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王軼:國家文明高度催生民法典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王軼:國家文明高度催生民法典(王軼: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法學會民法典編纂項目領導小組成員、秘書長。這就是在集中表達民法典對人的看法,只有人身自由、人格尊嚴得到了法律的確認和保障,人才有可能成為推動實現自身自由和全面發展的主體。包括在民法典侵權責任編中間,還有自甘風險的規定,這就是鼓勵人們去進行探索創新,甚至合理範圍內的冒險。民法典希望每一個個體的生命都是生機勃勃的生命,這就是民法典對人的看法。
-
王軼:民法典回應了21世紀的中國之問和時代之問
個人信息保護、居住權的設立、離婚冷靜期……這部21世紀的民法典囊括了人們的日用常行,涵蓋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將深刻地改變我們的生活狀態。 針對民法典編纂過程中的價值取向和立法原則等,界面新聞日前專訪了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中國法學會民法典編纂項目領導小組成員、秘書長王軼。
-
專訪人大法學院院長王軼:民法典回應了今天的中國之問和時代之問
28日下午,我國首部民法典表決通過,中國正式進入民法典時代。民法典出臺對我國法治建設有哪些深遠意義和影響?對此,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王軼接受了「政事兒」專訪。王軼,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法學會民法典編纂項目領導小組成員、秘書長。
-
對話中國法學會民法典編纂項目領導小組秘書長、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教授王軼:《民法典》包含一個民族的「精神密碼」
一方面,編纂《民法典》的過程就是一個凝聚價值共識的過程,也是一個難得的普及宣傳民法的過程,這是任何一部單行法的起草都無法達到的效果。另一方面,我們已有的民事基本法、單行法分別頒行於改革開放的不同歷史階段,有需要當時應對和解決的問題。當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出現了需要應對和解決的新問題,人們的價值共識在新的歷史階段也會有新的結晶,通過《民法典》編纂可以有效回應新問題,體現新共識。
-
來聽人大法學院院長王軼教授...
近日,記者採訪了全程參與《民法典》編纂工作的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王軼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王軼教授。編纂《民法典》有現實之需和特殊意義。一方面,編纂《民法典》的過程就是一個凝聚價值共識的過程,也是一個難得的普及宣傳民法的過程,這是任何一部單行法的起草都無法達到的效果。另一方面,我們已有的民事基本法、單行法分別頒行於改革開放的不同歷史階段,有需要當時應對和解決的問題,其體現了當時人們分享的共識。
-
編纂民法典應在「典」字上下功夫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編纂民法典是共和國成立以來第一次用法典編纂的形式進行。「法典編纂是一種解決法的科學化、系統化、統一化的立法形式。法典編纂的前提一定是已經有一批現行法律。這次編纂民法典不是進行法律彙編的行為,而是一種立法行為,即立法機關對現行同類法進行系統整合、修改、完善,把不一致的規定統一起來,將重複的規定進行合併,對空白的規定予以補充,對過時的不適應需要的規定進行修改。」
-
王軼:民法典之「變」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一、論述框架民法典編纂過程中的爭議問題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四類:一是事實判斷問題。事實判斷問題主要關注的是在現實的社會生活中,主要存在哪些類型衝突的利益關係?以往就這些衝突的利益關係,採用了什麼樣的協調策略?協調策略要實現什麼樣的協調目標?採用的協調策略是否實現了最初設定的目標?諸如此類的問題就是事實判斷問題。
-
專家:我國民法典體現人文主義立法思想
——楊立新 新京報記者 浦峰5月28日下午,我國首部民法典表決通過,中國正式進入民法典時代。民法典編纂過程中體現了哪些立法思想?民法典出臺對我國法治建設有哪些深遠意義和影響?新京報記者專訪了參與民法典編纂的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王軼、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楊立新。
-
王利明王軼馮小光「三人談」|民法典的誕生與時代發展
所以,民法典關係到我們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關係到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在今天這個時候頒布民法典,非常必要,也非常及時。王軼:我1996年到人大法學院跟王利明老師攻讀博士學位後,王老師曾告訴我:只有了解清楚民法與其他部門法之間的關係,才能知道民法典為什麼重要、民法為什麼重要。
-
王軼談民法典:民有所呼法有所應,居住權入法實現物盡其用
歷時五年編纂,中國即將邁入民法典時代。編纂民法典是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立法任務,這部被喻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法典,影響著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事關私權保障和社會責任實現,備受矚目。「萬變不離鼓勵交易」澎湃新聞:此次民法典合同編草案在現行合同法基礎上的修改超過300條,其中涉及規定內容實質性新增、修改超過150條。為何進行如此大幅度的修改?王軼:合同編變動比較大有幾個原因:第一,涉及到合同編和其他各編的關係協調問題。
-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人大專家獨家解讀民法典
01.民法典草案是之前法律的彙編,內容沒有太大變化? 全國人大代表孫憲忠解讀 民法典草案不是彙編,是編纂。編纂工作是消除矛盾、彌補漏洞、消除重複,同時也有部分創新。法典條文變化還是很大的。 02.民法典草案如果通過,對法學考生備考有影響嗎?
