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6 14:35 |浙江新聞客戶端 編輯 |周豐
756萬,這個再創新高的數字是2016年全國高校應屆畢業生總數。
在人們關注就業難的同時,另一個信息同樣備受關注:近日,教育部頒布了新修訂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其中一大特點就是「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制度支持」,為年輕的創業者提供更完善的制度保障。
允許休學創業,成為了人們期望中緩解就業難的一把「金鑰匙」。
事實上,浙江已經走在了前頭,不少高校在四、五年前就開始允許在校大學生以休學或延長學業的方式進行創業。而穿插在這些休學創業的「吃螃蟹者」中的,還不乏來自學校和政府支持的聲音。
設置創新創業學分
新《規定》共有三大亮點值得一看
據了解,新修訂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共有三大亮點。
一是鼓勵學校設置創新創業學分。《規定》提出:「新生可以申請保留入學資格開展創新創業實踐,入學後也可以申請休學開展創業。」同時,參加創新創業等活動以及發表論文、獲得專利授權等與專業學習、學業要求相關的經歷、成果,可以折算為學分,計入學業成績,鼓勵學校建立創新創業檔案、設置創新創業學分,加強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
二是休學創業學生可單獨規定最長學習年限。《規定》規定,對休學創業的學生,可以單獨規定最長學習年限,並簡化休學批准程序,突出對學生創新思維、創業精神和創新創業實踐能力的培養。
三是休學創業的學生可轉入其他專業學習。《規定》規定,創新實踐、休學創業的學生,經個人申請學校批准可以轉入相關專業學習,降低學生創業的機會成本,讓學生在自主創業方面有更大的選擇空間。
浙大創業率全國第一
我省近年來更多大學生選擇「出門闖蕩」
其實,浙江省是較早在高校推行彈性學分制,擴大學生學習的選擇權的省份。可以說,在鼓勵大學生創業上浙江高校走在全國前列。
在2012年,浙江的大學校園裡就已經出現「上大學—休學—創業—完成學業」的「中國式」休學創業。
來自浙江財經大學的數據,在2010至12年三年內,共有12個學生休學創業,半數來自電子商務專業。這些學生休學1—2年後,帶著失敗或成功的經驗重返校園,完成學業。此外,該校還從2013年開始舉辦「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為大學生創業搭建了高起點的平臺。
其實,不止浙江財經大學,浙江大學、浙江理工大學等多所院校都有這樣的創業學生。
2014年底,浙江大學畢業生創業率高達47.61%,已經在全國的高校裡排到了第一。
去年1月,浙江省教育廳發布了「2014屆浙江省高校畢業生職業發展狀況及人才培養質量調查報告」,對2014屆畢業生畢業一年後的總體情況進行分析。結果顯示,2014屆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率首次突破5%。這意味著,每20個畢業生中就有一人創業,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而在教育部公布的2016年度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50強中,浙江大學、杭州師範大學、溫州大學、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四所大學榜上有名。
最高可貸30萬
省政府這些年一直在鼓勵大學生休學創業
近年來,浙江省積極推進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大力支持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
2014年9月,省教育廳下發了《浙江省高校課堂教學創新行動計劃(2014—2016年)》,學生可以按規定選擇提前或延後畢業,前提是修完要求的必修和選修學分。
2015年8月,浙江省政府發布《關於支持大眾創業促進就業的意見》,《意見》指出要加強創業教育培訓,高校須將創業教育課程納入學分管理,允許學生休學創業。探索建立創業學分積累與轉換制度,將學生自主創業情況折算為學分。
據了解,根據浙江省的相關規定,有創業要求、具備一定創業條件但缺乏資金的在校大學生創辦個體工商戶的,可申請不超過30萬元的貸款。
2016年2月,浙江省政府辦公廳出臺《關於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實施意見》,提出從全面推進高校創新創業教育,3月底前全省普通高校將普遍建設創業學院。
這年起,浙江省每年還會舉辦浙江省大學生創業大賽,吸引社會資本對優秀項目的資金扶持,到2020年將培訓有創業意向的大學生30萬名。
(據新華網、澎湃新聞、浙江日報、新藍網)
148722694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