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抗.議!中文教育在德國的尷尬

2021-02-20 朱奎和你聊

      去年,【德媒】《明鏡在線》發表了一篇文章:

為什麼德國的()學生們不學中文了?

文章的意思是說

在德國只有大約5000名學生學習中文。這個數字在一番曾經的繁榮之後便逐年下降。

原諒我不轉發這篇文章,因為,德國人討論了半天,根本沒有討論到根上,德國,不缺乏對中國有偏見的人,德國缺乏的是真的了解中國文化和了解中國的人,甚至,沒有嚴格意義上的「中國通」!

更可氣的是,德國的所謂專家和中國的專家一個概念,當然,我只是指中文教育,因為,德國的中文教育出現這種情況,完完全全是由他們不了解中國和對中國帶有偏見的所謂「專家」來主導。

這些不了解中國和對中國持有偏見的「專家」批評道:

 「我們將對中文的一切解釋全都留給了中國人。」

       我對此對德國的「專家」們提出「嚴重抗議!」

        德國人一副凌駕於中國人的樣子,好像中文當然的解釋權應該屬於德國人?

       對中文的解釋權當然應該天經地義屬於中國人!

       看一看什麼是德國人的解釋權:

       因為女兒是德國一所非常有名的培養翻譯人才的大學裡研究生畢業,而且在繼續學業讀博。

       所以,加之和德國的漢學家有過接觸,有的還是非常好的朋友,再加上,筆者在德國居住了31年,所以,自以為有發言權。

       中文在德國為什麼這麼慘?

       理由如下:

       1.德國大學所用的教材,全部源於臺灣。

          什麼時候了,還試圖呼籲中國恢復「繁體字」。

          教授們居然還荒唐地認為:

          中國會恢復繁體字。

       2.德國媒體最大的功勞,就是不斷的詆毀中國。

       3.德國漢學教授的浮淺和對當今中國的不了解。

          8200萬德國人只有區區幾個漢學家可以講相對流利的中文,很多中文漢學系的教授都不會講漢語,只會講簡單的中文。

       4.以庫先生為首的德國漢學家本來就為數不多,每一個都以攻擊中國為榮耀。

       5.德國人骨子裡的大日耳曼,骨子裡的「黃禍」意識。

       6.德國媒體對今天中國發展的「醋酸」。

       7.德國政客對今天中國文化的「抵制」和嗤之以鼻。

       8.國內利益集團對中國的反宣傳,例如「打假」,於是,德國人理解,中國的東西,不是抄襲,就是「假貨」。

       9.國內無素質旅遊者的「無素質」被放大。

       10.8200萬德國人,大多數人對中國的了解還停留在幾十年前,甚至更早。

       再來看看德國的教授們如何「解釋中文」?

       女兒剛讀研究生的時候,翻譯了漢學教授留的幾首詩,是三十年代臺灣詩人的詩,讓我看一看,女兒的翻譯沒有大的出入。

       過了幾天,女兒告訴我,她的翻譯全是錯誤的。

       她拿來了教授的譯文,一共是三首短詩,我看了以後,大跌眼鏡,我的第一個想法,就是讓女兒退學,或者另外選擇教授和專業。

       因為,他的所有三首詩的翻譯,與原文幾乎差之千裡。

       如果是在中國,我肯定會這麼做。

       我告訴女兒,你在這個「教授」這裡,得不了好分,因為,你的中文德文都好,你的「教授」,幾乎不懂中文。

       女兒和太太忌憚德國教授的權威,也不敢挑戰教授的權威,因為,你沒有辦法挑戰,這個教授,就是這個系的最大的權威,你如果挑戰,只有放棄不讀。

       這個就是德國教授漢語教授的「權威」😢。

       這是絕對的真實!

       這就是德國教授「中文的教授」!

