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安排時間》:每天催孩子,不如教他時間管理,讓孩子變自律

2020-12-13 媽媽沒時間

前段時間,小樣每晚洗澡都要人催。雖然我能理解他想繼續玩,不想睡覺的心情,也用了一些技巧說服他去洗澡,但每天這樣還是挺累人的。

於是,我買了一本培養孩子時間管理能力的書——《合理安排時間》,花了一周實踐書裡的方法,別說,還真管用。

這本書的作者高取志津香是日本的兒童教育家,她還是一名記者的時候就非常關注兒童教育問題。後來她和美國的友人一同創立了非營利機構JAM網站,為孩子、父母和老師提供了很多溝通技巧和訓練方法。

作者本人也經常在報紙、雜誌、書籍上宣揚自己「培養孩子的獨立性」的理念。《合理安排時間》這本書就著重分享了如何在時間管理這個維度上幫助孩子實現自我管理。

如果你家孩子做事也愛磨蹭、拖延,不妨試試書裡提到的訓練方法,既簡單又有效。

1、把時間和具體行動聯繫起來

孩子對時間的感知與我們大人不同,想要加強孩子的時間意識,不妨把抽象的時間和具體的行動聯繫起來。

叫孩子起床時除了說「該起床了」,還可以加上具體時間「7點」,對他說「孩子,7點了,該起床了」。

晚上洗澡時你可以說,「7點半了,該洗澡了,8點就要關燈睡覺了。」

像這樣把具體時間加上,堅持一段時間,孩子就能慢慢建立起「幾點該幹什麼」的意識。

有很多家長會教孩子認識時鐘,作者建議除了看,還可以給孩子創造聲音信號,教他用聲音來感知時間。

比如我們小時候,一聽到放學鈴聲響起就會馬上收拾書包,準備回家。相比抽象的數字,孩子對聲音更敏感,更易由此建立起「時間感」。

參考作者的建議,我現在也在手機上給小樣設定了不同的鈴聲,鴨子叫是洗澡時間,海浪聲是睡覺時間,小鳥叫是起床時間

試了一段時間,小樣已經對這幾種鈴聲形成了條件反射,默默接受了「什麼時間該幹什麼」的規定,比我催他要管用多了。

2、給時間分段

很多人都給自己或孩子列過計劃,之所以效果不好,大多是因為方法出了錯。

像我自己就很喜歡列待辦事項(to do list),把要完成的任務一一寫下來,但我從來沒有給這些任務劃定過具體的時間段。

作者在書裡建議,一定要給時間畫一個框架,預先設定好「幾點到幾點是做什麼的時間」,這樣才會有緊迫感,才能高效地完成任務。

比如孩子總是拖延不去洗澡/寫作業,如果規定7:00—7:15是洗澡/作業時間,孩子想著只有短短15分鐘,就有動力去做了。

又比如孩子玩玩具、看電視總是沒完沒了,不肯結束,我們也可以提前規定好3:00—3:30是遊戲/電視時間,參考書裡的方法做一個「時間指示板」,幫助孩子控制時間,快結束時再提醒孩子一次,慢慢的他就會有時間觀念了。

3、區分「想做」和「必須做」的事

其實別說是孩子,我們大人也總是先做自己想做的事(如玩遊戲、追劇),而把必須做的事拖到最後(寫作業、做家務、寫報告)。

想要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就要教他合理安排時間,學會區分想做和必須做的事。

作者在書裡建議,先讓孩子把想做和必須做的事都寫下來,每件事寫在一張便利貼上。然後按照重要程度和緊急程度對這些事進行排序,最後把寫有任務的便利貼貼到時間軸上,決定每件事的起止時間

這樣做能確保優先完成必須做的事(寫作業),中途穿插孩子想做的事(玩玩具)作為休息和調劑,至於那些不重要也不緊急的事,就可以捨棄不做了。

除了上面的3個技巧,作者在書裡還分享了很多實用的時間管理方法,包括如何安排早晨的時間,如何分步驟完成長期目標,如何提升專注力,如何用「任務金字塔」規劃暑期時間等,都非常實用和細緻。

甚至連「如何與孩子對話,孩子不配合時該怎樣說服他」都涵蓋到了,可謂是一本每位父母都需要,並且都能學以致用的書。

有需要的父母可以戳下方連結購買。

這套書一共3冊,共69元,除了《合理安排時間》這本,還包括《整理好身邊的物品》《正確的金錢觀》兩冊,都是孩子從小就需要培養的重要能力,相信你和孩子讀完後會很有收穫。

