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必修五詩詞:《逍遙遊》賞析

2021-02-19 北教網點滴學習

     《逍遙遊》是《莊子》一書的第一篇,它的中心思想是說:人應當不受任何束縛,自由自在地活動。這實際上反映了莊子要求超越時間和空間,擺脫客觀現實的影響和制約,忘掉一切,在主觀幻想中實現「逍遙」的人生觀。《逍遙遊》很能代表莊子的哲學思想,同時也體現出其散文的文學風格和成就。這裡入選的並非《逍遙遊》全篇,只是節錄了開頭的一部分,但這部分已經可以反映全篇的風格和成就。

  這段選文共有三個段落,下面逐段講解(此文的分段與課文的分段有出入——編者注)。

  開頭一段,從「北冥有魚」起至「眾人匹之,不亦悲乎」止。作者大筆揮灑,以描寫神奇莫測的巨鯤大鵬開端,一開頭就向我們展示了一幅雄奇壯麗的畫卷:北方深海之中,有一條「不知其幾千裡」長的巨鯤。這條魚的巨大,已經夠令人驚奇的了,而它竟又變化為一隻大鵬,這怎不令人感到神奇萬分呢?應當承認,這樣的魚和鳥是現實生活中絕對沒有的,是人們絕對不曾見過的,但想像力豐富的莊子卻偏要讓你相信世間有此二物,特意對它們進行一番形象化的描寫。描寫的重點是大鵬:這隻神奇的大鳥豈止是大,還要騰空而起,還要乘海風作萬裡之遊,由北海直飛南海天池。它積滿氣力,怒張毛羽,一振而飛上天,翅膀像遮天蓋地的大塊雲影。接著,作者又假借所謂《齊諧》一書的話來證明他的描寫是可信的。《齊諧》上說:「大鵬遷往南海的時候,先拍擊水面,滑行三千裡,然後盤旋宛轉,靠風氣相扶,直衝雲天,到達九萬裡高空。起飛之後,歷時六月,方才止息。」那麼,九萬裡高空又是什麼景象,究竟如何高遠呢?作者先以高空中只見遊氣奔騰,微塵浮動來形容,接著以人仰視天空的經驗來比說,說大鵬在九萬裡高空俯視下界,也如同下界的人仰視高空,只見莽莽蒼蒼,難辨其「正色」。經過這樣一番描寫、形容和打比方,無形中聯繫了普通人的生活經驗,調動了人們的聯想和想像,把作者心目中那種為一般人難於理解和想像的高遠哲學境界,變得易於理解和想像了。

  接下來,作者為了說明「有所待」與「無所待」、小與大的區別,以及小與大之間思想境界和見識的懸殊,而連續打了一系列的比方。先以水與舟的比喻,說明「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正如同「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這是為了證明:大鵬的高飛南遷,憑藉的是九萬裡的大風,這還是「有所待」的,沒能做到真正的「逍遙遊」,也就是沒有達到作者理想的絕對自由境界。接著,作者又童話般地敘述了蜩(即蟬)和學鳩(小鳥名)對大鵬的嘲笑。蜩和學鳩侷促的天地、渺小的見識,自鳴得意的口吻,以及它們毫無自知之明的對大鵬的奚落和嘲笑,本身就表現了它們的可憐和可笑,從而也有力地說明了作者所要表達的「小知不及大知」的道理。下文的朝菌、蛄與冥靈(大烏龜)、大椿的比喻,長壽者彭祖與眾人的比喻等,自然就說明了「小年不及大年」的道理。作者作了這一系列的比喻,是為了說明:這些人和物之間小大之辨十分明顯,但都毫無例外地沒能達到超脫一切的「逍遙遊」的境界。

  文章的第二段,從「湯之問棘也是已」到「此小大之辯也」止,大意是說:商湯王問他的臣子棘:「上下四方有極限嗎?」棘回答說:「無極之外,又是無極。在那不毛之地的北方,有一個廣漠無邊的大海,就是天然的大水池。那裡有一條魚,它的寬度有幾千裡,沒有人知道它有多長,它的名字叫鯤。有一隻鳥,它的名字叫鵬,鵬的背像泰山,翅膀像遮天蓋地的雲,它乘著羊角旋風直上九萬裡的高空,越過雲層,背負青天,然後向南飛翔,飛往南海。沼澤裡的小麻雀譏笑它說:『它要到哪兒去呢?我騰躍而上,不過幾丈就落下來,在蓬蒿叢中飛來飛去,這也算是我最好的飛翔了。而它究竟要飛到哪兒去呢?』這就是小和大的分別啊!」

