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全天成交480億 A股歷史排名第四!臺積電:未計劃9月14日...

2020-12-16 金融界

來源:券商中國

作者: 財聞聯播

疫情最新進展

昨日新增確診病例1例,為境外輸入

國家衛健委公布數據顯示,7月15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例,為境外輸入病例(在上海);無新增死亡病例;無新增疑似病例。新增無症狀感染者2例(境外輸入1例)。

香港多所大學有學生或職員確診新冠肺炎

香港疫情持續,昨日新增19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包括14例本地確診病例。而香港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及香港浸會大學學生會宣布,分別有學生及職員確診。

雲南:厄瓜多凍南美白蝦包裝箱檢出3份核酸陽性

雲南省迅速組織對自厄瓜多進口的凍南美白蝦及接觸人員進行拉網式排查。截至7月14日,全省共採集2750個凍南美白蝦相關樣本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其中,從包裝箱外表面樣本中檢出3份核酸陽性,陽性樣本均來自厄瓜多生產的產品。蝦體及相關接觸人員核酸檢測未發現陽性。

全球單日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3.04萬例,美國新增6.63萬例

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疫情統計數據顯示,7月15日全天,全球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3.04萬例,再創新高,其中,美國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6.63萬例。截至北京時間7月16日14:10,全球累計確診病例1355.62萬例,累計死亡人數58.41萬例。美國累計確診349.93萬例。

亞馬遜將居家辦公時限延長到明年1月

由於擔心新冠疫情持續蔓延,亞馬遜將多數員工的居家辦公時間延長到明年1月,並將繼續限制出差。但倉庫員工無法享受這種待遇,因為當許多美國人被迫居家隔離時,倉庫員工就成了履行在線訂單的關鍵環節。

印度新增新冠肺炎病例逾3.2萬例,累計超96萬例

印度衛生部官方網站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當地時間7月16日上午,印度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升至968876例。在過去24小時內,印度新增確診病例32695例;新增死亡病例606例,累計死亡24915例。

宏觀動態

2020二季度GDP增長3.2%,二季度經濟增長由負轉正

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45661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2020上半年GDP同比下降1.6%。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長3.2%。從環比看,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1.5%。

1—6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62780億元,同比增長1.9%

1—6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62780億元,同比增長1.9%, 1—5月份為下降0.3%。其中,住宅投資46350億元,增長2.6%,增速比1—5月份提高2.6個百分點。

上半年美國實際對華投資增長6%

商務部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上半年美國對華實際投入外資金額同比增長6%,這在上半年中國吸收外資整體下降1.3%背景下相當醒目。

華春瑩回應美國考慮限制中共黨員及其家屬入境:可悲!作為世界第一強國 美國還剩下啥?

《紐約時報》16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川普政府正在考慮全面禁止中共黨員及其家人前往美國。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6日回應稱,如果該報導屬實,只能讓人感到美國的「可悲」。「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美國還剩下什麼?它會給世界留下什麼樣的印象?」華春瑩在當天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相關問詢時表示,美國此舉不僅違反國際基本準則,也無助於維護其大國形象。

商務部等7部門啟動小店經濟推進行動

商務部等7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開展小店經濟推進行動的通知》。《通知》明確,通過開展小店經濟推進行動,培育一批試點城市,推動社區、批發市場、商圈、特色街等小店集聚區轉型升級,推進電商平臺、物流企業、商貿企業、中央廚房等「以大帶小」、賦能小店,加快發展「產品優、服務好、環境美、營銷廣」為標準的特色小店,並要求地方加強聯動,全國一盤棋,至2025年,形成人氣旺、「煙火氣」濃的小店集聚區1000個,達到「百城千區億店」目標。

國家電影局: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

國家電影局發布關於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通知稱,堅持分區分級原則。低風險地區在電影院各項防控措施有效落實到位的前提下,可於7月20日有序恢復開放營業。中高風險地區暫不開放營業。一旦從低風險地區調整為中高風險地區,要嚴格執行疫情防控規定,從嚴從緊落實防控措施,電影院及時按要求暫停營業。

