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血液"交叉配型後才可流進一位患者體內

2020-12-20 半島網官網



    還記得我嗎?我是一袋B型血,編號為006376,3月8日「出生」。經過層層磨鍊,我變成一袋真正能救人的紅細胞。3月18日,接到市立醫院東院區輸血科通知,我被選為救人血,經過兩次交叉配血後流進了一位做心臟手術的75歲大爺身體內……

A 手術前要經過兩次交叉配血

    3月17日下午市中心血站接到市立醫院東院區的約血通知,18日有4臺需要B 型血的手術,需要準備 30個單位的B型血。供血科主任杜濱按照我們的編號選擇,我有幸就在其中。「嘀……」在出庫之前再次核對信息,是不是B型血、是不是被選中的那袋。「從血站送過來後,我們必須核對好血量、是否有破損、血液顏色是否有渾濁的跡象等。你們這一批,全部合格。」輸血科尹主任介紹。

    「明天有臺心臟手術,準備檢驗B型血吧。」隨著尹主任的話音剛落,我看到他們將我頭上有血的管子打開取出幾滴血放進不同的試管中,放入離心機。「不馬上救人嗎?」大家疑惑地看著這一系列動作。尹主任解釋:「在真正救人之前還有項最重要的工作,進行交叉配血,將你們的血液和手術患者血液放在一起進行檢測,確認指標合格,他能接受你的血液才行,否則不能輸注。交叉配血必須經過兩次,一次機器配血,時間比較長,如果檢驗合格在手術之前被取走時還得再經過一次手動檢驗,再次確認結果。」

B 同種血型不一定能互相輸注

    提到怎樣交叉配血,這個問題就非常複雜了,用專業術語:在鹽水介質和至少一個非鹽水介質的交叉配血中主次側無凝集、無溶血方可輸注。尹主任用最簡單的語言力求我們能明白:「 或者你們還不知道,A 型血液不一定能救A 型血的人,同樣別的血型也這樣。」

    這是怎麼回事?尹主任接著簡單解釋:「其實你們紅細胞體內非常複雜,比如一個紅細胞內就有20多個系統、400多種抗原,而主要影響輸血的大約有十幾個抗原。我們採取不同的方法進行交叉配血,除了看血型是否相同外,就要看這些抗原是否也相合。如果你們的紅細胞與患者血清(主側)發生凝集,堅決不能輸血。」

    那O型血呢?它不是萬能血嗎?可以跟任何血型相配?

    「 不對不對!」尹主任馬上解釋:「 可能很多人都存在這樣的誤區,O型血不是萬能血,它只是相對於其他的血型有點優勢而已 。它跟其他血型的血液一樣,也有複雜的紅細胞,用之前也得檢驗。只是在一些極其特殊的情況下可以輸給非O 型血的人,如:不同血型之間的骨髓移植術後,患者的血型無法確定時。」

C 最終流進一位75歲老人體內

    終於,我看到了手術臺上躺著的那個人,是個很慈祥的大爺,姓王,今年75歲 。醫生說:「大爺心臟不是很好,有些血管已經堵塞,得裝三個支架。」手術正在順利進行,我被掛在旁邊的輸液架上,打開機關,一滴、兩滴……我慢慢往下流,到了大爺身體內,和大爺體內的血融合在一起,暖暖的。

    我在慢慢消失、心情非常平靜 ,我終於完成自己的救人使命了。

    這次手術,大爺總共輸入了1000毫升B型血。記者將這個好消息告訴給006376號的主人於女士,知道自己的血被用上,而且是位75歲的大爺,她非常開心:「能救到人就太好了,之後我還會繼續獻血的,希望能救到更多人。」

    文/圖  記者 宮巖

回憶:我的10天

    3月8日,作為主人 48歲生日和三八節的禮物我來到這個世上,B型血,編號006376,當天來到青島市中心血站,當天先被分離成紅細胞。

    3月9日,我開始接受七項檢驗。

    3月11日,我得到好消息,檢驗結果完全合格,我過關了。

    3月17日、18日,我被送到了市立醫院東院區,又經過兩次交叉配血,最終注入到需要我的患者體內,我有了新主人,是位慈祥的大爺。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郭新舉]

