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文101:九年級下冊,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2020-12-20 語易讀書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宋]辛棄疾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注釋

①選自《稼軒詞編年箋注》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南鄉子,詞牌名。京口,今江蘇鎮江。北固亭,在鎮江東北的北固山上,下臨長江。

②〔神州〕中原地區。

③〔年少萬兜鍪(móu)〕指孫權年輕時就統率千軍萬馬。兜鍪,古代作戰時兵士所戴的頭盜。這裡指代士兵。

④〔坐斷〕佔據。

⑤〔曹劉〕指曹操與劉備。

⑥〔生子當如孫仲謀〕曹操率大軍南下,見孫權的軍隊軍容整肅,感嘆道:「生子當如孫仲謀。」見《三國志·吳書·吳主傳》注引《吳歷》。仲謀,孫權的字。

譯文

從哪裡可以眺望故土中原?眼前卻只見北固樓一帶的壯麗江山,千百年的盛衰興亡,不知經歷了多少變幻,真是說不清,也道不完,有如這浩渺江水無窮無盡,奔流不還。

遙想當年,那孫權多麼英武威嚴,青年時期就統率著萬千健男。佔據住江南百戰猶酣。天下的英雄誰堪配做他的對手?惟有曹操和劉備可以和他鼎足成三。難怪人說,生下的兒子就應當如孫權一般。

解讀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是辛棄疾於開禧元年(1205)擔任鎮江知府時所作,與《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作於同時同地,二者都是著名的懷古詠志之詞。這首詞的上闕借景抒情,作者登樓遠望,想到中原淪陷的故土,思接千載,慨嘆歷史興亡之事遠逝難追,整體情感沉鬱悲愴。下闕則借曹劉來襯託孫權的英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英雄的仰慕,對屈辱求和的南宋朝廷的失望與憤慨。全詞簡潔明快,層次分明,以三問三答來結構全篇,相互呼應。全詞融古語入詞,臻於化境,渾厚雄壯,意境高遠。

