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雙11」,海量快遞包裝能「綠」起來嗎
原標題: 今年「雙11」,海量快遞包裝能「綠」起來嗎 預計快遞將超10億件,包裝原材料上漲倒逼電商平臺快遞企業直面存在的問題原因之一,在於快遞包裝的成本對企業、商家和消費者的影響似乎沒那麼大。然而,包裝成本和快遞總量的雙重激增,終究讓電商和快遞企業無法迴避這一問題,今年的「雙11」,快遞包裝能變「綠」嗎?
-
快遞包裝如何才能「綠」起來
但隨之而來的是快遞過度包裝、循環利用率低等問題,有些包裝物甚至會產生大量汙染,給環境帶來巨大壓力和沉重負擔。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快遞如何「變綠」成為代表委員的熱議話題。記者了解到,一件快遞,一般會有運單、封套、紙箱、塑膠袋、編織袋、膠帶和緩衝物等7大類包裝。這些快遞垃圾該如何處理?綠色快遞何時才能實現?
-
國家郵政局:寄遞企業快遞二次包裝佔比降低 「瘦身膠帶」得到全面...
國家郵政局:寄遞企業快遞二次包裝佔比降低 「瘦身膠帶」得到全面推廣 2019-07-11 16:24:00來源:央廣網
-
用環保快遞包裹一天可少砍十萬棵樹,但新材料成本高推廣難
現在大部分號稱「可降解」的快遞袋,分解後的殘留物依然危害環境,本質上並不能做到零汙染,很難被稱作是真正的環保包裝。更嚴重的是,很多塑膠袋本身是由廢料加工而成,其材料中重金屬汙染嚴重超標,對人體健康會產生負面影響,更會對水土造成嚴重汙染。
-
包裝紙箱循環用 快遞更綠更瘦身成行業共識
包裝箱循環用起來家住石家莊華夏家園的市民王女士最近到小區附近的快遞點拿快遞,發現了一個「紙箱共享站」,她現場拆了包裝,把還很完整的紙箱放進了回收箱,留待重複使用。「這個共享站真不錯。以前我都是把快遞抱回家拆,家裡放不下只能扔垃圾箱,有的紙箱還很完整,丟了確實可惜。現在有了回收箱,這些紙箱也可以發揮它的『餘熱』了。」王女士高興地說。
-
南京快遞包裝「含綠量」越來越高
這個「雙11」,你收到的包裹開始「變綠」了嗎?據介紹,我省郵件快件綜合治理「9991」工程全年目標是,45毫米以下「瘦身膠帶」封裝比例達到90%,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達到90%,可循環中轉袋使用率達到90%,城市建成區郵政、快遞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覆蓋率達到100%。南京快遞包裹「變綠」,在圓通速遞南京轉運中心得到證實。
-
快遞巨頭加速擁抱「綠色包裝」
據上證報記者觀察,近年來國內各大龍頭快遞公司在「綠色快遞」上均有所布局,主要表現為推進包裝綠色化、減量化、可循環化,加大投入綠色包裝產品的研發與創新,推廣使用電子面單、綠色環保袋、可降解包裝袋等方式。
-
包裝減重、膠帶瘦身,「綠色快遞」提速
日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8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強快遞綠色包裝標準化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部署中國快遞綠色包裝標準化工作。 在湖南,傳統手寫式四聯面單已被兩聯、一聯電子面單取代;快遞企業嘗試使用循環快遞包裝箱、環保可循環分撥包裝袋外,紛紛啟動快遞箱回收計劃以及嘗試普通輕件打「一字條」、中大件打「十字格」的打包方式來減少膠帶使用量。
-
環保包裝讓雲南快遞業「綠」起來
「我從事分揀掃描工作近一年半,每天從我手上經過的快遞包裹大概有8000到10000票左右,那時培訓我才知道,大量的快遞塑料垃圾會嚴重汙染我們的河流、土壤,食品、飲水,影響到我們的健康。」錢登洪告訴記者,當知道每天經他掃描的這些快遞塑料包裝袋也會汙染侵佔人們的生活空間時,他決定要從自己做起減少這樣的汙染。
-
雲南全面拉開郵政快遞業可循環包裝應用試點工作
12月1日,「郵來已久,綠動未來」雲南省郵政快遞業可循環包裝應用試點啟動儀式在昆明市大板橋雲南順豐分撥中心舉行。快遞服務已成百姓民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在疫情期間,發揮了「小業態服務大民生」的積極作用。做好快遞包裝綠色治理,既是行業的重要政治任務和法定義務,也是行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
紙箱、膠帶汙染環境 快遞包裝何時才能「綠」起來?
