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檔黑馬《何以為家》讓更多觀眾感受好電影的力量

2020-12-20 中國青年網

五一小長假結束,因《復聯4》的加入,電影市場呈現一超多強局面,競爭激烈,令不少電影對這個檔期望而卻步。同檔電影中,《何以為家》(音譯《迦百農》)突出重圍脫穎而出,貓眼評分9.4,淘票票評分9.1,豆瓣評分8.9,評分和上座率均超《復聯4》。小長假四天票房連續逆跌,總票房突破1.5億,長時間佔據微博熱搜,可謂今年五一檔當之無愧的黑馬。

選片眼光精準獨到 路畫影視專注優質電影

電影《何以為家》由中國電影集團公司引進,國內版權由路畫影視在去年坎城電影節拿下,該片斬獲2018坎城電影節評審團獎,並獲得2019奧斯卡、金球獎最佳外語片雙提名,講述了十二歲男孩贊恩向法庭狀告其親生父母的揪心故事。

這是路畫影視繼《小偷家族》之後,第二次將高品質影片帶給內地觀眾。去年《小偷家族》獲得坎城金棕櫚大獎,在中國內地收穫9674.9萬票房,成為內地上映的日本真人電影票房第一的影片。《小偷家族》和《何以為家》兩部影片均取得口碑和票房雙收,可見路畫團隊精準獨到的選片眼光。

 高品質電影最佳推手 有的放矢真正實現受眾破圈層

去年,《小偷家族》《何以為家》的國內版權方路畫影視,在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支持下舉辦了這兩部電影的展映活動,兩部坎城大獎影片得以「零時差」與一部分電影愛好者見面。而剛過去不久的第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也為上映前的口碑積累起到了重要作用,路畫影視邀請導演娜丁·拉巴基來華,與國內影迷親切交流,對於生而不養等社會話題的動人描繪,引起了大多數觀眾的情感共鳴,令觀眾潸然淚下,獲封「眼淚收割機」。

外國批片從確認引進到定檔上映,時間周期一般較短。《何以為家》在宣布引進後也僅僅只有15天左右的宣傳期,極短時間打透市場殊為不易。路畫影視宣發團隊和其合作夥伴淘票票共同為其制定了宣發策略,開展了全國200場超前點映,成為五一檔唯一提前點映的影片,可見片方對電影口碑的信心。導演徐崢、黃渤、文牧野,演員賈乃亮、陳數、譚卓、張靜初、裴淳華(Rosamund Pike)等誠意推薦這部震撼人心的現實主義佳作。

針對《何以為家》這樣一部反映黎巴嫩底層社會的電影,路畫團隊瞄準觀眾對於「原生家庭」的普世情感,在新媒體營銷方面做了很多嘗試,及時捕捉觀眾的真實情感反饋,發酵系列短視頻進行病毒式擴散,引發「何以為家看哭了」的強烈共鳴。抖音24小時播放量超3000萬,一度雄踞抖音熱搜第一位,當天《何以為家》在淘票票和貓眼售票平臺想看單日增長5萬人,達到了一個主流商業電影的標準。也正是這一天之後,不少業內媒體對《何以為家》的票房預測從3000萬直接飆升至2億,目前各方預測超3億。

 資源整合放眼大局 讓更多觀眾感受好電影的力量

電影於4月29日正式上映,淘票票展現出超強的發行能力,上映首日爭取到14%的排片。承接「眼淚收割機」的情緒點,電影口碑向更深度的社會話題、人文關照發展,引發了全民關於生而不養、珍惜當下等相關話題的熱烈討論,#何以為家 壓抑##何以為家#等話題多次登陸微博熱搜,各大平臺熱議不斷,真正實現了低成本高品質電影的「下沉」和「破圈層」。路畫影視同時運用全國範圍內的異業渠道資源,實現線上線下衣食住行各個領域的全面曝光,觸達更廣泛人群。合作夥伴淘票票反應及時,快速調整發行策略,為《何以為家》在五一檔逆襲發力打下堅實基礎。

目前《何以為家》的預測票房3.28億且還在增長,無疑是低成本高品質電影之光,除了其自身過硬的品質,其幕後宣發推手起到了功不可沒的作用。正如導演所表達的,電影是改變的開始,《何以為家》的成功也讓更多腳踏實地做內容的影視人看到了希望。

