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陽85歲老人的書法「絕活」:閉著眼雙手寫草書,兩行字「一般無二」

2020-12-25 騰訊網

揚子晚報網11月13日訊(通訊員 倪亞瓊 丁華明 記者 高峰)「太稀奇了,這地上的草書飄逸灑脫,更難得的是雙手一起寫,兩行字一般無二!」11月13日清晨,在宿遷市沭陽縣建陵公園一角,人群裡不時傳來叫好聲,走近一瞧,原來是85歲的傅廣金老人正在寫地書練字,只見老人閉著雙目,雙手握筆,左右開弓在地上寫起書法來,如行雲流水般。

傅廣金老人在公園裡表演他的書法「絕活」,老伴在一邊提著水桶

談起這個書法「絕活」,傅廣金老人的思緒打開了。老人學習地書有9年多時間了,開始的時候,他是一隻手在地上書寫,書寫熟練之後,老人突發奇想,可不可以兩手同時書寫呢?「既能練習書法,又起到鍛鍊身體的作用。」傅廣金說。

現在,每天清晨,他都會拿著地書筆,老伴兒提著小水桶,相伴來到建陵公園,寫上一段。如果去不了公園,老人就會在家寫寫毛筆字,風雨無阻。

「大地為紙水作墨,每天可寫萬千百。節能環保健身體,傳承文化楷模式。」傅廣金為此還寫了幾句打油詩,他的這一手書法絕活兒,成了公園裡的名人。

傅廣金老人在練習書法

「我這輩子沒有別的愛好,不抽菸、不喝酒,唯獨就喜歡書法。」傅廣金說,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剛開始學寫字便迷上了書法。那時候條件有限,沒有專門的書法老師教,也缺少紙筆,石板、桌子、農村土圍牆都是他練習的地方。

「說起來有點丟人。有一年冬天,鄰居家剛做好的泥巴圍牆,光滑如紙,就拿樹枝在上面練起來,好多面牆都花了。後來,鄰居找上門,挨父親打了一巴掌。從那時候起,我發誓更要把書法練好。」

參加工作後的傅廣金不抽菸、不喝酒,寫書法成了他的唯一愛好,甚至連出差他都帶著筆墨紙硯。

功夫不負有心人,隨著練習的年頭增多,傅廣金的字也寫得越來越好了。傅廣金的一些書法作品入選了中國書畫研究院組織編纂的《翰墨中國》大型系列書畫集,還被評為「翰墨中國金獎」;曾獲第三屆「金鼎獎」全國書法美術大展賽銀獎等,還曾先後兩次舉行個人書法展。

傅廣金老人和老伴

跟著老人來到其家中,一進門撲面而來的就是淡淡的墨香,書桌上乾淨整齊地擺放著筆墨紙硯,邊上放著一幅長卷。「這個是我去年完工的70米長卷,楷書《共產黨宣言》花了兩三年時間才抄完。」傅廣金說,退休以後,自己很喜歡讀書,一邊讀一邊手抄,還抄寫了《馬克思資本論》(選段)、《黨章》等。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我這85歲的人了,健健康康的,空閒時間寫寫書法,其樂無窮,老年生活充滿了幸福感。」傅廣金樂呵呵地說。