每場電影不超過兩個小時,影廳內原則上禁止飲食

據國家電影局,低風險地區電影院7月20日開放營業。要求:①影廳座椅扶手、3D眼鏡等每場消毒一次;②未戴口罩和體溫37.3度以上不得進入;③原則上不售賣零食和飲料,影廳內原則上禁止飲食;④日排片減至正常時的一半,每場不超兩個小時。

2020年全國預計開通鐵路新線4400公裡左右

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了解到,今年全國預計開通鐵路新線4400公裡左右,其中高鐵2300公裡左右。

國資委:全面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

國務院國資委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中表示,全面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指導推動中央企業在健全現代企業制度、推進三項制度改革、深化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積極穩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大剝離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等方面發力攻堅,力爭取得新的明顯成效,不斷激發企業市場主體活力,切實提升國資國企改革成效,有力對衝經濟下行壓力。

我國今年第二季度新增集成電路相關企業同比增長超30%

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目前經營範圍含「集成電路、晶片」,且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企業將近21萬家。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新增集成電路相關企業超過5.3萬餘家,增速高達33.07%,為歷史相關企業增量最多的年份。以工商登記為準,截至7月16日,我國今年上半年新增集成電路相關企業近2.6萬家,其中,第二季度新增超過1.7萬家,較去年同比增長超30%。

金融機構

瑞信宣布高層變動,以強化在華合資證券業務實力

瑞信於7月16日宣布合資證券公司——瑞信方正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高層人事任命,以加強合資證券業務實力。瑞信方正董事會通過任命塗雷為合資公司總經理,現任總經理汪民生將出任合資公司副董事長。另外,邱若扉將擔任瑞信方正投資銀行和資本市場部負責人。三項任命將在短期內正式生效。

民生證券「蘿蔔章」事件最後一罰!營業部原總助終身禁入,曾合夥騙取財物逾1000萬

據券商中國報導,此前沸沸揚揚的民生證券一營業部「蘿蔔章」事件,另一隻懲罰的靴子終於「落地」。2015年,民生證券太原長風街營業部總經理許靜以公司名義發起「新三板投資基金」,與投資人私自籤訂代持協議,募資上億元,但合同到期後無法兌付本息,致東窗事發,一度引發輿論強烈關注。

去年年底,許靜被山西證監局判處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而今,許靜當時的下屬、夥同許靜私刻公章、虛構投資項目欺騙客戶的常克凡也等到了監管系統下發的行政監管措施,同樣被判處終身證券市場禁入。

新創業板投行哪家強?IPO中信項目最多,中信建投募資總額最大!再融資興業成黑馬

據券商中國報導,隨著新創業板受理已經滿月,投行「軍備賽」有了階段性的結果。根據券商中國記者對受理數據的統計,截至7月14日,新申報的項目(IPO+再融資+併購)數前五名券商中,中信證券項目數最多,共有16家;華泰聯合及民生證券並列第二,各有10家;國信證券與中信建投並列隨後,均有8家。

如果說家數體現投行承攬能力,那麼項目募資額多少決定了投行未來收入規模。以IPO項目為例,截至7月14日,中信建投保薦項目募資額合計達到301億,排在第一。另外三家募資額上百億的是中信證券、華泰聯合、民生證券,項目募資額分別累計為209億、121億、101億。

市場數據

創業板指跌近6%,兩市近400股跌超9%

截至7月16日收盤,滬指跌4.50%,報收3210點;深成指跌5.37%,報收12996點;創業板指跌5.93%,報收2646點。指數全天持續走弱,午後資金拋售加劇,跌停股不斷增加,兩市近400股跌超9%,僅200餘股收紅,市場整體風險偏好進一步下降。市場題材全線萎靡,受消息影響,白酒板塊指數逼近跌停,半導體板塊遭中芯國際上市抽血繼續大跌,午後銀行股一度護盤,但未能激發市場情緒,券商板塊尾盤跳水帶動指數進一步走低,市場高位股籌碼鬆動加速補跌,集體下殺跌停,市場短線情緒表現恐慌。盤面上,板塊全線收跌,白酒、動物疫苗、半導體等板塊跌幅居前。

兩市融資餘額增加14.75億元

截至7月15日,上交所融資餘額報7030.89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加27.84億元;深交所融資餘額報6434.03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減少13.09億元;兩市合計13464.92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加14.75億元。

