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宋]辛棄疾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注釋
①選自《稼軒詞編年箋注》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南鄉子,詞牌名。京口,今江蘇鎮江。北固亭,在鎮江東北的北固山上,下臨長江。
②〔神州〕中原地區。
③〔年少萬兜鍪(móu)〕指孫權年輕時就統率千軍萬馬。兜鍪,古代作戰時兵士所戴的頭盜。這裡指代士兵。
④〔坐斷〕佔據。
⑤〔曹劉〕指曹操與劉備。
⑥〔生子當如孫仲謀〕曹操率大軍南下,見孫權的軍隊軍容整肅,感嘆道:「生子當如孫仲謀。」見《三國志·吳書·吳主傳》注引《吳歷》。仲謀,孫權的字。
譯文
從哪裡可以眺望故土中原?眼前卻只見北固樓一帶的壯麗江山,千百年的盛衰興亡,不知經歷了多少變幻,真是說不清,也道不完,有如這浩渺江水無窮無盡,奔流不還。
遙想當年,那孫權多麼英武威嚴,青年時期就統率著萬千健男。佔據住江南百戰猶酣。天下的英雄誰堪配做他的對手?惟有曹操和劉備可以和他鼎足成三。難怪人說,生下的兒子就應當如孫權一般。
解讀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是辛棄疾於開禧元年(1205)擔任鎮江知府時所作,與《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作於同時同地,二者都是著名的懷古詠志之詞。這首詞的上闕借景抒情,作者登樓遠望,想到中原淪陷的故土,思接千載,慨嘆歷史興亡之事遠逝難追,整體情感沉鬱悲愴。下闕則借曹劉來襯託孫權的英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英雄的仰慕,對屈辱求和的南宋朝廷的失望與憤慨。全詞簡潔明快,層次分明,以三問三答來結構全篇,相互呼應。全詞融古語入詞,臻於化境,渾厚雄壯,意境高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