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部分超市仍將扁桃仁當杏仁賣 欺騙消費者

2021-01-07 中國經濟網

 

 

 

 

   去年11月,有媒體披露在各大超市賣了十幾年的所謂的美國大杏仁實為國產的扁桃仁,許多顧客這才知道真正的杏仁是什麼樣的。今年4月1日,商務部發布了熟制扁桃仁的行業貿易標準。然而,有消費者反映,福州一些超市賣的杏仁就是扁桃仁。

  記者調查:

  超市分不清杏仁與扁桃仁

   昨天,記者首先來到天虹超市。當地銷售人員告訴記者,所有的杏仁都是袋裝的。

   記者發現,除了「百味林」標的是扁桃仁,其他的「鷺浪」「正林」標的都是杏仁。「翁財記」在商品名稱上標的是「鹽焗扁桃仁」,超市貨架上顯示的卻是「鹽焗杏仁」。

   不論包裝上標的是杏仁還是扁桃仁,憑肉眼看,裡面裝的都是同種商品。

   見記者拍照,銷售人員連忙過來收貨。她邊收邊說:「不賣了就是了。」不過,等記者逛一圈回來時,這些貨品又都出現在貨架上。

   在寶龍的另一家超市,也出售多種品牌的扁桃仁產品。除了「百聯」標註扁桃仁,「三角嘜」牌和「海西坊」牌標的都是鹽焗杏仁,「正林」標的是「大杏仁」,「味美王子」標的是「杏仁」。

   對於哪些是杏仁,哪些是扁桃仁,這家超市幾個銷售人員都說不知道。她們告訴記者,都是正規廠家進的貨,廠家說是杏仁就是杏仁。

   相比這兩家超市,永輝的黎明超市好多了。記者在此只發現一種商品標註為「杏仁」。

   記者隨機採訪了十多個顧客,他們都不知道杏仁與扁桃仁的區別,很多人甚至認為,扁桃仁就是杏仁。

  據規定:

  包裝應清晰標示食品真名

   據了解,當初媒體曝光中國扁桃仁之所以冒充所謂的美國大杏仁,是因為扁桃仁的進價比杏仁便宜,銷售時價格又高。

   根據《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規定,包裝應清晰地標示食品真實屬性的專用名稱,並使用不使消費者誤解或混淆的名稱。顯然,這些商品的標示,足以讓人產生一頭霧水。消費者也期待著在超市裡能買到真正的杏仁。

  □相關連結

  如何區分杏仁及扁桃仁

   杏仁,英文名稱Apricot;扁桃仁,英文名稱Almond。杏核和扁桃核在外觀上有較大區別,憑肉眼可輕易區分。杏核表面光滑,邊緣有溝紋,外殼為堅硬的木質。扁桃核有明顯的蜂巢狀孔紋,呈長圓錐形,其仁皮為黃色,粒形較大。除了外觀上的差別,杏仁和扁桃仁的營養價值和藥理功能也不同。  ■本報記者 鄭起英 文/攝

(責任編輯:秦靜)

