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人吃福建人,那福建人吃什麼?

2020-12-23 騰訊網

二十萬吃貨的精神故鄉

很多人一提到福建就只想起廈門,甚至不知道省會是福州,這種對於福建的懵懵懂懂還延展到了福建的食物上。福建在吃這件事上,最出名的是作為廣東人的食物而存在的,卻總讓人說不清她自己的美食是什麼呢?

今夜我們來看,是怎樣的美味,才為廣東人哺育了好吃的福建人!

——深夜君

- 正文 -

周末時候和朋友約了頓飯,餐廳是時隔好幾年沒有吃到過的福建菜系。當酥脆的五香卷一入口時,關於廈門的記憶瞬間在我的腦海中湧現。

作為中國八大菜系之一的福建菜(又稱「閩菜」),它的存在感總是弱的可怕。

就南方而言,粵菜湘菜川菜滿大街都是,可是如果你隨便問個路人:你覺得福建菜怎麼樣?那人絕對一臉懵逼,估計三個問號都不夠用。即使對閩菜有略知一二的,脫口而出的要麼是「佛跳牆」要麼就是「沙縣小吃」。

連一起用餐的小姐姐都問了句:福建菜是不是跟粵菜差不多呀?

驚了,是時候寫篇文章來個閩菜科普。文縐縐的官方介紹語不多說,這篇文章我想從成長的視角逐一概括我心中閩菜的模樣。

- 01 -

「每周二用藥膳」

成長後總忍不住回顧年少的時光,時常會覺得那些回憶好像與當下隔了幾個世紀那麼遙遠。從小到大在福建生活了許多年,一直以來我卻將自己對閩菜的感情深埋在心底。

小學時候爸媽工作特別忙。我的記憶裡除了老師逼我練習寫字,幾乎都跟保姆阿姨每周二做的一碗湯有關。

阿姨總是叮囑我多喝湯,對眼睛和心肺都很好。每周二的午餐她會固定用一種樹葉和肉片一起燉湯,肉片用雞蛋拌勻為了口感更嫩,再加入一點鹽調味。湯的味道十分清淡,印象深刻的是綠色的樹葉燉的軟軟的飄在裡面,有一種植物特有的清甜口感。

但那時候我並不知道這種樹葉叫什麼,每次回想起那份獨特的味道我就瘋狂百度到底什麼樹葉可以吃。然而直到去年我才發現原來這就是枸杞葉子。

用樹葉燉湯,其實不常見。

這也是福建人烹飪菜餚裡的一大特色——藥膳。顧名思義,即藥物與食材一起燉煮,以求得滋補和養生的作用。

追溯藥膳的歷史,從千年前神農嘗百草的那一刻就開始了。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裡面也有許多藥膳的方子,藥材借著食物的味道,食物靠著藥材的威力,成為閩南人逢餐必備的湯品。

臺灣偶像劇出現頻率很高的「薑母鴨」也是典型的藥膳湯。但它卻不是臺灣菜哦,人家起源還是來自福建泉州。薑母鴨典型做法是用老薑和本土番鴨,加入二十多種藥材及香料,再淋上米酒和芝麻油,用砂鍋上小火煨燉,燉到鴨肉酥爛,揭開砂鍋蓋時撲面而來的藥膳肉香味。

有趣的是,16歲那年一個臺灣同學特意為我做過一次薑母鴨。不過是用自創的紅酒燉鴨方法,雖然鴨肉軟爛口感很棒,但紅酒導致鴨湯整體偏苦澀,嚇得我差點放棄對薑母鴨的愛╮( ̄ ̄"")╭。

而阿姨做的枸杞肉片湯,在藥膳裡面屬於最快手簡約的湯品。基本上湯煮沸肉片泛白就可以了,葉子不能燉太久容易溶掉。閩南人喝湯是一定要求湯水清澈,口味清淡的。看綠葉飄在湯裡,不失為一種享受。

我記得廈門做閩菜比較出名的鷺江賓館,每次主廚推出的藥膳湯總是能成為全城老饕們之間的談資。真正滋補的藥膳看的是食材的稀有,銀鱈魚、金線蓮、遼參、白花膠、蟹肉和藏紅花都是常見的主料。