-
《王軼:民法典合同編理解與適用的重點問題》聽課筆記
上午是第五場,由最高法院劉貴祥專委主講《民法典適用的幾個重大問題》;下午是第六場,由中國人民大學王軼教授主講《民法典合同編理解與適用的重點問題》。前天,已推送《劉貴祥:民法典適用的幾個重大問題》聽課筆記(一)。劉專委原準備講四個問題,由於時間關係,只講完其中前兩個問題;其透露另外兩個問題,或於8月28日繼續開講。屆時筆者如能參加聽課,也將繼續推送聽課筆記(二)。
-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王軼:民法典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民法典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 ——訪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王軼 5月22日,民法典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民法典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記者採訪了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王軼,請他解讀民法典草案亮點。 見義勇為免責 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解讀:現實中因救人反被告的事件多次發生,「扶不扶」「救不救」一度困擾公眾。
-
司法部普法與依法治理局、人大法學院聯合出品《民法典開講》
司法部普法與依法治理局人大法學院聯合出品百度聯合製作王利明等10位中國法學會民法典編纂項目參與者面向黨政幹部和社會大眾全面解讀民法典01、內容簡介本書是在司法部普法與依法治理局和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聯合出品的
-
司法部普法與依法治理局、人大法學院聯合出品《民法典開講》
01內容簡介本書是在司法部普法與依法治理局和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聯合出品的2020年普法計劃支持項目民法典公益系列講座——《民法典開講》的基礎上整理而成。,共十二講:1.民法典的時代精神與中國特色。,其中:王利明教授任中國法學會民法典編纂項目領導小組副組長,王軼教授任領導小組成員、秘書長,楊立新教授、張新寶教授任領導小組成員。
-
【學習宣傳民法典】王軼:民法典如何回應中國之問與時代之問
經歷了近代史的恥辱之後,我相信通過《民法典》的編纂,我們這個民族應當能夠再次站在人類法律文明的最前沿。以下內容節選自直播實錄:核心觀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對人的看法,發生了相當重大的改變,因為其將人身關係放在財產關係的前面。
-
【名家說法】梁慧星教授談民法典編纂
1954年以來,民法典就開始籌備草擬,這不僅是我們這代民法學者的夢,更是100多年來中國法律人的夢,是全中華民族期待的。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需要一部偉大的民法典作保障。中央為什麼要提出編纂民法典的目標呢,是不是單純為了完善我們的法律體系,為了保證裁判公正、裁判統一?並不完全是。
-
【走進民法典】民法典的編纂意義和法系地位
【走進民法典】民法典的編纂意義和法系地位 2020-08-28 15: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法典編纂背景下民法與商法的對話
孫憲忠指出,這次研討會對民商法學建設以及民法典的編纂具有重大意義。他認為,民法典編纂要分兩步走:一是編纂民法總則;二是整合現行法律體系。 範健以歷史進程為出發點,引出在現階段背景下需要制定一部什麼樣的民法典的思考,民商法學之間應加強交流,民法典編纂中還需要加強私法和公法之間的交流和對話。
-
黃茂榮:民法典之債法的編纂
關 鍵 詞: 債法編纂/規範配置/契約責任/侵權責任/危險責任 一 民法典之涵蓋項目 (一)分編統合或分部個別立法 望文生義,在法典化時,民法典之規範對象雖應包含一切民事關係,但不論採民商合一或民商分立之法制,實際上習稱之民法典並不包含商事法(例如票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