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胡適手稿記錄娶親 藏家海外購回將影印出版[組圖]
編者按:近日《文匯報》刊登了《胡適留學日記手稿將首度公開作者記錄娶親經過》一文,介紹了收藏者梁勤峰去年從香港購得《胡適留學日記》,上海人民出版社將原稿影印出版的消息,東方網記者聯繫藏家獲得了獨家照片,在此與廣大網友分享:
胡適早年留學美國時期的日記手稿,將首次公開,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影印出版。這批手稿共有18冊,其中最後兩冊從未發表過,具有極高的文獻價值。
胡適留學日記是胡適在1910年至1917年間,留學美國康奈爾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時期的札記,記錄了胡適在美國的見聞和思想。日記最早由上海亞東圖書館以《藏暉室札記》為名,在1939年整理出版,共分為17卷,編為4冊。此後,商務印書館、安徽教育出版社、湖南嶽麓書社等多家出版社依照「亞東版」,以《胡適留學日記》為名重印出版。因原稿從未披露過,亞東版日記的完整性、準確性一直難以考證。
作者記錄娶親經過
此次手稿整理中最大的驚喜,是發現了《北京雜記一》和《歸娶記》這兩冊從未發表過的日記。《北京雜記一》記錄的是1917年9月至11月,胡適回國後初到北京的交往雜記和讀書筆記。《歸娶記》則寫下了1917年12月到1918年2月2日,胡適到安徽老家娶親的經過。《歸娶記》文末還收有胡適新婚所寫的一首詞《生查子·前度月來時》,同名詞作曾於1917年6月在《新青年》刊發,但這首《生查子》除了首句以外,與前作全然不同,當為胡適重新改寫。
「這批手稿保存得相當好,是近年來胡適研究在史料發掘方面最重大的發現。」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陳子善翻閱了手稿影印件,認為這批資料足以引起海內外學者關注。
經過簡單核對後,陳子善發現,亞東版在原稿的內容上進行了一些編輯加工,不僅在文字上有增刪,而且還根據日記內容加上了小標題,這些在原稿中都是沒有的。日記手稿的面世,真正為研究者提供了第一手的原始資料。
大量照片首次面世
日記本中貼有的許多剪報和照片,為研究者提供了大量新線索。陳子善說,胡適有一個習慣,就是把當時感興趣的報導都剪下來,貼在日記本中,在一旁記下報導的來歷和自己的感想。胡適留美期間思想的形成,從這些剪報和相關評論中可以找到清晰的脈絡。剪報在目前所有《胡適留學日記》排印本中都從未出現過,是一個全新的發現。此外,胡適還在日記本中留下了數量相當的照片,其中大部分均首次面世,是他在美國交友和遊歷的影像資料。
這一批日記手稿是由收藏者梁勤峰去年從香港購得。梁勤峰告訴記者:「當時一聽到有這部手稿,就覺得無論如何也要買下來。」他說,胡適是從上海出發赴美留學,如今胡適的留學日記能在上海影印出版,也算是一種緣分。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長王興康表示,將《胡適留學日記》原稿影印出版,還以原貌,相信不僅會對學界的胡適研究有所助益,也是對胡適本人的紀念。(文字摘自《胡適留學日記手稿將首度公開作者記錄娶親經過》一文)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