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為公」是華夏大胸懷的體現,只要心夠大,一切都不在話下

2020-12-25 野老頭

孔子把堯舜禹稱為「三英」,認為他們那個時代是「大道之行」之時,是「天下為公」的狀態。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是中國知識分子幾千年來普遍追求的理想社會狀態。而怎樣的社會算是大同社會呢,漢代成書的《禮記》裡有很細緻的描述。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所有人都各司其職,老有所長,少有所長,夜不閉戶,我為人人, 人人為我。這樣的社會環境非常和諧,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所有人考慮問題的出發點都是「別人」而不是自己。

這是美好的想像,要完成這樣的目標,勢必要滿足兩個條件:

所有人都是道德高尚的,且沒有任何自私的想法;物質極大豐富,可以滿足人們和社會的需求。如果配合儒家所說的「人之初,性本善」,第一天是可以滿足的。但物質的極大豐富卻很難實現。在堯舜禹時代,人口稀少,人和社會的需求不高,穿得暖,吃得飽,便是「優渥」的生活,所處的環境是能滿足他們的物質需求。同時,險惡的環境,要求所有人都必須團結一致,才能互相保全。在這樣的情況下,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人們都顯得「道德高尚」。

即便擁有權力,能得到的也不會比別人多,自然就會「天下為公」。

隨著社會的發展,物質依然無法做到極大豐富,而人心的慾念更強,這樣美好的社會狀態便只能成為一種空想了。

孔子作《春秋》的原因是禮樂崩壞,期望法古,讓人們重新重視「道德」。而儒家文化的極致追求是教導人們做一個「君子」。何為君子?孔子雖然沒有給出具體的定義,但是給世人確立了榜樣,就是像「禹、湯、文、武、成王、周公」,這樣的人。

「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這是國人的樸素想法,自古至今都是。

中國人對「大同」社會的夢想從來都沒有斷過。到近代的天平天國,其口號便是:「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期望「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這是典型的「天下為公」的思想。而孫中山先生也在極力踐行「大道之行,天下為公」。

中國作為唯一一個文化沒有斷裂的民族,包容性強是最關鍵的因素,繼承、吸納並發揚了很多其他文化,使華夏文明逐漸壯大。能有如此大的包容性也與此有關。

不自私,樂於分享;不排外,認為「四海之內皆兄弟也」;樂於助人,對於弱者,願意傾囊相授;慾念少,安貧樂道。

匈奴雖然是中原王朝的大威脅,秦以前,和北方各諸侯國都是以兄弟相稱。霍去病封狼居胥後,部分匈奴西遷,漢王朝對剩下的匈奴還是以兄弟想稱。

在宋朝事情,一部分猶太人到達開封,不僅給錢給地,還允許他們保留自己的文化,而普通民眾也不把他們當外人。也正是因為此,這些猶太人就在這不知不覺中,完全融入了華夏民族,成為全世界唯一被同化了的猶太人。

在唐朝,這種樂於分享、四海之內皆兄弟的情況更為明顯。首都長安,隨處可見金髮碧眼的外國人,而且很多人還都能做官。在唐玄宗時期,很多邊疆的節度使都是外族人,最典型的莫過於安祿山了。安祿山出生在西域,是粟特族人,這個古國在中亞地區,即便如此也不妨礙他成為唐朝的封疆大吏。

長久以來華夏地區都是以小農經濟為主,一對夫妻,一塊地,便能養活一家人,而家族的精神、文化傳承也相對是封閉的,只要「香火」不斷,精神和文化就會被一代代地傳下去。即便有強權入侵,安貧樂道的中國人依然會按以前的生活方式繼續生活下去。

「天下為公」的大同思想,讓我們在幾千年來的風雲變幻中始終有方向,在風雨飄搖的時刻,也不至於完全迷失。這是大思想,並不是每個百姓都會有這樣的高度,但「過上更好的日子」也是天下為公的集中體現,這是最實在的大同思想。

只要心夠大,其他的都不是事。

現在,很多人都在說「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這樣的目標不得不說也是足夠的大,有目標就好,剩下的就是去實現它了。相比目標,現在遇到的各種問題,都不過是毛毛雨而已。

