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問題的角度,看角度的問題

2021-02-08 測量科技研究苑

關於角度的制式有三種:弧度制、十進位和度分秒制。它們之間的相互轉換方法,您知道麼?



這種表達方式在數學課上最為常見,也最容易接受。下面是轉換關係:

1°=60'=3600"

1'=60"

Calypso內默認的是十進位的表達方式,如果遇到圖紙標註是11°12'13",您如何輸入呢?


十進位是Calypso的默認選項,也是圖紙的常規表達方法。


例如圖紙上標註21.23°,那麼換算度分秒是多少呢?

21.23°=21°+0.23°

0.23°*60=13.8'=13'+0.8'

0.8'*60=48"

所以 21.23°=21°13'48"


弧度制來源於半徑為1的圓周長的計算。

C=π*d=2π

1°=2π/360°=π/180°

所以 π=3.1415926535898.=180°


那麼弧度制21.23換算度分秒是多少呢?

(21.23/3.1415926)*180°=1216.3894...°


4.1 元素的投影角及陣列的角距填入數值,完全取決於角度制式的設置,如上文描述。例如結果元素內的長度角度的使用。


如果選成長度,那麼21°13'48"立刻轉化為弧度制,如下圖:


4.2 在輸入公式時,如果需要輸入十進位的角度一定要加rad()。因為公式裡識別的永遠是弧度制,別問我為啥,Excel裡也是這樣的。


如果直接輸入66.88,Calypso會識別成幾度呢?

因為Calypso將66.88識別成了弧度制了。


這三種分別是rad(),angle()和deg()。

5.1 rad(十進位),意為將括號內的十進位數值識別成弧度值,4.2已經說明,不再累述。


5.2 angle(度,分,秒)意為將度分秒制轉換成十進位,下例:


5.3 deg(弧度值)意為將填入括號內的弧度值轉換成十進位,下例:

