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來寫一寫有關社交焦慮症的一些問題。為什麼我要寫這個?因為通過今天的閱讀,我對如何克服社交焦慮症有了深刻的感悟。
1.什麼是社交焦慮症?
從書中我可以學到,「社交焦慮症」,簡單來說就是,當一個人承受著陌生的目光,感覺到置身於陌生人中間被評價的時候,就會本能地產生一種懼怕的感覺。
2.社交焦慮症所造成的一些影響
本書的作者講到,社交焦慮症是由某些特殊場合引發的。這些特殊場合,大致上分為以下幾種:當眾表演、非正式交流、表達自己的觀點,以及在他人目光中做事。
社交焦慮症會對患者的身心、行為、認知等產生影響,妨礙日常生活,嚴重的甚至會導致自殺。
例如身體方面,心跳加速、腸胃痙攣、渾身顫抖等,最典型的就是臉紅。
顯然,社交焦慮症所引起的身體反應,會讓我們的行為產生某些異常,最明顯的表現就是溝通障礙。
社交焦慮症還會帶來認知紊亂,它會讓我們對自己進行負面評價,害怕別人的評價,也會讓我們懼怕別人的回應,認為對方會對我們的言行產生敵意。
有些社交焦慮症並不嚴重,自我調節一下即可,但有些時候,社交焦慮症會給人帶來想像不到的痛苦,讓生活變得一團糟。
因此,我們必須要對社交焦慮症進行嚴格的區分。按照焦慮的嚴重程度,社交焦慮症從輕到重可以分為害怕、膽怯、逃避型人格以及社交恐懼症四種類型。
3. 社交焦慮症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本書的作者從心理機制和外部機制兩方面做出了回答。
產生社交焦慮的心理機制,主要來源於負面認知。作者認為,面對社交場合,有些人的腦海中總是產生一些負面認知,從而讓自己的焦慮感不斷上升。
所以,很多社交焦慮,其實是一種評估的焦慮,簡單來說,就是認為別人總在評估自己的言行,而且只看到了評估的負面效果,卻看不到人際互動帶來的正面效應。
當然,除了評估焦慮的心理機制, 社交焦慮的誘因還有四種外部機制,分別是:先天遺傳、社會環境、文化背景和成長經歷。
4. 如何有效克服社交焦慮症?
本書的作者講到,輕微的社交焦慮是可以通過自我調節得到改善的。但是嚴重的社交焦慮就必須要通過科學有效的方法進行治療。
書裡主要提供了兩種治療方法:藥物治療和心理輔導。
治療社交焦慮的精神類的藥物,主要有三類,分別是:β—受體阻滯藥、鎮靜劑以及抗抑鬱劑。
書中講到,單純的藥物治療社交焦慮症會很容易復發,而且藥物本身也存在副作用。
因此,在實際治療過程中,醫生常常將藥物治療和心理輔導結合起來,這才是治療嚴重社會焦慮症最為有效的方法。
我認為克服社交焦慮症的方法有三個:一是讓有社交焦慮症的人勇於面對陌生的場合。二是提升自身的社交能力,三是改變對自身和他人的看法。
你認為克服社交焦慮症的方法有哪些?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與文軒一起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