       我真的難以理解。

       我深知,德國對教育的重視度。

       但是,悲哀的是,中文教育在德國就是這麼一個情況😢。

       中文在德國的尷尬境地,還要假以時日,甚至要等待德國新一代的崛起,因為,他們融入了很多新的理念,而不是像他們的上一代,骨子裡的永遠帶著有色眼鏡看中國。帶著歧視看中國人。

相關焦點

  • 德國學校的中文教育值得深思
    在德國的教育體制中中文還沒有被納入成為一種語言。德國大語種只是英語和法語或西班牙語!最近德國在哥廷根,蒂賓根和波鴻的加強了中文教育,每年將會教育訓練出30名新的中國教師。這個教師的保有量也只能保障德國幾千名學生選修中文的教學需求。
  • 德國學校裡的中文教育,值得深思
    回憶起在中國的三年小學生涯,Marisabel感覺很美好,她也非常喜愛中文。Marisabel居住的北威州其實是德國和中國接觸最為頻繁的聯邦州, 然而她還是沒有在家附近找到提供中文課程的學校。據統計北威州也是德國中文教育最普及的聯邦州,學習中文的中小學生人數高達2000人,而全德國學習中文的中小學生也大約只有5000人。
  • 捷克議長秀中文說「我是臺灣人」 臺灣網友炸鍋了
    捷克參議院議長維斯特奇爾率團「竄訪」臺灣,今(1)日率國會議員赴臺當局立法機構發表演說。他引述美國前總統美國總統約翰 · 甘迺迪 1963 年於西柏林的「我是柏林人」說強調,聲稱表達對臺灣人民的支持。說到這,維斯特奇爾就以中文發音說「我是臺灣人」,朝野「立委」立刻爆出熱烈掌聲。
  • 人在德國,我的中文咋辦!?
    人在德國,中文咋辦?!
  • 德國「中文熱」是假的?德專家:中文對德國學生來說太難了
    「德國『中文熱』是假的?」
  • 德國市場上十款抗敏牙膏進行測試 │平價抗敏牙膏的勝利
    德國最大的產品質量測試機構Stiftung Warentest(中文為:德國產品測試基金會)曾經專門做過一期抗敏牙膏測評,選擇了德國市場上十款抗敏牙膏(sensitiv)進行測試。總體而言,測試結果比較好,僅有Logodent Zahn cremem sensitiv一款牙膏被判定為不合格,而Aminomend旗下的一款抗敏牙膏和Elina旗下的蘆薈抗敏牙膏被評為合格級,其它七款牙膏都被評為Gut優秀級。我們來詳細看看這十款德國市場上最暢銷的抗敏牙膏。
  • 德國漢園杜塞道夫中文學校:敲開教育體系之門
    原標題:德國漢園杜塞道夫中文學校:  從中文班到敲開當地教育體系之門(華校故事)  本報記者 趙曉霞  2007年3月的一天,正在北京出差的王傑接到了愛人孫曉帆打來的電話。
  • [留學朋友圈]留學德國說不好德語會遭遇哪些尷尬?
    以下為經歷分享:大家好,我是在德國留學的盼盼。所有的留學生在異國求學、工作都會面臨語言關。在德國雖然有些專業可以選擇用英語學習,但絕大部分專業都使用德語教學,考慮到未來在德國實習的可能性,我還是選擇了德語授課。跟英語不同的是,德語是一門我從來沒接觸過的語言,為了能儘快提高德語水平,我只在國內的語言學校學了三個月就出國繼續上語言班。
  • 上海民警遇到德國留學生,網友:這就是英語考試時的我!
    近日,就有一位德國留學生, 從國外抵達上海想要進入小區回到自己的屋內,尷尬的事情就這樣發生了~小區保安由於語言問題無法交流,返滬人員信息也無法填寫,保安打電話向警察求助……這次接受考驗的民警小哥,網友們也十分熟悉了:去年一檔警務紀錄片,就讓很多人注意到了這兩個小夥!
  • 德國「中文熱」是假的?德專家回應
    原標題 德國「中文熱」是假的?德專家:中文對德國學生來說太難了  「德國『中文熱』是假的?」德國《威斯伐倫郵報》22日報導說,德國人口最多、與中國經濟最緊密的北威州只有38所學校提供中文課程,參加人數僅約2000人。而學習法語的人數是學習中文的近170倍。這與媒體常說的「中文熱」很不相符。
  • 德國出版社實習見聞|給德國出版人的中文書單
