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日本學校的午餐,對比國內,才知道什麼是輸在起跑線上!

2020-12-08 萌孩控

對於屢屢曝出食品安全的問題,很多家長已經對學校的餐飲心驚膽戰,害怕孩子在學校吃不好,害怕因為食物讓孩子身體受到傷害。

曾經有家長在網上爆料,孩子就讀的私立幼兒園,一年學費差不多有五萬了,可是孩子們吃的午餐曝光以後,家長怒不可遏直接將學校噴上了網絡。原本24元標準的午餐,在孩子的餐盤中只看見了兩個包子,幾根青葉菜,還有一團土豆燉鴨翅。

如此敷衍的菜品,而且還是發生在學費昂貴的私立學校,讓很多家長更加憤怒了。不止是金錢的原因,更因為校方不把孩子當成孩子。

l 看完紀錄片《日本的學校午餐》驚訝了,我們輸在了起跑線上

日本對學生的教育是相當重視,雖然總是有各種各樣「奇特」的教育方式,引發大眾的爭議。這也說明日本人對於教育,有著自己獨特的想法,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只是為了對付考試的。

紀錄片《日本的學校午餐》也讓很多人驚訝,孩子從家裡出發的時候,就會帶上自己專屬的牙刷、筷子、勺子、餐巾布等物品,就是為了午餐準備的。

在超過600人的學校裡,政府要求配備營養師,他們會根據孩子的年紀,配備不同的餐飲,甚至連作料添加的克數都是有限制的。新鮮食材,都會通過專用通道送進來,配送人員是不能進入廚房的。

並且在廚房工作的人員,都需要消毒穿上防護衣物,廚師們開始做菜的時候,營養師就會錄像監督,不能讓食材被汙染了。

菜品做完以後,會取樣保存起來,一餐食材會被保存兩周左右,就是為了確保孩子們吃完沒有問題,如果有問題也能及時知道是什麼細菌導致的。

菜品做完校長也要吃,他是第一個吃,算是「試毒員」。班級裡的老師也需要和同學們吃一樣的午餐,並且午餐時間也是45分鐘,對於孩子們來說,吃飯也是一節課。

飯前值日生需要消毒穿好防護服,去廚房領班級的飯菜,然後同學們都需要在餐前刷牙洗手,做到清潔到位再開始吃飯。

吃完飯值日生也要統計剩了多少菜,然後將碗筷收好送去廚房清潔區。整個流程都是穿著防護服,值日生都是輪換制。

l 日本學生的健康指數居全球之最

在著名的醫學雜誌《柳葉刀》中,他們發布消息稱日本兒童是全球肥胖了最低,健康指數居全球之最的國家。

這樣的數據大概和日本兒童健康的飲食有關吧,如此謹慎地對待兒童的午餐,學校和政府都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在貧困地區,政府每年還會補貼學校,採購專業的廚房用品,還有按照需求配備專業的營養師。

可是在我國,哪些營養餐價格並不便宜,不僅口感不太美好,可能還會出現食品安全的問題。在這條路上,我們也在做出相應的努力,可是發展的世界太短,還需要時間。

l 我國的廚房最應該解決這些問題

首先是營養師和專業的廚師,不少的學校不僅沒有營養師,這也能接受。但是大部分的廚師都是不合格的,沒有受過專業培訓的,可能就是因為下廚經驗豐富,就被學校徵用了。

其次學校廚房的環境不公開不透明,後廚環境得不到有效的保證。現在幾乎很少有學校,願意公開後廚的環境,其實家長在選擇學校的時候,也可以將廚房環境作為參考的條件之一。

最後學校的食材來源不明確,一般學校都是派採購員去購買,蔬菜和肉類可能都不夠新鮮了。甚至還有學校被爆出,一些發黴發臭的肉類做給學生吃,也引發過轟動。還有各種打過藥,或者在營養液中長大的蔬菜,根本沒有什麼營養可言。