相關焦點

  • 是誰在交叉配血中搗鬼
    按標準流程進行交叉配血,鹽水介質法+聚凝胺法。鹽水介質法主次側無凝集,可凝聚胺法嚇傻了我:主側凝集(圖1),次側無凝集,鏡下凝集達到3+的判定標準(圖2),交叉配血不匹配!
  • 交叉配血通過就可以輸血了嗎?小心惹上醫療官司
    查看患者《臨床用血申請單》:血型為B型Rh陽性;既往輸血史不詳;輸血前四項陰性。根據工作流程在節省時間和標本操作一致性情況下我們同時進行血型覆核、不規則抗體篩查、並選用B型Rh陽性紅細胞懸液1U進行交叉配血。
  • 抗體複雜 篩查722袋血找出2袋能配型
    醫生在進行複雜血型抗體篩查和交叉配血。劉穎進行抗體鑑定。2016年市民周桂琴因為血液抗體複雜,急需匹配的O型血輸血救命,923位O型血市民獻血,只有7人的血液匹配,130∶1的配比。最近哈市五院接診的一位患者的疑難配血比例達到300∶1。
  • 紅細胞強冷凝集,患者需要輸血該怎麼辦?
    由於需要手術治療,鑑於患者血紅蛋白較低,3月31日,患者申請手術預備紅細胞懸液4U。我們將患者標本在37℃水溫育,37℃溫鹽水洗滌紅細胞後,選A型,Rh同型血液進行交叉配血,結果主次側不合,見圖3。將患者血漿做不規則抗體篩查,結果2號細胞雙群,見圖4。
  • 網絡頻現尋求Rh陰性血 專家表示或可輸Rh陽性血
    記者 許沁  晚報訊 最近,上海一位28歲的博士生因顱腦手術急需600毫升稀缺的Rh陰性AB型血液,在醫院與採供血機構協調溝通良好的情況下,這位博士生的手術得以順利完成。近年來,類似因急需Rh陰性血向社會告急求助的信息常見於網絡。
  • Rh陰性患者使用Rh陽性血一定會發生溶血反應嗎?
    流言百科 答:對於Rh陰性患者的用血,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應儘量給予Rh陰性血;但在病情危重急需用血時,應以救治生命為首要原則,可以給予配型相合的Rh陽性血;甚或為了爭取時間搶救生命,給予未做交叉配型的Rh陽性O型血。論證:什麼是Rh血型?
  • 鮑魚血液可用於醫療領域!可抑制皰疹病毒1型蛋白質
    澳大利亞科學家發現,鮑魚流淌的藍色血液還可以為醫療領域做貢獻。雪梨大學化學與生物分子工程華裔女博士吳佳黛透露了一個新發現:鮑魚身上流淌的藍色血液可以防止單純性皰疹病毒1型。鮑魚血的治癒性屬性是澳大利亞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CEO艾德裡安·卡斯伯特森發現的,10年前,這家公司曾有一位雙手被單純性皰疹感染的員工在做了一個月的鮑魚殼貨櫃裝卸貨工人之後,儘管戴著厚厚的手套,他手上的疣狀病毒消失了。吳佳黛曾代表雪梨大學在澳洲全國性大賽上展示了她的研究結果,並在澳大利亞海洋科學協會年度會議上獲得了漁業研究和發展公司的學生海報大獎。
  • 萬萬想不到,一名癌症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後體內的腫瘤竟然消退了
    英國特魯羅皇家康沃爾醫院血液科的Sarah Challenor和David Tucker在一篇題為「SARSCoV2induced remission of Hodgkin lymphoma」的文章中提到,一位61歲的癌症患者從新冠肺炎(COVID-19)中康復後,體內腫瘤竟然逐步消退了。
  • 華大醫學徵集100名粘多糖病患者,免費提供HLA配型檢測
    10月在兒子確診得了粘多糖症後,潘憲忠就開始與時間進行一場賽跑,希望儘快找到子琪的母親和姐姐,進行骨髓配型,以便能儘早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彌補基因缺陷的問題。子琪急需骨髓移植,尋找媽媽姐姐救命的新聞被很多家媒體報導。2013年12月,華大醫學收到了兩份特殊的血液樣本,血液樣本來自子琪及與他骨髓配型的姐姐。
  • 新冠肺炎患者獻血,血液會傳播新冠病毒嗎?
    一位研究病毒的輸血傳播的專家表示,新型冠狀肺炎大多屬於自限性疾病,初期感染時,患者體內的新冠病毒大量複製,血液裡的新冠病毒會明顯增多,就有可能會通過輸血、共用針頭等途徑進行血液傳播。而當病毒清除得差不多時,血液裡也就基本沒有病毒,通過血液傳播的可能性就非常低。
  • 臍血奇緣 捐臍帶血救人後與患者共享DNA
