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靜波
我們應當將目光聚焦到學生們的身上,將美育工作的重心放到學生們的身上,一切工作從娃娃抓起,以期我們的美育事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益。明代李贄有言:「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他們的未來有無窮可能,值此元初之時,萬事之始,廣大的文藝工作者應當通過美育教育,在孩子們的心靈之中播撒下美的種子,並給予充足的滋養哺育,令其生根發芽,使他們都能在美的陶冶下自然生長,充分認識自己的天性,將靈魂內中真善美的一面發展壯大。如此一來,這千千萬萬個孩童,在未來才能更好地成為人格獨立的人、品格健全的人、頂天立地的「大寫的人」。
此類「育人」工作,屬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軟實力建設,如春雨般潤物無聲,雖非迫在眉睫,但卻必不可少。「無用之用,乃為大用」,中國數千年來悠久的歷史文化告訴我們,「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言之無文,行而不遠」。這些看似「花紋」、「修飾」的美的教育,並不能夠立刻轉換為直接的經濟效益,但卻能夠提升代代國人的人文素養與整體精神面貌,令他們在成長時期得到靈魂的修煉與陶冶,鬥志更為昂揚,更加彭勃向上,今後更好地在各行各業發揮出屬於自己的能量。
為在將來更長遠地「發揮能量」,那麼現在靈魂活力的滋培、強壯體魄的培育、業務能力的培養,便是三位一體,不可或缺。地處上海崇明,千帆堂少兒美育中心佔地約數千畝,內中大片農田,將田園美術直接與廣闊的自然天地融為一體,如此廣袤豐富的「社會活動場所」,作為美育事業的開展基地,不但能夠在「靈魂活力的滋培」方面發揮作用,也能使孩童們在其中無憂無慮地奔跑、嬉戲,培育出強壯的體魄。此外,在美術、書法、音樂、文學等各個方面,千帆堂均有相關課程講座開設,為少兒朋友在任一藝術領域的業務發展,盡皆提供了豐沃的土壤,中國的孩童們能夠依據自身的興趣任意擇選,可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作為基礎性人才培養工作中的一部分,相較於整齊劃一的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教育而言,美育工作更具獨一無二性與不可替代性。無論是美術、書法,還是文學、音樂,內中沒有標準答案,沒有客觀的評分依據,它甚至不局限於學校這一象牙塔內,只要培育出孩童們那一顆顆領略「美」的心靈,從此途經的街景風光,路遇的閒花野草,都能成為少兒朋友們攝取的「美」的營養,借之提升他們的藝術修養,成就他們的藝術創作。換言之,「美育」一經生發,那麼無時無刻都在開展、進行、深化乃至升華。不過這類工作,又須致力於營造「高起點」的良好開端,儘可能取法乎上——因「美育」必須大體依從每位少年兒童的天然喜好,不可過分強人從己;又要適時地對他們的審美眼光、趣味、好尚加以補充、深化與修正,不可全然放任自流,內中變化之妙,存乎一心,端賴良師益友瞬時的判斷與指引。 崇明千帆堂少兒美育中心有著雄厚的師資力量,由著名藝術家、教育家、華東師範大學教授湯勝天先生於2017年手創,以呂嬋娟、楊宏富、湯勝天、沈衛鐵四位先生為創始人,在崇明開闢出一片遼闊的田園美術場地,依託華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等各個行業的專家教授及其門生,為少兒朋友提供最強而有力的、富於教育經驗的引領者,為他們打開人類豐饒精神寶庫的大門,牽領他們在內中遊覽,握著他們的手,一筆筆創造出由他們原創的可貴精神財富,為廣大的「人類精神共同體」,增添一份獨屬於少年孩童的微薄寶藏。
少兒朋友們的創作看似稚嫩,內中卻蘊含著無限未來發展的可能,祖國的希望。「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我國目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各項建設事業仍然任重而道遠,在精神文明這條戰線上,美育教育順乎自然,氤氳化醇;千萬孩童順應己心,自在生長,但若將此數億少兒的能量匯於一處,自可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在《共產黨宣言》之中,早已道破:「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裡,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如此藉由美育來令每個個體更好地自由發展,將「一切人」更為有力地凝聚成「人民」,必能報效中華,為社會發揮出最大的功效。
「美不美,故鄉水;親不親,故鄉人」,我們熱愛祖國,是因為我們心中最深厚的情感,永遠與腳下這片廣袤的黃土地相聯結。我們誠摯地愛著這美麗的故土山川,風物人情,熱愛每張面龐上洋溢的微笑,熱愛這藉由共通的語言文化,從而得以實存的民族共同體。通過美育所滲透並得到深化的,是我們最為本能的「愛」的情感,它發乎深心,非外力所能強制,也非理性所能壓制。千帆堂美育教育的特色,便在於將愛國主義教育與文學、繪畫、音樂等諸多美育方式相結合,通過美育,來重啟以愛國主義教育為核心的新時期青少年道德教育,並試圖將這一設想納入學校的中長期紅色教育發展規劃中,迄今已取得了不少實績。
在傳統文化思想薰陶方面,2017年,千帆堂在崇明廟鎮舉辦「秋收起藝」、「尋找崇明的非遺」、邀請央視文化講堂的周非老師在田園授課「少年兒童如何學習諸子百家的思想」;在書法繪畫方面,2018年初,千帆堂創辦以中華美學為核心的書法美學教學、舉辦相關田園美術畫展,並舉辦了海派畫家周軼華老師「花開中國夢」百幅油畫作品展;在音樂藝術方面,2019年度,千帆堂美育中心由崇明廟鎮遷址於崇明老玖坊文化創意園,在擁有5500平方米的活動空間之後,舉辦了「我和我的祖國」大型畫展和「歌唱祖國」千人文藝活動,並舉辦全國性的書法名家作品展。千帆堂在美育事業上精耕細作,不斷開拓的腳步,面對嚴峻疫情,我們眾志成城,舉辦「藝術大手牽小手」,迎接第十屆花博會,在崇明籌辦全國十萬少年兒童塗鴉大賽系列活動,舉辦了著名版畫藝術家金大鵬先生的近百幅藏書票原作展。每一年,千帆堂的活動都在覆蓋各個藝術領域之時有所側重,不斷深化,這些活動的展開,為美育教育提供了豐富的形式、優秀的內容。在即將到來的金秋十月,千帆堂又將舉辦「紅色直播」開幕儀式,「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這項活動的舉辦,離不開上海各中小學與崇明教育局的大力支持,感謝社會各界人士的共同攜手,令我們的美育事業更上層樓,為生長在紅旗下的少兒朋友提供更多的美育資源。
今後千帆堂美育事業的踐行,將進一步發揮地域優勢,千帆堂將儘可能遍邀上海文學藝術界的嘉賓,通過紅色教育活動,以朗誦詩歌、文藝表演、藝術導讀等多元化形式,通過這些美育活動,讓學生充分認識對國家和民族的熱愛。將這一以愛國主義精神為核心的新時期學生道德教育模式逐步推廣,相信通過千帆堂美育中心的不懈努力,紅色教育必將在校內外紮根、發芽,開出美麗的花朵,結出累累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