不同食材的療效也判若雲泥,不過家常藥膳湯多以清熱降火為主。粵菜有涼茶,閩菜則有藥膳湯。

儘管我也不確定食補的功效有多厲害,但小時候每次用餐時家人端上那份湯,總給我一種滿滿的用餐儀式感。

而現在工作了日常就是點外賣,回想起這些記憶,才發現原來我懷念的並不是湯的味道,而是當初與家人用餐時的那份溫情。

- 02 -

消失的四果湯

似乎每個人的童年都跟一個公園有關係。

福建的夏天十分悶熱,走在江濱公園裡蟬鳴聲吱吱呀呀叫個不停。一到夏天的傍晚,天空總是會有顏色深淺不一的火燒雲浮現,湖邊會有微風。

大爺大媽們搖著扇子開始走到公園遛彎,站在江濱公園的大鐵橋上時,小孩子會故意蹦蹦跳跳讓鐵索橋微微的搖晃,晃動的幅度越大笑的越開心,年幼無知的時候成就感總是來的這麼快。

多走幾步到橋頭,夏季每天的這個點,總能看見擺攤販賣「四果湯」的那位老爺爺。人們總說冰西瓜撐起一個夏天,我的童年靠的卻是四果湯來撐過那些悶熱的日子。

老爺爺的推車不大不小,冰桶裡放著不同的四果湯食材——紅豆、芋頭、仙草蜜、薏米、菠蘿、西瓜、櫻桃、桂圓和銀耳等多達十幾種配料,再蓋在刨好的冰沙碗上。這是福建閩南地區獨有的特色解暑甜品,也是我心中永遠無法忘懷的記憶。

一份四果湯4元到12元不等,看料加的多少。如果來得早的話還可以坐在攤位旁邊的小木凳上吃。基本上我們小朋友每次纏著爸媽到公園必吃四果湯,吃完了心滿意足用手擦擦嘴,飛一樣的遛到中央廣場上看其他小朋友玩賽車或螢光燈。有時候媽媽看我盯著人家的玩具看個不停,也會心軟順帶買一些給我。

童年最幸福的事情莫過於此。

可惜後來市政管制,老爺爺的攤位不能再繼續擺下去。我沒來得及享用最後一次四果湯,也沒能跟他說句再見,攤位就永遠的消失在了公園橋頭。

長大後有再去一些店鋪裡吃過四果湯,糖精、色素和不新鮮的水果讓我一次比一次失望,也教會了我一個事實:有些美好似乎永遠只能存在記憶裡。

- 03 -

清晨的沙茶麵

再長大了一點,不僅僅是公園裡的四果湯消失了,媽媽每周一次下廚做的糖醋魚也沒有了。爸媽工作越來越忙,我甚至都快忘記了與家人一起吃飯的感覺。

過去每天早上都會賴床幾乎遲到,鬧鐘一響媽媽就開始催促我起床刷牙,並且親自送我下樓坐校車,告別時候不忘塞盒純牛奶在手上要求我喝光掉。

漸漸地從某一天開始,我習慣的這種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開始變得會在鬧鐘鈴響的時候馬上爬起床,自己走過一條街道去搭乘公交車上學。

印象中這條街道清晨總是霧蒙蒙的,有少數上班族提著公文包走的急匆匆。從家開始走300m左右,街道轉角有一個賣沙茶麵的小店。常年累月,每次走過都可以聞到撲鼻的沙茶滷香味。

一開始會在意這份香味卻不捨得花掉早餐費去吃早餐,直至有一天我看見好朋友從餐廳走出來,我與沙茶麵算是開始真正的結緣了。

因為早餐在麵館的約定,我起床越來越早,我們好像都在堅守著一份誓言一樣在固定時間段出現在麵館。等到對方出現時,再開始各自點一碗沙茶麵。學生時代只看過書本上的獅城和馬來,不知道讓那碗面的鮮香濃鬱的靈魂沙茶醬是東南亞舶來品。

小店老闆熟練的用漏網將粗粗的鹼面從開水裡撈出放在碗裡。一不小心就會看呆,這時候他會催促著問加些什麼料,像綠豆芽或鮮蝦氽個水得嚴格把控在3秒之內,但是滷豆腐滷蛋等事先滷製好了的食材,直接用刀或剪刀快速的咔嚓幾下就好,鋪上幾片熟生菜。再盛一大勺用骨頭與沙茶一起熬製的湯,湯汁呈現的是深深的橘黃色,鮮香且濃稠。可以看見少許小蝦米混淆在湯汁裡,細心一點可以聞出裡面紅辣椒、蒜頭和花生醬等豐富的東南亞風味。