相關焦點

  • 深度品讀: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1204年,辛棄疾就任鎮江知府。鎮江,在歷史上向來是英雄的建功立業之地。但在此時,成了南宋與金人對壘的第二道防線。所以每當辛棄疾登上鎮江的北固亭時,常常觸景生情,不勝感慨系之,吟詩作詞。而我們今天最為熟知的有兩首,一首是《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 古詩詞鑑賞——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宋」辛棄疾
    衝關話文常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後改字幼安,號稼軒 [1] ,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濟南市歷城區遙牆鎮四鳳閘村)人。南宋豪放派詞人、將領,有「詞中之龍」之稱。
  • 滿懷悲愴的《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宋代:辛棄疾
    圖片來自網絡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此詞約作於宋寧宗嘉泰四年(公元1204年)或開禧元年(公元1205年),寫下這首詞時,辛棄疾已經65歲,當時辛棄疾在鎮江知府任上。京口(即鎮江)。
  • 【學】部編九下《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微視頻+思維導圖+延伸閱讀+學習要點
    賞析古詩《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詩歌從文學常識,詩歌賞析,詩歌主旨,重點探究及練習鞏固,思維導圖、延伸閱讀等方面進行視頻錄製
  • 江南文脈|詩詞篇 25 辛棄疾《南鄉子·京口北固亭懷古》
    ·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辛棄疾 何處望神州? 注釋 南鄉子:詞牌名。 京口:今江蘇省鎮江市。北固亭:在今鎮江市北固山上,下臨長江,三面環水。 望:眺望。神州:這裡指中原地區。 北固樓:即北固亭。
  • 宋詞(辛棄疾)《南鄉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懷》朗讀+知識點
    辛棄疾(1140年-1207年),原字坦夫,後改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濟南市歷城區遙牆鎮四鳳閘村)人。南宋豪放派詞人、將領,有「詞中之龍」之稱。創作背景  辛棄疾在公元1203年(宋寧宗嘉泰三年)六月末被起用為紹興知府兼浙東安撫使後不久,即第二年陽春三月,改派到鎮江去做知府。鎮江,在歷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業之地。每當他登臨京口(即鎮江)北固亭時,觸景生情,不勝感慨系之。這首詞就是在這一背景下寫成的。
  • 你還沒去過北固亭?辛棄疾都去了兩次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辛棄疾,南宋豪放派詞人,出生於金國佔領區,年輕時抗金歸宋,畢生力圖恢復中原,但因受朝廷主和派壓制,中年以後長期賦閒。梁武帝蕭衍曾登臨北固樓,作《登北固樓》詩,並題寫「天下第一江山」。南宋年間,北固亭之名見諸記載,因《三國演義》中孫尚香曾在此祭奠夫君劉備並投江自盡,又稱祭江亭。現有北固亭建於明朝崇禎年間,石柱上刻有楹聯兩副:「客心洗流水,蕩胸生層雲」,「此身不覺出飛鳥,垂手還堪釣巨鰲」,亭下石壁懸江,四周的水色山光盡收眼底。
  • 九年級下冊語文24課《詩詞曲五首》微課+預習知識點
    微課十 五 從 軍 徵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宋]辛棄疾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 讀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感受詩人沉重悲憤的感情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這首詞是詞人辛棄疾於六十六歲那年寫下的。那是辛棄疾正在擔任鎮江知府,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職位。辛棄疾的詞多為豪放不羈,開拓了對詞的思想境界,曾經對辛棄疾來說的那些難熬的苦難日子,都成了他筆下的詩和遠方。
  •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宋代:辛棄疾
    由於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後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圖片來自網絡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 2021高考備考:必背古詩文《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知識點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作者登高遠望,表達對孫權這位著名的歷史人物的景仰和對英雄被歷史的塵埃淹沒的感嘆的句子是「 , 」。2.《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辛棄疾以「 , 」一句寫當年的遺蹟還在,英雄人物卻早已隨著歲月的流逝風消雲散。
  • 北固樓懷古:辛棄疾晚年為何死不瞑目?口裡大喊:殺賊殺賊殺賊
    在江蘇鎮江,有這麼一座山,山上有這麼一座樓,舉世聞名。這座山就是北固山,這座樓就是北固樓。之所以說這山與樓很是聞名,原因在於一個人,他寫了兩首詞,《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和《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提到這兩首詞,想必大家一定不陌生,今天給大家聊一聊南宋詞人辛棄疾。
  • 《念奴嬌·赤壁懷古》與《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比較閱讀
    《念奴嬌·赤壁懷古》與《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是宋詞中的經典名篇,出自於「豪放並蒂、壯美曠達雙士」的蘇軾和辛棄疾之手,兩詞氣勢恢宏,同屬豪放詞,均借懷古而抒情。有一次,他來到京口北固亭,登高望遠,懷古憶昔,幾多感慨存諸心中,如骨鯁在喉,不吐不快,於是寫下了這篇傳唱千古的不朽傑作。 從《念奴嬌·赤壁懷古》與《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兩首詞的寫作背景來看,兩位詞人當時都仕途不如意,都空懷一腔抱負滿腹才情不能施展,處於人生低谷期。
  • 辛棄疾——偉大的愛國詞人
    辛棄疾,原字坦夫,後改字幼安,號稼軒。辛棄疾是南宋豪放派詞人、將領,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圖片源於網絡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
  • 中考語文,古詩主旨梳理,幫你「一網打盡」
    體悟古詩詞的情感是古詩閱讀考查的一個重要的點,統編版一共有84首古詩詞,要記住每首的主旨,複習量是很大的,如何才能快速地記住呢,這就需要歸納總結。一般而言,依據題材的不同,古詩詞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月夜憶舍弟》岑參《逢入京使》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蘇軾《水調歌頭》《詩經.蒹葭》李商隱《無題》李白《峨眉山月歌》《庭中有奇樹
  •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何以成為辛棄疾的巔峰詞作
    辛棄疾是我國南宋時期著名的豪放派詞人,其詞的藝術風格多以豪放為主,在雄壯豪邁中又不乏細膩婉約之美。既有「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沙場秋點兵」裡展現男子漢立志報國,戰場殺敵的英雄氣概,又有「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裡展現女性的柔情蜜意。
  • 人教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下冊第24課《詩詞曲五首》同步練習
    (《江城子·密州出獵》)【答案】(1)道逢鄉裡人  家中有阿誰(2)受任於敗軍之際  奉命於危難之間(3)莫聽穿林打葉聲  何妨吟嘯且徐行  持節雲中  何日遣馮唐【解析】本題考查考生 對古詩文的記憶能力、理解能力。傳統的記憶型默寫題。要求學生直接默寫出指定的文句,這類題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強背誦識記,尤其是不僅能背誦,還要能默寫。
  •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譯 文 歷經千古的江山,再也難找到像孫權那樣的英雄。仲謀,即指三國時代吳國國主孫權,他繼承父兄基業,西拒黃祖,北抗曹操,戰功赫赫,先建都京口,後遷都建康,稱霸江東,為世人公認的一代英雄豪傑,辛棄疾對孫權很是佩服。 此後作者由京口這一歷史名城聯想到與京口有關的歷史英雄孫權與劉裕,以此順勢寫來,自然流暢,含蓄蘊藉,表達了時光流逝、歲月不居給作者帶來的無限悵惘的感受。
  • 說宋詞之三十四:品讀辛棄疾之《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請鑑賞辛棄疾滿滿家國情懷的詞《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也為自己鼓鼓勁: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四十三年過去了,如今我登上鎮江(京口)北固亭,眺望長江北岸,還清楚記得揚州當年戰火連天的情景。往事不堪回首,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小名佛狸)的祠堂香火很盛,祠堂的烏鴉啄著祭品,祭祀擂著大鼓。還有誰會問,廉頗老了,還能吃飯嗎?此詞寫於宋寧宗開禧元年(公元1205年)。當時,辛棄疾當時已66歲。
  • 初三語文部編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第六單元測試試題
    (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4)夏完淳的《別雲間》一詩中表達詩人的英雄氣概和豪邁情懷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三語文部編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第一單元2《梅嶺三章》初三語文部編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第一單元3《短詩五首》初三語文部編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第一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