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亮劍」揭開醫保騙保新套路

2020-12-20 山西晚報

日前,國家醫保局部署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打擊欺詐騙取醫療保障基金專項行動「回頭看」。長春、唐山、烏魯木齊等多地也陸續公布打擊欺詐騙取醫保行為專項檢查結果。記者採訪發現,在有些地方,被檢查的公立醫院違規率超八成,違規名單中不乏公立三甲醫院,有的醫院違規屢查屢犯。一些醫院騙保手段花樣翻新,出現各種「升級版」。

一些公立醫院參與套取醫保基金  近期公布的專項檢查結果顯示,一些地方違規醫院數量大、佔比高。  唐山市醫保局通報「2018公立醫院專項檢查行動」情況,該市本級24家公立醫院中20家存在醫保違規問題,違規率超過八成;烏魯木齊市人社局通報,41家醫療衛生機構因違規而被退出醫療服務協議管理;長春市人社局專項檢查了1166家醫保定點服務機構,其中761家定點服務機構存在違規行為。  記者注意到,不僅民營醫院,一些公立三甲醫院也存在違規行為。長春市內不少公立三甲醫院和知名民營醫院都在處罰名單內: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長春市中心醫院、長春拜博口腔醫療管理有限公司淨月口腔門診部等機構,分別被處以拒付違規費用、扣除年度考評分數、責令整改等不同程度的處罰。  有的醫院屢查屢犯。例如,吉林新華醫院在今年檢查中被發現違規,而在2013年的專項檢查中,這家醫院已經出現過掛床住院的醫保騙保行為。  各地專項檢查顯示,不少違規醫院涉及金額較大。長春市761家醫保定點服務機構醫保違規金額達1000餘萬元,四川11家涉案民營醫院涉嫌騙取國家醫保基金5400餘萬元。  揭騙保套路:虛構病例、過度醫療、掛床騙保  記者在四川、吉林、湖南等多地調查發現,目前騙保手段出現各種「升級版」。  ——虛構支出、偽造病歷是常用花招,甚至半公開集體造假。  「比如抽血一項,雖然沒有實施,但在費用支出欄裡扣取了費用。」今年7月,湖南瀘溪縣某鄉鎮衛生院院長帶著12萬餘元現金,主動向縣紀委監委交代了自己醫院虛報套取醫保資金的行為。  鞍山市某醫院原院長李某在職期間,以「為醫院創收」為名,呼籲全院職工一起偽造虛假病歷、住院治療費等,騙取醫療保險金。近期,遼寧省鞍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此案作出終審判決,李某因合同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0年,並處罰金10萬元。  ——過度醫療、誘導性看病,患者、醫保「兩頭騙」。今年6月,湖北鹹寧市就曝光一起過度醫療騙保的案例:湖北武漢某醫療管理公司一夥不法分子,盯上鹹寧的鄉鎮衛生院。該公司安插3名員工同時在鹹安區6家鄉鎮衛生院工作,用免費檢查的方式,引誘村民體檢,誇大病情並進行過度治療,然後用村民的新農合醫保卡報銷套取醫保基金,致使衛生院報銷費用增長200多倍。  目前,多地出現專門針對高齡老人的騙保案例。記者了解到,現在有的醫院、診所為了騙保,以免費體檢、義診等名義把一些高齡老人騙到醫院,聲稱他們身體有各種問題,然後隨便開點藥給這些老人,再利用老人的醫保卡虛構病歷,套取醫保基金。這種方式隱蔽性強,難以發現和查處。  ——有的地方掛床騙保成風,幾乎成為行業「潛規則」。「近期,我們對一家醫療機構實施遠程查房,發現醫院有24人存在掛床騙保行為。」湘潭市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醫療生育保險科科長章奮強介紹,在檢查時,發現這家醫療機構登記住院的病人不少,但病房裡卻見不到幾個人,原來是醫院和病人「聯合」在醫院登記住院,通過空掛床位套取醫保資金。  章奮強告訴記者,湘潭市2018年以來開展了專項督查行動,發現有醫院掛床騙保行為成風。  