  這一段,假託古人的話,再一次形象地描繪了鯤鵬的神奇變化,以及大鵬雄奇壯觀地展翅南飛,也描寫了小鳥對大鵬的譏笑。這段描寫,內容上與上文有明顯重複之處。這種寫法在一般散文家筆下很少見到。其實這正是莊子的有意之筆。《莊子》的《寓言》篇中說:「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寓言是有所寄寓之言,重言是重複之言,卮言是隨意變化之言。莊子說他的文章中寓言和重言所佔的比重很大,隨意變化的「卮言」則日出不窮,這很合於自然之道。這四句話實際概括了莊子散文的特點。「湯之問棘也是已」一段在本文中的運用,正是通過「重言」以加重論說的分量,加深讀者對「小大之辯」的理解。通過這一段與開頭部分那一段的呼應和印證,更顯出大鵬形象的高大雄偉和那些小蟲小鳥的渺小卑微,從而以鮮明的「小大之辯」來說明了「小知(智)」不及「大知(智)」。

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需要進一步溝通和交流,通過以下方式也可聯繫到我們:

400客服電話:400-8400-996

新浪微博:點滴學習V

騰訊微博:點滴學習

點滴學習QQ討論群:314488187

相關焦點

  • 【微課185】《逍遙遊》賞析(上)
    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單元《逍遙遊》賞析(上
  • 必修五《逍遙遊》
    他一生大都從事於講學、著述,但從遊者不多。在諸子百家中,他繼承並發展了老子的思想,成為戰國中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世有「老莊」之稱。 著作有《莊子》,亦稱《南華經》,道家經典之一。《漢書藝文志》著錄《莊子》五十二篇,但留下來的只有三十三篇。其中內篇七篇,一般定為莊子著;外篇雜篇可能摻雜有他的門人和後來道家的作品。文章汪洋恣肆,並採用寓言故事形式,想像豐富。
  • 高中語文必修五文言文精讀材料集錦:原文、譯文及逐字句精解
    本輯為高中語文必修五文言文精讀輔助材料,即《歸去來兮辭(並序)》《滕王閣序》《逍遙遊(節選)》及《陳情表》四篇文章的無注釋原文,原譯文逐段對照,逐字句精解練習。 《歸去來兮辭(並序)》精讀 《滕王閣序》精讀 《逍遙遊(節選)》精讀 《陳情表》精讀
  • 【賞析】莊子《逍遙遊》
    《漢書藝文志》著錄《莊子》五十二篇,但留下來的只有三十三篇。其中內篇七篇,一般定為莊子著;外篇雜篇可能摻雜有他的門人和後來道家的作品。《莊子》在哲學、文學上都有較高研究價值。名篇有《逍遙遊》、《齊物論》、《養生主》,《養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為後世傳誦。
  • 高二語文必修五《滕王閣序》知識點匯總
    高二語文必修五《滕王閣序》知識點匯總 2011-08-22 17:11:45 來源:百度百科
  • 高中語文教材:必修1-5文言文重點知識梳理總結,回歸課本
    各位同學、家長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分享的學習乾貨是高中語文教材文言文必修1-5重點知識總結。高中語文教材所學文言文歸納(必修一到必修五);必修一《燭之武退秦師》、《荊軻刺秦王》、《鴻門宴》必修二《赤壁賦》、《蘭亭集序》、《遊褒禪山記》、《離騷》、《詩經》必修三《蜀道難》、《琵琶行》、《寡人之於國也》、《過秦論》、《勸學》、《師說》必修四《廉頗藺相如列傳》、《蘇武傳》、《張衡傳》必修五《歸去來兮辭》、《滕王閣序
  • 2020秋季高中新教材語文必修、選擇性必修課文目錄大全,共五冊
    比較以前的高中語文必修教材,文言文變化挺大的。《逍遙遊》《廉頗藺相如列傳》等篇目已經不見蹤影,《種樹郭橐駝傳》《諫太宗十思疏》《項脊軒志》等又回來了。魯迅先生的文章都還在,除了《祝福》《拿來主義》《紀念劉和珍君》《為了忘卻的紀念》幾篇,《阿Q正傳》也回歸了。
  • 高中語文教案:逍遙遊
    無論在哲學思想方面,還是文學語言方面,他都給予了我國歷代的思想家和文學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響,在我國思想吏、文學史上都有極重要的地位。  《莊子》今存三十三篇,其中內篇七,外篇十五,雜篇十一。內篇一般認定為莊子自撰,外篇、雜篇出於莊子門人及後學之手。  《逍遙遊》是《莊子·內篇》的首篇,是莊子的代表作,比較集中地表現了莊子追求絕對自由的人生觀。《逍遙遊》全文分兩大部分。
  • 中考語文總複習資料:詩詞賞析
