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名噪一時的藝苑歌舞廳進入清拆階段。
圓形的舞池
閃爍的燈光
富有節奏的音樂
擺動的腰肢……
一提到廣州市二宮藝苑歌舞廳
不少「老廣」都記憶深刻
清拆前的藝苑歌舞廳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宋金峪 攝
站在
廣州市第二工人文化宮藝苑歌舞廳內
(下稱「市二宮」)
30年前的盛景
仿佛穿越時空在眼前復活
清拆中的藝苑歌舞廳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宋金峪 攝
近日,名噪一時的藝苑歌舞廳進入清拆階段,記者走訪獲悉,該舞廳的清拆屬於廣州市二宮整體改造的一部分,未來將以新形象再度與街坊見面。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宋金峪 攝
曾是城中老大
記者從市二宮地鐵站一出來,便看到被圍蔽的市二宮,沿著圍蔽幕布一路往內走,一座二層高的圓弧頂建築躍然眼前,這便是藝苑歌舞廳。
據介紹,藝苑歌舞廳佔地面積1003平方米,是廣州市最大型多功能歌舞廳,成立於上世紀80年代,是當時年輕人晚上愛去的消遣場所,在「河南」(珠江以南俗稱「河南」)一帶久負盛名,之後逐漸變成中老年人聯誼交友舞會的舉辦地。
市二宮的整體改造為市重點項目工程,去年年底市二宮從電影院開始逐步清拆,今年2月受清拆進度和疫情影響,藝苑歌舞廳暫停營業,並於日前進入清拆階段。
圍蔽的市二宮,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李煥坤 攝
如今走進藝苑歌舞廳,過去的結構還清晰可辨:不大的門廳可以售票、存放包具,掛牆白板是曾經記錄開放時間的道具,柱上貼有鏡子供儀容整理;拐過門廳,映入眼帘的是粉色牆體,上面還掛有民國美女的畫像;牆體包圍的是偌大的圓形舞池,舞池中央上方的球型吊燈仿佛在等待電源重啟……
清拆前的藝苑歌舞廳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宋金峪 攝
居民:不舍和留念
記者隨機訪問發現,不少街坊對藝苑歌舞廳的清拆表示不舍。
曹女士告訴記者,在上世紀80年代,藝苑歌舞廳是潮流的標誌,十來二十歲的年輕人很喜歡過去「Disco」一下。
「當時我20多歲,沒什麼別的消遣,就喜歡跳舞,經常晚上和朋友過去,那裡消費不算高,氣氛熱鬧,音樂也很潮,挺好玩的。後來結婚了才慢慢沒去。」
李叔表示,藝苑歌舞廳是不少中青年去交友跳舞的地方,「那裡舞池中間沒有柱子,比別的地方大、正規,跳起舞來挺好的。」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宋金峪 攝
「一群人健身強體的舞臺,一代人的浪漫,是曾經的青春韶華。盛名的藝苑舞廳被拆除,讓所有熱愛體育舞蹈的人不舍與留戀。願藝苑舞廳早日重生,再度開放,盛景不會消散。」
來自海珠區梁女士是一位跳舞愛好者,看到藝苑歌舞廳拆除的消息後,她在自己的朋友圈寫了這段話。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宋金峪 攝
梁女士告訴記者,上世紀80年代開始,自己就已經會開始定期去藝苑歌舞廳跳舞。退休後,更是每周都去。
「從一張3元的舞票,到如今12元一張,這裡成為了我們青春歲月的見證,留下我們許多美好的記憶。突然間開始拆除,讓我們感到有點失落,更多的是捨不得。」
清拆前的藝苑歌舞廳,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宋金峪 攝
今年61歲的陳叔也是藝苑歌舞廳的常客。他說在這裡跳了十幾年的交誼舞,感覺每一次登臺,自己都變得更年輕。
「年輕人喜歡蹦迪,喜歡唱k,但對我們這一代人來說,這裡就是我們舞臺,廣州很難再找到這樣好的地方。」
清拆前的藝苑歌舞廳,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宋金峪 攝
除了不舍,對於市二宮的改造,不少居民也表示支持與期待。來自海珠區海幢街的林女士表示,市二宮設施比較陳舊,電影院和體育館都很少人會光顧,來這裡看電影和跳舞的多數是老年人,期待改造後能有更好的環境和設施。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李煥坤 攝
不是一拆了之
市二宮辦公室主任葉文娟表示,藝苑歌舞廳的清拆並不是大家認為的「一拆了之」,而是會重新打造。「我們將對市二宮電影院、歌舞廳、體育設施等進行全面改造,以這個歌舞廳為例,它的設施設備已經比較老舊了,今後重建歌舞廳、進行燈光設備改造,是為了更好地服務全市職工群眾。」據透露,市二宮將於年內清拆完畢。
來源: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煥坤、部分文字來自信息時報
編輯:聶粵
校對:劉嘉文
審核:鄔嘉宏
籤發:區健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