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裡來華留學生還有170多人寒假未歸,另有70餘人正在海內外旅遊,而學院其他員工早已回家過年,自己光杆司令一個,疫情防控工作怎麼做?」12月23日,農曆臘月二十九上午,江西財經大學海外教育學院院長葉衛華參加完學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會議後,當時心裡就犯難了。
「留學生目前是在校的最大學生群體,一定要做好這塊防控工作,確保他們在校期間的平安和生活!」「你們要與黨辦校辦、校醫院保持密切聯繫,管理好留學生,千萬不能出任何紕漏哈!」學校黨委書記王喬、校長盧福財又分別追來電話叮囑他——說是叮囑,實為一再壓實責任。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葉衛華頓感壓力山大了。
「必須發揮黨支部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隊的作用,才能全面落實上級和學校黨委關於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葉衛華心理琢磨著。
關鍵時候,葉衛華以學院黨支部書記身份,在學院微信工作群中發布動員令,號召所有中共黨員立即取消假期,隨時待命,準備戰「疫」!
支部書記打頭陣,黨員師生齊上陣
當天下午,葉衛華就趕到留學生公寓樓——「留學生之家」的辦公室進行安全巡查,接著發布學院疫情防控工作第1號通知,要求留學生加強個人防護措施,工作人員排查疫情接觸情況,留學生公寓樓加強值班管理。
全院共6位員工,其中4人是共產黨員。葉衛華身先士卒,靠前指揮,立刻得到了全院員工積極響應。
「院長,我現在在老家過年,準備購買最近車次的車票趕回南昌,落實學院各項防控措施。」九三學社社員、副院長呂腮菊聞令而動,也給葉衛華打來了電話。
90後共產黨員、國際留學生輔導員李妍婷給葉衛華微信留言:「我現在患上了重感冒,咳嗽發燒(但已經診斷不是冠狀病毒肺炎,請院長放心),恐怕不方便去學院值班,怕留學生擔心,等我好了再去吧。但我現在可以在線工作,請給我分配任務吧!「
「院長,要不要我提前返崗?感覺留學生們都有些不安了,辦公室應該還有很多事情需要處理,宿舍消毒、日常排查、應急事件處理都要人手……」入黨積極分子王琦老師在江西九江給院長葉衛華發來這條簡訊。發出這條簡訊時,是王琦老師結束在學院值班後回到老家九江的第二天。
在巡查留學生公寓樓時,葉衛華正好在大廳遇到了曾經教過的來華留學生Tayo,就跟他聊到學院疫情防控任務很重但人手不夠、希望成立留學生志願者服務隊的想法,卻又不知道會不會有人願意參加。
Tayo同學(左一)與留學生志願者服務隊成員和學院王琦老師(右四)合影
「I’m in!」(我加入!) Tayo同學果斷地說。「學院一直這麼照顧我們,我們一定與學院一起渡過難關。」 在求學江財之前,Tayo曾是奈及利亞微軟子公司H.C. Bonum Ltd的一名業務顧問。由於他聰明好學、勤奮能幹並具備較強組織能力,Tayo還當上了班長。他還表示願意出任學校留學生志願者服務隊隊長,召集具有熱心公益服務的其他留學生同學一起參與。葉衛華非常欣賞,於是當機立斷,對Tayo委以重任。
看到有這麼多人主動請纓,葉衛華不在犯難,心裡更有底氣了。
葉衛華作為學院黨支部書記,葉衛華此後幾乎日夜堅守在留學生公寓樓,與團隊成員和留學生們並肩戰鬥。在他的影響下,海外教育學院黨支部真正成為一個堅強的戰鬥堡壘,黨員同志就是先鋒隊員,每位員工和留學生志願者隊員都是高昂士氣的戰士,用他們的敬業精神和專業技能,全面緊張而有序地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拉直一連串問號的「90後」黨員
170餘名在校留學生中哪些人去過武漢?哪些留學生與去過武漢的人員有直接接觸?70餘名在海內外旅遊的留學生具體位置在哪?在外旅遊的留學生何時返校、是否遇到困難?……
