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仁稱杏仁 被人揪住索賠

2021-01-07 網易新聞

本報訊 (記者林靖)昨天,在海澱法院的法庭上擺了四罐果仁,原告李先生把它們端上來,是要讓法官明辨:其中的果仁,到底是杏仁還是扁桃仁?這個判斷,關係著他索要的十倍賠償—2980元。

這幾罐果仁是李先生去年12月在當代公司購買的,美國進口,全名叫「金色四季花生混合果仁」;每罐74.5元,合計298元。但他發現,其中中文標明的配料「杏仁」,實際上是「扁桃仁」。他認為這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依據《食品安全法》第96條第2款規定,他要求銷售方給予十倍賠償。

李先生沒說自己是否知假買假,這也無關緊要,因為,按最高法關於食品藥品案件的司法解釋規定,消費者即使知假買假,也不影響他維權索賠。

在法庭上,當代商城公司辯解這是「經進出口檢驗合格」的產品,不存在任何質量問題,故不同意退貨。「該產品英文和中文在辭典及百度上查詢結果都一致,不能以此認定產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

庭審中,按照法官的要求,李先生將現場隨機拆封的一罐中的果仁一一撿出,包括配料中ALMONDS譯成的「杏仁」,但他認為這實為也應譯為「扁桃仁」。法官就此詢問被告,商城方則以「英文中二者是同一單詞」為由,稱李先生拿出來的「扁桃仁」可理解為「杏仁」。

李先生同意對實物進行鑑定,但商城方認為舉證責任在原告。由於原告主張外包裝上英文和中文有誤,法官要求他下次開庭時提交符合要求的翻譯件。

調查

商場不見「美國杏仁」網上有隱售

上世紀70年代中期,美國扁桃仁開始進入中國。由於社會認知不足,其英文「almond」誤譯為「杏仁」。其實它與「美國大杏仁」無任何關聯,但由於商業利益驅使,「扁桃仁」傍著有一定藥效的「大杏仁」之名,身價大漲。2013年4月1日,新國標《熟制扁桃(巴旦木)核和仁》實施,美國扁桃仁應全部恢復「扁桃仁」或「巴旦木」名稱。

此案結果如何,不便妄斷。但記者前往當代商城超市查看,發現貨架上售的堅果中,過去一直被標明的「美國大杏仁」已不見了,不管是國產的還是進口的,名稱都是「扁桃仁」、「巴旦木仁」。記者找到了李先生購買的那種原產地美國的「金色四季花生混合果仁」的罐裝堅果,外包裝貼上了新標籤,配料欄中標明多了「扁桃仁」,而少了「杏仁」。

