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能夠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擴大和加深他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能力。
「美育」概念的出現,是在十八世紀五十年代鮑姆嘉通建立「美學」學科體系之後,由席勒提出來的。而中國早在西周時期,便有周公的「制禮作樂」。到春秋時期,我國的古教育家孔子創立了古代教育體系,他以「六藝」——禮、樂、書、數、射、御教授弟子。樂,實際上就是專門的美育課。美育是指培養學生認識美、愛好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稱美感教育或審美教育。
席勒美育思想,對中國近代美育思想的發展產生過巨大的影響。在中國近代,最早把「美育」介紹到中國的是王國維,而真正倡導美育並建立中國近代美育體系的人是蔡元培。蔡元培把康德、席勒美育思想與中國「禮樂相濟」的傳統融會貫通,在1912年2月所著《對於新教育之意見》中,蔡元培認為通過美育,可以提升人們的趣味和情操,樹立美好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從此美育成為了世界範圍內,對學生全面發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藝術已經不是興趣課,而是必備課
研究顯示,藝術體驗不僅能使孩子獲得愉悅,還能給孩子帶來多方面的益處,無論是數學,閱讀,認知能力,批判性思維,還是口語技能。
學習藝術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專注力、自控力、自信心和團隊合作能力,使孩子跟環境發生更深層次的聯繫,從而開闊視野,獲得人生的幸福感。
當前,素質教育已成為主流教育,語言教育也將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語言教育是美育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德、智、體、美、勞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它對兒童早期的智力開發和道德素質的培養有著特殊的意義。
心理學、教育學都認為,幼兒時期是人的智力開發的關鍵時期,少兒時代是思維的發育階段,而進行語言教育正是開發智力、訓練思維、培養靈感、提高少兒自身修養和氣質的一種有效方式;學習語言可以提高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發散性思維。同時語言又是兒童最樂意接受的一種形式,所以,在幼兒到小學階段進行語言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認為
美育的目的在於陶冶人的感情
認識美醜、培養高尚的興趣、
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實際上藝術並不只是藝術本身
而是整個人生觀的培養與薰陶
米多多美育認為,大自然給了我們生命,藝術使我們成為人,但藝術並不是技藝,而是人類情感體驗的傳達,我們所提供的藝術方式,是藉助外在的物質材料和客觀的學科知識,去挖掘孩子、豐富的情感、獨特的風格和自由的精神。米多多秉承「用美育呵護童心」的美育理念,致力於提升孩子的綜合素養,為中國少年兒童帶來最科學的美育理念。
MIDODO課程研發中心採用線上名師、線下導師的「雙師教育模式」將藝術結合學科,把美德教育、通識教育以及技能教育完美結合,面向全國的兒童美術教育機構以及致力於從事兒童美術教育的教師,提供專業的兒童美術課程研發、優秀的兒童美術師資培訓、運營和管理培訓支持。
米多多美育希望讓每一位孩子都能全面發展、茁壯成長。始終堅持「用美育呵護童心,米多多愛更多」的理念,致力於為中國當代兒童提供最好的美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