我們一開始都喜歡嘗試新的配料,可能今天是滷豆腐明天是炸五香,食材多到可以一周都不重複。但後來大家都有了鍾情所在,開始變得點些專一的固定搭配,其中的快樂不言而喻。

這樣在清晨和同學一起吃沙茶麵的日子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隨著對方的轉學再次消失殆盡。

我的心中開始出現了一種熟悉的感覺,像當年在公園擺攤的老人一樣,人生字典裡第一次出現「過客」這個詞語。有些人能夠給你帶來美好,但很遺憾他們就像你人生列車上的一個乘客,到站了下車了,再見的機率幾乎為0。

這件事情給我的成長也有些影響,由於沒人再陪自己吃沙茶麵,我開始不會獨自去那個小店。長大後也極少有一個人去餐廳的時候,好像孤獨會吞噬掉自己一樣。

在我離開了廈門的很多年後,我總會懷念曾經那份熟悉的味道。我開始網購廈門知名品牌賣的沙茶麵,當被分裝真空包裝好的食材飛過幾百公裡來到我的面前時,我才知道一碗麵裡的學問那麼多。

首先,麵條一定是自己手工做的鹼面,做好後要用油抓一抓。粗粗的麵條有點像拉麵,但口感卻完全不同。有時候逛超市看見一些日本品牌類似外觀的麵條,買回家煮過後也不是那份口感。鹼面的保質期只有幾天,必須要冷藏才行。

配料的魚丸,金錢包等小吃,都是福建名產。魚丸區別於廣東潮汕手打的魚肉丸,是福州特有的名吃。在魚丸個頭大小上,福州魚丸拿個全國第一是沒話說的。當地人喜歡把鰻魚肉或草魚肉剁的細碎,裹以番薯粉搓揉成丸狀,再由虎口按成扁平狀包入調配好的瘦肉或蝦肉餡料,裡面會搭配少許芹菜和香油。沸水下鍋,魚丸熟的特別快。金錢包同理,可能不叫這個名字我也快忘了。

在廚房裡做這份沙茶麵時,我絲毫不敢怠慢,好像生怕一個細節的不注意我記憶裡的味道就會消散掉。遺憾的是無論店家包裝或醬料再怎麼走心,小時候的沙茶麵始終不是這個味道,只能慶幸福州魚丸倒是蠻正宗。