孩子們的健康就是祖國的未來,希望未來在這條路上,我們會越走越好,讓孩子們能夠吃著乾淨的飯菜,茁壯成長。

相關焦點

  • 看完日本小學的10元午餐,才明白什麼是輸在起跑線上!
    拍攝視頻的,是個住在紐約的日本女人,當她去孩子的學校參觀時,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午餐大量浪費,桌上一片狼藉,地板上零散著垃圾。身為環境學家件兼紀錄片導演,她實在不能忍受,回到日本,她拍攝了一部短紀錄片,名為《日本的學校午餐》,本想震懾紐約學校的領導,沒想到卻讓這樣的午餐方式爆紅網絡。
  • 日本兒童健康率世界第一,看學校的午餐,和國內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針對世界各國兒童的健康情況,根據相關機構調查發現:日本幼兒的健康狀況位居全球之首。並且,他們的營養也是最為全面的。這讓我想起曾經在抖音刷到的,一位在日本生活的寶媽記錄自家孩子日常吃食的帳號。其中令我倍感震驚的是,這孩子目測才四歲左右,但早餐午餐都是自己動手做的,根本不用媽媽操心。而孩子也特別注重營養搭配,早餐給自己做得十分精緻,吃得也是津津有味。
  • 為何日本兒童健康世界第一?看看日本兒童午餐,國內學校輸得不冤
    咱們國內到底輸在哪裡了?為何日本兒童健康世界第一?看看日本兒童的午餐就知道了1.營養師vs廚師日本明文規定,如果學校的人數超過600人的話,就會配備專門的營養師給這些孩子們做午餐。孩子每天吃到的東西都是高營養的,所以他們的身體也就會相對於而言好一些。而中國的食堂大多數都是廚師掌勺,飯菜的差距也是參差不齊。而且多數中國食堂的飯菜都是不注重營養均衡的,還存在著一些垃圾食品。
  • 對比國內,看日本小學生午餐!
    視頻跟拍的是日本埼玉縣針谷小學一位5年級學生,三島唯。三島早上7:45出門。她在書包外面掛了一個袋子。這袋子裡可不是什麼玩具,或者便當,而是午餐用具,桌布、環保筷子、刷牙用具、手帕等。這些都是她每天上學都要帶的。
  • 日本孩子健康為何居全球之首?對比日本學校午餐,國內學校難做到
    日本作為亞洲的發達國家,其中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在日本學校裡,會有很多盤子進行分配食物,雖然分量看起來有些少,但是絕對是營養均衡。牛奶作為一種常見的營養品,經常會出現在他們的餐桌上,但是在我們中國的學校,基本上都是沒有牛奶這種東西的,除非是參加一些貴族學校,但是那都是特殊情況,一般不考慮在內。
  • 學生吃的食物,校長先「試毒」,日本學校的營養午餐,贏在起跑線
    如今為了方便,很多學生都會在學校吃午餐,但是學校食堂的食物,卻屢屢曝出安全問題。這樣家長們惶惶不安。因為無法無時無刻都盯著,所以不知道自家孩子在學校裡吃了什麼。關於學校的午餐,日本的做法一向都受到其它國家的讚賞。日本學校的營養午餐,不僅是一頓午餐,更是一堂課。
  • 孩子晚一年上學,會不會輸在起跑線上?看完對比實驗,答案很明顯
    在育兒上,沒有一個父母想要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俗話說得好「笨鳥先飛」,雖然沒有聰明的大腦,但過早的勤奮和努力,說不定孩子也會成才!
  • 對不起,這才是我看到的日本小學午餐!
    ,不知道什麼是素質教育。不和日本孩子一起吃飯,不知道什麼是輸在起跑線上。日本1900年就普及了義務教育,看完日本小學的這頓午餐,我就看到了,我們的孩子輸在哪裡。這一段僅僅8分鐘的視頻,記錄的是日本一所普通小學的一頓再平常不過的午餐,卻有1300多萬次觀看,是什麼讓這所小學的午餐受到全世界的關注?他們的教育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
  • 看完日本小學生的午餐,終於明白:日本人體質好是理所應當的……
    《日本的學校午餐》,拍攝視頻的是一位生活在紐約的日本女士,在紐約她去自己的孩子學校參觀,發現食物被孩子們大量浪費,用餐時餐桌也是一片狼藉,和用餐井然有序的日本簡直天壤之別,這讓她無法忍受。
  • 日本幼兒園的「虐」娃日常,看完令人羨慕,家長:又輸在了起跑線
    在網絡上,有一段8分鐘左右的視頻走紅,而視頻中正是日本幼兒園小朋友們正在"大展身手"。小朋友們在老師的看護下,完成跳馬鞍、側手翻、下腰、倒立行走等等動作,一個個動作敏捷,即便沒成功也絲毫不慌張,重來一次就好。這樣畫面,完全不像是普通的幼兒園體育課,倒像是雜技或體育競技的培訓班。
  •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什麼才是孩子人生真正的起跑線?
    現在有些家長,從小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輔導班,綜合理由是「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可是這個「起跑線」到底在哪裡?它的本質又是什麼?有些家長也會為了這個「起跑線」而焦慮! 家裡有孩子的時候,我們家長難免不對「起跑線」這個詞感到敏感。
  • 日本小學生10元午餐吃出花樣,真是別出心裁
    國內學校食堂問題一直是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有的學校給學生的飯菜裡減少營養物品,還有的學校直接拿過期的食品給小學生們吃。有一位專家曾說過,每一個嚴重的事故背後,都有300次預知感應和1000起小事故。未來的事情沒有人知道到底會不會發生,日本拍的一部8分鐘的紀錄片,記錄了日本學生們平時的飲食教育,可以給中國的學校食堂問題,帶來更加深刻透徹的思考。日本小學生僅僅10元錢的午餐,讓整個世界為之震驚。
