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歲的老奶奶擺攤只賣一種早餐,三元一碗,晚點肯定吃不到!上班上班或外出遊玩時,我們常常會看到一個小吃攤,這些小吃攤一般都是由大爺大媽經營,很方便,如果肚子餓了,可以沿路買些食物。吃攤買來的小吃種類很多,如炒麵、油炸火腿腸、臭豆腐等,還有一種小吃也深受人們喜愛,那就是豆腐腦。童年時代,冬天的早晨,去學校,吃一碗熱騰騰的豆腐腦,配上幾個包子,簡直是美味可口,吃完之後全身都不冷了。近日,一位60歲的老奶奶在街上擺攤,只賣一種早餐,3元一碗,生活中的豆腐腦在小吃攤的售價一般在3-5元之間,其實成本很低,但營養價值卻很高。事實上,我們可以在家就能做豆腐腦,那就跟著我來看一看吧!
先做豆腐腦,我們要選用顆粒豐滿的黃豆。清洗後的黃豆,要用冷水浸泡處理,一般在第二天做豆腐腦的時候,第一天晚上就可以泡黃豆,因為幹黃豆特別硬,不泡好就不好做。泡菜後將黃豆撈起,控幹水分,放入豆漿機打豆漿,打豆漿時要加適量水。打碎後的豆漿還不能直接做豆腐腦,需要放進紗布袋裡過濾,主要是為了讓豆腐腦吃起來更細膩嫩滑。如果第一次過濾的豆漿還有雜質,可以選擇再次過濾。
濾過的豆漿還不能做成豆腐腦,要煮熟才能做成。把豆漿放進鍋裡,用小火慢煮,這樣可以很好的去除豆腥味,做出來的豆腐腦味道也更佳。煮飯時一定要注意,豆漿不能煮糊,需要用鍋鏟慢慢攪拌,以免豆漿糊了。煮沸後,要準備一些原料來做豆漿,可以是滷水或葡萄糖內酯,滷水可能不好取,平常在家就可以去買葡萄糖內脂,兩點出來都一樣。
用溫水把葡萄糖內脂化開,喝豆漿的比例大約是1比150左右,先把化開的葡萄糖內酯放入器皿,再把豆漿盛在器皿裡,一般豆漿溫度大約80多度才能點豆腐腦。放進器皿裡的豆漿在內酯內酯的作用下慢慢凝固,不用去管,放好一會兒後就會發現裡面的豆漿已經凝結成豆腐腦。我們所喜愛的豆腐腦就是這樣成功的。
我們還可以準備豆腐腦的配菜,一般的生抽加入榨菜,香油,香菜,再加一點洗淨的蝦皮和辣椒醬,有喜歡吃花生的可以加些花生碎,吃起來也很棒。工作日有空做一碗豆腐腦給家人吃,真是滿心歡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