中芯國際A股全天成交480億元,A股歷史排名第四

中芯國際A股全天成交479.7億元,佔科創板所有股票成交額近50%,躋身A股歷史第四大單只個股成交金額。據統計,A股歷史上僅有2007年11月5日中國石油(全天700億元)、2015年7月7日中國平安(全天679億)、2015年6月9日中國中車(全天497億)的成交金額超過中芯國際今日成交額。

公司動態

臺積電:3nm製程預計2021年風險量產

今日下午,臺積電二季度業績說明會上,臺積電方面透露,其3nm製程預計2021年風險量產,2022年下半年量產,3nm相比5nm工藝將帶來70%的密度提升、10%-15%的速率增益和20-25%的功率提升。

  臺積電:3nm製程預計2021年風險量產  今日下午,臺積電二季度業績說明會上,臺積電方面透露,其3nm製程預計2021年風險量產,2022年下半年量產,3nm相比5nm工藝將帶來70%的密度提升、10%-15%的速率增益和20-25%的功率提升。  臺積電第二季度淨利潤1208億臺幣,高於預期  臺積電第二季度淨利潤1208億臺幣,市場預估1106.5億臺幣;預估第三季度營收在112億-115億美元,第三季毛利率在50%-52%,經營利潤率在39%-41%。  中芯國際董事長:將進一步藉助境內資本市場的力量,加速創新和發展  中芯國際今日正式登陸科創板,公司董事長周子學在上市儀式上表示,此次以紅籌架構回歸A股科創板,充分體現了境內資本市場對科技創新型企業的包容,體現了科創板對關鍵核心技術創新的支持和對實體經濟發展的支撐。上市後,中芯國際將進一步藉助境內資本市場的力量,加速創新和發展,為更多的海內外客戶提供更加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推動公司不斷成長,並為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中國中免業績快報:上半年實現淨利潤9.31億,同比減少71.73%  中國中免公告,公司2020年上半年實現營收為190.09億元,同比減少22.02%。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盈利9.31億元,同比減少71.73%。主要原因是報告期內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免稅門店客源同比大幅下降,導致銷售收入降低所致。  阿里雲最新估值已達930億美元  高盛在最新評估中上調阿里雲估值至930億美金,較2個月前摩根史坦利給出的770億美金估值上升超兩成。近期多家機構上調阿里雲估值,分析認為其在規模和戰略布局上有突出優勢,調整其估值向亞馬遜AWS靠攏。  英特爾可能9月2日發布第11代處理器  《科創板日報》16日訊,美國當地時間周三,英特爾宣布將於9月2日舉辦線上活動,承諾發布「重大消息」,據推測其可能會發布第11代處理器。  字節跳動計劃加倍擴大中國業務,抵抗美國要求出售TikTok的壓力  據美國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報導,一名字節跳動投資人稱,面對美國禁止TikTok的威脅,其母公司字節跳動已向一些投資者表明,公司計劃更加專注在中國市場的增長,方式是拓展新領域,並試圖開發一款新的熱門應用程式。  心脈醫療業績預告:上半年淨利潤同比預增38.80%-44.68%  心脈醫療公告,公司預計2020年半年度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為1.18億元到1.23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3298.67萬元到3798.67萬元,同比增加38.80%到44.68%。二季度隨著國內疫情的好轉,醫療機構運轉逐步恢復正常,公司業務也隨之恢復正常,銷售收入恢復良好增長態勢。

