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報志願必看!平行志願的九大誤區

2020-09-19 安徽高考升學

導讀

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高考志願填報採用平行志願,然而在與考生及家長溝通過程中,我們發現,很多考生和家長對平行志願的理解存在誤區。

為使考生和家長熟悉並掌握平行志願投檔模式,本文對平行志願的投檔規則和常見誤區進行詳細解讀。



誤區一

每個批次志願填報完就開始該批次錄取,然後再進行下一個批次志願填報和錄取。

不是!所有批次的志願填報工作全部結束後才開始錄取工作。


解讀:

部分省市志願為集中填報,所有批次的志願填報工作全部結束後才開始錄取工作。

考生要關注本省教育考試院信息,了解填報時間和方式,不要因疏忽錯過機會。


誤區二

實行平行志願時,A、B、C、D、E、F六個院校志願是絕對平行,沒有順序的。當考生同一批次中所報6個院校條件都滿足時,會被同時投檔,由考生自己選擇一所。

不是!有「分數優先」和「志願優先」原則,考生能否被投檔到理想的學校,是按考生院校志願的先後順序來確定的,而不是從中任意挑選。


解讀:

平行志願按考生分數高低來投檔,遵循「分數優先」的原則,高分考生優先投檔。

投檔時,首先分文科、理科按照分數將考生排序,然後由計算機按排位高低次序依次檢索每個考生所填報的志願,分數高的考生先被檢索投檔。


比如某文科考生成績排在全區所有文科考生的第5000名,需要等前面4999人檢索處理完成後,才輪到這位考生。對於招生院校來說,投檔後,學校資料庫中看到的考生都為該校的第一志願考生。

但對於考生來說,平行的院校志願間也有先後順序,體現 「遵循志願」原則。

每個考生投檔時,計算機檢索該考生填報的ABCDEF六個院校志願,在多所院校都具備可投檔條件時,將考生檔案投放給其中順序排在最前面的院校。比如考生同時滿足BCD三個院校的投檔條件,會將其投檔到B院校。

考生能否被投檔到理想的學校,是按考生院校志願的先後順序來確定的,而不是從中任意挑選,因此,考生志願的順序也是非常重要的,填報時應將自己最想讀的院校和專業放在前面。




誤區三

平行志願批次,考生有6個院校志願,投檔時,若被A學校退檔,還可以參加同批次B、C、D、E、F學校的錄取。

不是!平行志願投檔模式遵循「一次性原則」,即每批次同一次填報的平行志願只在同一輪投檔中有效,同批次平行志願只進行一次投檔。


解讀:


平行志願投檔模式遵循「一次性原則」,即每批次同一次填報的平行志願只在同一輪投檔中有效,同批次平行志願只進行一次投檔,若考生未能在該批次中被投檔或在該批次中被退檔,其原來所填報的該批次志願作廢,考生只能參加本批次徵集志願或下一批次錄取了。


比如考生已獲本科第一批的A高校出檔,但其最終被A高校退檔,則無法參加本輪本科第一批其他高校的錄取,只能參加本科第一批的徵集志願錄取或其填報的本科其他批次志願的錄取。


建議考生在填報志願時必須了解清楚志願投檔模式,認真對待每個批次的每一個院校志願,儘量不要空置院校志願,同時要注意拉開院校之間的梯度,留有保底院校,以免在本批次無院校可投而只能落後到下個批次投檔錄取



誤區四

實行平行志願後,考生填報志願沒有風險。

不是!實行平行志願之後,能降低填報志願風險,但並不是零風險。


解讀:


實行平行志願之後,能降低填報志願風險,但並不是零風險。


平行志願批次院校投檔比例一般控制在招生計劃105%以內,實際投檔人數會略高於該校某專業實際招生人數。


這種情況下,如果考生報考比較熱門的專業、專業撞車且不願接受調劑、不符合招生院校專業錄取要求、在所投檔的高校裡相對分數低等,都可能會被退檔,按照「一次性原則」,此時考生只能進入徵集志願或下一批次錄取,可能失去被更高批次院校錄取的機會。


因此,一般建議考生儘量正確處理高考成績與學校層次的對應關係、6個院校志願之間的合理梯度關係、選擇專業與選擇院校的關係、滿足專業志願與服從調劑的關係、個人條件與專業要求的關係等問題,要正確地進行自我定位,所填報的多個院校志願之間要有高低的「落差」或者上下的「坡度」,按「衝、穩、保」的原則安排自己的志願,即順序在前的1-2所院校志願可以填稍高一些,叫「衝一衝」;中間——也就是3-4個志願要穩,要跟自己的水平相當,叫「穩一穩」;最後還要留2個院校志願保底,叫「保一保」,這樣才能增加投檔成功的機會。


