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紅柿媽媽
有句話說的好,「兒行千裡母擔憂」,這話一點不假。不說孩子獨自在外,就是去學校上學,媽媽也總是放心不下。
我亦是如此,家裡兩個娃,一個上小學,一個上幼兒園。就算明知他們在學校不會有意外,我也總是擔心他們會不會感冒發燒。
最近,由於天氣氣溫下降的緣故,老二的幼兒園裡有不少孩子都生病回家了。我有些不放心,給他也請了假,沒想到老大在學校卻被同桌傳染了。現在兩個孩子在家,還要分開隔離,免得互相傳染,別提有多辛苦。
聽老師說,班級感冒的孩子有不少,忍不住感嘆,現在孩子的抵抗力真的普遍偏低。
想必各位家長也發現了,在學校裡感冒總是一茬又一茬,一個孩子感冒,全班同學遭殃。從何時開始,中國孩子的抵抗力變得這麼低了?
相比之下,隔壁日本小朋友的體質,真的好到讓人羨慕。
早前,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報告就顯示:日本小朋友的健康情況是全球最高,肥胖率極低。
有網友開玩笑說:「日本小孩從小凍出來了,一年12月天天穿短褲,免疫力早就凍升級了!」
真是這樣嗎?當然不是了,如果說挨凍可以預防感冒,可卻很難控制體重不超標吧!
我查了一些相關資料,有位專家指出:日本小孩之所以健康,絕大部分是學校午餐制度的功勞。
中國校園也有午餐,為何日本校園午餐有如此功效?
1、日本校園午餐
我曾在網上看過一段視頻,是關於日本小學生的午餐。那是一所很普通的小學,有700多名師生,卻只有5位廚師。
人雖然少,但是工作卻非常精細,他們會按照規矩穿戴好自己的服裝,保證環境乾淨。食材都是來自於學校開墾的小農場,乾淨又新鮮。
每天的菜譜都是由營養師搭配,廚師會認真處理食材,並對食材稱重,確保營養均衡。
午餐時間到後,除了每個班級負責的學生,不會有任何外人入內。而且,學生也會穿好外套,戴好口罩手套。
另外,班長會向大家詢問有沒有人有咳嗽、流鼻涕的情況,還會在洗手後給大家發消毒凝膠。
2、中國校園午餐
兩相比較,在這方面,我們國內的食堂做的確實要差一些。誠然,現在許多學校的食堂確實大有進步,但是卻很少有專門僱用營養師為學生搭配食材。
至於後廚方面,不能說全部不如日本,但確實是少。食材來源更是一大問題,更為關鍵的是,在吃飯時,雖然老師會提醒洗手,但孩子過多,老師也不能一一監督,難免會有「漏網之魚」。
若是其中有孩子感冒,吃飯時互相傳染更是在所難免,病毒一下就爆發開來。
這樣來看,日本學校的午餐營養搭配更好、乾淨衛生,學生習慣好,身體自然更健康了。
這不是崇洋媚外,適當地取長補短,反而會讓我們的孩子變得越來越好。
怎樣才能幫助孩子增強體質?
1. 學校方面
學校應該對午餐更加注重起來,最好能夠找專業人士幫孩子規劃午餐,保證營養均衡全面。
另外,衛生環境也要大力監督,保證廚師工作時服裝穿戴完整,後廚乾淨衛生,食材來源正規、綠色,餐具使用後必須消毒。
2. 家長方面
(1)培養好的用餐習慣
習慣是需要不斷慢慢培養的,家長應該從小就給孩子培養正確的用餐習慣。有些孩子就是因為沒有好的習慣,在吃飯之前不知道洗手,結果將手上的細菌吃到了肚子裡。
(2)培養孩子不偏食、不挑食
小孩子做事總是憑藉喜好,喜歡什麼就吃什麼,不喜歡什麼就不吃什麼。家長不能縱容孩子的這種行為,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營養均衡是健康發育的首要條件。
不然到了學校後,孩子沒有家長看著,不喜歡吃的東西就不吃,只愛吃油膩的或辛辣的,對身體沒有好處。
(3)鍛鍊身體
現在的小孩,忙碌程度不亞於成年人,每天都是上不完的補習班。長此以往,缺乏運動,缺少陽光,每天都在室內,只會讓抵抗力越來越低。
所以,家長別忘記多帶孩子出去走走,鍛鍊身體,只有這樣,他們的成長才會更加的健康順遂。
其實,孩子的成長是一點點累積起來的,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無論是家長還是學校,都應該更加細心一些。
從某種角度來說,相比於學習,健康的體魄其實才是最重要的。家長,你們認同嗎?
(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