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保單,指定受益人了嗎?

2021-01-10 保險經紀人餘小英

敬請關註定期更新市場訊息嗨哈嘍~當你們長時間不見大家少見我文章更新時,就說明我的工作作息恢復常態了!親們忙於工作,我忙於服務,希望這樣的日子能長久.....最近我在插空為老客戶們整理保單,還是發現有不少客戶的保單受益人為」法定「,作為您的專屬保險經紀人,我會第一時間提醒,並將協助您及時做好變更.....隨著網際網路科技發展,感謝部分客戶們非常體貼我,為我們彼此節省交通時間和成本,不要見面就直接通過轉發連結自助投保了!特別是疫情期間,所有網絡客戶們更是充分利用了線上工具,全程自助完成保障規劃,受益人這一項信息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細節。什麼是保單受益人保險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險中接受保險合同利益的人;簡單地說就是發生保險事故後,領取保險金的人。例如:意外險、壽險以及常規重疾險有身故責任,若被保人身故了,身故保險金就由受益人來領取。被保人生存期間,則被保人本人就是保單受益人;例如:生存保險年金,生存滿期金,醫療險,重疾險理賠金都歸屬被保人自己。投保申請時,受益人有兩種選擇:法定受益人:投保時圖省事的做法,或者著急投保臨時無法;明確受益人身份的。但一旦發生保險事故後,有資格領取保險金的人需要通過《繼承法》的程序來領取賠償金額。2. 指定受益人:在被保人同意的前提下,目前大多保險 公司出於防範道德風險考慮,只允許指定配偶,子女, 父母為受益人,投保人指定受益人的順序和受益份額;若投保時沒有指定受益人,則默認為法定受益人;法定受益人則按照《繼承法》的繼承順序作為遺產來分配這筆保險金。

為啥要指定受益人在法定繼承的情況下,依據《繼承法》第十條規定:法定繼承人第一順序為:配偶、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撫養關係的繼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撫養關係的繼父母);第二順序為: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和有撫養關係的繼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指定受益人很重要!!!如果沒有清晰指定保單受益人,發生理賠時不但影響理賠時效,也許還會出現自己最不想要的結果?1指定了保單受益人:想給誰就給誰;即,我愛誰就給誰。2未指定保單受益人:該給誰就給誰;即使是最恨的人也得給。指定受益人和法定受益人還有更實際的利益區別:

指定受益人領取的理賠款除了可以規避遺產稅還可以免於償還被繼承人的債務;《保險法》第二十三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幹預保險人履行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義務,也不得限 制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取得保險金的權利。 《公司法》規定,人壽保單不納入破產債權。 《合同法》第73條規定,受益保險金不用於抵債,免交稅費。 2. 如果沒有指定受益人,保險金則作為被保人的遺產由其有繼承權的親人按順序繼承;根據《繼承法》的規定,遺產首先應當用於清償被繼承人的稅款和債務。受益人指定的常見情形

1、小家庭成員關係親密簡單的一般小兩口相親相愛,保單第一順序受益人肯定寫彼此對方,有了寶寶也不例外,因為,即使夫妻一方不幸離開,未成年寶寶的監護權也屬於夫妻另一方,理賠受益金照樣由他(她)代領。

2、受益人家庭關係變化而不同當寶寶們長大成人後,投被保人的年齡也不小了,傳承意識逐漸提升,很多客戶就直接把保險金受益人改成孩子;也有些特殊情況,比方:離異家庭,或喪亡家庭,建議及時變更受益人。

以上指定受益人示例僅供參考,不作為定式模板,每個家庭都因人員結構不同而異。總之,受益人指定過去多年一直是投保環節中因為」敏感詞「而容易被略過!如今,我們經歷了2020年的全球災難風暴,有沒有感覺我們都是在風雨中奔跑的人?保險是為規避家庭經濟風險,願這份規劃帶來的是真祝福~

點讚的你最美了!