我是小樣媽,復旦學霸媽媽,腦功能培訓師,專注分享0-6歲育兒、早教方法。喜歡我的文章,就關注我吧。

相關焦點

  • 《合理安排時間》:教孩子管理時間,重點不在技巧而在意願
    直到我看了《合理安排時間--忍住!別插手!讓孩子獨立的自我管理》這本書,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原來,孩子一直認為管理時間是大人的事,跟他沒關係。那麼,他為什麼要配合大人做事呢?於是,拖拉、磨蹭全部來了。;第二步才是教孩子管理時間的技能。
  • 孩子獨立自我管理之一:合理安排時間
    1:合理安排時間》一書,書中提到了「讓孩子學會自己管理」的概念,作者從為什麼要讓孩子學會時間管理,怎樣才能學會時間管理的方式方法幾個方面的,用了大量的案例來讓讀者對如何讓孩子養成合理安排時間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對孩子養成合理安排時間的好處有了更深的認識。
  • 如何合理安排孩子的時間和自己的時間?
    合理安排孩子的時間並不等於孩子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這個道理和管孩子不等於教孩子是一樣的。管孩子是讓我們孩子能夠聽從我們父母的話,那麼教孩子實際上是讓我們孩子能夠學會聽從自己的話。所以合理安排孩子的時間並不是我們父母學習的一個目的,只能說是我們的一個手段,或者說是一個中轉站,但絕對不可能成為我們的一個最終目的。
  • 沒有人天生自律,父母如何教孩子自己管理時間?
    ,吃飯不用催,做作業不用監督,規定時間內不看電視……該做什麼的時候做什麼。如果孩子也能像大人一樣安排自己的時間,那麼在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就會變成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有人會說:幾歲的孩子怎麼自己安排時間?其實,讓孩子自主安排時間並不是幻想,通過科學的方法是可以實現的。
  • 孩子做事磨蹭沒計劃咋辦?PCP兒童時間管理訓練法培養孩子時間感
    北京衛視在節目《老師請回答》裡連線採訪了他,他分享了疫情期間自己的每日學習計劃安排,從早7點到晚10點,每段時間都做了合理規劃,不但如此,他還制定周計劃,把周計劃分解到每日計劃中,按時按量完成學習任務。
  • 孩子終歸得長大,應讓孩子自己安排時間,6步讓孩子自主管理時間
    據朋友說,孩子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他們二人在孩子小的時候管理過嚴,沒有給予他相對的自由,反而是把孩子的時間規劃得滿滿當當,以至於造成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差。從這可以看出,家長幫孩子規劃時間,對他們的成長極其不利。孩子終究會長大,家長應讓孩子自己安排時間,6步學會讓孩子自主管理時間。
  • 合理安排孩子的教育時間,引導孩子做時間的主人
    通過這樣的方法,讓孩子對時間就有了概念。你再跟他說:十分鐘之內要整理好書包,他就能緊迫起來了。合理安排孩子的學習和休息時間很多家長給孩子制定了學習計劃表,可是孩子卻不願執行,最後家長累,孩子更累。這時候你要審視一下,是不是這張表上只有學習時間,沒有休息時間?
  • 沒有時間觀念的孩子,怎麼培養時間管理能力?
    疫情當前,不少爸媽宅在家,遠程辦公的同時還要陪上網課、陪寫作業,光是每天各種直播課的花式打卡,就逼瘋了不少爸媽。如果孩子再拖拉磨蹭,那爸媽簡直恨不得立刻原地爆炸!!催起床、催吃飯、催上課、催作業……催的那叫一個心力交瘁,孩子卻很淡定,真是「皇帝不急太監急」!!
  • 管孩子除了吼,還得教他學會合理安排時間
    讓孩子獨立的自我管理課——合理安排時間》,這本書針對孩子成長中的問題給出了具有實踐性的訓練方案,教會孩子樹立時間觀念,學會安排時間。讓孩子獨立的自我管理課——合理安排時間》就是從樹立時間觀念、列清單整理大腦、根據目標倒推計劃、培養專注力等幾個方面引導家長教會孩子合理安排時間的。全書配有14個「訓練」,幫助家長在實際操作中做好引導者。
  • 孩子不懂自律,實則是不懂時間管理,幾招就能教會孩子
    ,每次寫作業的時候都心不甘情不願,就像是給老師給家長寫的作業一樣,這樣的孩子不懂自律,而他之所以不懂自律,是因為不懂得時間管理,更沒有時間概念。所以與其我們總是指責孩子不懂得自律,不如去告訴他什麼叫做時間,不如去教孩子如何做好相對應的時間管理
  • 在家上網課,孩子拖延磨蹭、作息混亂?3步學會合理安排時間