相關焦點

  • 中芯國際引爆A股,離臺積電還有多遠?
    自今年6月1日中芯國際正式遞交招股書開始,截至7月8日,中芯國際(000981.HK)港股累計上漲136.9%,可見國際資本市場對中芯國際的認可程度。中芯國際的相關影子股更是紛紛大漲。 根據IC Insights公布的2018年純晶圓代工行業全球市場銷售額排名,中芯國際位居全球第四位,在中國大陸企業中排名第一。 截至2020年5月末,中芯國際第一大股東為大唐控股(香港)投資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15.77%;第二大股東為鑫芯(香港)投資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14.62%。大唐香港實控人為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鑫芯香港實控人為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
  • 如何再造一個中芯國際?|臺積電|梁孟松|中芯國際|晶圓|華虹集團|...
    數據往往最能夠直觀地表達問題資本開支從22億美元提升至31億美元年投資增加約11億美元一季度未完花掉16.94億美元三組數據均指向中芯國際圖源 | Nikkei Asian Review最上面的數據來自中芯國際官方,其在發布2019年財報時提出,新一輪資本開支計劃從2019年的22億美元提升至
  • 最新十大晶圓廠排名:臺積電第一,中芯國際第五,差距究竟有多大
    中芯國際是國內半導體一哥,而臺積電這是全球晶片領域中的大哥大,於是網上討論得最激烈的便是這兩家公司之前的差距到底有多大。今日,TrendForce公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廠營收預測排名,從這份排名中,似乎可以找到一些線索。
  • 中芯國際有了與臺積電南京廠一決高下的底氣?真實情況不容樂觀
    晶片國產化的呼聲持續不斷,作為中國大陸實力最強的本土晶圓代工商,中芯國際被國人寄予了相當高的期望。中芯於2019年量產了14納米製程工藝,並且在同年第四季度貢獻了1%的營收,無疑給正在奮力前行的國產半導體增添了一些信心。隨後在中芯20周年上,中芯與華為合作的14納米工藝晶片麒麟710A問世,更是給國產芯帶來了無限想像。
  • 二季度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廠營收排名出爐:臺積電第一,中芯國際第五
    6月14日消息 據集邦諮詢旗下拓墣產業研究院最新調查,2020年第一季晶圓代工訂單未出現大幅度縮減,以及客戶擴大既有產品需求並導入疫情衍生的新興應用,加上2019年同期基期低,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業者2020年第二季營收年成長逾2成。
  • 中芯國際擠走臺積電,拿下華為海思14nm代工大單
    關注半導體產業的臺灣《電子時報》13日報導稱,中國大陸晶片代工廠商中芯國際擊敗臺積電,奪得華為旗下晶片企業海思半導體公司的14納米FinFET工藝晶片代工訂單。截圖:《電子時報》此前,海思的14納米訂單主要交給臺積電在南京的12寸晶圓廠生產線完成。該廠投資30億美元,2018年底投入運營,規劃月產能2萬片。
  • IPO 速覽 | 被選中的中芯國際
    但這並未阻擋投資人的熱情——中芯國際 IPO 遭遇 566 倍超額認購。中芯國際成立於 2000 年,2020 年 7 月 16 日在科創板上市,發行價為 27.46 元 / 股。上市後投資者們蜂擁買入,首日收盤價 84.65 元,總市值 6220 億人民幣。
  • 500億建廠,中芯國際5年內能否趕超臺積電?
    7月31日,國內晶片代工廠巨頭中芯國際發布公告稱,將聯合北京經開區投資76億美元(約528億元)建廠,目的是要生產28nm以上的晶片。說白了就是劍指臺積電,再苦再難也要攻克技術高地,向最高端晶片進發,不然國家興師動眾投這500多億幹嘛。
  • 前十大晶圓代工廠商營收排名:臺積電一騎絕塵 中芯國際第5
    近日,集邦諮詢旗下拓墣產業研究院公布了2020年第二季度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廠營收排名。其中,臺積電穩居第一,中芯國際排名第五。報告顯示,今年第二季度,臺積電營收高達101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大漲30.4%。
  • 華為5G業務順利開展 背後有中芯國際與臺積電的力挺