還是很感謝清晨裡的沙茶麵和那位陪伴自己吃早餐的同學。

文 / RR

圖片 / 網絡

BGM / 身騎白馬 - 徐佳瑩

關於投稿

1、深夜談吃接受日常投稿,歡迎與20萬吃貨分享你的美食故事

2、投稿的郵箱為:tougao@tonightfood.com

3、深夜談吃不是商業機構,沒什麼收入,支付不了稿酬,還請見諒

4、稿件字數800~2000字為宜。如可能,儘量為文章內容自己拍幾張好看的相片,若不能提供相片,深夜君幫你找合適的也可以

5、文章發表後,一切權利歸原作者,若你需將文章作他用,可聯繫我們開放白名單等相應操作

相關焦點

  • 廣東人吃福建人是什麼梗什麼意思 廣東人吃福建人對話出處
    微博最近很火的段子就是廣東人吃福建人,那麼廣東人吃福建人是什麼意思呢,小編來給大家說說吧!  廣東人吃福建人是什麼梗  傳聞中廣東人什麼都吃,於是當一個福建人準備調侃他的廣東朋友紅包少時,廣東朋友猝不及防地點亮關鍵詞:廣東人愛吃福建人。
  • 「廣東人吃福建人」到底是什麼梗?
    「廣東人沒紅包」一度引起熱議,繼而引發「廣東人愛吃福建人」這一熱門話題。本文帶你來看下春節各地微博熱搜都是什麼梗。  其實,關於這個話題還引發了一場「血案」:廣東人吃福建人。這又是什麼梗!  就像這樣!
  • 廣東人吃福建人?不好意思,廣東人輸了!現在是他們吃廣東福建人
    其中「廣東人什麼都吃,廣東人吃福建人」這一頑固言論,是怎麼樣都不能磨滅掉的!傳說,什麼都吃的廣東人會仔細挑選飽受日光沐浴,肉質上乘的福建人,洗刷乾淨後去掉皮毛,再用上好的細鹽慢慢醃製然後晾曬。在漫長的歲月中隨之脂質的降解過程,逐漸釀就了上等的廣式腊味!
  • 網絡流行語科普 廣東人吃福建人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網絡流行語科普 廣東人吃福建人是什麼意思什麼梗?時間:2019-09-04 14:31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絡流行語科普 廣東人吃福建人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是一句廣為流傳的玩笑話。
  • 廣東人什麼都吃?廣東人調侃:是的,我們最愛吃的就是「福建人」
    「廣東人吃福建人」是一句網絡流行語,是大家經常用來調侃廣東人的一個梗。這是因為廣東人除了普通的食材之外,什麼都吃。像是吃豬,國內有些地方是不吃豬下水的,而廣東大部分人都會吃,類似的還有很多。好多在其他地方的人看來都不能吃的食材到了廣東人的手中統統都變成了下肚的美味,因此大家開玩笑道廣東人什麼都吃,甚至連福建人都吃。廣東人什麼都吃?
  • 廣東人吃福建人,福建人吃什麼
    嘻嘻吃鍋邊糊呀我們福建人吃的東西可多了這鍋邊糊就是芸芸中的一樣每天早上起得晚了不想做早飯就到樓下買一碗清湯鍋邊糊>看著阿姨熟練地抓起一把蝦米和香菇放入煮開的水中再用那塊長期泡在油碗的歷經歲月的菜頭刷一下鍋邊防粘鍋後舀一碗米漿
  • 4月1日起,廣東人不能再吃福建人了!
    講真,新中國建立之前,廣東就有吃福建人的傳統了,這段歷史,我們可以在《那年那兔那些事》裡面得到驗證:而針對福建人這種食材,我們早已經有了一道名菜:炒福建人。比如說,是不是大家都覺得,「廣東人什麼都吃」呢?廣東人什麼都吃嗎?「廣東人吃福建人」這個梗,其實背後蘊藏著一種刻板印象。那就是許多朋友覺得「廣東人什麼都吃」。
  • 在廣東的福建人,為什麼吃什麼菜都是鄉愁的味道
    「且認異鄉作故鄉」當廣東人吃「福建仁」口味的月餅還不是一條笑梗的時候,我就從福建考上中山大學到了廣東。頭兩年在珠海,現在一直呆在廣州。對一個土生土長的吃閩菜長大的福建人,即使不在廣州吃沙縣小吃,也一樣能尋到家鄉的味道。恐怕在中國的土地上,找不到第二個讓我吃出濃濃鄉愁的他鄉。在廣東呆久了,結婚,然後一家三口生活在一起,反認他鄉作故鄉了。
  • Vlog|讓廣東人忽略了「福建人」這道菜,是這些吃的!
    「廣東人喜歡吃福建人」「福建人其實是道粵菜」「給廣東人一個煲,能煲住整個福建」……..不得不說你們胃口真的蠻好消化系統也不差在深圳一年多,拜謝廣東人的不吃之恩其實廣東跟福建的口味蠻搭的>廣州大街小巷遍布著傳統小吃作為一個福建人唯有吃 方可表達出我對它們的喜愛除了早茶、粵菜福建人也是很推薦地方小吃噠第一期vlog就是我們去到廣州覓食
  • 為什麼廣東人愛吃福建人
    人會吃人嗎?不知道,但是當今社會是不會發生人吃人這種滅絕人性的事情。那為什麼網上常有人說廣東人愛吃福建人呢?如果你去網上問,那麼你可能會得到這樣一個回答:獨特的地理環境加上福建人愛吃海鮮,造就了福建人肉質鮮嫩、營養豐富,所以福建人就成為廣東人無法抵擋的一道美味。其實這個梗源自於幾年前的春節期間,當時的網友都在討論各個地方過年紅包發多少,廣東人的紅包金額最小。