加快建立基金監管長效機制,可利用大數據動態審核  多地一些基層醫保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職工醫保監管主要依據醫療服務協議,缺乏法律政策依據,監管部門發現醫院「請人住院」、掛床騙保、小病大治等違規行為,只能一罰了之,而處罰內容主要是暫停醫院醫保支付協議,由於違規成本低,一些醫院屢查屢犯。專家建議,應完善社保領域失信行為懲戒政策,對欺詐騙保形成有力震懾,同時加快建立基金監管長效機制,加快醫保監管立法。  針對醫院和病人數量大、監管機構力量不足的問題,專家建議,可利用大數據技術,加強動態監管,對數據預警做好防範。吉林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丁肇勇說,當前亟待健全監管機制,推進醫保全國聯網,實行全過程監管,提高違規識別能力。  記者了解到,從2014年起,成都就試點了醫療保險智能輔助審核信息系統,同  樣審核一份醫療費用單據,要篩出疑點,人工審核平均需要20分鐘,而智能審核不到1分鐘。  西南財經大學保險學院社會保障系主任丁少群認為,當前醫保部門監管人手嚴重不足,應當引入更多專業人才,加強醫保基金監管團隊建設,充實監管力量。

相關焦點

  • 醫保基金豈能被當作搖錢樹? ——安徽太和多家醫院涉嫌騙保輿情
    從近期相關輿情看,各地醫保部門處於高壓態勢,公開了諸多行業違規、違法典型案例。例如,租用他人社保卡套取醫保藥品牟利、利誘指使參保人員開藥再回收銷售牟利以及醫療機構騙取醫保基金等。   不久前,《新京報》對安徽太和縣多家醫院醫保資金的調查,揭開了當地以「免費」套路拉攏無病或輕症老人住院、病歷造假等手段套取醫保基金的面紗。
  • 醫保也能貪?沒病變「腦梗」,有病不能治……揭醫院的騙保套路
    醫保跟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重要性想必也不用天眼妹多說了,畢竟沒有人能夠保證自己不生病,而醫保就是用來防範和化解醫療費用風險的。繳費參加醫保是在為我們隨時可能到來的疾病風險提供保障,國家的初衷也是為了減輕病人的醫療費用負擔,防止患病的社會成員「因病致貧」。
  • 醫保也能貪?沒病變「腦梗」,有病不能治……起底醫院的騙保套路
    來源:emmmm咋來源:天眼觀察局醫保跟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重要性想必也不用天眼妹多說了,畢竟沒有人能夠保證自己不生病,而醫保就是用來防範和化解醫療費用風險的。繳費參加醫保是在為我們隨時可能到來的疾病風險提供保障,國家的初衷也是為了減輕病人的醫療費用負擔,防止患病的社會成員「因病致貧」。可讓人沒想到的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醫院開始鑽起了醫保的「空子」,各種騙保、套保的事件層出不窮。
  • 安徽太和多家醫院涉嫌騙保 剖解醫保基金安全問題
    新京報12月14日披露稱,安徽省太和縣多家醫院涉嫌通過拉攏無病或輕症老人住院,藉此套取醫保基金。隨著輿情的發酵與國家醫保局的介入,此事再次引起輿論對於屢禁不止的「騙保」問題的討論。圖:太和多家醫院騙保事件詞雲圖(圖片來源:人民眾雲平臺)對於輿情信息進行情感分析顯示,大量網民對此次事件表示質疑與不滿,也有網民對醫保基金安全進行了分析與思考。網民評論中有聲音指出,類似的騙保行為在全國各地都曾屢次發生。還有聲音質疑稱,當地的中介、醫生、醫院已形成完整的灰色產業鏈,背後是否存在監管漏洞。
  • 央視曝光診所騙保新招 這6項是打擊重點
    來源:基層醫師公社/央視頻道編輯:羽兮給患者開的是口服劑,上報醫保系統的卻是針劑,診所騙保新套路被央視曝光,這6種行為成為基層打擊重點。診所騙保新套路曝光,口服劑當成針劑上報近日,央視2套第一時間欄目報導了一起診所騙保案件,該案件值得行業人警醒。據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延壽縣多名村民反映,他們在當地杜麗娟西醫外科診所購買的藥品價格比藥店貴。