不過,在淘寶網和天貓網上,記者看到了許多「美國大杏仁」仍在售賣。從今天記者報導的此案看,商家也難免被人揪住打官司,索要十倍賠償。本報記者 林靖J151

作者:林靖

本文來源:北京晚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當代商城扁桃仁稱杏仁 被消費者揪住索賠十倍
    但他發現,其中中文標明的配料「杏仁」,實際上是「扁桃仁」。他認為這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依據《食品安全法》第96條第2款規定,他要求銷售方給予十倍賠償。李先生沒說自己是否知假買假,這也無關緊要,因為,按最高法關於食品藥品案件的司法解釋規定,消費者即使知假買假,也不影響他維權索賠。
  • 扁桃仁稱杏仁被人揪住索賠 被告稱英文中兩者為同一單詞拒賠
    2015年3月6日,昨天,在海澱法院的法庭上擺了四罐果仁,原告李先生把它們端上來,是要讓法官明辨:其中的果仁,到底是杏仁還是扁桃仁?這個判斷,關係著他索要的十倍賠償——2980元。但他發現,其中中文標明的配料「杏仁」,實際上是「扁桃仁」。他認為這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依據《食品安全法》第96條第2款規定,他要求銷售方給予十倍賠償。李先生沒說自己是否知假買假,這也無關緊要,因為,按最高法關於食品藥品案件的司法解釋規定,消費者即使知假買假,也不影響他維權索賠。
  • "美國扁桃仁"假冒"大杏仁"為何"知錯不改"?
    「扁桃仁」與「大杏仁」本來沒有任何關聯,為何「美國扁桃仁」可以冒名「美國大杏仁」進入中國市場長達40年之久?盧春生認為,是商業利益導致了「美國大杏仁」這一假冒名稱的長期使用。    據介紹,上世紀70年代中期,美國扁桃仁通過進口貿易開始進入中國市場,由於社會認知的不足,將「扁桃仁」的英文「almond」誤譯成為「杏仁」,後來已改為「扁桃仁」。
  • 美國扁桃仁還在當杏仁賣
    N本報記者 江方方/文 毛朝青/圖 本報訊 日前,不少媒體報導,在中國市場十分暢銷、價格不菲的乾果類產品「美國大杏仁」實際上根本不是杏仁,而是美國加州出品的扁桃仁。這幾日,不少福州市民撥打本報熱線968111說,福州不少超市裡賣的杏仁真假難辨,從外觀上看感覺還是扁桃仁。
  • 專家稱國產杏仁蛋白質高於美國「扁桃仁」
    一次堅果行業標準的制定,無意中揭示了一個隱瞞中國消費者數十年的真相——在中國市場十分暢銷的「美國大杏仁」,實際上是扁桃仁,與杏仁沒有關係。近日記者在超市中發現,已有不少此類商品將「美國大杏仁」更名為「巴旦木」。專家表示,所謂美國大杏仁其實就是扁桃仁,並且國產杏仁的營養並不輸於「美國大杏仁」。
  • 美國扁桃仁假冒大杏仁捲走中國185億
    「新華視點」記者14日,由美國扁桃仁假冒大杏仁引發的一起公益訴訟在深圳羅湖區人民法院開庭。此次法庭答辯中,被告沃爾瑪代理律師否認其銷售的「鹽焗帶殼杏仁」和「鹽焗杏仁」屬於扁桃仁,堅持認為是杏仁。例如,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不久前在一份正式文件中稱,「反對Almond中文譯名改為扁桃仁,這是對中國消費者的嚴重誤導」,並稱「全國80%的企業反對更名」。該商會文件還表示,美國加州杏仁商會已會同美農業部、駐華使館農業處等就Almond中文譯名問題進行過會晤,各方均認為Almond中文名稱應保持「美國大杏仁」不變等。
  • 「美國大杏仁」不是杏仁 而是「扁桃仁」
    浙江在線11月22日訊一次堅果行業標準的制定,無意中讓杏仁(英文名為apricot)和扁桃仁(英文為almond)這兩個英文單詞所代表的兩種毫不相干的果仁聯繫在了一起,也揭開了塵封數年的「冒名」之事。  近日據媒體曝光,數年來在中國市場十分暢銷,售價不菲的乾果「美國大杏仁」實際上與杏仁攀不上任何關係。所謂的「美國大杏仁」實為「扁桃仁」。
  • 到底是杏仁還是扁桃仁?
    在天貓購物網頁上,該公司宣傳該食品為杏仁糖,配料表上明確寫為:大殼杏仁。消費者購買回去後一吃,發現並不是所謂的「杏仁」,而是扁桃仁,且其在真實產品的包裝上也明確標註原料為「桃仁」。&nbsp&nbsp&nbsp&nbsp江寧區市場監管局調查後認為,當事人在天貓購物的行為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九條第一款「經營者不得利用廣告或者其他方法,對商品的質量、製作成分、性能、用途、生產者、有效期限、產地等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的規定,構成虛假宣傳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 福州部分超市仍將扁桃仁當杏仁賣 欺騙消費者
    然而,有消費者反映,福州一些超市賣的杏仁就是扁桃仁。  記者調查:  超市分不清杏仁與扁桃仁   昨天,記者首先來到天虹超市。當地銷售人員告訴記者,所有的杏仁都是袋裝的。   記者發現,除了「百味林」標的是扁桃仁,其他的「鷺浪」「正林」標的都是杏仁。「翁財記」在商品名稱上標的是「鹽焗扁桃仁」,超市貨架上顯示的卻是「鹽焗杏仁」。
  • 教你分辨真假杏仁 「美國大杏仁」實為扁桃仁