    今天來分享這套書中第一冊《合理安排時間》的內容,經過準備、訓練和行動3個步驟,讓孩子學會管理時間,主動自覺地完成自己的日常事務,無需父母再反覆催促。一、 準備管理時間是一個很大的課題,不是告訴孩子應該合理2安排自己的時間,他們就能做到,因此父母在訓練之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 8步教會孩子時間管理,父母不急不催,孩子自律又高效
    那些時間管理意識不足,沒有養成自律性和條理性習慣的孩子,自然會爆出各種問題。這些家長會同孩子一道制定日常計劃,把每天的起居安排得井井有條。最關鍵的是,他們的計劃定得並不緊張,比如有位家長預計自己的孩子複習網課需要一小時,他就給孩子計劃用時80分鐘,讓時間寬裕一些,儘量保證每天給孩子規定的任務都能完成。在一天結束之際,前一天所計劃的事情都能全部做完,可以給孩子很大的成就感,增加了孩子繼續制定和執行計劃的信心和動力。
  • 你還在幫助孩子管理他的時間嗎?六步讓孩子自主管理時間
    後來我無意中看到一本書《合理安排時間》,書中傳達的理念讓我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天大的錯誤:根本原因並不是孩子叛逆不聽話,而是我一直在幫孩子管理她的時間,她沒有自主權。如果孩子也能像大人一樣安排自己的時間,那麼在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就會變成一件順理成章的事。
  • 兒童時間管理|成長第一課,學會管理時間
    其實自開學以來,我一直都在跟孩子磨合一件事,如何合理安排時間。畢竟恬恬已經中班了,時間顯得尤為珍貴,我希望她能學會自己管理時間,做時間的主人。3,催促免疫,不如讓孩子自己做主我想每個家庭都會有催促的習慣,早晨催孩子起床,洗漱,晚上催孩子看書,洗澡,睡覺,一日三催已是日常。其實很多時候,孩子對家長的習慣性催促已經免疫,孩子照樣慢慢吞吞的做事,毫無緊迫感。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給孩子一個「西紅柿」,他就能合理安排時間,父母們快來學一下
    導讀:給孩子一個「西紅柿」,他就能合理安排時間,父母們快來學一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給孩子一個「西紅柿」,他就能合理安排時間,父母們快來學一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蘭可琪乾貨:17個方法,教孩子把自律變成習慣
    還在磨磨蹭蹭,你怎麼一點時間觀念都沒有?平常在家裡,是不是經常是先「催催催」,然後變成「吼吼吼」,是孩子性子慢嗎?其實,這是因為你的孩子缺乏時間管理。不懂時間管理的孩子根本不知道吃了多大虧!美國一項研究表明:兒童時間管理能力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和效率。
  • 學會時間管理,讓自己和孩子都輕鬆點兒
    告訴你一個秘密,父母與孩子的私密悄悄話》《不急不吼,輕鬆養出好孩子》《不急不催,輕鬆教孩子學會時間管理》採寫 | 康康如果因為孩子拖拉磨蹭,沒有按照約定時間出發,就會失去這個選擇的機會。即使孩子為此哭鬧,父母也要溫和地堅持,不能輕易妥協。在生活中,要經常和孩子一起規劃時間,孩子就能逐步學會合理安排時間,並認識到時間的寶貴。
  • 逼孩子努力學習,不如培養孩子自律
    自律的人究竟有多可怕?你有多自律,就有多出眾。抗疫當前,全面偶像鍾南山院士,長期的健身訓練,讓他比同齡人顯得更年輕健康。即使在高強度工作之下,只要有十分鐘,他也會抓緊時間鍛鍊,擼鐵,舉鐵,跑步,遊泳,打籃球.....
  • 教育孩子努力學習,不如教育孩子學會自律
    一個自律的人生,就像開了掛一樣。所以教育孩子努力學習,不如教育孩子學會自律。這個我是認可的。自律,相反就是拖延,一個具有拖延症的人,總是覺得時間還很多,今天的事情不今天做,非要等到時間快結束的時候熬夜加班加點。這樣做出來的成績不僅累了自己,質量還不好。所以教育孩子一定要培養他養成一個好習慣,要懂得管理時間,有自律性。幫助孩子認識和管理時間。
  • 「家長問答」磨蹭拖延需要催,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
    平時連吃飯、睡覺、上學都沒準時過,大人不催就別指望孩子能自覺做好。其實,這是孩子缺乏自律能力的表現。自律,是指在沒有人現場監督的情況下,能自我管理,發自內心地、主動地去完成某件事。學習就像每天早上起床都會自動去刷牙一樣自然簡單。孩子在學校裡,能養成很多好習慣。比如每天按照時間表,規律地上課、吃飯、自習和睡覺。但是這些好習慣,等回到家裡,就很容易崩塌,因為沒了那個學習氛圍。好習慣的觸發,需要時間、地點或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