  • 佔醫保的便宜會攤上大事 各地相繼公布欺詐騙保典型案例
    新華社記者屈婷、徐海濤近期,各地相繼公布一些欺詐騙保的典型案例,一些醫藥機構或誘使、或夥同老年人假住院、多開藥、瞎檢查等,甚至還有「醫保生意鏈」,專門有中介搜羅無病或輕症老人,「管吃管住、免費體檢」。這其中暴露的共性問題值得警惕。為何總有人盯著醫保基金起歪心思?歸根結底,還是有利可圖,有漏洞可鑽。
  • 醫保為何越交越高?醫院「騙保」拉開大幕!專家:不止這點貓膩
    今年的新農合醫保繳費了嗎?現在已經到了12月底,要知道每年繳納一次的新農合馬上要截止繳費了,如果現在還不繳納,預示著明年你將面臨著「裸奔」,新農合保護不了你了。新農村作為農村最為基礎的醫療保險,負責農村億萬老百姓的看病吃藥,隨著報銷比例的不斷提高,讓我們窮苦的家庭也能敢去醫院看病了。
  • 安徽太和多家醫院騙保,國家醫保局回應
    (健康時報記者 孫歡)針對安徽太和多家醫院騙取醫保事件,記者從國家醫保局獲悉,國家醫保局已第一時間派出工作組,赴安徽省太和縣進行現場督辦,將依法依規處理。12月14日,有媒體報導安徽省太和縣的多家醫院存在利用「免費」套路拉攏「無病或輕症」老人住院行為,涉嫌騙取醫保基金。安徽太和縣官方微博隨後宣布,針對上述問題,太和縣已成立由縣紀委監委、公安、醫保、衛健、審計等部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開展調查。有關調查處理情況,及時向社會公布。
  • 安徽太和多家醫院涉嫌騙保,國家醫保局派出工作
    文章來源:人民網記者從國家醫療保障局了解到,針對安徽省太和縣多家醫院涉嫌騙保問題,國家醫保局已第一時間派出工作組,赴太和縣進行現場督辦。國家醫保局基金監管司負責人表示,國家醫保局高度重視安徽太和縣多家醫院涉嫌騙保問題,第一時間責成安徽省醫療保障局迅速查明情況,依法依規處理,並在全省範圍內加大監管力度,嚴肅查處違規騙保行為,維護醫保基金安全。日前有媒體報導稱,在安徽省太和縣,多家醫院利用「免費」套路拉攏無病或輕症老人住院,涉嫌套取醫保基金。
  • 醫保基金監管升級 有騙保人員被判刑並停卡鎖卡
    近年來,隨著醫療電子化監管力度的加強,「跑冒滴漏」的數量也在減少,然而由於騙保多點散發的特徵,監管的難度很大,追回的資金也非常有限。 ][ 2019年各級醫保部門共檢查定點醫藥機構81.5萬家,全年共追回資金115.56億元。
  • 醫院請吃飯農民「被住院」 貴州多地奇招騙保新農合
    北京鼎臣醫藥管理諮詢中心負責人史立臣表示,新農合被騙保的情況時有發生。其問題主要歸結於相關部門缺乏監管,從而導致新農合資金難以做到專款專用。四川天府醫藥企業競爭力促進中心主任許雷則認為,目前醫保屬於醫院收入的一部分,部分基層醫療機構逐利造成了騙保現象的發生。
  • 多家醫院涉嫌騙保,手法隱秘且「專業」
    據媒體報導,安徽省太和縣多家醫院利用「免費」套路,拉攏無病老人住院,涉嫌套取醫保基金。12月20日,安徽省太和縣縣委宣傳部部長表示,上述情況基本屬實。截至12月19日,太和縣公安機關已刑事拘留8人,太和縣第五人民醫院院長已被紀委監委審查調查並採取留置措施。
  • 網傳安徽太和多家醫院騙保 國家醫保局已派工作組現場督辦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記者屈婷、徐海濤)記者從國家醫療保障局了解到,針對安徽省太和縣多家醫院涉嫌騙保問題,國家醫保局已第一時間派出工作組,赴太和縣進行現場督辦。國家醫保局基金監管司負責人表示,國家醫保局高度重視安徽太和縣多家醫院涉嫌騙保問題,第一時間責成安徽省醫療保障局迅速查明情況,依法依規處理,並在全省範圍內加大監管力度,嚴肅查處違規騙保行為,維護醫保基金安全。日前有媒體報導稱,在安徽省太和縣,多家醫院利用「免費」套路拉攏無病或輕症老人住院,涉嫌套取醫保基金。
  • 瞭望|醫保基金咋就成了「創收經費」?警惕專業騙保行為!
