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代周報
時代商學院研究員 鄭少娜
對第一大客戶的銷售佔比高達49.8%,由於沒有超過50%,中富電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富電路」)表示對單一客戶並無重大依賴,事實上,該公司卻患有明顯的「大客戶依賴症」。
深交所創業板官網顯示,中富電路將於1月14日首發上會,該公司主要為客戶提供印製電路板產品,應用於通信、工業控制、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及醫療電子等領域。
時代商學院查閱相關資料發現,報告期內,中富電路對前五大客戶的依賴度較高,由於下遊客戶的議價能力較強,中富電路採用VMI(供應商管理庫存,即供應商把產品放在客戶的倉庫,客戶消費一件,付費一件)模式,發出商品佔存貨餘額的比例較高,該公司的存貨周轉能力逐年下滑,對營運資金形成一定的佔用,存在一定的流動性風險。
針對上述相關情況,1月8日,時代商學院向中富電路發函詢問,但截至發稿該公司仍未回復。
一、緊抱華為「大腿」,產品集中於中低端
印製電路板(簡稱「PCB」)一般分為單面板、雙層板、多層板、HDI板、特殊板、撓性板、IC載板等。目前,國內PCB廠商主要集中在具有成本優勢的單面板、雙層板等中低端產品上,而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HDI板、特殊板、撓性板等產品銷售佔比仍相對較低。
中富電路成立於2004年3月,主要產品包括單面板、雙層板和多層板,服務領域集中在對PCB產品性能要求較低的消費電子、通信設備、工業控制等領域。
2017—2020年上半年,中富電路來自前五大客戶的銷售金額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8.04%、51.54%、58.53%和64.4%,客戶集中度相對較高。其中,對第一大客戶華為的銷售金額分別為2.22億元、2.52億元、4.31億元和2.69億元,營業收入佔比分別為29.2%、29.05%、38.56%和49.79%,銷售金額及佔比明顯攀升。
值得注意的是,僅2020年上半年,中富電路對華為的銷售收入為2.7億元,佔當期銷售總額的比例高達49.8%,由於沒有超過50%,中富電路表示對單一客戶並無重大依賴。
華為是通信應用領域的龍頭企業,中富電路雖成為了華為的PCB產品供應商,但通信領域對PCB技術的要求並不高。
2018年,國家統計局發布《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18)》,將HDI板、特殊板和撓性板作為電子核心產業列入指導目錄,而中富電路生產的PCB產品是單面板、雙層板和多層板,並不在上述《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18)》的明細目錄中。
另外,從研發技術成果看,招股書顯示,中富電路僅擁有3項發明專利,其中1項為受讓取得,2項為原始取得。在研項目中,中富電路有1項「5G系統HDI電源PCB項目」,目前尚處於產品打樣階段,後續還要通過小批量試產、試產等階段才能實現量產,從研發實力看,中富電路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二、存貨周轉能力逐年降低,VMI模式存隱憂
由於下遊客戶議價能力較強,中富電路處於產業鏈的弱勢地位,該公司對華為、Lacroix等境內外主要客戶採用VMI模式,存貨周轉能力日漸衰退,對營運資金形成一定的佔用。
近年來,中富電路的發出商品佔存貨餘額的比例較高,該公司的存貨周轉率明顯低於同行可比公司平均水平。招股書顯示,2017—2020年6月末,中富電路的存貨周轉率分別為5.31次/年、4.99次/年、4.93次/年和1.59次/年,而同期可比公司均值分別為7.05次/年、6.5次/年、6.45次/年和2.9次/年。
從短期償債指標看,2017—2020年6月末,中富電路的流動比率分別為1.11倍、1.35倍、1.41倍和1.47倍,速動比率分別為0.78倍、0.98倍、0.96倍和0.9倍;而同期可比公司流動比率均值分別為2.42倍、2.32倍、2.23倍和2.14倍,速動比率均值分別為2.1倍、2.01倍、1.92倍和1.81倍。
不難看出,中富電路的流動比率、速動比率低於同行可比公司平均水平,存在一定的流動性風險。此次IPO,中富電路擬使用1.2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可見,該公司的營運資金存在較大缺口。
【嚴正聲明】本文(報告)基於已公開的資料信息撰寫,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未經時代商學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及其他公眾平臺不得引用、複製、轉載、摘編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獲得授權轉載,仍須註明出處。(聯繫郵箱:sdshangxueyuan@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