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韓國YTN電視臺10日報導,在全球貿易因為新冠疫情而飽受衝擊的2020年,中歐鐵路運輸卻逆勢上揚,中歐班列數量同比激增50%以上。
報導稱,在新疆阿拉山口火車站,一列載滿汽車零部件的貨物列車正準備出發前往波蘭。這只是一個縮影,去年歐洲經濟因為疫情而焦頭爛額,但由於中歐鐵路運輸比航空運輸價格便宜,運輸速度還比海運快,所以中歐班列反而持續增加。特別是防疫物資,中歐班列堪稱最佳運輸手段。阿拉山口火車站相關負責人表示,2019年每天平均有10列中歐班列從這裡出境,而2020年增至每天14列,最高峰每天23列。分析稱,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完成後,中歐班列的未來更加明朗。
韓國《朝鮮日報》報導稱,2020年12月,LG化學將在韓國和中國生產的電動汽車電池等相關零部件通過火車運往歐洲。此前類似電池這種危險品因為可能發生爆炸大部分都是通過海上運輸。但隨著能調節溫度的鐵路貨運貨櫃的出現,LG化學最終選擇了中歐班列運輸。目前,從上海發往歐洲的海運貨櫃貨運價格達到史上最高,中歐班列雖然價格比海運高30%,但運輸時間更短。
▲ LG化學 (圖片來源:moneybuzzeuropa.com)
韓國錦湖輪胎最近就將產品通過中歐班列運往歐洲,以往都採取海運。有韓國業內人士表示,採取海運將貨物運往東歐,需要40天左右,但利用鐵路僅用20天時間,鑑於最近海運市場價格猛漲,越來越多韓企開始考慮通過鐵路運輸發貨歐洲。
回望2020,「一帶一路」在疫情挑戰中前行
獨家丨疫情後全球化如何發展?外國前政要:要創造更多「雙贏」
觀察丨新冠肺炎疫情與二十國集團的危機應對
來源丨環球網 探索新絲路
責編丨李曉紅 監製丨李申
投稿/糾錯:news@yidaiyilu.gov.cn
加入我們:hr@yidaiyilu.gov.cn
獨家丨中國雲體系聯盟沈寓實:中國新基建如何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落地
獨家丨納比堅·穆哈穆德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關鍵在於民心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