相關焦點

  • 何以為家影評 電影評價解讀什麼是健康親子關係
    何以為家影評 電影評價解讀什麼是健康親子關係  在《復仇者聯盟4》不斷刷新票房紀錄,幾乎沒給其他電影留下什麼生存空間時,一匹「黑馬」卻悄然誕生,這就是黎巴嫩電影《何以為家》。<<<推薦閱讀《何以為家》影評  這部原本幾乎沒有人看好的小語種電影,在「復聯4」的強勢排片之下,憑藉好口碑從狹小的夾縫中脫穎而出,成為廣州市場「五一檔」的最大黑馬。該片去年獲得坎城電影節評審團大獎,近日在國內上映後引起熱議,由影片故事所延伸出來的親子教育探討,在朋友圈頻繁「刷屏」。
  • 《何以為家》,小國別電影的逆襲魔法
    作者|謝明宏編輯|李春暉《復聯4》響指一打,國產片聞風而逃,今年的五一檔,反倒讓黎巴嫩電影《何以為家》夾縫求存,繼《摔跤吧爸爸》和《看不見的客人》之後,再次展現了小國別電影的逆襲魔法。風景獨好五一檔冠亞軍《復聯4》和《何以為家》,各站一頭打開了商業與藝術電影的兩片天空。其實,去年的奧斯卡,黎巴嫩電影《羞辱》就已經引起廣泛關注。電影用平民的視角,把黎巴嫩的國家歷史融進了兩個男人的拌嘴中,獲得了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而今年的《何以為家》,通過差異化觀影策略打造了五一檔的口碑高峰。
  • 《何以為家》成「眼淚收割機」,竟然是因為他?
    贊恩和他的弟弟妹妹們這是黎巴嫩電影《何以為家》的故事,也大多是贊恩的扮演者贊恩·阿爾·拉菲亞自己的經歷。2016年,《何以為家》的選角導演看到小贊恩時,他正穿梭於貝魯特(黎巴嫩首都)貧民區的街道送貨。娜丁·拉巴基在《何以為家》拍攝現場指導贊恩正是這份與角色的契合,毫無表演經驗的贊恩·阿爾·拉菲亞在《何以為家》貢獻了感人至深的表演。觀眾可以在贊恩這個角色中看到生活所迫的早熟與孩子特有的天真,感受到那種毫無出路的絕望。
  • 《雪暴》五一檔「迎難而上」為中國電影加油
    4月26日,電影《雪暴》的主演張奕聰現身「極致選擇致敬守護者」全國路演長春站,與長春建築學院和光華學院的同學們分享映後感受。張奕聰現場回憶電影拍攝中受傷細節,帶傷堅持的敬業精神獲觀眾認可。
  • 「生而不養,何以為家」——推薦電影《何以為家》
    今天,在朋友的推薦下去看了上映第6天的劇情電影《何以為家》,感觸很深。這是一部比較小眾的電影,如同類電影一樣,單從網絡上的宣傳海報和截圖,看不出它的感人之處和所表達的深意,甚至很可能會被你在瀏覽同期上映的電影時當做「垃圾」忽略掉。
  • 影片《何以為家》分析
    電影,《何以為家》中的主要人物有男主角贊恩、母親蘇阿德、父親塞利姆、妹妹薩哈、偷渡的單身母親拉希爾、嬰兒約納斯他們的性格特點為贊恩是一個不甘於現狀充滿保護欲的男孩被世界變成了一個小大人、而他的父親和母親是有著悲慘的過去被時間固化思想的守舊者和對於生活無可奈何的順從者
  • 《何以為家》:兩條主線,講述兩極父母
    那個將父母告上法庭的12歲男孩——贊恩《何以為家》到底擁有怎樣的魅力才被稱之為「殺出重圍的一匹黑馬」?甚至是在上映了19天後影片的票房就已經高達3億。評分更是高達9.0分,甚至其口碑還並不比《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差多少。這樣一部小語種的影片用實力證明了它的真正價值所在。
  • 電影《何以為家》:悲歌為少年而鳴
    這一幕出現在電影《何以為家》中。當十二歲的少年贊恩站在法庭堅定陳詞:「我要起訴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了我」,贊恩的父母羞憤難當。面對律師的詰問,贊恩的母親滿腹委屈地咆哮:「如果我有選擇權,我會做得更漂亮!」顯然,被兒子指控的父母不僅委屈,而且憤怒。
  • 《何以為家》影評——何以為(wéi)家?何以為(wèi)「家」?
    01何以為(wéi)家?今天觀看了評分達9.1之高的黎巴嫩電影《何以為家》:法庭上,十二歲的男孩贊恩向法官狀告他的親生父母,原因是,他們給了他生命,他訴求希望法官判決他的父母不要再生孩子。是什麼樣的經歷讓一個孩子做出如此不可思議的舉動?
  • 無能父母生下的孩子們《何以為家》?贊恩就像父母的鍋碗瓢盆
    內心被觸及的那一刻,我想起來《何以為家》這部電影,遂將想把種種感受寫下來。寫給自己,也寫給像「贊恩」一樣的無數生命。在《何以為家》這部電影中,贊恩就像一個奇蹟,他看透了生活苦難的真相,但沒輕易放棄自己,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們如何獲得塵世的幸福。