    詩詞賞析  【考查要點】  課標和教材關於詩詞欣賞的要求,主要有以下五點:①欣賞詩歌,有自己的情感體驗;②領略詩歌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對社會和對人生的有益啟示;③對詩歌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繫......
  • 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必修五寫作知識點梳理
    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必修五寫作知識點梳理必修一1、你的生活很重要:勤觀多思,多讀勤思。必修二1、 獨立思考,善於發現:要學會懷疑,要有好奇心,要學會自我發現。2、 用墨如潑與惜墨如金:珍惜自己的生活體驗,學會取捨,講求表達形式,詳寫注重渲染、烘託,多用鋪敘。3、 恰當選用敘述角度:全知視角與有限視角。4、 準確、及時與便捷:消息和通訊。
  • 2020高考語文最新背誦篇目出爐!逍遙遊,再見!離騷還在嗎?
    近日,針對廣東、北京、天津、河北、遼寧、江蘇、福建、山東等進入高考綜合改革的省份,教育部辦公廳發布《新高考過渡時期語文學科背誦篇目說明》。北京、天津、山東、海南:背誦58篇通知原文:第二批綜合改革試點省份(北京、天津、山東、海南),按照《普通高中2017屆語文學習教學指導意見》,背誦篇目為58 篇,包括文言文必修 8 篇、文言文選修110 篇和詩詞曲
  • 高中語文《逍遙遊》 知識點精講
    《逍遙遊》中,作者用行船對水的依賴性來類比大風載鵬翼的兩句是:「           ,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  則其負大舟也無力。)8.《逍遙遊》中,作者用芥草和杯子的例子,說明行船對水的依賴性的句子是:「           ,            ,                     」。
  • 精彩《逍遙遊》
    9月7號,4班的語文課堂,《逍遙遊》        有學生上課前就問過我:「老師,莊子認為鯤鵬逍遙,而蜩與學鳩不逍遙
  • 溫儒敏: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的編寫意圖和使用建議
    」的銜接與區別新教材高一是「必修」,高二是「選擇性必修」,其實都是必修。所以我們不用糾結為何要分「必修」和「選擇性必修」,高一和高二語文都是必修,或者說高一是「必修」,高二是「必選」好了。此外,課標規定了要開設「選修」,但是目前並沒有編統一的選修教材,高中教材只編了高一和高二的。這是一個情況說明。
  • 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新在哪?溫儒敏詳解十大問題
    01「必修」與「選擇性必修」的銜接與區別新教材高一是「必修」,高二是「選擇性必修」,其實都是必修。課標起初設定了三類課程,包括「必修」「選修1」和「選修2」,最終定稿才把「選修1」改為「選擇性必修」,「選修2」改為「選修」。「選擇性必修」這個詞有點彆扭。為什麼這樣叫呢?
  • 高中最難篇目《逍遙遊》:挖空、注釋、解析、視頻、素材、課件……
    《逍遙遊》是人教版必修五的重點篇目,是莊子最有代表的作品,要求全文背誦,也是高考必備篇目之一。
  • 語文詩詞名句分類賞析
    古詩詞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精粹,是語文學習的重要內容。
  • 名師課堂丨佚名:《逍遙遊》教學實錄
    鬍子支教於雲南省保山市昌寧縣某鄉鎮初級中學,擔任兩個班級的語文老師兼一個班的班主任,現教授全國統一的部編版八年級下冊教材。
  • 小學語文:五年級語文課本上詩詞知識全解,送一份給孩子期末複習
    作為小學語文的學習重點和難點,詩詞一直是同學們最感到頭疼的內容,我想很多同學和小山一樣,在小學語文詩詞的教學中,最害怕的就是在課文的最後出現一行字——朗讀並背誦全文。詩詞的運用在語文學習和考試佔有越來越重要的位置。
  • 高中語文,必修一《再別康橋》,教學設計
    高中語文,必修一《再別康橋》,教學設計【知識能力目標】:1. 認知詩意美,音樂美,建築美,繪畫美。2. 通過教師的指導,學會從詩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賞析詩歌。(從詩歌的意象,詩歌的形式入手賞析這首詩歌)二輪誦讀,緣景明情知識準備:意象=物+情(寫入作品中的物與情的結合而形成意境)。作品中的「物」都是帶有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切景語皆情語。」(清王國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