誤區五

被投檔至一所學校,就意味著可以被錄取了,可以被填報的專業錄取。

不是!還要看專業錄取分數線。


解讀:

除了因為投檔比例造成部分低排位考生被投檔後又因招生計劃已被高排位的考生錄滿而退檔的情況外,往年常見的被退檔原因就是考生因為專業分不滿足學校的專業錄取線、且不服從調劑,院校專業無法滿足其志願,就不能被錄取。


考生填報志願前必須充分了解院校的專業錄取規則,根據分數認真分析,合理安排專業志願順序。


同時要認識到,無論哪種專業錄取方式,如果考生在所投檔的高校裡相對分數低,報考了比較熱門的專業,又不願接受調劑,很有可能不符合招生院校專業錄取要求,造成退檔。


相反,有些考生雖然高考總成績排位靠後一些,但是選擇時避開了所謂的「熱門」專業,最終卻能被錄取。


因此,考生在選擇專業時一定要有個合理定位,在分數不佔優勢的情況下,儘量服從專業調劑




誤區六

考生認為被某校、某專業錄取的把握很大,那麼填報志願時,其他的院校和專業志願可以隨意填。

不是!考生須慎重考慮志願,自己不想去的院校、不想讀的專業,千萬不要亂填。


解讀:


每個考生只有一次被錄取的機會,對本人填有志願或經高等學校徵得同意後被錄取的考生,一律不予退檔換錄。


如果考生被所填報的其他志願錄取,而考生不願就讀,只能向高校提出退檔申請,這種情況下,該考生將不能再參加當年我區普通高校任何批次的錄取,只能等待下一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


考生還需提前了解清楚的還有高校或專業對考生是否有「特殊要求」,如對身體條件、單科成績、是否為少數民族等,往年曾經遇到女生填報了只招男生的專業等情況,考生的一時粗心很可能造成了無法被錄取的結果。


誤區七

區外高校加分、區內高校加分可以累加。

不是!高考加分分為全國性加分和地方性加分,全國性加分適用於在本省招生的所有高校,地方性加分只適用於本省高校,加分項目、分值不能累加


解讀:


如果考生只有地方性加分,而且屬於加分後才上線的情況,建議重點考慮填報本省高校。如果盲目填報區外院校,可能會浪費填報志願的機會。



誤區八

已被某院校錄取,但不想就讀,可以要求學校退檔再參加其他批次錄取。

不是!每個考生只有一次錄取機會。


解讀:


根據有關錄取規定,對本人填有志願或經高等學校徵得本人同意後被錄取的考生,一律不予退檔換錄


也就是說每個考生只有一次錄取機會,如考生被A院校錄取,但又由於自身原因向A院校提出申請退檔,則其將無法再參加當年任何批次的錄取,只能等待下一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




誤區九

漢族考生報考某民族院校,只要參考往年該校最低投檔分數線即可。

不是!漢族考生報考民族院校時,投檔分數線可能會略高,並且招生計劃有總量限制。


解讀:


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民族院校對少數民族考生有一定的傾斜政策,例如有的院校規定全校本科招生計劃的70%投放到中西部及少數民族集中區域,有的規定招收的少數民族學生所佔比例原則上不低於65%等,相關的規定均在院校的招生章程或《高考指南》中寫明。


漢族考生報考此類院校時,要注意報考的民族院校面向漢族考生的招生計劃有總量限制,漢族考生相當於按照從高分到低分的原則另外排序投檔,投檔分數線也會不同(一般情況下漢族考生的投檔線會較高一些),如果未達到漢族考生的投檔線,就無法出檔。