相關焦點

  • 美國扁桃仁還在當杏仁賣
    N本報記者 江方方/文 毛朝青/圖 本報訊 日前,不少媒體報導,在中國市場十分暢銷、價格不菲的乾果類產品「美國大杏仁」實際上根本不是杏仁,而是美國加州出品的扁桃仁。這幾日,不少福州市民撥打本報熱線968111說,福州不少超市裡賣的杏仁真假難辨,從外觀上看感覺還是扁桃仁。
  • 教你分辨真假杏仁 「美國大杏仁」實為扁桃仁
    浙江在線11月30日訊@外研社科學編輯部V在中國暢銷數十年的美國大杏仁,於2012年11月被爆與杏仁無關,實為扁桃仁,而此前數十年消費者一直被蒙在鼓裡。杏仁和扁桃仁的外觀不僅不一樣,而且營養價值和藥理功能也不同。杏仁可以入藥,有潤肺止咳作用,而扁桃仁則無此功效。
  • 當代商城扁桃仁稱杏仁 被消費者揪住索賠十倍
    本報訊(記者林靖)昨天,在海澱法院的法庭上擺了四罐果仁,原告李先生把它們端上來,是要讓法官明辨:其中的果仁,到底是杏仁還是扁桃仁?這個判斷,關係著他索要的十倍賠償——2980元。這幾罐果仁是李先生去年12月在當代公司購買的,美國進口,全名叫「金色四季花生混合果仁」;每罐74.5元,合計298元。
  • 律師告沃爾瑪「扁桃仁當美國大杏仁賣」敗訴
    >  中新網廣州7月25日電 (索有為 範貞 羅雲)「扁桃仁」、「巴旦木」被當成「美國大杏仁」賣,忽悠中國人十多年。媒體揭秘後,深圳律師甘清洪認為沃爾瑪超市銷售的「美國大杏仁」構成對消費者的欺詐,提起訴訟索要「1+1」賠償54元。廣東高院25日披露,深圳市羅湖區法院最近對該案作出一審宣判,認為不構成欺詐行為,依法駁回原告訴訟請求。該案承辦法官鄭培有稱,截至7月25日,雙方均未提起上訴。
  • 德芙杏仁巧克力裡無杏仁 消費者勝訴獲十倍賠償
    近日,消費者孫先生向現代快報投訴稱,他此前在超市購買的德芙杏仁巧克力存在忽悠消費者的情況,實際上裡面壓根沒有杏仁,使用的是巴旦木。為了維權,他將賣巧克力的超市告上法庭,而經歷了一審二審後,去年12月孫先生拿到終審勝訴的判決,他將獲得十倍貨款的賠償。實際上,巴旦木「冒充」杏仁早在2012年就曾引起熱議,相關標準也已經在2013年4月實施。
  • 寧波超市多數在售巴旦木仍叫「杏仁」
    至此,忽悠中國消費者多年的「美國大杏仁」這一假冒名稱終結。記者昨天上午走訪寧波市場發現,寧波超市在賣的「美國大杏仁」都是巴旦木,目前仍頂著「杏仁」名頭在銷售。  「美國大杏仁」將改名叫「巴旦木」  近日,Almond Board of California(簡稱ABC,原中文名為美國加州杏仁商會)宣布在中國市場的「美國大杏仁」(Almonds)將更名為「巴旦木」,該組織今後在市場營銷、宣傳等資料上將使用這一名稱。
  • 「美國大杏仁」不是杏仁 而是「扁桃仁」
    扁桃仁「冒名」杏仁,背後藏著經濟利益  近期,我國堅果協會披露,市場上暢銷的「美國大杏仁」實際與杏仁無關,真名為「扁桃仁」。「美國大杏仁」叫法,最初是翻譯錯誤,消費者被長期誤導。堅果協會欲對其更名,但遭進口商竭力反對。
  • 扁桃仁稱杏仁 被人揪住索賠
    本報訊 (記者林靖)昨天,在海澱法院的法庭上擺了四罐果仁,原告李先生把它們端上來,是要讓法官明辨:其中的果仁,到底是杏仁還是扁桃仁但他發現,其中中文標明的配料「杏仁」,實際上是「扁桃仁」。他認為這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依據《食品安全法》第96條第2款規定,他要求銷售方給予十倍賠償。李先生沒說自己是否知假買假,這也無關緊要,因為,按最高法關於食品藥品案件的司法解釋規定,消費者即使知假買假,也不影響他維權索賠。在法庭上,當代商城公司辯解這是「經進出口檢驗合格」的產品,不存在任何質量問題,故不同意退貨。
  • "美國扁桃仁"假冒"大杏仁"為何"知錯不改"?
    新華社北京11月29日電  近期,我國部分媒體披露了「美國扁桃仁」假冒「大杏仁」進入中國市場一事。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在追訪過程中獲悉,美國加州杏仁商會已經承認出口到中國市場的「almond」是「扁桃仁」不是「大杏仁」。令人不解的是,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早知道這一情況卻一直阻撓更名,試圖矇騙中國消費者。
  • 專家稱國產杏仁蛋白質高於美國「扁桃仁」
    一次堅果行業標準的制定,無意中揭示了一個隱瞞中國消費者數十年的真相——在中國市場十分暢銷的「美國大杏仁」,實際上是扁桃仁,與杏仁沒有關係。近日記者在超市中發現,已有不少此類商品將「美國大杏仁」更名為「巴旦木」。專家表示,所謂美國大杏仁其實就是扁桃仁,並且國產杏仁的營養並不輸於「美國大杏仁」。
  • 美國扁桃仁假冒大杏仁捲走中國185億