相關焦點

  • 《發之戀》:一家人,只要有愛,一切困難都不在話下
    我們是一家人,只要有愛、有擔當、有勇氣,一切困難都不在話下。第92屆奧斯卡獎頒獎禮在洛杉磯舉行。可以說,今年能夠成功入圍獎項並且最終摘得獎項的作品,都是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的優秀佳作。但我們與家人的羈絆正是在日常的一件件小事裡體現的,一句話、一個眼神......雖然微小,卻意味深長。在這部短片裡,小女孩的頭髮就像是一個符號,對媽媽的思念,與爸爸之間的嫌隙......也是通過女孩的頭髮,家人之間的摩擦、情感都得到化解和溝通。實際上,這是導演Matthew A.
  • 孫中山的「天下為公」是什麼意思?
    孫中山平生最喜歡題寫的內容,可能莫過於「天下為公」。據統計,在孫中山的題詞中,「僅目前所輯得的有受主姓氏的」「天下為公」,就達32件,其中有贈馮玉祥的,有贈張學良的。孫中山為何對「天下為公」情有獨鍾?我認為,這是他提倡和實行三民主義所企望達到的境界,或許可以這樣說,他的理想,他的目標,他的思想體系的基本精神,都濃縮在「天下為公」這四字之中。
  • 天下為公 孫中山講的「天下為公」是什麼意思
    我認為,這是他提倡和實行三民主義所企望達到的境界,或許可以這樣說,他的理想,他的目標,他的思想體系的基本精神,都濃縮在「天下為公」這四字之中。 「天下為公」的出典1924年,孫中山在《三民主義》中提出:「真正的三民主義,就是孔子所希望之大同世界」。孔子嚮往的「大同」世界,即指《禮記·禮運》中所描敘的理想社會:「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 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則天下平矣.
    公則天下平矣。平得於公。嘗試觀於上志,有得天下者眾矣,其得之以公,其失之必以偏。凡主之立也,生於公。故《鴻範》曰:「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無偏無頗,遵王之義。無或作好,遵王之道。無或作惡,遵王之路。」■釋義:「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則天下平矣」意思是:古代賢明的君王治理天下,一定會首先做到大公無私,只要大公無私了,天下就太平了。
  • 「天下為公」,使範仲淹家族能興旺800年?
    在他死之後,四個兒子中,範純仁當了宰相,其餘三個兒子也是貴為官卿。範公後世家族能一直興旺了八百年,一切秘密還在於範仲淹有著「天下為公」的高尚情懷,就是「天下為公」的家風教育子孫後代,讀書無欲無求一心為黎民百姓謀幸福,盡了做人做官的本色,這使得老天爺不虧待範家。
  • 生活態度具體熱情,一切難題不在話下的星座
    生活態度具有熱情,所有的難題都不在話下,有什麼難的事兒,你若是尋找到了解決的方法,就可以成為搞定的事兒,再難的問題就可以搞定嘍,跟著星座洞君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星座吧獅子座大家也都有發現獅子座就是很具有熱情的人,對事兒上很熱情,越是熱情越是充滿了希望感,熱情對於枯燥的生活來說是一件好事兒
  • 成事在人人定勝天,只要心夠堅定,誰都會為你讓路
    NBA球星科比曾說:「只要心夠決,誰能擋住你。」也許這話不太讓人信服,但了解了他的成長曆程,你就會明白他的話多麼有份量。科比的父親曾是NBA中的一名球員,但因在球隊不得志而移居義大利,科比的童年因此在義大利度過,異鄉陌生的環境造就了科比沉默寡言的性格,與此同時,父親的影響也使他將籃球視為生命中的朋友,走上了職業籃球的道路。
  • 只要心存陽光,只要心存希望,一切都將是最好的安排
    不過,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能迷失自己,出賣自己的靈魂。做人切不可太自私,更不可給自己的自私找理由。自私自利的人是可怕的,也是極其危險的,他們的眼裡、心裡只有自己。殊不知,每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品性,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試問,這個世界上有幾個人能做到讓周圍的人人人滿意、個個稱讚呢?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做人做事,越想做得八面玲瓏、面面俱到,就越容易出錯。
  •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面對世界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新形勢,為更好推進人類文明進步事業,我們必須登高望遠,正確認識和把握世界大勢和時代潮流。  ——習近平2018年6月10日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八次會議上的講話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出自《孟子·盡心上》。這句話表面上是說泰山之高,實際上講的是「站得高,看得遠」的道理。
  • 只要心清淨了,一切都會清淨;只要心自在了,一切都會自在