校對 李海慧

相關焦點

  • 安徽一7歲女孩雙手同時寫字,家人稱沒有刻意訓練
    網友評論延伸閱讀沭陽85歲老人的書法「絕活」:閉著眼雙手寫草書,兩行字「一般無二」「太稀奇了,這地上的草書飄逸灑脫,更難得的是雙手一起寫,兩行字一般無二!」11月13日清晨,在宿遷市沭陽縣建陵公園一角,人群裡不時傳來叫好聲,走近一瞧,原來是85歲的傅廣金老人正在寫地書練字,只見老人閉著雙目,雙手握筆,左右開弓在地上寫起書法來,如行雲流水般。談起這個書法「絕活」,傅廣金老人的思緒打開了。老人學習地書有9年多時間了,開始的時候,他是一隻手在地上書寫,書寫熟練之後,老人突發奇想,可不可以兩手同時書寫呢?「既能練習書法,又起到鍛鍊身體的作用。」
  • 安徽一7歲女孩雙手同時寫字,家人稱沒有刻意訓練,碰巧都會
    11月21日,在安徽宿州,7歲女孩雙手寫字的視頻走紅。女孩雙手熟練寫字,字跡工整。小孩姐姐桑女士稱,今年妹妹7歲上二年級,平時習慣用左手寫字,左手寫字會比右手舒服,平常沒有刻意訓練,只是碰巧都會。網友評論延伸閱讀沭陽85歲老人的書法「絕活」:閉著眼雙手寫草書,兩行字「一般無二」「太稀奇了,這地上的草書飄逸灑脫,更難得的是雙手一起寫,兩行字一般無二!」
  • 書法收藏之草書
    書法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草書是漢字的一種字體,特點是結構簡省、筆畫連綿。形成於漢代,是為了書寫簡便在隸書基礎上演變出來的。 廣義的草書:是指草寫的書體。它包括兩種情況:一是,在文字不統一的遠古時代,自然不會有統一規範的草書,那時出現的潦草的字,就屬於廣義的草書;二是在文字統一後,在應急的情況下,或者是在起草文書稿件、記錄他人談話時,行筆快捷,筆畫連帶、省略,信手寫的不規範的潦草的字,這種潦草的字很難用於交流,隔久了甚至連寫字的人也難以識別,這種潦草的字就屬於廣義的草書。
  • 能雙手同時寫字,還能閉目盲寫 沭陽83歲老人顯絕技
    10月9日下午5時許,在沭陽縣建陵公園內傳出陣陣叫好聲,原來是傅廣金老人又在這兒用地書筆寫字了。據了解,今年83歲的傅廣金家住沭陽縣建陵商都小區,酷愛書法70年的他有一個絕活兒:能雙手同時寫字,甚至還能閉目盲寫。
  • 當代草聖林散之談草書
    他的草書看似龍飛鳳舞,隨心所欲,出神入化,滿紙菸雲,其實,他是用楷法寫成的,所以他筆筆行得開,筆筆留得住,絕無漂浮之感。再看散之先生的學書道路:十六歲學唐碑,三十歲以後學行書,學米芾,六十歲以後才學草書。可以說,散之先生是以楷書和行書在結字、用筆、用墨、章法等各方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之後才學習草書的,所以他的草書沉著寧靜,似快而實慢,有條不紊,一筆不苟。
  • 書法之草書
    這「勢」就是「血脈」、「筋脈」,是章法氣勢形成的根源,也是草書章法形成的原因之—。清梁同書說「氣須從熟中來,有氣則自有勢,大小、長短、欹正,隨筆所至,自然貫注成一片段。」(二)錯綜變化草書章法之錯綜變化難以名狀,錯綜者指字之大小錯綜、疏密錯綜、用筆輕重錯綜,欹正錯綜等,懷素《自敘帖》、張旭《古詩四首》皆極盡錯綜變化之能事,其章法常以「雨夾雪」喻之。
  • 于右任1944年出版的字帖,《標準草書》節選鑑賞,草書書法的精髓
    于右任 于右任的書法奧秘在於以意御筆,神遊太虛。用筆唯簡,筆隨意書。于右任的書法也貴在用線,用線十分有力,雄渾灑脫,開一代書風。從書法發展史來看就可以體會到于右任書法的美感了。明清以降,書法更講究文人的個人意趣,樸拙澀開始佔主流。但現在卻矯枉過正一條道走到黑,出現了為藝術而藝術的醜書,這就背離了書法的本質。他的字易識、易寫、準確、美麗,道盡書法真諦。可惜今人多不識大道至簡的道理,把一些畫蛇添足、不守規矩的怪書、醜書當成最高境界,可笑至極矣!
  • 9歲小孩秀書法,一手草書酣暢淋漓,專家卻說:毀了
    盧奕天今年已經15歲了,不過,他早在9歲的時候,就憑藉一段草書視頻火了一把。看到標題大家可能會覺得不可思議,原因很簡單,因為書法神童很多,但是所有的書法神童,鮮有人是憑藉草書成名的。為什麼?因為草書要寫得好,其實是最難的。草書絕非亂書,它也有嚴謹的章法和傳承。因此,我們傳統的書法學習,都是先從楷書開始,再慢慢升級到行書和草書。換言之,沒有足夠的功底和人生閱歷,草書很難寫出韻味!
  • 給範迪安草書找錯字,是不是閒的?這不是草書欣賞的打開方式
    只是他的油畫才能過於顯眼,可能對他的書法創造就有所遮掩,因此提到範迪安先生的名字,知到其畫法了不得的人大有人在,不知其書法功夫的人也是存在的。今天我們不妨不談他的油畫創作,主要看範迪安先生的草書書法功夫。我發現,在欣賞範迪安先生的草書作品的時候,有一種比較奇怪的現象,就是有的朋友可能會用比較挑剔的目光,站在找茬的角度去為範迪安的草書挑錯字。
  • 700年前的一幅「墨寶巨珍」,這麼美的草書,在整個書法史也罕見