    摘要:華為晶片的核心製造商是臺積電和中芯國際,在關鍵的時候,支持了華為。6月29日,G20大會在日本召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川普在大阪舉行會晤,川普表示,美方希望通過協商,妥善解決兩國貿易平衡,為兩國企業提供公正待遇。
  • 前十大晶圓代工廠排名預測 臺積電第一,中芯國際第五
    全球半導體代工廠2020年第三季度營收預測出爐,根據TrendForce最新調研結果顯示,預計2020年Q3全球晶圓代工廠營收將增長14%。此外,TrendForce還公布了前十大代工廠營收預測排名。其中,臺積電、三星不出所料穩居前兩位,格芯位居第三,聯電排名第四,而近期備受矚目的中芯國際排名第五。這一排名其實與現階段各個代工廠的實力保持一致。此外,位列6到10位的廠商分別為高塔半導體、力積電、世界先進、華虹半導體、東部高科。
  •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活在臺積電陰影下的中芯國際何以向未來?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 | 孫永傑7月16日,中芯國際正式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掛牌上市,總股本71.3642億股,發行價27.46元人民幣,市盈率109.25倍。開盤價為95元/股,漲幅達245.96%,總市值達6780億元,成為A股市值最高的半導體公司。
  • 中芯國際能否追上臺積電?
    這代表臺積電和其他晶片廠,在沒有許可證之下,不能對華為或其旗下晶片設計公司海思半導體出貨。臺積電作為半導體巨頭,也幾乎是目前唯一一家能為華為麒麟1020系列晶片實現5nm代工的企業:根據美國在今年5月份針對華為推出的新禁令,臺積電錶示,未計劃9月14日後給華為提供晶片製造服務。這意味著,華為自研的高端手機晶片業務將受到影響。
  • 中芯國際內鬥殘局 大唐控股強勢奪權
    7月13日,接近中芯國際董事會的消息人士向財新《新世紀》透露,在工信部、上海市政府的協調下,中芯國際的權力之爭不日將有結果,「CEO人選初定,董事長一職各方仍未達成一致」。 7月13日晚間,財新《新世紀》記者獲知,王寧國已遞交辭呈,董事會態度未明。截至記者發稿,中芯國際仍處於停牌狀態,也沒有發布相關公告。
  • 臺積電1月14日發布2020年第四季度財報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1月7日下午消息,據報導,臺積電近日宣布,將於2021年1月14日發布2020年第四季度財報。財報發布後,臺積電管理團隊將於當地時間2021年1月14日下午2點舉行財報電話會議,解讀財報結果。
  • 制裁中芯國際發酵:轉單,臺積電南京擴產!
    芯榜--全方位半導體項目對接平臺掃碼填寫需求,獲取芯榜全方面跟蹤報導中芯制裁轉單效應發酵,臺積南京廠啟動擴產據中國臺灣媒體經濟日報報導,由於中芯國際10月初收到美國商務部要求部分供應商設備、原物料等供貨中芯國際需要獲得各項出口許可證的限制。
  • 臺積電前COO回歸中芯國際,對未來發展有何意義?
    12月15日晚間,中芯國際公告確認,蔣尚義獲委任為公司董事會副董事長、第二類執行董事及戰略委員會成員,自2020年12月15日起生效;其任期自2020年12月15日起至公司2021年股東周年大會為止。根據中芯國際相關組織章程,蔣尚義須於2021年股東周年大會上接受公司股東重選,而如獲重選後,其後須按照公司之組織章程細則至少每三年一次輪值退任。
  • 中芯國際擴產受限:南京臺積電、廈門聯電提升產能搶佔市場
    在美國出口管制影響中芯國際增加產能的背景下,臺積電、聯電等晶片代工大廠不約而同地瞄準中國大陸龐大的內需市場,準備在大陸擴產以增加份額。據臺灣《經濟日報》11月23日報導,全球晶圓代工產能緊缺在「美國制裁中芯」後進一步發酵,28nm成熟製程產能持續滿載。
  • 中芯國際接盤武漢新芯
    中芯國際(00981.HK)與湖北省科技投資集團公司(下稱「湖北科技」)在武漢籤訂合資協議,雙方承諾將對武漢新芯12英寸半導體生產線項目實施合資經營,中芯國際
  • 晶片狂人夢斷中芯國際,說好的復仇臺積電呢?
    梁孟松 在中國晶片突破美國封鎖的關鍵時期,4000億市值的晶片龍頭企業中芯國際傳出內訌——中芯國際聯席CEO梁孟松被曝在董事會上提出了辭職。消息導致中芯國際A股大跌,港股停牌。 據網上流傳的梁孟松辭呈顯示,他的辭職與日前蔣尚義被任命為公司副董事長有關。在12月9日被董事長周子學告知此事前,梁孟松對此一無所知。對於這一任命,梁孟松直言,「我感到十分錯愕與不解,因為我事前對此事毫無所悉。我深深的感到已經不再被尊重與不被信任。」此情此景,梁孟松也許想到十幾年前,他被臺積電「卸磨殺驢」羞辱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