    我原以為,自己這個小實習生,大概也就是坐在旁邊聽一聽、(為了避免尷尬地傻坐著)記一下筆記罷了,但策先生卻在例會快結束時點了我的名:「邱小姐,我知道您來自中國。能不能請您為我推薦幾本中國的書呢?」聽到這個請求,我並不意外,因為之前就聽科納普先生說過,我的前一任實習生,也就是在第一篇文章中提到的土耳其裔姑娘艾瑟吉爾,她就給策先生寫過一份土耳其書單。
  • 德媒:德國「中文熱」是假的?德專家回應!
    「德國『中文熱』是假的?」德國《威斯伐倫郵報》22日報導說,德國人口最多、與中國經濟最緊密的北威州只有38所學校提供中文課程,參加人數僅約2000人。而學習法語的人數是學習中文的近170倍。這與媒體常說的「中文熱」很不相符。
  • 中文翻譯在德國大受歡迎 - CCTV.com
    中文翻譯在德國大受歡迎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8月14日 23:32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8月14日電 目前,中文翻譯在德國很受歡迎
  • 初三學生必要會寫的「抗疫情」議論文怎樣才能打高分呢?
    距離中高考不到四個月的時間了,這次的「抗疫情」必將也會成為熱門考點,對於初三的學生來說,議論文是比較難寫的,我們就來看看「抗疫情」的文章又該如何去寫呢?怎麼才能夠獲取高分呢?就那下面的這個作文題目來說:>1<議論文寫法第一步:審題要清晰,確立自己的論點首先看材料,要分析出材料中在議論什麼話題。這裡李華的家人議論的是在這個特殊時期,是否還要遵循傳統觀念去走親訪友呢?
  • 德國姑娘自學的第一句中文:非常感謝你
    點擊播放 GIF 0.3M「我想去爬長城,想去吃火鍋。」近日,復星基金會聯合愛心企業捐贈德國的首批1.34萬件抗疫醫療物資,抵達漢堡後陸續交付前線,目前已分別捐贈至法蘭克福西北醫院、法蘭克福大學附屬醫院、以及位於疫情重災區的Städtisches Krankenhaus Heinsberg GmbH醫院和Uniklinik Saarland醫院,共計3400件防護服和8000隻口罩,其中包括2000隻紅區口罩。
  • 中文時代到來:德國不學中文就是跟不上時代,全英國開始學中文!
    但實際上,學習中文的外國人在逐漸的攀升,就如英國和德國一樣。德國提出學中文就在4月底的時候,德國FDP領導人克裡斯蒂阿就用了一段中文開場白,他說:在社會和經濟位於不斷變化的時候,我們必須要跟上時代的腳步,按照目前的情況,我們的孩子不光要學習英語還要學習中文」。當然外國人逐漸的認識到中文的重要,並不僅僅是德國率先提議這麼做。
  • 不懂中文的尷尬?德媒報導指責中國「戰狼外交」,這個漢字卻寫錯了
    德國《每日鏡報》8日以「中國的戰狼」為題刊登一篇批評性報導,指責中國「戰狼外交」。該報導本來要配一個中文的「權」字圖片,卻多了一點,成為「杈」字,遭到許多讀者和網友嘲諷。《環球時報》記者看到,這篇文章刊登在8日出版的《每日鏡報》的第六版。
  • 捷克議長在臺灣用中文說「我是臺灣人」
    捷克參議院議長維斯特奇爾不顧該國總統澤曼和總理巴比什的反對, 率領代表團正在臺灣「訪問」, 維斯特奇爾今天(1日)在臺演說時效仿美國前總統甘迺迪那句知名的「我是柏林人」,並用中文聲稱「我是臺灣人」。頓時,島內有綠媒和「綠委」都嗨了。
  • 中文「特別難學」?德媒分析為何德國學中文的人不多
    參考消息網10月30日報導 德媒稱,在最近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柏林墨卡託中國研究所研究員安德烈婭·弗倫澤爾系統地研究了德國學校的中文課程,發現自2012年以來,選修中文的學生人數在全國範圍內停留在5000人。
  • 德國漢園網絡中文學校——疫情下學生的「文化大餐」
    德國各地的中文學校在迅速參與公益課程的同時,大家還積極採取各種「自救」模式,通過各種網課軟體及網絡平臺為孩子們創造一個疫情中持續漢語學習的環境。 疫情下的漢園杜塞道夫中文學校 漢園中文學校是德國最大的一所中文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