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埠初期的「老上海」《1852年上海年鑑與商務指南》影印翻譯出版

2020-12-13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上海10月30日電(記者 孫麗萍)167年前的「老上海」是什麼樣?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近日將北華捷報社出版的《1852年上海年鑑與商務指南》(即《上海年鑑(1852)》)影印並翻譯成中文出版。據悉,這是上海歷史上的第一本年鑑和已知的中國內地首本年鑑,也是一本西方人眼中開埠初期上海的「百科全書」。

1850年,英商在上海創辦第一份英文周刊《北華捷報》。1851年12月,北華捷報社刊印了這本年鑑。

據悉,該年鑑記載中國的風土人情,記載上海開埠初期的重要信息,反映了早期西方人對中國人的初步認識。從在上海僑民的詳盡名單到「十裡洋場」的商業設施;從揚子江航行指南到月相、月食,年鑑內容涉及古今中外、天文地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旅行風俗等方方面面,內容包括萬象。

年鑑中包含當時西方人繪製的詳細上海地圖,包括了境內重要的河道、步道、橋梁、寺廟及其他地理信息,地名均分別用中英文標註。這幅地圖對於研究早期上海城市發展彌足珍貴。書中還收錄《上海口岸1840—1850年氣候觀測均值一覽表》和《氣象測量記錄摘要》,被考證為上海歷史上第一次連續、系統的氣象統計史料。

除史料價值之外,該年鑑還收錄西方人對當時上海乃至中國的人文觀察。其中一篇蘇州遊記趣味橫生地描寫了一百多年前西方人在中國江南旅行的諸多細節。上海開埠初期,中方規定外國人離開租界往返不得超過24小時,因此外國僑民遠足通商口岸之外的地方,往往都偽裝成中國人的樣子,身穿長袍馬褂,甚至戴上假髮。

資深出版人、文史學者完顏紹元說《上海年鑑》作為早期西方人在中國編纂的年鑑,具有文獻學價值,也記錄了上海和中國在中西交流進程中的變化。

據介紹,由北華捷報社編纂的《上海年鑑》共有1852年到1863年十種。2016年,上海圖書館經拍賣獲得《上海年鑑(1852)》,並攜手上海地方志辦公室將之影印和翻譯出版。