    據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25日報導,一位尋找親生父母的女性通過DNA測試,找到了當初捐獻臍帶血救了她一命的供者家庭。 造血幹細胞通常來自骨髓,Holly Becker的哥哥和姐姐均表示願意捐獻自己的骨髓,可惜配型沒有成功,而在國家骨髓捐贈者計劃中也沒有找到匹配的供者。最後,醫生轉而選擇臍帶血。
  • 孟買血患者獲香港同胞獻血 該血型全國僅數十例
    初步交叉配型結果顯示,兩人血液相合度非常高。巫業斌是江西省萬載縣人,因患全身多散性結核病入住江西省胸科醫院。江西省胸科醫院二內科副主任熊玉紅介紹說,巫業斌病情很嚴重,如果不及時手術,可能會全身癱瘓,甚至死亡。手術過程需要輸血,但巫業斌的血型為世界上最稀少的血型——「孟買血」。據介紹,「孟買血」因1952年首次在孟買市發現而得名。目前,中國只發現幾十例這類血型的人。
  • 「科普」守護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線」——動靜脈內瘻
    雖然很多需要做血液透析治療的腎病患者和家屬對「內瘻」這兩個字並不陌生,甚至很熟悉但卻談不上完全了解那麼,「內瘻」到底是什麼?大家可能會問:「本來就有血管,為什麼還要再造一個?」血透每分鐘循環至少300毫升的血,自身的靜脈根本滿足不了血透流量的需要,而動脈穿刺又存在易發血腫和穿刺困難等條件限制。
  • 血液透析患者一年需要穿刺 264 針,偏偏內瘻阻塞了,這可咋整?
    原來,血液透析治療並非電視劇裡演得那麼容易,這其中的學問遠比數字「吸睛」!關於血液透析你必須知道的事兒01 什麼是血液透析大家都知道血液透析技術,俗稱洗腎,是將腎衰竭病人的血液吸引到透析機裡,通過透析液過濾出有害物質和多餘的水分,再將已經淨化的血液輸回體內。從而代替腎臟代謝毒素,維持生命。
  • 中信湘雅β地貧+HLA配型試管嬰兒幹細胞移植成功
    她的大兒子此刻咚咚(化名)躺在封閉的移植倉中,體內的中性粒細胞和血小板正逐漸恢復正常。大約10天後,他將徹底擺脫「重型β地中海貧血」帶來的恐懼與威脅。而拯救他的,則是剛剛出生1個月的妹妹。因為接受了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和湖南光琇醫院聯合進行的PGD-HLA配型出生妹妹的臍帶血幹細胞治療,這個重型β地中海貧血患兒即將迎來新生。
  • 桃園醫院血液淨化療法 成功救回病危新冠肺炎患者
    華夏經緯網5月8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1名52歲女性在3月確診新冠肺炎後,因為病情急轉直下,「衛福部」桃園醫院決定採用「血液淨化療法」,讓患者從病危到可以回家過母親節。院方形容,就好像跟人家打架,直接移除過多的敵人,就有機會贏,此舉也獲國際期刊發表肯定。
  • 2018粵東西北事業單位招聘醫學基礎知識:ABO血型和交叉配血試驗
    ABO血型和交叉配血試驗相關內容:血型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尤其是在輸血、器官移植、骨髓抑制等臨床實踐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考試中也是一個重點,廣東衛生人才網的老師為各位考生整理了血型和交叉配血試驗相關的知識點供大家參考。
  • CAR NK治療完全緩解率達73%,副作用小、容易製備還不挑配型!
    為了保證安全,每一位入組患者的治療,都和前一位至少有兩周的間隔。每個患者接受的CAR NK細胞,都是單獨製備的。但是在技術上,研究人員早就能依靠一份捐獻者臍帶血,製備100份以上的CAR NK產品了。
  • 杭州小夥為一位香港女孩拼了!昨天爸媽才知道他做的好事
    3個多小時後,他成功為香港特別行政區一位20多歲的血液病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小畢是安徽人,目前在杭州工作定居。2014年5月,還在安徽讀大學的他登記加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中華骨髓庫)。2018年11月19日,畢昌林接到杭州市濱江區紅十字會工作人員通知:他留下的HLA(人類白細胞抗原),恰好與一位香港患者初次配型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