相關焦點

  • 保單受益人是「法定好」還是「指定好」?
    當然了,客戶再選受益人的時候,法定受益人或者指定受益人對被保險人都沒什麼大的影響,只不過在受益人申請理賠的時候,法定受益人需要客戶提供的證明材料更多加繁瑣一點,指定受益人讓客戶提供的證明材料比較簡單一些。那麼接下來我們先說一下重疾險的受益人問題:隔壁老王隨著年紀的不斷增長,生活的安全感也越來越低,於是便萌生了購買商業保險的想法。
  • 保單受益人是 「指定」 好 還是 「法定」 好?
    來源:險聯社身邊有一些朋友在買保險的時候,在選擇保單受益人那欄大多數選的都是「法定」。當然,法定受益人或者指定受益人對被保險人都沒什麼大的影響,只不過在受益人申請理賠的時候,法定受益人需要提供的證明材料更加繁瑣一點,指定受益人提供的證明材料比較簡單一些。 那麼,什麼是保險受益權?為什麼買保險一定要寫清楚受益人?
  • 保單受益人是 「指定」 好,還是 「法定」 好?
    身邊有一些朋友在買保險的時候,在選擇保單受益人那欄大多數選的都是「法定」。當然,法定受益人或者指定受益人對被保險人都沒什麼大的影響,只不過在受益人申請理賠的時候,法定受益人需要提供的證明材料更加繁瑣一點,指定受益人提供的證明材料比較簡單一些。 那麼,什麼是保險受益權?為什麼買保險一定要寫清楚受益人?指定受益人和法定受益人又有哪些區別呢?
  • 指定受益人無需本人同意,真的嗎?
    他知道這份工作很危險,害怕自己會出意外,但他有沒有妻兒,於是便去保險公司諮詢,他了解到可以指定受益人,與公司說明情況並徵得同意後就在保單上寫了母親的名字和身份證號指定母親為受益人。案例中小李並未徵得母親的同意就指定其為受益人,母親也領取到了保險金,可見,指定受益人時是不需要本人同意的。保險受益人是什麼?保險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險中,接受保險合同利益的人,又稱為「保險金領取人」,是由被保險人或者投保人指定,在保險事故發生或者約定的保險期限屆滿時,依照保險合同享有保險金請求權的人,並載入保險合同。
  • 保單受益人填誰?這是道送命題……
    有身故責任的保險,像壽險、重疾險、意外險等,保單上一般要填寫「受益人」。 受益人決定如果被保險人身故了,理賠金要給誰。 很多時候大家對受益人填寫並不重視,甚至直接默認法定受益人,其實這是一種相當有風險的做法。 01指定vs法定受益人 受益人,一種是指定的,另一種是默認法定。 什麼叫法定?
  • 保單受益人隨便填「法定」?怕是要坑親人哦
    前些年很流行為自己買一份壽險,受益人指定為配偶,作為向其表達忠心的方式,阿花就是其中之一。2015年,阿花與大韓通過相親結識,感情迅速升溫並順利結婚。新婚燕爾,大韓將阿花照顧得無微不至。阿花悄悄為自己買了50萬元的壽險保單,指定身故收益人為大韓。
  • 買保險指定受益人還是法定受益人?別讓後期理賠成噩夢
    有這樣一則新聞案例:一位繼父為女兒投保,愛女因病身故後,從未給過保險費的生父卻成了女兒身故金的受益人之一,並要參與10萬元保險金的分配,這場糾紛就是因為保單中受益人一欄的「法定」二字。指定受益人和法定受益人之間大了去的區別是什麼?為什麼你「最好」指定保險受益人?保險金什麼情況下會變遺產?開講啦!
  • 通過遺囑更改保單受益人,合法有效
    保單的受益人一般默認為法定繼承人,如果需要修改這個默認選項,或是購買保險時就指定受益人,或是被保險人提出要求後進行修改。保險理賠金往往價值不低,會成為繼承時的爭論焦點。保單確定被保險人身故的受益人為法定繼承人,一審法院判歸老太太的養女。如此判決養女與侄女均不同意,提出上訴。關於遺囑合法性認定,依據事實與證據,二審支持了一審法院的判決。但在保險受益人問題上,二審否定了一審的判決。
  • 重視被保險人指定受益人的權利
    2013年12月16日,甲與A保險公司籤訂了三份人身保險合同,保單內容均由公司業務員代為填寫,甲本人籤字確認。投保人與被保險人為甲,合同上「身故受益人資料」一欄填寫的身故受益人為丁,「與被保險人關係」一欄填寫為「兒子」,受益順序為「壹」,受益比例為100%;同時,合同條款明確提示:身故受益人必須指定,且必須為被保險人的配偶、父母、子女,特殊情況請在備註欄說明。
  • 指定受益人與法定受益人真的差別差很大,不懂容易吃虧!
    人身保險「受益人」在理賠的時候還是挺重要的,有一些關鍵細節如果沒處理好,甚至可能會引起家庭糾紛和分裂,不懂容易吃虧!受益人在人身保險裡其實算是一個比較關鍵的細節點,保單受益人有很多講究,今天惠姐就來給大家講一講關於人身保險「受益人」那點事。1.保單法定受益人順序以及受益份額解析2.什麼情況保險金會作為被保險人的遺產?
