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9:30,隨著風笛一聲長鳴,編組49輛、滿載676.9噸武漢及湖北企業生產的電子元器件、機電產品、服裝鞋帽等的X8015/6次列車從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漢西車務段吳家山站破霧而出,一路向西,經漢丹線、焦柳線運行,由阿拉山口出境,駛往德國杜伊斯堡。列車中的部分貨櫃大櫃中,滿載著移動垃圾箱、手推貨運車、振動測試記錄儀等產品,裝載這些產品的貨櫃從日本名古屋港經海運、水運直達武漢陽邏港,然後搭乘中歐班列前往歐洲。
吳家山站貨運負責人郭佩介紹,這是該站今年開出的第96列中歐班列,也是日本貨物首次搭乘中歐班列(武漢)前往歐洲,由此,武漢也順利開闢出一條鐵海聯運國際中轉新通道,為日本貨物出口歐洲提供了一條新選擇、新思路。
漢西車務段貨運副段長劉有萍表示,武漢地理位置優越,既是九省通衢,又是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的連接和交匯城市,同時,以武漢為中心的米字型鐵路快速貨運通道也日趨完善,此次打通日本-武漢-歐洲鐵海聯運通道,為鐵路運輸、航運強強聯手,發揮各自優勢,進一步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提供了成功案例和可行方案。
武漢港航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相關人員表示,該公司和中外運湖北有限公司根據日方企業需求,在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漢西車務段、武漢漢歐國際物流有限公司、中鐵聯集武漢中心站、武漢海關等企業及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使日本貨物成功搭上中歐班列「快車」。鐵海聯運方式,與單純的海運相比,運輸時間由45天壓縮為22天左右,使相關產品能夠及時進入歐洲市場。
(中國日報湖北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