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論說客,大概可能最知名的就是蘇秦和張儀了,這對師兄弟憑藉三寸不爛之舌攪動戰國七雄,讓各個國王言聽計從,張儀是魏國貴族之後,蘇秦是洛陽人,早年都在鬼谷子門前學習。
學成之後遊說各國國王,都能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相國,丞相。足以說明旗鼓相當,但是組合蘇秦被車裂,張儀也死的悽涼。
戰國時代,因為蘇秦組織的合縱計劃,導致秦國15年不敢出函谷關。秦惠文上任以後,為了粉碎合作計劃,採用了張儀的連橫計劃,然後任用張儀為丞相,派遣他前往東方六國,拆散合縱計劃,張儀出色的完成的任務,並且騙取各個國王屈身事秦。
但是呢,秦國沒有真心想和各國平等相處的心,他們只是想拆散六國合作,然後蠶食六國。所以呢,沒多久六國都醒悟,但是沒有覺得秦王欺負他們,反而認為是張儀欺騙他們,於是對她恨之入骨。
這一點,受傷害最深的楚王最有發言權,不夠在張儀的忽悠下又赦免了他,所以終秦惠王一世,張儀都混得非常好,高官厚祿,各國都懼怕他,作為秦王面前的紅人,秦國有很多人也懼怕他。
一朝天子一朝臣,等秦惠王死後,繼任的秦武王喜歡大力士,不喜歡搬弄是非的說客,正好很多懼怕張儀的人這時候吹耳旁風給秦武王,張儀知道之後,就棄官而逃,無處可去的他只好回家,跑到魏國。
在之前,蘇秦利用計策讓張儀擔任秦國相國,後改為丞相,隨後張儀給秦惠王出計,他偷偷的回到魏國,擔任魏國的相國,這樣張儀可以報答秦惠王,一個勁的打算讓魏王臣事秦國,但是魏王不肯,當時擔任魏國丞相的他暗中配合秦國。
為了迫使魏國屈服,於是讓秦國攻打魏國,和秦軍暗通曲款,導致秦軍攻佔很多魏國的城池,這時候張儀又委屈巴巴的替魏王打主意,讓他們和秦國將和,被打怕的魏王只好請張儀擔任中間人調停,隨後訂立盟約之後張儀興高採烈的回到秦國擔任丞相。
也就是說這個魏國人從會做事開始一直都在幫秦國算計自己祖國,結果到頭來連秦國人都憎恨他,沒地方去的他只好回國,回國的時候還不忘給秦國出主意,他擔任魏國相國,其他諸侯都會因為憎恨他而攻打魏國。作為曾經風靡天下的人物,回到魏國之後,魏王對他又恨又怕,恨他當初帶路削弱魏國,怕他還和秦國竄通一氣繼續坑魏國,礙於秦國面子又不得不讓他擔任相國,幸好,這時候張儀已經老弱不堪,病入膏肓。
回國的第二年,張儀就病死於魏國。聽到張儀的死訊,其他國家的國王都送了一口氣,覺得這世上可少了一個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