弧度制3.5相當於200.5352...°


相關焦點

  • 情景理論角度看南海問題
    情景理論角度看南海問題新華社記者 2013年菲律賓政府根據《聯合國海洋公約》的條例,向海牙國際仲裁法庭就南中國海島嶼主權爭端問題向海牙國際仲裁法庭單方面提請國際仲裁,要求法庭就中菲南中國海諸多島嶼主權作出裁定。
  • 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設身處地想一想
    我們常將「我」掛在嘴邊,便是常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於是,我們談的,就都是自己,我們關心的,就都是自己的利益。可是,我們很在乎自己,別人也很在乎他自己!如果我們只能站在自己的角度,為自己的立場謀取利益,那麼,人與人的交往,就容易發生矛盾和糾紛。這個時候,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一下問題,相互之間為對方的利益作出讓步,最終達成互惠互利,不也很好嗎?
  • 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
    人們很多心理問題的產生都是因為自己不能發展和維持令自己滿意的人際關係。比如親戚、朋友、家人、同事、鄰居之間的關係。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就要學會從對方的視角去看世界。 夏蟲不可語冰。很多人都知道這句話,但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一句貶低他人的話。我卻不這麼理解。這是先賢的大智慧,先賢告訴我們:如果你想和夏蟲處好關係,那麼你就要從夏蟲的祝角去看世界,而夏蟲的視角是永遠都看不到冰的。如果你和夏蟲語冰,可想而知你會把關係處成怎樣了。
  • 孫立平:什麼叫從社會結構的角度看問題
    大家看我的文章的時候,可能會有一種感覺,就是在這些文章中,看問題的角度可能與其他學科的學者有些不同。
  • 看問題角度不同,結果會大相逕庭(哲思好文)
    這首詩,形象地說明了,一個人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得到的認識和結果,就會大不一樣。而且,事情還遠不止如此。如此說來,我們就不能不對看問題的角度,進行認真的分析、研究和把關,然後儘可能地從事物正面的角度、從事業發展的角度、從有利於自己健康成長和幸福快樂的角度,去看問題,去做決策,去幹事情。這樣,才能在充滿風險和磨難的人間,成就健康、幸福和快樂的人生,讓平凡的人生,不再人為地蒙上厚厚的灰塵。
  • 站在孩子角度看問題
    作為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工作時,就要研究學生、讀懂學生、理解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學會和學生溝通,應俯下身來看學生!
  • 換個角度看問題,生活也變得不一樣了
    同一件事,看的角度不同,心情也不相同。人生難得糊塗,有時候得糊塗也是生活智慧。有個老奶奶她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嫁給賣雨傘的,二女兒嫁給賣糕點的。鄰居勸慰她:「大娘你看下雨天大女兒家的雨傘賣得好,生意興隆;天氣晴朗二女兒家的糕點賣得好,客似雲來。這樣你還有什麼可擔心的呢?」老奶奶轉念一想,確實是這麼回事,心情就馬上好起來,做什麼都有勁了。換個角度看問題,問題也變成好事了,心情也變得不一樣了。
  • 換個角度看問題,不要執著於一種思維
    於是先生說:「我們從每個角度看到的事物的樣子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思考問題的時候,要從不同的角度考慮,不要拘泥於一種思維。」但是另一名樵夫勸道:「你不要揪著這一點小問題不放嗎,想想啊,這個布比棉花值錢多了,浪費點力氣就浪費了唄,你為什麼不換個角度想想,有了這些布,我們可能就能做上小生意了呢?」可是同伴依舊堅持不換麻布。先前發現麻布的樵夫見屢勸同伴不聽,只得自己竭盡所能地背起麻布,繼續前行。又走了一段路後,背麻布的樵夫望見林中閃閃發光,待走近一看,地上竟然散落著數壇黃金,心想這下真的發財了。
  • 從經濟學的角度看就業難問題
    大學生就業是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重大民生問題。解決和改善就業問題無異於促進經濟發展。如何解決就業困難,我們不妨從經濟學的角度來思考,這可能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啟示。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當代中國大學生的就業困難主要表現在經濟增長放緩,就業不足,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引發的結構性就業矛盾,勞動力市場分割以及區域經濟不平衡。
  • 換一個角度看問題,你的生活將大不一樣
    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所得到的心態也不同。我舅舅住的房子不大,甚至是蝸居可以形容,因為離人民公園很近,所以常跟我們說:「別看我的房子小,人民公園就是我的後花園,想去就去。」一般人只看到了房子小,不適宜居住。
  • 英語面試問題:站在面試官的角度看問題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職場英語>面試英語>正文英語面試問題:站在面試官的角度看問題 2016-09-08 15:28 來源:恆星英語 作者:
  • 六招應對負面情緒 學會從積極的角度看問題
    六招應對負面情緒 學會從積極的角度看問題發布時間: 2020-06-08 11:28:58   |  來源: 新華網   |  責任編輯: 張豐近日,天津市精神衛生中心臨床心理科主任兼司法鑑定中心主任陳清剛表示,不論是職場人,還是面臨各種考試的學生等,都需要找到自我調節的好方法,用積極的角度看問題,調整情緒,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好。天津市精神衛生中心臨床心理科主任兼司法鑑定中心主任陳清剛如何來應對生活中的壓力呢?陳清剛總結了6方面內容。陳清剛表示,第一情緒的早期識別。
  • 看問題,怎麼找角度?給孩子加一味學習的「切角」料理
    同樣的一個問題,每個人的觀點各不相同。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觀點本身就帶有主觀色彩,有著一定的個人傾向。與觀點相比,角度更重要。角度是觀點的發源,角度比觀點更客觀。看待任何問題,值得人們思考的不是現成的各種觀點,而是這些觀點背後的分析角度。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他們的區別就在於能否發現角度。
  • 攝影角度有問題?看這5張示例
    侍墨姑娘又仔細看了看,確實如粉絲「木子西風」所說,照片的截取位置在阿姨右臂的肘關節;而且根據阿姨後腦的方向推測,阿姨確實是手拿著葉子,眼睛沒看葉子——讀者確實猜不著阿姨在看什麼。侍墨姑娘覺得,應該給粉絲「木子西風」貼個小紅花。
  • 思考問題的角度
    5個思考問題的絕佳角度1. 證據:我們怎麼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有什麼證據可以證明?當一件事情發生的時候,需要收集相關的信息,來輔助做出正確的判斷,一手信息重要性大於二手、三手信息。2.視角:如果站在其他人的視角看這個問題,會怎麼樣?如果再換一個視角呢? 立場不同、視角不同,儘量尋求更多的利益相關方綜合判定。3. 聯繫:他們之間是否存在某種規律和模式?我們是否在以前見過這樣的模式? 留意所收集的信息間的蛛絲馬跡,注意細節上的關聯。4. 猜想:如果它與眾不同,那會是怎麼樣的?
  • 你能站在孩子角度看問題嗎?
    昨天用KFC公眾號下單時沒看清楚,以為那買的是可樂,拿到手才知道是咖啡,沒法換隻能跟孩子一人一杯喝掉,於是昨晚我倆都失眠了,一直到三點多才睡著,早上快八點時叫他起床上興趣班,叫醒他眼都睜不開,我直接問他是請假還是起來上課,他迷迷糊糊的說請假,我說那你繼續睡吧!
  • 換個角度去看問題,換種思維去對待身邊的事物
    換個角度去看問題,換種思維去對待身邊的事物,就像沙漠中的一眼清泉,冬天裡的一縷陽光,黑夜中的一絲光明,都會給你帶來更多的驚喜。換個角度看問題,需要心態的轉變。中國有一位著名的國畫家俞中林擅長畫牡丹。有一次,某人慕名要了一副他親手所繪的牡丹。
  • 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別讓自己成為討厭的大人
    他們身高沒大人高,所以沒有興趣看那麼高,那麼遠,那麼宏觀。地面離他們比較近,地面上的東西才是最吸引他們的。比如地面上的小蟲子,走路踢起來的石頭,積水的倒影,還有為什麼雪地踩下去會咯吱咯吱的響。而那些天氣、朝陽、大樹、空氣,其實都是以大人的角度去揣測孩子的心理。孩子們很聰明,只是不會表達。
  • 從家庭的角度看問題||家庭治療的工作概念
    比如一個丈夫說妻子太喜歡抱怨,從關係的角度看,嘮叨表明妻子沒有得到傾聽和注意,而妻子越是抱怨,丈夫越是忽略她,丈夫越是忽略妻子,妻子就越不斷地說。可以明顯地看出,這個過程其實是相互的循環因果,問題是由一系列行為和反饋所維持的。2溝通的過程家庭治療更關注溝通的過程而不是內容。
  • 與孩子溝通五種妙計✭說話時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
    因此,家長應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 《教育與家庭》一書中寫道:有一些家長,喜歡用完美無缺的標準,用高出孩子實際年齡的尺度要求孩子,這種「成人主義」的家長總是對孩子挑剔指責過多,要求過高。他們認為孩子這也不行那也不行,而不是尊重他們,這樣不光極大地打擊了他們的積極性,而且使得孩子離家長遠遠的,有話也不願意說,有情況也不報告,根本不與家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