    只要心清淨了,一切都會清淨;只要心自在了,一切都會自在。1:一個人活的怎麼樣,開心不開心,不了取決於別人,而是取決於自己,大部分的時候,都是自己的心性所致2:誰都有個情緒低落的時候,當有負面情緒的時候,不要說,管好自己的嘴,有時候做啞巴,是一種境界;不戀塵世浮華,不寫紅塵紛擾,不嘆世道蒼涼,不惹情思哀怨,閒看花開,靜待花落,冷暖自知,乾淨如始
  • 人生如夢,歲月無情,一切都是過眼雲煙,只要心情好,一切皆好
    我特別喜歡這句話,因為人生在人世間,註定會為很多東西牽掛,為很多東西煩惱,我們無法改變一些既定的環境,但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情。02好心情決定生活的質量,好心情決定做事的心態,好心情決定人生的廣度。不管當下如何,未來如何,千萬別讓自己的心情生了病,要淡然於心,不要把任何東西都看的很重,心寬似海,有容乃大。
  • 從「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清末康有為《大同書》提出人類歷史將歷經「據亂」「昇平」「太平」三個階段,「大同之世,天下為公,無有階級,一切平等」。一直到中國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提出「三民主義」,一生堅持以「天下為公」為最高思想境界,致力於「除去人民的那些憂愁,替人民謀幸福」。
  • 稻盛和夫:一切成功都歸結於利他之心
    人要有宇宙觀,利他就是宇宙觀,這個世界所有生物得以生存,是因為有利你的東西支撐著,因為只有利他,你才能體現出真正的生命價值。 2700年前,華夏民族商業的祖師爺,管仲先生說:商者,先予後取也,其實就是利他。 而利他在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哲學裡,一直是根深蒂固。
  • 周小平:當天下讀書人都負了心,也就覆了天下.
    他們早已忘記了身為讀書人的社會使命,學而優則仕的他們學會了天下文章,卻唯獨忘記了守住公平和正義。誰不讓這些負了心的讀書人腐敗撈錢,他們就打擊誰。誰阻攔他們為一己私慾掏空國家,他們就抱團攻擊誰。久而久之,大明的官場在這種長期的反向淘汰之下,變得腐爛不堪,烏煙瘴氣。
  • 【特別關注】從「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清末康有為《大同書》提出人類歷史將歷經「據亂」「昇平」「太平」三個階段,「大同之世,天下為公,無有階級,一切平等」。一直到中國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提出「三民主義」,一生堅持以「天下為公」為最高思想境界,致力於「除去人民的那些憂愁,替人民謀幸福」。
  • 毀掉一個孩子,只要「心大」就夠了
    兩歲多的孩子應該牽手走路,不能玩手機;這個監護人心也太大了,停車場不能讓孩子亂跑。」未成年的孩子正處在一個需要外界保護和照顧的階段,父母的溺愛真的不是在愛孩子,「心大「心大「心大「心大」的父母,養不出情感強大的孩子。
  • 2020年再現堯舜禹大洪水,上古「天下」「中國」景象重現華夏大地
    在中國文獻典籍中,對中華文明誕生之初、堯舜禹時期的大洪水有著詳細描述:「當堯之時,水逆行,泛濫於中國;蛇龍居之,民無所定;下者為巢,上者為營窟。」《孟子》;「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泛濫於天下;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穀不登;禽獸逼人,獸蹄鳥跡之道,交於中國」《孟子》;「當帝堯之時,鴻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其憂。」《史記》。2020年夏季以來,除了中國北方的黃河流域,中國南方的廣大地區,河流湖泊發生廣泛的世紀大洪水。
  • 五本女強文:震懾家族,靈力更不在話下,誓要奪回一切,敢擋滅之
    五本女強文:震懾家族,靈力更不在話下,誓要奪回一切,敢擋滅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編,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五本非常好看的女強文:震懾家族,靈力更不在話下,誓要奪回一切,敢擋滅之,喜歡的小主記得給小編點個關注哦!
  • 華夏之心 ▏鋪以餐飲為王,揭曉當代「商業大廚」的創富模式
    ·意向圖不信,那就讓未來「商業大廚」華夏之心,教你入席財富盛宴!據悉,在華夏之心方圓一公裡之內,就聚集了夢想小鎮、海創園、恒生科技園、樂富海邦園等眾多創業園區以及寫字樓,未來能夠提供近200萬平米的商務空間,以人均10平米的辦公空間來計算,那就是將近20萬的人流。
  • 任何人的心只要傷的夠深都能變成一把尖刀,一句話看透愛情的說說
    三、寬寬的是路,窄窄的卻是心,人世間最多的遺憾是缺少那顆包容的心,風來雨去,花開花落,人間走過,不要錯過。路,不僅是距離,更是一種經歷。絆住腳的,往往不是荊棘石頭,而是我們的心。人生處處是風景,生活處處是詩意,何必總留戀那些消逝的記憶,把美好珍存留檔,把痛苦哀傷剔除摒棄,只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