的訂單湧入,對接大量設計師提供服務,還要保證設計的進度和質量,沒有平臺化的中樞能力是搞不定的。

2018年,洛客(LKKER)通過和阿里雲以及釘釘的一系列合作,構建了數據平臺——將所有人的行為數位化,把整個項目業務流程數位化。

從具體案例來獲得直觀印象:例如一個音響設計項目,至少需要6-7種人才,可能一個設計師在美國,一個工程師在德國,而洛客共享設計平臺為不同角色配置了諸如項目經理工作檯、設計師工作檯、財務工作檯、CEM工作檯等,每個人在自己的工作檯做自己的事,平臺統一調度,實現有序、有效對接。

按照創始人賈偉的設想,在洛客共享設計平臺上,「一個美國大媽有個idea,一個以色列的工程師落實了這個idea,一個中國的設計師基於用戶需求做了一個好的設計,我們中國的供應鏈把它做出來了。」

而這並不是空想,其實已經通過結構化、在線化、數據化的方式在洛客共享設計平臺上推進了——如今,洛客共享設計平臺擁有1000名自有設計師和40000名平臺設計師。

3、解決量、質齊升矛盾的「智能化」

對設計這件事而言,數量與質量似乎存在天然的矛盾,你總得放棄其中一個方面。

在巨量的訂單面前,保證質量的唯一方式,只能是在專業設計師基礎之上,融合AI能力解決那些重複、低智力價值而又佔用大量時間的勞動,讓設計師的工作更加聚焦。同時,也以這種方式滿足那些對設計需求不是特別高的企業訂單,在保證質量的同時,「斷崖式」降低他們的預算投入。

洛客共享設計平臺下的洛客雲智能設計的誕生,價值就在於此,解決設計師大量的時間都花在了找資料、修圖等體力勞動上的問題,輔助設計師完成工作,節省40%的體力勞動時間。

依靠設計師的專業素養和算法工程師的轉化,2019年洛客共享設計平臺花了10個月推出「洛客雲智能1.0版」。以LOGO設計為例,原來設計師需要兩周時間完成的LOGO設計,現在只需要3秒鐘,客單價由上萬元直接降至100元。

對於大中型設計項目,原來在線下交付可能需要100+天的設計周期,現在利用洛客雲智能設計在線化交付工具後,可以縮減到15天。

回過頭來看,也只有數據+智能才能幫助共享設計平臺實現十倍速、百倍速增長。

三、經濟轉型才是疫情倒逼的終局,共享設計平臺的「繁榮」不是一時

疫情帶來的某些行業的市場機會會是曇花一現嗎?

至少在目前看來,很多行業都不會,例如遠程辦公、在線教育、生鮮配送、AI藥物研發,都將長期加速,因為疫情一次性徹底讓這些行業實現了變革,市場需求被長期激發。或者說,經濟轉型才是疫情倒逼的終局,而不是短期的市場爆發——它只是表現之一。

共享設計平臺也是如此,在線化的設計模式讓設計實現了高質量的普惠,當更多人通過共享設計平臺享受到在線設計服務的益處時,「食髓知味」,以後的設計工作交由共享平臺完成,或成為一種流行趨勢。

而這,其實也就是共享設計平臺最初的願景。

設計行業是個資源聚集性行業,優秀設計師大多數聚集於發達地區,且在企業分配不均,除了極少數頭部企業,很多有迫切設計需求的企業(尤其是製造業)很難招到有很高創新能力的優秀設計師,畢竟,設計是一門創意類工作,鎖死在廠區、寫字樓,將限制設計能力的提升和設計師個人的職業發展。

而共享設計模式無疑是最好的「解藥」,一方面滿足企業的設計需求,另一方面也通過在線化平臺讓優秀設計師可以不被物理場景限制,洛客這樣的共享設計平臺在這中間通過數位化的方式讓多方(設計師、消費者、供應商等)的匹配關係更精準。

現在,疫情讓這種優勢進一步暴露在市場面前,完成了對於共享設計平臺來說史無前例的「市場教育」,一場垂直領域的經濟轉型已經開始,共享設計平臺的「繁榮」絕對不止於一時。

結語

嚴格來說,以洛客(LKKER)為代表,共享設計平臺也屬於網際網路「共享經濟」的一種,而很多「共享經濟」或者因為「偽需求」或者因為「劣供給」而消逝在滾滾創業浪潮中。一場疫情,在線設計的展開,市場的暴增,讓我們看到了這個模式的頑強生命力和蓬勃的發展潛力。

對於洛客(LKKER)來說,雲計算、大數據、機器人等新技術的落地應用,新技術帶來的線下與線上聯動,給平臺帶來了無限的發展可能,在經濟轉型的大背景下,洛客共享設計平臺的故事不會在疫情結束,而是剛剛開始一個新的階段。