這一長串有待拉直的問號,成為學院疫情防控工作當務之急,刻不容緩。當時正患重感冒、尚未痊癒的年輕黨員李妍婷老師主動領取這項任務後,立即在線投入到工作中。
李妍婷老師(右一)在核查來華留學生信息
然而,這並不是一件輕鬆的活兒。學校已放寒假10多天,留學生已分布在「五湖四海」,確保聯繫上他們並且一個都不能少,還真不容易。為了能隨時聯繫到每一位留學生,她翻出全院200多個留學生電話號碼,一個個添加微信好友,確保必要時可以做到「一對一」聯絡。
因為時差、網速甚至有些留學生在境外不習慣使用微信等問題,聯繫工作一度進展緩慢。有段時間,李妍婷幾乎整天守著微信和對著電話本打電話。當一個個在校外的留學生收到她代表學校的問候,紛紛在微信上向學校和她表示感謝時,她此前的焦慮和疲勞也頓時被一掃而光。
「感謝學校和李老師!我現在在湖北荊州,是的,但我在我姐姐家,住在一所國際學校裡,非常安全,沒有困難,不需要幫助。希望你們在學校一切都好!」這是留學生Paula發回的信息。「看到這樣的回覆,我覺得我的重感冒都好多了。」那些日子,每次收到留學生回復,李妍婷都有此感覺。
就這樣,李妍婷精準摸排了解到了全校所有來華留學生狀況及基礎數據。事實證明,這項具有超前預見性的工作非常重要,也做的非常到位。尤其在向後來學院每天向學校、出入境管理部門和江西省教育廳上報各種數據時,這些基礎性工作幫了大忙。
待感冒一好,李妍婷就立即從線上轉戰到線下。「院長,我感冒好了,可以來公寓樓幫忙啦!」
說來就來了。為確保疫情期間來華留學生基本生活不受影響,1月28日開始,海外教育學院先後安排多次食物發放活動,而落實這些工作就成了李妍婷返崗值班後的日常,必須細心再細心。其中一次發放冷凍熟食,以肉類為主。因為她對清真食物等因素考慮周詳,學院為來華留學生發放食物時未出現任何紕漏,受到在校留學生高度好評。
「讓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
主動請戰重返一線的學院員工,還有入黨積極分子王琦老師。自從新年正月初三重返學校、初四正式回到留學生公寓樓值班,迄今他已經堅守在學院抗擊疫情第一線半個多月了。
「學院急、難、險、重的工作,基本上他都衝在前面。」黨支部書記葉衛華說,「學院人手緊,尤其缺男同志,王老師救了學院的急。」
戰「疫」的日子裡,「險」情不斷。「在疫情期間,我們一定要做到點面結合,不但要處理好整體面上的日常性工作,還要處置好個體點上的突發事件,」這是葉衛華經常叮囑同事們的一句話。
王琦老師(左一)與來華留學生在一起
1月29日上午,王老師接到報告,樓內一位南非學生感覺喉嚨不適並有低燒。由於該生曾經在武漢滯留長達4個小時,王老師不敢懈怠,冒著被傳染的風險立即來到該生宿舍門口了解情況。了解完情況後,他馬上向學院和校醫院報告此事。在等待進一步指示的同時,他不忘安撫學生,在徵得學生同意入院檢查後,他還提醒學生備好生活必需品,做好住院的準備。在轉運和就醫期間,王老師一直與該生保持聯繫,經常需要在微信上兼做翻譯,讓留學生不會遇到語言溝通上的障礙。最後在與醫生通話中,經檢驗證實這位學生只是一般感冒時,他馬上把醫生的話翻譯給了學生聽,並向醫生致謝。那天晚上,當這位南非學生安全返回學校時,已是凌晨2點。王琦老師又立即將此消息留言給了正在家焦慮等著消息的學院領導、校醫院院長、甚至遠在南非的學生家屬。此次成功處置「險」情,了解到情況的我駐南大使館工作人員也發來信息,稱讚學院反應迅速,王琦處置到位。
值班期間像這樣的情況時有發生,都是王老師頂在前面。「我是入黨積極分子,還是一名男同志,關鍵時候請讓我上,」王琦老師這樣說。
留學生志願者團隊已經建立起來了,但還有一個關鍵問題,得有老師與Tayo隊長對接。又是王琦老師自告奮勇站出來,在他和Tayo的帶領下,留學生志願者服務隊快速運轉起來:積極輔助學院老師翻譯疫情防控通知、方案等文件,分發疫情防控與生活物資,關心慰問身邊同學,幫助篩查各類學生信息,為自行隔離的同學購買和派送生活用品,等等。如此種種,不僅大大緩解了學院人手緊張問題,而且在與學生溝通中舒緩了其焦慮不安情緒,確保全院防控工作高效、有序。(喻春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