  • 保險受益人到底該如何指定合適?
    最近有朋友問小編,我們在購買壽險時該怎樣指定受益人,寫父母、寫配偶、寫子女?還是直接就默認法定受益人呢?在這裡,小編給大家說下指定保單受益人的一些注意事項吧。第一、指定要明確購買保險時,一定要指定受益人(這裡的受益人一般是指身故受益人),切不可使用模糊的字眼,如「妻子」、「孩子」,而應該明確指出姓名和身份證號,以免日後引起糾紛。
  • 保險受益人法定與指定區別原來這麼大
    幾天前一位客戶告訴我,他的金管家頻繁收到信息,提醒他把保單的受益人由法定變更為指定,他問我是怎麼回事,需要做什麼操作。我之前寫過的一篇文章,講到了保險受益人指定與法定的概念及區別。但在實際投保過程中,由於各種原因,許多保單的受益人都是法定。
  • 買保險時沒指定受益人,後果太嚴重!
    生存受益人指的是被保險人本人了,而身故受益人則可以是法定受益人或是指定的任何一個人。   那麼問題來了,身故賠償金的受益人到底是填法定好還是指定好呢?二者又有什麼區別?   很多朋友可能會覺得這是個小事兒,直接填法定不就完了,用那麼麻煩嗎?小司在這裡提醒大家,千萬別小瞧這個事兒,它很重要。
  • 被保險人未指定受益人導致的母嬰安康保險糾紛案
    有此權利的是被保險人、受益人。  就本案來看,似乎保險單上指定的受益人一欄填寫的是張某之姐,那末這筆保險金就應該歸張某之姐了。其實不然,即使張某之姐是投保人,是其交的費,並在受益人一欄上簽了自己的名字,但是《保險法》第60條第2款規定:「投保人指定受益人時須經被保險人同意。」實際上,在籤保險合同時,張某己陷入昏迷狀態,根本不可能同意投保人對受益人的指定。
  • 買保險必看:法定受益人和指定受益人的區別!
    夫婦生前購買過保險,意外身故保險金合計105.3萬元,指定受益人是他們唯一的兒子。銀行獲悉消息後,就一紙訴狀把孩子告上了法庭,希望能要回80萬的貸款。然而法院根據《保險法》規定,判銀行敗訴,這是保險受益權大於債權的一個典型案例。為什麼買保險一定要寫清楚受益人?指定受益人和法定受益人又有哪些區別呢?
  • 一紙離婚證引發的保險拒賠糾紛:指定受益人有多重要?
    而隨著國民保險意識的增強,夫妻間互相投保並互為受益人的現象也越來越普遍。磐石君見過有很多新人將受益人是對方的壽險保單作為婚禮上的愛情信物。但一旦婚姻走向破裂,相應的保險糾紛也隨之而來。退保的錢歸誰?萬一發生理賠,保險金的受益人又該如何認定?如果你也有類似的煩惱或擔憂,相信磐石君的這個案例分析與解讀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 保險指定受益人和法定受益人到底有什麼區別,看完你會怎麼選擇?
    保單上的受益人是法定是很不安全的啊,難道替客戶著想也如此不被理解?最後我還是馬不停蹄就著保單上的地址一路飛奔,我確定在他樓下肯定能等到他解釋清楚的。而這個客戶孔老闆,後來成為了我人生當中重要的朋友,也給了我在這個行業堅持走下去的動力。
  • 保險受益人怎麼填?電影《受益人》告訴我們關於受益人的一些事兒
    電影圍繞著一張待籤字的保單,以一場騙局展現殘酷現實背後底層人物的掙扎,將關注點放在了騙保上,沒有指出保險是轉移重大疾病風險的有效途徑和方法。淼淼出事,吳海就成了保單「受益人」。究竟什麼是受益人?家裡有小孩患病,真的只能靠殺妻騙保這麼極端的手法才能解決問題嗎?保單,應該是身患重疾時的守護神,而不是殺妻騙保的嗜血工具!不想被疾病拖垮,就應該在沒得病時買好保險。
  • 商業保險中受益人名稱與受益人身份不一致如何處理?
    現實生活中經常會出現這種情況,投保人在保單中受益人處沒有指定對應的受益人,或者在指定時只描述了受益人和被保險人的關係,並沒有明確該受益人的名稱。比如:情形一、小張為他的老父親張大爺購買了人身保險,同時想把受益人指定為他的母親劉阿姨,但是在購買保險時,保單中的受益人寫的是配偶,也即當時張大爺的配偶劉阿姨。
  • 坤鵬論保:關於保險,你真的了解投保人、被保險人和受益人嗎?
    提起人身保險,最離不開的就是投保人、被保險人和受益人。每個名詞看上去並不難理解,都是人。但是,我們真的對他們了解嗎?他們分別的權、責、利是什麼?我們繼續看案例1的情況,假如李女士和兒子將錢補償給王女兒的兒子和劉先生的父母,理論上取得了保單現金價值所有權,就完事了嗎?並不是,為了避免以後麻煩,他們還需要準備公證書、以及所有法定繼承人或遺囑繼承人共同籤署的同意變更投保人聲明書,將這些必要的文件提供給保險公司,變更投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