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文愛好者中,有很多人喜歡那些晦澀難懂的語言,喜歡咬文嚼字故弄玄虛,殊不知古人在寫詩文的時候,很多人追求的是淺顯易懂。在唐詩的世界裡,那些五言的絕句和律詩很多都成為經典廣為流傳。
01.最典型的兩首簡單的詩
李白《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一首詩,20個字。淺顯易懂,表達了詩人李白的思鄉之情,讓讀者在其中沉浸不止。這首詩的意境真的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讓那些崇尚晦澀難懂的文人情何以堪。
王維《畫》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同樣的20個字,同樣的一首詩。這首詩即使,沒有任何古文素養的人,都能夠輕易弄懂其中的意思,比有些現代文淺顯易懂得多。就是這樣的詩,在古詩文中卻有著非常高的地位,可見文章也好,詩文也罷,最重要的是要讓人懂你寫的是什麼,而不是讀了好多遍不知所云。
02.最經典的兩首詩
孟浩然《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學過唐詩的人,都不會忘記這首《春曉》。毫無疑問,這也是一首淺顯易懂的詩,沒有生澀的語句,簡單質樸的難以想像。就是這樣簡單的20個字,卻讓一幅美麗的圖畫呈現在讀者的眼前。
王之渙《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又是一首20個字的古詩,又是一首享譽千年的佳作。很多後人站在黃鶴樓上,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這首詩,原因在哪裡?因為它能讓人很容易記起,也能讓人更容易理解和記憶。
03.結語
高考中有一篇作文引起了文化界廣泛的爭議,無它,因為晦澀難懂卻高深莫測。古人在想方設法讓自己的想法簡單地呈現在人們的眼前,可是現代人為什麼或反其道而行,把文章寫得越來越難懂呢?也許,我們才疏學淺,但是不應該是雅俗共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