此內容為【螳螂財經】原創,

僅代表個人觀點,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鏡像。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且未核實版權歸屬,不作為商業用途,如有侵犯,請作者與我們聯繫。

【完】

螳螂財經:

泛財經新媒體。

微信十萬+曝文《「維密秀」被誰殺死了?》等的創作者;

重點關注:新消費(含新零售)、上市公司、大文娛、新金融、區塊鏈等領域。

相關焦點

  • 疫情下,憑何逆勢爆發?起底洛客(LKKER)的想像力經濟
    疫情不可控的影響,眾多企業已經徘徊在生死線邊緣,虧損少則數十萬,多則上億。一片哀鳴中,洛客(LKKER)實現逆勢揚帆,成績亮眼。近日,央視播出《雲計算 大數據 機器人 新技術助力復工復產》專題節目,洛客(LKKER)模式獲點讚。新聞中提到,洛客(LKKER)3月10日的單日業績超過2019年全年。
  • 洛可可·洛客想像力大會以設計賦能 引爆好產品
    設計如何引爆產品價值創造的想像力「我的右手邊是一個無人機,我的右邊是一個掃地機器人,這是今天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兩個東西,但是我提一個問題,把它們兩者聯合在一起你猜是什麼?」 洛可可創新設計集團總裁李毅超在開場演講時,拋出了這樣一個問題點燃了在場參會者們的「想像力」。
  • 粉筆教育線上線下齊發力,業績環比增長100%
    (原標題:粉筆教育線上線下齊發力,業績環比增長100%) 2020
  • 線上線下聯動 實體商超雙11戰績出爐
    各大電商平臺雙十一戰績也隨之出爐:11月1日0時至11月11日24時 ,天貓雙11累計成交額4982億元,京東累計下單金額2715億元,蘇寧易購線上訂單量同比增長72%……從2009年開始,雙十一已逐漸演變為全民狂歡購物節,每年都有新面貌,每年都有新玩法。面對火熱的線上狂歡,實體商超當然也不會甘心做看客,線上線下聯動,也是頗具亮點。各家戰績到底怎麼樣?
  • 什麼是線上線下融合?京東沃爾瑪用一年的時間給出答案
    但線上線下融合的目標卻一直未改變。從電子商務的發展演變說起,線上與線下的融合經歷了風風雨雨、愛恨情仇。線上線下聯動或融合的提出,是伴隨著傳統的電子商務實體商品漸遇天花板出現的,它經歷了以下幾個過程:一、從買實物商品到買餐飲等生活服務,是為O2O,即Online To Offline,這是電子商務品類的拓展延伸思路;二、Offline to Online,線下營銷到線上交易,地鐵廣告掃描二維碼獲優惠券,誘導用戶到網上消費,這是到線下獲取新用戶的思路
  • 國美零售踏上商業模式變革之路,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2020對於零售行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因為新冠疫情的衝撞,國內零售行業不得不另闢新營銷方式。在此期間,國美零售也意識到線上線下相融合才是新的零售商業模式變革的必由之路。
  • 洗衣機線上線下「兩重天」,洗烘一體機增長強勢
    在疫情的影響下,本就處於下行通道的家電市場正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增長壓力,一季度家電市場經濟形勢嚴峻,家電企業經營壓力陡增。其中,洗衣機由於小區封閉、上門安裝受限,線上渠道分流,整體市場線上線下兩重天。總體來看,疫情之後洗衣機市場提振艱難,全年負增長或成定局。
  • 河北石家莊:商超全部暫停線下營業,轉入線上銷售
    圖片來源:職業餐飲網芒果超媒發布2020年業績預告,預計淨利潤為19億-20億元1月10日,芒果超媒對外發布2020年度業績預告,並預計2020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在19億-20億元之間,比上年同期增長
  • 植物奶成飲品新秀 線上線下齊增長
    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渠道,「植物奶」市場都呈現出明顯的擴張態勢。「植物奶」成飲品界新秀在寧海大街的一家便利店裡,植物奶飲品不僅品種繁多,而且還被分別擺放在冷櫃和熱櫃裡,以滿足不同的消費需求。我區某連鎖商超奶飲品銷售區負責人表示,植物奶飲品整體銷售量對比之前,有明顯增長。除了商超便利店,植物奶在線上的銷量也表現亮眼。記者在購物app上看到,各家植物奶店鋪銷量都不俗,尤其是宣傳頁面標明類似膠原蛋白加強、有機、低脂、純素等字樣的店鋪,月銷量都高於其他店鋪。
  • 如何線上線下一體化運營助力商家增長業績