  • 電影《何以為家》的英文名字Capernaum是什麼意思?
    2019年5月,一部黎巴嫩電影勇敢的與《復仇者聯盟4》同期上映,竟然只用了4天時間便在中國大陸斬獲一億票房。與此同時塵封已久的豆瓣電影Top250 發生異動,一部9.0評分的電影作品橫空出世。黎巴嫩電影《何以為家》同時入圍2018年坎城電影節最佳電影和2019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IMDb評分也高達8.5分。電影名字在中國大陸被翻譯為《何以為家》,然而原版的名字卻是《Capernaum》,這究竟是為什麼?
  • 推薦一部2019年感動全球的電影《何以為家》
    每當中國的觀眾們想看一些大片,總會想到好萊塢電影或者說是歐美電影,但是2019年的最佳影片卻是由一個處於戰爭的國家用最撿漏的工具拍攝的,那就是黎巴嫩,這部影片的名字叫做《何以為家》。這是一部由黎巴嫩導演用落後的手持攝影機拍攝的一部真實反映黎巴嫩孩子現狀的一部電影,沒有任何的修飾,一部真實的不能再真實的生活畫面,卻感動了全世界的所有人,理由是太真實了,真實的讓人不忍直視。劇中的男主演是一名12歲的小男孩,叫做贊恩,是導演從難民營裡挑選出來的,電影裡面演的就是他們的日常生活。
  • 2019年度最佳引進片《何以為家》,背後的故事比電影更悲傷
    今年我在電影院看過的,最好的引進片,應該是《何以為家》。這部電影和《地久天長》一樣,都是關於家庭、人生的某些思考。不同的是,《何以為家》作為一個敘利亞導演拍攝的電影,將視角伸向了這個國度發生的戰爭,描繪了戰爭給普通人民帶來的悲慘境遇。
  • 豆瓣64萬人打出9.1分《何以為家》這部電影為何能收穫如此多好評?
    《何以為家》中開頭有這麼一段對話:贊恩說:「我想起訴我的父母」。法官問:「你為什麼要起訴你的父母」?贊恩用冷漠的語氣回答:「因為生了我」。當我繼續追著這部《何以為家》看下去時,隨著劇情的發展心中不自覺就升起了一股憤恨的情緒:生而為人,這劇中的那雙父母應該自慚形穢;為人父母,他們根本不配!《何以為家》是2018年上映的一部黎巴嫩電影。豆瓣電影打分9.1分,在豆瓣前250部經典電影排名中排名34位。
  • 《何以為家》黎巴嫩女導演:相信電影能改變世界
    原標題:《何以為家》 「相信電影能改變世界」   由黎巴嫩女導演娜丁·拉巴基執導的《何以為家》已於4月29日全國公映,該片以12歲男孩贊恩在法庭上起訴自己的父母生下自己為線索,倒敘回贊恩之前經歷的一系列故事。
  • 《喜歡你》爆笑領跑五一檔 一碗麵徵服金城武
    當鐵板燒、龍蝦炒飯、黑松露義大利麵、法式煎羊排、日式壽喜鍋、四川麻辣火鍋等美味料理輪番銀幕轟炸,觀眾們紛紛感慨,「明明是2D電影,卻體驗到了4D的效果」。超級視頻博主PAPI醬看過《喜歡你》之後回家立刻泡了個酸辣粉,向微博網友推薦《喜歡你》道:「建議看前先吃飽肚子!」微博上,越來越多提前看過《喜歡你》的觀眾不僅曬出電影票根和美食,表示「看過《喜歡你》必須大吃一頓」。
  • 《何以為家》:坎城影星,和被遺忘的敘利亞孩子
    這部講述黎巴嫩貧民窟孩子的故事的電影《何以為家》,自4月29日起在中國內地上映,目前豆瓣評分8.9,貓眼評分9.4。2015年,黎巴嫩導演娜丁·拉巴基在籌備電影《何以為家》(原名《迦百農》)時,在貝魯特的貧民窟找到了贊恩,並選定他出演電影的同名主角。2018年,《何以為家》在第71屆坎城電影節中入圍了金棕櫚獎的評選,獲得了評審團獎,並已在2019年4月29日,在中國內地院線上映。
  • 生而不養,何以為家?電影《何以為家》帶給你的深刻感悟
    今天小編想給大家推薦一部電影,電影的名字叫《何以為家》。首先從這部電影在國內的定檔來說,就是比較吃虧的。在五一假期跟《復聯4》撞上,但是這部電影憑藉自身的優點依舊獲得了超兩億(持續更新)票房。就電影的題材來說也是比較吃虧的,這部影片偏小眾,因為根據真實事件改編,所以電影非常寫實,讓觀眾看到了難民的真實生活,也讓觀眾體會到了男主人公贊恩的無奈和掙扎。「生而不養,何以為家。」作為一個連自己多大年紀都不知道的孩子,他承受了來自這個世界太多的打壓和逼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