相關焦點

  • 高考志願填報的誤區
    做高考志願填報,到今年已經是第十個年頭了。有學員讓我總結一下志願填報中家長有哪些認識誤區,沒想到總結起來就收不住了,一下弄出來24條。一、高考志願填報是高分考生的事,低分考生有地方升學就行;二、出了成績再研究報考也不遲;三、平行志願投檔沒有風險;四、不應該服從專業調劑;五、服從專業調劑是在該大學開設的所有專業裡調劑;六、大類招生只有好處,沒有風險;七、學校比專業重要,只要能上985,絕對不上211;八、選擇專業只關注是否容易就業
  • 高考填報志願的八大誤區
    今天要分享的內容,就是在填報志願時的一些誤區。那這個誤區的話也是很多同學都會犯的。希望同學們能夠好好的看一下。避免這些誤區。1.認為平行志願可多次投檔,沒有先後順序。這個的話也是一個誤區。平行志願的特點是分數優先,遵循志願,多次檢索,一次投檔。平行志願的六所高校在投檔中只作為一個志願,只享受一次投檔機會。
  • 避開這些誤區,正確認識平行志願
    今天,升小通給大家強調一下平行志願的認識誤區,以免各位家長和考生在認識不到位的情況下造成落榜。平行志願作為高考投檔錄取模式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對於有效降低志願填報風險,提高志願滿足率具有重要意義。但恰恰因為風險降低,考生和家長更容易忽視平行志願可能存在的風險,盲目誇大平行志願的作用。
  • 對平行志願投檔認識的誤區有哪些?
    一般來說,對平行志願投檔的認識誤區有四種:誤區一:可以一檔多投。在錄取中,平行志願是一個志願多所院校,只能一檔一投。因此,投檔時按一個志願對待,也就是說,在某一批次(段)錄取時,無論這個志願中有幾所院校符合投檔要求,只能投檔到排在前面的一所院校,一旦投檔,其他志願院校均失去效用。
  • 平行志願下的藝術生志願填報經常進入的誤區
    這是周序雨的第204篇原創文章,微信公眾號「雨來藝考」目前志願填報在很多省份已經開始,但是仍然有許多學生和家長並不明白平行志願的填報策略,本位簡短的介紹一下,在平行志願的背景下,藝術生該如何去多方面的搜集對自己有用的信息,以方便自己報考
  • 平行志願詳解和高考志願誤區指南
    因此,填報志願時,父母不要只考慮「名校」,要走出非「名校」不報的誤區。實際上,不同專業之間所學的課程、發展方向的差異是非常大的。有些專業雖然名稱相同,但仍存在一定的差異。平行志願的投檔比例在105%以內,但是仍有5%的考生投檔後可能會被退檔。退檔的考生,將直接進入徵集志願。這是平行志願最大的風險。被退檔的理由大致有:高考分數在所有被投檔到該學校考生中偏低;填報專業志願太高,且不服從專業調劑。
  • 平行志願錄取的誤區及風險
    三大誤區有人認為平行志願就是平等志願,幾個志願可以隨便填,只要分數高,就能被錄取到分數線高的一所學校,這樣的認識是完全錯誤的。有人認為平行志願就是「平行錄取」,只要考生分數符合所填報平行志願6所(或8、12所)高校的錄取條件,就有可能被6所(或8、12所)高校同時錄取。這種理解是不對的。
  • 高考 | 高考志願填報10大誤區,考生家長要避免
    同時,它也是考生了解招生政策的主要途徑,是填報志願不可或缺參考資料。誤區三:志願之間不用拉開梯度正解:不同志願填報方式要區別對待同一批次院校不同志願之間拉開梯度是非常重要的。誤區五:只憑學校(或專業)來選擇,不關注學校實際情況、專業內涵正解:有些專業雖然名稱相同,但仍存在一定的差異考生在填報志願選擇專業時,還有一個誤區是,喜歡憑著專業的名稱來選擇專業,而對專業內涵不了解。實際上,不同專業之間所學的課程、發展方向的差異是非常大的。
  • 【填高考志願七大誤區】平行志願風險減少?高分照樣有可能落榜!
    同去年一樣,今年我省仍舊採用平行志願的錄取方式,這種錄取方法更科學有效。在這裡,陳瑞山強調說,平行志願並不等同於平等志願,也不是平行錄取,考生填報的平行志願是有自然順序的,並不是只要成績達到所填報的6所(或10所)平行志願院校錄取條件,就可能會被6所(或10所)院校同時錄取。「實際上,只要考生檔案投到一所志願高校後,就不會到其他高校,對每個考生而言投檔錄取機會只有一次。」
  • 本科二批平行志願錄取提示:平行志願≠「平行錄取」如何填報避免被退檔請戳↓
    平行志願仍然有落選風險 誤區一:有人認為平行志願就是平等志願,幾個志願可以隨便填,只要分數高,就能被錄取到分數線高的一所學校,這樣的認識是完全錯誤的。 誤區二:有人認為平行志願就是「平行錄取」,只要考生分數符合所填報平行志願6所(或8、12所)高校的錄取條件,就有可能被6所(或8、12所)高校同時錄取。這種理解是不對的。
