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三遷的故事大家再熟悉不過吧,《起跑線》這部產自印度的影片,與孟母三遷有異曲同工之妙。印度的電影我很少看,可是看了這部影片之後影院上映的印度電影我都親自去看,可想而知這部影片有多大的魔力。這部影片是一部關於孩子的教育問題,教育一直是社會的重點,而影片恰恰借這個社會熱點贏得了一致好評。
電影畫風很具有印度的特色,很好還原了印度本地的特色,不僅看了電影也讓我們感受了印度的文化。電影借孩子的教育問題諷刺了印度當今的教育制度,不僅僅是印度只要世界上有教育的地方我想也很影片中一樣令人覺得不可思議吧。對於孩子的教育本身就是一件令父母頭疼的事情,沒想到在中國如此,在印度也是一樣啊,影片不單純的講道理,它是一部具有諷刺意義的喜劇,喜劇能把諷刺融會貫通在一起確實讓人感到好看。
電影在情節的布置上穿插著許多具有搞笑的橋段沒有冷場的效果,電影貼近生活影片中的很多情節也是在現實中很多父母會遇到的情節,不會給人一種距離感。男主為了自己的孩子得到好的教育即出錢又出力全程爆笑不斷,為了孩子進好的學校不惜扮成窮人和窮人爭搶教育資格,不禁說一句他的良心不會痛嘛。這也讓我們深思,真正的得到成功如果違背了良心他也不會真正的快樂。
這部影片極具教育意義,在故事的發展情節上就是單純的講解也不會讓人感到無聊,它把人性的一面表現的淋漓盡致。它是喜劇的同時也更像是一部紀錄片,讓我們跟隨主演去了解真正意義下的教育有多殘酷,影片真實的反映得現實生活中的貧富差距,很豐富的表現出了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迫切心態。他們對於孩子的教育更看重的是學校的好壞,而不是去在乎教育適不適合自己的孩子,更多的忘記了教育的初衷。
《起跑線》直面了嚴肅而又無解的教育公平問題,中產階級為了孩子的教育爭奪的頭破血流,但是他們依舊樂此不疲,這是人性的悲哀也是教育的悲哀。有教無類終究會變成空中樓閣,我們教會孩子的更應該是做人的道理,讓他們品嘗的更應該是教育的快樂,教育的公平性。影片的結尾讓我覺得是很真實的,不會因為噱頭去滿足觀眾的看點,應該屬於好的學校的進入了好的學校不該屬於的也進入了屬於他們自己的學校。
影片中一句話道出了社會的現實「教育已經失去了教育的本質,現已是一門生意」,當今教育真的更像一門投資,不斷的扔錢,教育的成本也變得越來越高,讓教育本身失去了最開始的意義。影片對於教育問題的諷刺也是對社會現象的揭露,讓我們知道原來教育已經扭曲了,但是更為重要的還是父母對於教育的初衷,不要顧著學校的好壞而忽略了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形式的教育。
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