    「新華視點」記者14日,由美國扁桃仁假冒大杏仁引發的一起公益訴訟在深圳羅湖區人民法院開庭。此次法庭答辯中,被告沃爾瑪代理律師否認其銷售的「鹽焗帶殼杏仁」和「鹽焗杏仁」屬於扁桃仁,堅持認為是杏仁。原美國加州杏仁商會(AlmondBoardofCalifornia)上周在北京宣布,在中國市場銷售的「美國大杏仁」(Almonds)更名為「巴旦木」,並稱「該組織今後在市場營銷、宣傳等資料上將使用這一名稱」。然而,對於中國消費者來說,「美國大杏仁」改了名兒是否就可以將自己的過去一筆勾銷?或者說,利用虛假名稱獲取利潤能否通過「改名換姓」方式逃避追責?
  • 德芙"杏仁巧克力"沒杏仁 消費者告商家獲十倍賠償
    (資料圖)  廈門日報訊 據現代快報報導,「杏仁巧克力」裡沒有杏仁,實際上用的巴旦木?消費者孫先生發現,德芙杏仁巧克力裡面沒有杏仁,使用的是巴旦木。為了維權,他將賣巧克力的超市告上法庭,而經歷了一審二審後,去年12月孫先生拿到終審勝訴的判決,他將獲得十倍貨款的賠償。
  • 到底是杏仁還是扁桃仁?
    &nbsp&nbsp&nbsp&nbsp金陵晚報訊 日前江寧區市場監管局接消費者投訴舉報,其買到了假的「杏仁糖」。接到舉報後,該局市場監督管理科開展了調查,經查消費者是在南京億生食品貿易有限公司開辦的「南京億生食品專營店」天貓店購買了食品「好麗友杏仁糖」。
  • 「美國大杏仁」實為扁桃仁? 涉嫌欺詐消費者數十載
    □博弈   更名遭進口商重重阻撓   既然「美國大杏仁」的名稱有誤,又給相關產業帶來了諸多不利影響,何不將名字改過來,還其扁桃仁的真面目?   「美國大杏仁」張冠李戴的蓋子被掀開後,堅果協會也一直致力於將市場上的相關產品更名,還消費者知情權,然而這卻遭到了「美國大杏仁」進口商的竭力反對。
  • 「美國大杏仁」實為扁桃仁 洛陽市個別超市已下架
    由於該食品受爭議,我市個別超市已對其作了暫時下架處理。  中文名為「杏仁」,英文名則為Almond(扁桃仁)  近日,記者走訪王府井超市、家樂福超市新都匯店和道南路果品批發市場,發現市場上售有在包裝上標註著「美國大杏仁」字樣的食品,根據包裝大小不同,售價從十幾元到幾十元不等。
  • 扁桃仁稱杏仁被人揪住索賠 被告稱英文中兩者為同一單詞拒賠
    2015年3月6日,昨天,在海澱法院的法庭上擺了四罐果仁,原告李先生把它們端上來,是要讓法官明辨:其中的果仁,到底是杏仁還是扁桃仁?這個判斷,關係著他索要的十倍賠償——2980元。但他發現,其中中文標明的配料「杏仁」,實際上是「扁桃仁」。他認為這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依據《食品安全法》第96條第2款規定,他要求銷售方給予十倍賠償。李先生沒說自己是否知假買假,這也無關緊要,因為,按最高法關於食品藥品案件的司法解釋規定,消費者即使知假買假,也不影響他維權索賠。
  • 揭秘:美國大杏仁根本不是杏仁(組圖)
    「美國大杏仁」張冠李戴的蓋子被掀開後,堅果協會也一直致力於將市場上的相關產品更名,還消費者知情權,然而這卻遭到了「美國大杏仁」進口商的竭力反對。而在這看似簡單的名稱對錯背後,除了消費者知情權的被漠視,還有國內杏仁產業被擠壓、由興旺走向衰退的現狀。  緣起  行業標準牽出「杏仁」秘密  在北京各大農貿市場、商場和超市的堅果貨架上,都不難找到一種叫做「大杏仁」的商品,它們在名稱上略有差異,有的叫「美國大杏仁」,有的叫「美國杏仁」或「加州大杏仁」。
  • 揭秘「美國大杏仁」:騙國人數十載實為扁桃仁
    緣起  行業標準牽出「杏仁」秘密  在北京各大農貿市場、商場和超市的堅果貨架上,都不難找到一種叫做「大杏仁」的商品,它們在名稱上略有差異,有的叫「美國大杏仁」,有的叫「美國杏仁」或「加州大杏仁」。大多數消費者可能連想都不曾想過:這些東西真的是杏仁嗎?  這些標稱杏仁的產品,壓根兒就不是杏仁。
  • 扁桃仁?一種食品三個名
    美國大杏仁實際和杏仁沒有任何關係,而是扁桃仁。「難道吃錯了?」昨日這則消息著實引起了不少消費者關注和驚愕。記者發現,目前市場上相關產品「美國大杏仁」、「巴達木」和「扁桃仁」3種稱呼並存,如果不了解,消費者很容易犯暈。   「美國大杏仁是翻譯過來的中文名字,並不是杏仁,但這個名字給大家帶來了誤解。」
  • 買家不滿意杏仁糖裡沒杏仁 索賠5000元
    賣的杏仁糖裡沒杏仁,賣家賠了5000元今年3月,邵某在一家食品網店上購買了3000元的杏仁糖果。收到糖果後,邵某發現,產品配料中根本沒有杏仁成分,只有用來替代杏仁的扁桃仁。他覺得這與店家的宣傳不符,存在虛假宣傳、以次充好的情況。於是,邵某聯繫了這家網店的店主羅某,要求他對此進行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