  • 高考志願填報要避免這9大誤區!(附2020高考志願填報注意事項)
    高考志願填報要避免這9大誤區!(附2020高考志願填報注意事項)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填報志願的九大常見誤區,以及2020高考填報志願注意事項。
  • 高考志願填報錦囊來了!
    志願填報大家一定要從戰略上重視起來,當然志願填報過程中也容易走入一些誤區,也是需要一些技巧,還有一些需要特別注意的點,希望大家要重視起來!1.怎麼定位最科學,怎麼填報志願最科學!很多同學在給自己定位時只看了自己的高考成績也就是裸分,把裸分和往年的各個高校的錄取分數線去對比,其實這種方式是最不可取的,它的誤差非常的大,還有一些同學會使用線差法,拿自己的分數去和批次線的差值來給自己做定位,去選擇院校,這種方法也不是很科學。這些方法非常容易出現定位上的失誤。
  • 高考志願填報10大誤區,考生家長一定要避免
    因此,在填報志願時,父母不要只考慮「名校」,走出非「名校」不報的誤區。誤區二:不仔細看招生章程填報志願別冷落了招生章程!由上述可見,招生章程是考生了解各高校招生政策的主要途徑,是填報志願不可或缺參考資料。誤區三:志願之間沒有拉開梯度不同志願填報方式要區別對待!
  • 高考志願填報——不平行的「平行志願」
    高考志願填報由原來的「梯次志願」填報改為「平行志願」填報,填報志願更容易了,失誤也更少了。但由於對「平行」二字的不正確理解,也會造成許多填報失誤甚至錯誤,所以要正確理解「平行志願」的平行與不平行,才能做到科學報考。什麼是平行志願呢?
  • 平行志願不平行,填報志願要小心,志願填報順序很重要
    現在高考錄取,基本上採取的是平行志願,這對高分考生來說,是非常有利的;當然也可以說,對國家選拔人才也是非常有利的,因為在平行志願的方式下,基本上可以保證讓高分考生先被高等院校錄取,而且是被他喜歡的專業所錄取。但是在填報志願的時候,如果對平行志願的規則理解有誤的話,如何造成填報志願的失誤,或者是錯失一些機會。
  • 志願填報的八大誤區,家長考生都要避開
    所謂「三分考七分報」,這時候填報志願的重要性就顯現出來了。但是很多考生和家長對於志願填報不是很了解,在往年的高考中,家長們常說:「想要孩子上好大學,考的好還要報的好才行!」但在實際的經歷中,仍有不少學生因為志願填報不科學,陷入志願填報誤區,沒能如願進入理想大學。
  • 高考志願填報攻略!10大誤區與對策,第5、7條很多人會踩雷
    誤區一:認為平行志願可多次投檔,沒有先後順序對策:把平行志願政策研究透解析:平行志願的特點是「分數優先、遵循志願、多次檢索、一次投檔」。平行志願的6所高校在投檔中只作為一個志願,只享受一次投檔機會,一旦考生被投檔,即使被退檔,也不能再投到本輪投檔的其他高校。
  • 是這些誤區導致你平行志願被高校退檔
    一直以來,平行志願投檔後被高校退檔的情況屢見不鮮,有不少家長和考生對平行志願知之甚少,甚至存在很大誤解。為此下面為大家整理了平行志願的投檔的誤區和風險,讓考生和家長有一個清晰地認識。平行志願是相對於梯度志願(或稱順序志願)來說的,所謂「平行志願」,是指考生在填報高考志願時,可在同一批次同時填報若干個平行高校志願,無論哪一志願錄取,對錄取院校來說,均為第一志願,平行志願還具有以下優勢:1、一次投檔,科學公平。
  • 高招|高考填報志願,一定要避開這些誤區!
    還在糾結第一志願應該怎麼填、要不要服從調劑嗎?廣東高考志願填報已經進入第二時段,並將於7月2日下午6點結束。填志願會遇到哪些困惑?有哪些誤區?記者根據日前多場高招諮詢會上考生和家長集中關注的問題,綜合梳理出報志願的常見誤區,結合高校招辦的建議,幫助考生和家長走出「誤區」。
  • 超一本線79分,卻因系統崩潰錯過志願填報?志願填報10大誤區
    因此,填報志願時,父母不要只考慮「名校」,要走出非「名校」不報的誤區。就全國來講,目前除高考改革省份外,基本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實行平行志願,在拉開梯度這個問題上,風險有所減小,但也不是不考慮。平行志願的實行大大降低了考生落榜的風險,同時更突出了高考分數的作用。在考慮梯度問題時,可以使用「衝一衝、穩一穩、保一保、墊一墊」的原則。第二種志願模式是順序志願,院校梯度就非常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