  • 為啥廣東人對福建人「情有獨鍾」,廣東人告訴你:因為我們愛吃
    想來大家都知道,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人們的生活水平富足的同時,就會對更高層次的方面進行追求,而就像是中國的「吃」文化,那可能光是美食說上三天三夜都說不完,而就在中國的廣東地區,對於吃,就有著非常大的文化。
  • 連福建人都敢吃的廣東人,絕對不敢吃的一道菜!
    網上流傳著廣東人吃福建人,或者就是誇張的形容廣東人什麼都敢吃吧。但是你們或許不知道,有這樣的一道菜,是廣東人都不敢吃的,也不想吃的。那就是——冬瓜豆腐我們經常說「如果有乜冬瓜豆腐,就為你是問」,其中的冬瓜豆腐寓意為突遇不測,基本上是等同於死於非命。
  • 沒想到除了廣東人,福建人也吃這個東西,看完你們敢不敢吃?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雖然世界上有很多好吃的美食,但其實也還有很多美食並不是每個人都敢吃的。比如在廣東,有很多事物,很多外地人都不敢吃,所以很多人都稱廣東人什麼都吃,甚至連福建人也吃,這真的是認真的嗎?
  • 泰國餐廳出現「炒福建人」嚇壞遊客,廣東人表示:我一定要吃
    泰國餐廳出現「炒福建人」嚇壞遊客,廣東人表示:我一定要吃知道每次的話我覺得大家都非常喜歡吃東西吧,而且美食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不管是我們心情不好的時候或者是煩悶無聊的時候,這些每次都會讓我們的心情隨之變好,其實我國地區非常的廣闊,而且各個地區都會根據這些地區的特性來得到一些外號
  • 廣東什麼都吃?廣東吃人?
    很多人對廣東的印象就是什麼都吃,水裡遊的,天上飛的,地上走的,都能成為廣東人的桌上佳餚。廣東人確實是很愛吃,也很敢吃,「天下所有食貨,粵東幾盡有之;粵東所有之食貨,天下未必盡也」。」廣東人喜歡吃蛇。是的,廣東人確實喜歡吃蛇肉。說實話,我自己也喜歡吃蛇,蛇肉鮮甜,蛇皮香脆,是真的挺好吃。而且蛇肉有豐富的營養價值,還有藥物價值,在廣東人眼裡,蛇全身都是寶。最大的藥用價值在「蛇膽」,一般用酒生吞,可以治療肺熱咳嗽、支氣管炎、傷風咳嗽等。製成藥物有蛇膽川貝末、蛇膽陳皮末、蛇膽追風丸等。蛇在廣東的眾多大補湯裡絕對有一席之地,叫」龍虎鳳「的補湯是廣東人眼中的大補湯。龍:蛇、虎:貓、鳳:雞。
  • 泰國餐廳出現「炒福建人」嚇壞遊客,廣東人表示我吃定了!
    關於全國各地的人,我們都會根據各自的特性取一些外號比如廣東就因為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什麼都吃,所以被稱為「大吃省」。其中,有一個「廣東人吃福建人」的梗更是經久不息地流傳著。不過,你真的以為這只是個梗嗎?
  • 廣東人吃福建人?福建人吃什麼---閩菜歸鄉,家的味道
    狹義閩菜指以福州菜,最早起源於福建福州閩縣,後來發展成福州、閩南、閩西三種流派,即廣義閩菜。但因為閩菜的菜品可真的是數不清,小編簡單的為大家介紹最讓小編印象深刻的福建美食。酸甜的味道正適合福建人。小編很喜歡酸甜的食物,所以這一道菜可真的是俘獲了小編的內心啊,這也是到福州市親自品嘗才能嘗到最正宗的味道。二 閩南炒米粉
  • 廣東人吃福建人?你一定都聽過這些「謠言」
    提起廣東,大家在想到遍地美食的同時,還會想到一個梗「廣東人吃福建人」。提起山西,大家又會認為山西人個個都是煤老闆.....這些類似的關於省份的可愛誤會還有很多。
  • 網紅吃福建特產美食,評價把福建人惹怒了,福建人:不懂就別瞎吃
    不少外國人來中國旅遊就是衝著中國的美食來的,除了外國人,中國還有很多網紅會通過做吃播來帶大家了解各地美食。當然,網紅吃這個食物肯定不是因為她喜歡,而是因為這個更吸引人的眼球,大家看網紅吃這個食物也是因為好奇。而且自己又吃不到所以看別人吃播也可以給出最直觀的感受,通過別人吃完的評價和反應來判斷自己還有沒有吃這個美食的必要。
  • 論煲湯,廣東人和福建人誰更牛?
    論煲湯,廣東人和福建人誰更牛?天冷了,如果男朋友或者女朋友端著一碗熱乎乎的湯到你面前,那絕對是最幸福的時刻。說起煲湯,北方人或許沒有南方人那麼講究,北方人常見的就是羊肉湯、牛肉湯或者雞湯,寒冷的冬天,羊肉湯最為暢銷。而南方人對吃的很有講究,對煲湯也有講究,什麼季節煲什麼湯,都很有講究。南方人煲湯,最厲害的應該就是廣東人和福建人了,這兩個相鄰的省份,其實飲食文化差異不大,都喜歡吃海鮮,也都喜歡煲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