責任編輯: 王頔

相關焦點

  • 1852年上海什麼樣? 中國內地最早英文年鑑將翻譯出版
    東方網記者熊芳雨3月20日報導:1852年的中國還是清朝鹹豐年間,此時的上海開埠已有10年,大量外僑湧入,累計有1201名外僑來到上海,黃浦江上往來穿梭的沙船構成了近代上海的支柱產業。這一年,出口的茶葉是2.5兩銀子/百斤,毛扇是1兩銀子/百斤,這些信息來源於目前所知中國內地的第一本城市年鑑《上海年鑑(1852)》(英文版)。
  • 中國內地已知最早英文年鑑將翻譯出版,一睹1852年的上海
    3月19日,由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上海市文史資料研究會、上海市年鑑學會共同主辦的《上海年鑑(1852)》專家研討會在上海市政協召開。《上海年鑑(1852)》計劃於今年6月由世紀出版集團上海書店出版社影印並全文翻譯出版。該書為2018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徐家匯藏書樓珍稀文獻整理研究」成果之一。
  • 一個半世紀前的上海什麼樣?《上海年鑑(1852)》帶你回到過去
    該年鑑計劃於今年6月由世紀出版集團上海書店出版社影印並全文翻譯出版,為2018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徐家匯藏書樓珍稀文獻整理研究」成果之一。圖說:《上海年鑑(1852)》內封 官方圖尋找最早年鑑2013年,復旦大學教授周振鶴提及上海圖書館收購羅氏藏書中有一冊1854年版的《上海年鑑》,為學者復原上海開埠初期的面貌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 中國內地最早的年鑑將全文翻譯出版 兼具史料及文獻學價值
    上海年鑑(1852)》專家研討會舉行。 陳靜 攝中新網上海3月19日電 (記者 陳靜)《上海年鑑(1852)》(英文版)是中國內地最早的年鑑。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19日透露,《上海年鑑(1852)》(英文版)計劃於今年6月影印並全文翻譯出版。
  • 堪稱上海百科全書!中國內地第一本英文年鑑,埋藏167年前這些城市秘密
    3月19日在上海市政協舉行的一場專家研討會上,承擔《上海年鑑(1852)》翻譯工作的上海師範大學教授周育民由衷感慨,「翻譯過程也是學習過程,接觸了很多過去很少或者從未接觸過的知識,對於上海相當重要的歷史信息。」
  • 《上海年鑑(2016)》出版,它是上海的「履歷表」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從市地方志辦公室獲悉,《上海年鑑(2016)》已於日前正式出版,圖文並茂再現2015年上海城市前進的步伐。 《《上海年鑑(2016)》總計156萬字,設46個欄目、294 個分目、1743個條目(包括資料條目29條),收錄表格193張,圖片516 幅,附主題索引、資料索引、表格索引、圖片索引。全鑑門類齊全,資料系統,數據準確,行文簡明,著力反映2015年上海的時代特徵、地方特色、年度特點。
  • 2020年《上海年鑑》英文版發布,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
    《上海年鑑》英文版《上海年鑑》英文版創刊於2002年,每年一卷,已連續出版19卷,為全國最早的英文版省級年鑑。2020版《上海年鑑》英文版的插圖上海的年鑑歷史可謂源遠流長。作為中國年鑑重鎮,上海見證了這類特殊地情文獻進入中國的路徑以及本土化過程。目前中國內地已知最早的城市年鑑是《上海年鑑(1852)》。
  • 上海辭書社「刻經」馬恩全集MEGA1國內首次公開影印出版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歷史考證版第一版(MEGA1)近日由上海辭書出版社影印出版,這是國內首次將這一馬恩全集最原始版本集齊並公開出版發行。12月22日上午,圍繞該出版物所展開的 「馬恩文獻的早期編纂傳播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借鑑」座談會在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舉行。
  • 在過去百年出版史上,「影印本」是如何演變的?
    如賀聖鼐《三十五年來中國之印刷術》(見張靜廬《中國近代出版史料初編》)中,只以亞鉛版套色膠印本為影印本。更常見的是不單列影印本概念,而將其分隸於石印本、珂羅版印本等範疇之內。不過,這就只強調了印刷工藝上的差別,而忽視了版本形態上的共性。
  • 2020年度《上海年鑑》英文版發布
    > 2020版《上海年鑑2020版《上海年鑑》英文版的插圖  2020年度《上海年鑑》英文版14日在滬發布。《上海年鑑》英文版創刊於2002年,系全國最早的英文版省級年鑑,至今已連續出版19卷,由《上海年鑑》編纂委員會主持編纂,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主辦。  《上海年鑑(2020)》英文版系統反映了2019年上海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發展軌跡,設有申城速覽、上海概貌、上海歷史等17個欄目,總計5萬餘字及百餘幅圖、表。
  • 《上海年鑑(2020)》英文版首發:全方位展示上海新成就
    10月14日,由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主辦、上海市年鑑學會承辦、當代上海研究所協辦的《上海年鑑(2020)》英文版首發式舉行。《上海年鑑》英文版創刊於2002年,每年一卷,已連續出版19卷,為全國最早的英文版省級年鑑。
  • 多特瑞中國總裁麥歐文應邀出席《上海年鑑(2020)》英文版首發式
    今年起,應中國駐波赫特命全權大使季平和美國《僑報》新澤西州主任張立春的要求,《上海年鑑》英文版將向美國和波赫兩國發送。  上海市年鑑學會副秘書長沈思睿當日希望海內外各界通過《上海年鑑(2020)》英文版更多了解上海、認識上海、投資上海。
  • 《上海年鑑(2020)》英文版首發 將向美國和波赫發送
    中新網上海10月14日電 (記者 陳靜)《上海年鑑(2020)》英文版14日首發,以文、表、圖、照的形式系統扼要地反映2019年上海自然、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等方面的發展軌跡。記者了解到,今年起,應中國駐波赫特命全權大使季平和美國《僑報》新澤西州主任張立春的要求,《上海年鑑》英文版將向美國和波赫兩國發送。
  • 張露博士攜最新力作《絲路江心鏡》與上海年鑑學會相聚星露閣
    金風送爽、秋色宜人,9月13日上午,以「穿越與展望」為主題的《絲路江心鏡》作品研討暨2020上海年鑑論壇」在上海南園風景如畫、美輪美奐的星露閣舉行。2005年,這艘唐代沉船落戶於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永久展出,並於今年9月15日首次在上海博物館巡展,這是今年中國與新加坡建交30周年的重大文化交流項目。夏立平教授以「中新友誼的過去與展望」為主題,深入淺出的回顧了中新友好交往歷史,歷數中新關係亮點,展望中新友好合作事業前景。
  • 綜錄 | 《上海檔案史料研究》總目(第1-20輯)
    上海學研究的回顧與思考租界檔案:近代上海城市環境研究價值及其應用口述歷史永安企業口述史料檔案指南上海市檔案館第十八批開放檔案上海百年名校檔案概述檔案架張元濟來往書札之一許寶蘅《巢雲簃日記》選刊(二)中國科學社社史資料老上海中學校歌選輯上海銀行行員舞弊史料抗戰時期上海經濟金融市況史料
  • 胡適手稿記錄娶親 藏家海外購回將影印出版[組圖]
    原標題:胡適手稿記錄娶親 藏家海外購回將影印出版[組圖]   編者按:近日《文匯報》刊登了《胡適留學日記手稿將首度公開作者記錄娶親經過》一文,介紹了收藏者梁勤峰去年從香港購得《胡適留學日記》,上海人民出版社將原稿影印出版的消息,東方網記者聯繫藏家獲得了獨家照片
  • 從年鑑中看城市工業遺產改造
    2014年5月18日,由原上海龍華機場大機庫改建的餘德耀美術館正式對外開放 圖片來源《上海年鑑(2015)》2015年,徐匯濱江獲建設部頒發的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而今,改造後的徐匯濱江成為集工業遺產、文化、休閒及雅居為一體的地方,深受市民喜愛。
  • 老上海黃包車
    現在也許難以想像,獨輪車在19世紀末的上海,不僅用來運貨,更是像現在的「計程車」一樣承載客運的功能。上世紀初,上海學生和紗廠女工坐獨輪車獨輪車因為大多來自蘇北一帶,傳至上海後就被叫作「江北車」。它在老上海檔案記載中還有許多別名,譬如小車、手推車、狗頭車、羊角車、嘰咕車等等。
  • 魯迅主編《譯文》(影印)新書發布會 孫鬱:魯迅首先是個翻譯家
    1月23日,魯迅等主編的《譯文》雜誌在出版80周年之際,她的影印本由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這是一個中國魯迅研究和中國翻譯史上值得紀念的重要日子。研討會由北京魯迅博物館和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共同主辦。會上孫鬱教授說:「魯迅首先是個翻譯家,其次才是文學家。按如今的資料可以看到,魯迅翻譯的數量,大於其作品的數量。「《譯文》雜誌是由魯迅和茅盾發起的大型文學月刊,1934年9月16日創刊於上海,前三期由魯迅編輯,之後交給黃源負責編輯事務。《譯文》最初由上海生活書店印行,至1935年9月出至第十三期停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