    浙江在線11月30日訊@外研社科學編輯部V在中國暢銷數十年的美國大杏仁,於2012年11月被爆與杏仁無關,實為扁桃仁,而此前數十年消費者一直被蒙在鼓裡。杏仁和扁桃仁的外觀不僅不一樣,而且營養價值和藥理功能也不同。杏仁可以入藥,有潤肺止咳作用,而扁桃仁則無此功效。
  • 專家稱甜杏仁營養不輸進口扁桃仁
    「『美國大杏仁』不是杏仁,而是扁桃仁」被媒體披露後,很多人疑惑「當做杏仁吃了好多年的扁桃仁究竟有沒有營養價值?它對人的健康益處是否如宣傳?以後是不是就要改吃國產杏仁了呢?國產杏仁據說有一定毒性,能作為零食隨便吃嗎?」對於這些疑問,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範志紅給出了詳細解答。
  • 揭秘:美國大杏仁根本不是杏仁(組圖)
    大多數消費者可能連想都不曾想過:這些東西真的是杏仁嗎?  這些標稱杏仁的產品,壓根兒就不是杏仁。謊言的揭開,是從一次堅果行業標準的制定工作開始的。  雖然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傻子瓜子就聲名遠揚,但直到2005年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成立堅果炒貨專業委員會(下稱「堅果協會」)時,我國尚無一個堅果行業標準。
  • 「美國大杏仁」實為扁桃仁? 涉嫌欺詐消費者數十載
    2011年8月,商務部流通發展司批准《堅果炒貨食品術語》《熟制扁桃核和仁》標準制定立項,在徵求各方意見的基礎上,由堅果協會牽頭完成,其中就涉及被訛稱「美國大杏仁」的扁桃仁定性問題。今年3月23日,商務部發布公告稱這兩項行業標準於今年6月1日起執行。然而,就在實施的節骨眼上,一個原本已被科學定性的事實突然被一封來信完全推翻。
  • 揭秘「美國大杏仁」:騙國人數十載實為扁桃仁
    當時,在市場上銷售火爆的「美國大杏仁」已經在中國有了官方代理機構美國加州杏仁商會(下稱「加州商會」)。「制定標準前,我們要徵求各方意見,當時就想到了加州商會。」堅果協會秘書長翁洋洋告訴記者:「讓我們吃驚的是,對方告訴我們他們銷售的"美國大杏仁"根本就不是杏仁,和我們制定的杏仁標準沒有關係。」
  • 「美國大杏仁」實為扁桃仁 洛陽市個別超市已下架
    在家樂福超市,記者看到了一款上海產、200克裝的「美國大杏仁」,在其配料表上,標註有杏仁、食用鹽等,但包裝上的英文名稱是Almond(扁桃仁)。  記者還發現,市面上也售有包裝上標註著「扁桃仁」字樣的乾果,其外形和「美國大杏仁」相同,兩者的售價相差不大。
  • 律師告沃爾瑪「扁桃仁當美國大杏仁賣」敗訴
    >  中新網廣州7月25日電 (索有為 範貞 羅雲)「扁桃仁」、「巴旦木」被當成「美國大杏仁」賣,忽悠中國人十多年。該案承辦法官鄭培有稱,截至7月25日,雙方均未提起上訴。  2012年11月,國內媒體曝光了「美國大杏仁」不是杏仁,而是「扁桃仁」或「巴旦木」,是產自世界各地的一種堅果,並非美國所特有,隨後業界掀起了一場讓「美國大杏仁」恢復真身,並改名、下架的風波。
  • 美國大杏仁實為扁桃仁?探訪扁桃仁之鄉
    近日,扁桃仁冒充美國大杏仁事件引起了國內各界的普遍關注,我們平常生活中經常購買的「美國的大杏仁」實為扁桃仁,大杏仁與扁桃仁完全屬於兩個科系的不同物種,竟被誤傳這麼多年,而無人察覺,那麼對於扁桃仁你了解多少呢?下面就讓我們走進美國的扁桃仁之鄉——加利福尼亞州。
  • 九成多更名「扁桃仁」或「巴旦木」
    2015年9月24日訊,中國消費者熟悉的「美國大杏仁」目前已逐步更名為「扁桃仁」或「巴旦木」等。昨天,來自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堅果炒貨專業委員會的消息稱,目前市場上超過九成的美國大杏仁都已更名。 曾在市場上銷售火爆的「美國大杏仁」其實並不是「杏仁」,它與我國新疆所產的巴旦木屬於同一果樹,其核仁應該叫扁桃仁。在上世紀70年代美國扁桃仁出口到我國時,被誤譯成「美國大杏仁」,以訛傳訛。
  • 買家不滿意杏仁糖裡沒杏仁 索賠5000元
    網店店主因產品問題支付買家賠償金後,卻發現買家是一個職業打假人,一氣之下發帖控訴買家詐騙,還公布其個人信息。昨日,餘姚法院通報了這樣一起名譽侵權案件。賣的杏仁糖裡沒杏仁,賣家賠了5000元今年3月,邵某在一家食品網店上購買了3000元的杏仁糖果。收到糖果後,邵某發現,產品配料中根本沒有杏仁成分,只有用來替代杏仁的扁桃仁。他覺得這與店家的宣傳不符,存在虛假宣傳、以次充好的情況。於是,邵某聯繫了這家網店的店主羅某,要求他對此進行賠償。
  • 關於「美國大杏仁」應更名為「扁桃仁(巴旦木)」的聲明
    關於"美國大杏仁"應更名為"扁桃仁(巴旦木)"的聲明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堅果炒貨專業委員會    二0一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一、美國大杏仁不是杏仁是扁桃仁(巴旦木)。    二、我會成立於2005年底,直到制訂杏仁行業標準時,才知道美國大杏仁實為扁桃仁(巴旦木)。之前,我們也都被誤導認為其就是杏仁。我會知道後,多年來一直持續地從行業自律、誠信經營入手,在行業內進行宣傳,積極引導企業標示正確的、真實屬性的產品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