    日前,安徽省太和縣多家醫院涉嫌騙保問題引發關注,國家醫保局第一時間派出工作組,赴太和縣現場督辦。記者調查發現,創收驅動下,違法、違規、違約套取醫保基金的現象在個別定點醫藥機構仍然多發,且手法更趨專業、隱蔽。今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推進醫療保障基金監管制度體系改革的指導意見》,提出構建全領域、全流程的基金安全防控機制。
  • 重慶首次發布醫保騙保案例,這八種行為幹不得!
    截至目前,重慶765家定點醫藥機構被暫停醫保服務,72家被解除定點協議,7例騙保違法案件被移交司法機關,追回醫保基金6322.1萬元,處罰違約金12248萬元。據了解,重慶今年將繼續在全市開展打擊欺詐騙保專項治理行動,重點是檢驗檢查、門診特病等領域的欺詐騙保行為。
  • 濰坊市去年追回違規醫保基金1.37億元
    1月7日,記者從濰坊市醫保局獲悉,市醫療保障系統按照國家、省安排部署,以規範醫療服務行為、打擊欺詐騙保、守護人民群眾「看病錢」「救命錢」為己任,堅持制度為基、科技先行、群眾參與、部門聯動,醫保監管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果,去年追回違規醫保基金合計1.37億元。
  • 醫保控費「殺招」來了,DIP國家專家組亮相,明年嚴查騙保行為
    12月11日,國家醫保局官微發布通知,公示了國家醫療保障局辦公室「關於建立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付費 (DIP)專家名單」,全國多家知名院校、大醫院、各地醫保和衛生部門等專家、學者、相關負責人共計200人在列。(翻至文後,查看200位DIP專家名單)
  • 佔醫保的便宜,會攤上大事!
    近期,各地相繼公布一些欺詐騙保的典型案例,為何總有人盯著醫保基金起歪心思?歸根結底,還是有利可圖,有漏洞可鑽。比如,安徽太和縣多家醫院騙保事件中,一張住院6天的結算單顯示,總花費1817.32元,醫保報銷1318.83元,個人支付498.49元。但一通「操作」下來,假病人只付200塊錢就可以走人。
  • 多家醫院騙保曝光,院長被判刑10年
    近日,中國裁判文書網曝光了一則欺詐騙保的案件。根據判決書顯示,長沙一家民營醫院涉嫌騙取巨額醫保基金,該院院長被判10年。為謀取不法利益,劉文光、李運轉自醫院醫保報銷業務開通後,以非法佔有為目的,通過截留藥品、虛開發票、虛報檢驗費用等方式,涉嫌藥品方面騙保金額人民幣3669394.71元,檢查化驗方面騙保金額人民幣384584.03元,中藥封包治療方面騙保金額人民幣199968.64元,共計騙保金額人民幣4253947.38元。
  • 安徽太和多家醫院涉嫌騙保:刑拘8人,一醫院院長被紀委留置調查
    新京報訊(記者 韓福濤)12月20日,安徽省太和縣縣委宣傳部部長孫秀劍告訴新京報記者,此前新京報報導的太和縣多家醫院涉嫌騙保的情況基本屬實。截至12月19日,太和縣公安機關已刑事拘留8人,太和縣第五人民醫院院長已被紀委監委審查調查並採取留置措施。普濟中醫院、東方醫院、和美醫院這三家民營醫院的主要負責人正在接受調查。醫院騙保的具體金額尚在進一步核查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