    鮮于樞草書《石鼓歌》我們都知道元朝的書法大師趙子昂,其實趙子昂的書法成就跟他的指點是分不開的,趙子昂曾經這樣評價他的書法:「餘與伯機同學草書自此之後,趙子昂的書法才回歸晉人,才開始舉起了一面「復古」的大旗。元代的書壇有兩位「巨擘」,一個是趙子昂,另一個是鮮于樞,他們兩人被譽為書壇「二傑」,從整個書法史來看,趙子昂的綜合水平高於鮮于樞,而草書水平則遠不如鮮于樞。
  • 啟功不精於草書, 是因為沒有把握書法的節奏感?
    所以,筆者將要論及啟功書法存在的不足,是心有顫顫然的。但是,有話在咽,不吐如梗,還是把想說的書法觀點說出來,贊成也罷,板磚也罷,都是交流的一種方式,坦然而受之吧。啟功書法有一個明顯的不足,就是他不精於草書創作。如果是一位平常的書法家,草書寫得不好,或者不寫草書,也並不是大問題,但是作為一代書法大師級別的人物,草書不寫或是草書寫得不過關,實屬是一件遺憾的事。
  • 中國書法-楷書、行書與草書
    中國古代書法從古至今為世人所喜愛和推崇,今天紫色百合香為您淺述楷書、行書與草書的相關收藏知識,使您對楷書、行書和草書有更為深入的了解。這一時期一些書法大家對楷書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並且開創了端莊工整的楷書體,為後世所學習的典範。這些書法大家如世人熟知的王義之、王獻之、鍾繇等。唐代是楷書大力發展的鼎盛時期。唐代的楷書風格是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書法精華,形成了唐代自身的風貌。唐代的楷書是後人所學習的範本。
  • 中國書法的練習之草書篇
    中國書法的練習之草書篇可以說,草書是各種書體中最富變化也最難琢磨的一種,故前人有「草無定體」之說。當然草書也有規律,也講重心平穩,只不過它更注重整體的平衡。由於草書書寫速度加快,節奏變化大,簡化現象多,用筆、結體的難度也加大。所以,要寫好草書,就要認真研究和把握以下的草書結體規律。一是化繁為簡、一符多用。草書的形成是出於實用的需要,為加快書寫速度,便刪繁就簡,以趨急速。
  • 草書英語是否瀕臨滅絕?
    我的聽眾似乎希望,作為一個對書寫之美著迷並且其雕刻工具本身似乎是一種草書工具的人,我將楓木或櫻桃般的小木製表簧的小捲髮剝落,我會同意這一點。他們並為草書的衰落和數字寫作形式的興起哀嘆。而且,我是他們的同齡人:我66歲,和他們一樣,我在小學時就被教草書(也就是說,字母和連字的組合像乘法表一樣被灌輸給我)。
  • 內蒙一位草書大師,一天能寫3萬字,被譽為:書法史上最勤奮的人
    在書法界,要想成為真正的書法大師,有幾樣因素是必不可少的,我們縱觀歷代的書法大師,幾乎每個人都具備這些因素。第一是優質的書法資源。康裡巎巎草書《張旭筆法卷》而古代的一些書法大師幾乎都是有著優質書法資源的人,晉人的書法家一般皆為高門大姓的子弟,往往有高人傳授,而唐代的大書法家多為高官厚位者,書法資源尤其豐富,歷代的書法大師幾乎皆為士大夫階層的人
  • 美術研究|邱振中:論草書,草書是最為充分展現書法書寫性的書體
    內部運動只是在用毛筆書寫時才出現,硬筆書寫時一般不存在內部運動。由於每個人每一次書寫都有微妙的差異,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和積累,毛筆書寫的內部運動積累了無數的形態。換句話說,永不重複的內部運動,導致了毛筆書寫內部運動無與倫比的豐富性。
  • 書法評論:對學寫草書的一點意見
    還有一些人是天天在找草書字帖,在記草字的筆畫,他們可能有這樣的想法:能寫成通篇草字象張旭懷素那樣的狂草,豈不很好嗎?對前一種人的想法,我不太贊同。因為書法的法度是歷史長期形成的,離開這個法度,別人就不可能認識。是不是可以有所創造而改革一下?
  • 李志敏書法:碎筆草書,如小雞啄米 網友:這樣寫草書,比較難受
    李志敏書法:碎筆草書,如小雞啄米 網友:這樣寫草書,比較難受。李志敏生前是一位法學家,為什麼成為了書法家?這與當時法學家寫書法的人不多有關係吧,應該說李志敏的書法在法學家裡面是比較上等的品質,但是如果說李志敏的書法在書法專業隊伍裡算是上等品質,卻是不切實際的。
  • 想要寫好草書,草書的一般規律不可不知!
    廣義的草書,指不論何時、何體,凡是寫得草率、隨便的字,都可以稱之為草書。如篆書時代有草篆,隸書時代有草隸,楷書時代有行草等。宋代張卻《南軒集》中說:「草書不必近代有之,必自筆札以來便有之,但寫得不謹,便成草書。」這裡指的就是廣義的草書。狹義的草書,是指具有一定的法度,自成系統的漢字草寫法,是書法中的一種書體。本書所述的是狹義的草書。
  • 大學生自製6米長個人簡歷 全部用草書篆書等手寫
    大學生自製6米長個人簡歷 全部用草書篆書等手寫 2014-10-21 17:08:03記者看到在這幅超長簡歷中,還分別使用了草書、篆書、行書等多種字體,很是特別。  「寫書法是我的特長,6米長的個人簡歷內容也是全部用毛筆手寫而成。用這種方式來記錄大學裡的一點一滴對自己來說很有意義。我還想在大學畢業時,把這份簡歷交給授業恩師,為大學生活畫一個完美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