    疫情之下,線下實體門店生意慘澹,不少商戶開始紛紛轉移到線上陣地部署營銷方案,那麼如何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運營來快速提升營業額呢?1.合理運營會員,篩選有效客戶疫情之下,給人們生活提供了便捷,不出家門就可以進行商品採購,線上商城只要幾秒就可以隨時切換到不同的門店,這無形中就帶來了大量的客戶流失。
  • 賦能5000家門店轉型,線上業務增長35%,都市麗人做對了什麼?
    作為國民內衣品牌,擁有超5000家門店的都市麗人,在聯動線上、線下,門店數位化業務上表現得尤為突出。在都市麗人2020年Q3業績公告中,線上銷售增長了35%。在最艱難的一年裡,由業績虧損到業務增長30%,都市麗人到底做對了什麼?首先,為5900萬會員構建快反供應鏈,開發周期縮短至30天。
  • 線上線下協同 新型消費活力十足
    商品向醫療、教育、文娛等服務領域拓展,線上線下加速融合,餐飲外賣、商超到家服務等新興消費模式加速發展。當消費場景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消費體驗從大眾化向個性化延伸,社會生活開始實現新的可能,經濟增長也由此打開新的想像空間。
  • 電商線上線下的融合日益緊密
    另外,蘇寧的成績也很亮眼,自線下「6·08大促」爆發後,蘇寧智慧零售業態銷售額同比增長30%,訂單總量同比增長24%,線下5000家門店成為「6·18」流量的重要「戰場」之一。在線下,「6·18」當天約7000萬消費者同步湧入全國範圍內超過70個新零售商圈、10萬家天貓智慧門店,以及銀泰、盒馬、大潤發全國各門店,門店線下銷售較去年同期均出現大幅增長。天貓總裁靖捷表示:「天貓不再是『天上的貓』,線上線下已經融為一體。傳統電商已成為過去,天貓新零售登場成為時代主角。」
  • 線上+線下,軟硬體+服務,The ONE的另類商業模式
    今年1月至9月,熊貓鋼琴陪練的單月營收從百萬量級增長至千萬量級,增速超1000%。此外,The ONE旗下還有智能鋼琴、智能音樂教室、熊貓鋼琴陪練以及線下直營店等業務。The ONE的商業模式頗有「生態」概念:不同於其他公司做單一產品業務,The ONE既有線上課程,也有線下音樂教學,既賣智能硬體,又做陪練服務。
  • 「線下不行轉線上」!超10萬億網上零售額意味什麼
    線上線下「相互借力」無論是天津的「津品網上行」,還是新疆的「清河沙棘節」,從《報告》梳理分析的很多案例來看,中國電子商務發展與傳統線下門店並非「零和博弈」,而是「相互借力」。7月8日傍晚7點多,物美超市北京三裡河店店長劉兆文還沒有下班,他正和同事們張羅一場線上線下同時舉行的購物節促銷活動。
  • 都市麗人以內容創新營銷驅動,賦能線上線下效能增長
    以內容創新營銷驅動,賦能線上線下效能增長據智通財經APP了解,都市麗人於10月22日晚間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業績自願公告。公告顯示,都市麗人三季度線上銷售走強,增長約35%。通過跟各個主要平臺,包括阿里巴巴(如犀牛智造)、京東及唯品會的緊密合作,預期2020年下半年度線上銷售將有良好增長;2020年八月及九月,進行了三場直播,推動新品銷售,共創造約3500萬元人民幣(單位下同)銷售額。
  • 今年線下+線上參展已超10萬人次
    會上,劉曉都匯報了坪山美術館2020年主要工作與下一階段重點工作計劃。會議審議了《坪山美術館2020年工作總結與2021年工作計劃(草案)》《坪山美術館2019年度績效考核情況》《坪山區美術館收藏管理辦法》等文件,形成一屆二次工作會議決議,切實發揮了理事會決策職能和監事會監督作用。
  • 線上線下,商貿開花
    線下展銷線上直播 助推消費市場持續回升「西充有機火龍果,飽滿多汁味香甜,有機大米香又糯……」11月23日,成都市春熙路紅星街廣場人頭攢動,熱鬧非常,「南充優勢產業產品線上線下展示體驗活動」正在舉行,來自西充3家農業企業及農業合作社的30餘種農產品及加工品在此集中展示展銷。
  • 在微笑曲線中增加一個舌頭 訪洛可可創新集團董事長、洛客共享設計...
    但是3年前,他毅然決定打破這種服務全球頂級公司的模式,轉而從內部自我轉型,創造了一個全新的連接全球設計師與企業需求的產業網際網路平臺——洛客,並因為設計業務的全流程在線化在整個疫情期間獲得了指數級增長。追蹤洛客的創業邏輯,會發現他對產業網際網路有很多獨特的思考,包括大家談論很多的C2B以及C2M模式。
  • 線下超5000人、線上超5萬人 火爆的中信證券策略會傳遞哪些信號?
    來源:上海證券報 線下超5000人,線上超5萬人!這場火爆的策略會傳遞哪些信號?11月17日,中信證券線上線下同步舉辦了2021年資本市場年會,線下超過5000人參會,線上超過5萬人次同步觀看了這場直播。這場策略會上,中信證券透露了什麼投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