  • 日本小學生10元午餐吃出花樣,真是別出心裁
    國內學校食堂問題一直是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有的學校給學生的飯菜裡減少營養物品,還有的學校直接拿過期的食品給小學生們吃。有一位專家曾說過,每一個嚴重的事故背後,都有300次預知感應和1000起小事故。未來的事情沒有人知道到底會不會發生,日本拍的一部8分鐘的紀錄片,記錄了日本學生們平時的飲食教育,可以給中國的學校食堂問題,帶來更加深刻透徹的思考。日本小學生僅僅10元錢的午餐,讓整個世界為之震驚。
  • 不比不知道,看看日本學校的午餐,再對比一下國內,相差甚遠!
    根據聯合體兒童基金會的報告來看,日本兒童健康狀況在全球範圍內是最好的,而且兒童肥胖症發病率很低。說到這裡,有些網友就會調侃說:「難道免疫力是』抗凍』抗出來的?是不是挨凍還能幫助減肥?」只能說網友的想像力過於豐富,據專業人士分析,日本兒童有較好的健康狀況,很有可能與他們學校的午餐制度有關。
  •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你知道怎樣才是「贏在起跑線」嗎?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然而你真的知道,怎樣才是「贏在起跑線」嗎?「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在中國家長群體中很盛行的說法,由此也引發了街頭巷尾各種學前班、興趣班、神童課、小天才培訓等等的大行其道。
  • 教育反思:什麼才是真正的「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她說,沒有辦法,你不學,別的孩子在學,總不能讓我的女兒輸在起跑線上吧。「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很多父母奉行的真理,於是,早早就開始讓孩子學習識字、背書、記單詞、上興趣班等。我一直覺得這句話,是一些商家為了招生,而寫的一句廣告語。什麼是起跑線?難道就是讓孩子學得比其他孩子早,學的知識比其它孩子多嗎?
  • 什麼才是真正的「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而在如今,「散養」的教育方式幾近絕跡,「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已經成為了被廣大家長們所熱忱擁戴的口號,更加被轉化為了實際行動。當然,我也是千千萬萬名家長們之中的普通一員,家裡的小朋友也有報補習班和興趣班的相同經歷,周末同樣也曾經在不止一個興趣班之間奔波。
  • 教育,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從孟母三遷談孩子的起跑線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個說法從什麼時候開始流行起來的已經無法考究,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句話在中國家長中非常流行。今天就讓我們來談一談什麼才是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雖然房貸和借款不知道要多久才能還清,但似乎已經看到孩子在學區房出生,且生在了一個相對較高的起跑線上,順理成章的上了雙語幼兒園,重點小學,重點中學,重點高中,清華北大已經在招手了。然而事情真的是這樣嗎?讓我們完整的看一下孟母三遷的故事。「昔孟母,擇鄰處」,孟子的母親為了孟子有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經過三次搬家搬到了學堂旁。
  • 都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起跑線到底在哪裡?
    六道問題問完,最終有一位女孩站到了最前,但仍有四位同學留在了起點。從開始到結束,旁邊的同學一個個跨步前行,而只剩幾個一步沒有動,呆呆的站著。不知道那個時刻他們的內心在思考些什麼?又能思考些什麼?02、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之前看過一部印度電視,名字就叫《起跑線》。影片用一句話概括了整部電視的主題,那就是「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 上海國際學校的孩子吃發黴番茄、變質洋蔥,日本小學生的午餐卻如此用心
    一位家長告訴記者,去學校看孩子曾無意中發現:孩子們吃的午餐十分簡陋,不太符合校方向家長們收取的「每人每天24元」的餐費標準。日本人平均身高在戰後增加了近10公分,達到170.7cm,排名全球第29,高於中國(169.7cm,列32);現在,日本肥胖率只有4%左右,全球最低,日本人的壽命連續20年世界第一。這段發布在youtube上的8分鐘視頻,有1600多萬次觀看、1萬多條評論。不少網友看後驚呼:我們輸在了起跑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