網購交易額放量增長帶來了快遞業繁榮發展,然而快遞數激增,過度包裝、違規包裝引發的汙染及危害愈發引人關注。調查發現,快遞垃圾主要包括包裹外的紙箱、膠帶紙,還有紙箱內作為填充物防震的海綿、塑料泡沫等。快遞垃圾量的日益增加已給生態環境帶來了影響。
-
包裝材料、快遞垃圾越來越多 強制性標準推進行業變革
新疆江南申通物流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快遞包裝中,通過用大顆粒氣體填充物代替小顆粒填充物、使用可降解的包裝袋、開展快遞包裝減量化、電商件不再二次包裝等措施,讓快遞包裹「瘦身變綠」。 讓快遞包裝「更綠更瘦」已成為業界共同目標。政策推進的同時,各大快遞企業早已積極地行動起來。
-
過度包裝 呼籲快遞箱循環用
每一顆草莓都必須先用一個獨立的小網兜小心包裹,然後輕輕塞入已經提前挖好凹槽的泡沫模具內,蓋好模具的蓋子後進行封存。最後,將模具塞入填滿保溫棉的紙箱中,就可以進行快遞配送了。如果是買來當作禮品的,還會額外為顧客提供一個印有產品名稱等信息的手提包裝袋。為了保護5顆草莓,最多的時候,要搭配5重包裝。 能不能將包裝簡化呢?
-
2022年可循環快遞包裝將達700萬個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郵政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等8部門《關於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的意見》,提出到2022年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比例達到85%,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規模達700萬個,到2025年達到1000萬個,快遞包裝基本實現綠色轉型。
-
商務部:推進可循環包裝應用 規範快遞包裝使用
鼓勵電商企業應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現代信息技術,加強供需匹配,提高庫存周轉率,推動多渠道物流共享,應用科學配載,降低物流成本和能耗。二、協同推進快遞包裝綠色供應鏈管理(四)推動快遞包裝減量。鼓勵電商企業通過產地直採、原裝直發、聚單直發等模式,減少快遞包裝用量。
-
您收到的快遞包裝將「綠色轉型」!一大批環保包裝袋、循環快遞箱...
管理普遍推行,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比例達到85%,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規模達700萬個,快遞包裝標準化、綠色化、循環化水平明顯提升。長效機制;電商快件基本實現不再二次包裝,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規模達1000萬個,包裝減量和綠色循環的新模式、新業態發展取得重大進展,快遞包裝基本實現綠色轉型。
-
特大城市快遞包裝垃圾增量已佔生活垃圾增量93%
要想解決好這些問題,既要做好包裝材料的「減法」,也要做好技術手段升級的「加法」,通過電商賣家、平臺、物流企業、消費者共同努力,讓快遞真正「綠」起來——國家郵政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快遞業務量依然保持高速增長,預計累計完成220.8億件,超過我國2015年全年快遞業務量。
-
同濟大學循環經濟研究所所長杜歡政:循環快遞包裝,減塑潛力可觀
在此背景下,循環快遞包裝的探索應用至關重要。那麼,究竟如何有效加強塑料廢棄物的管理?循環快遞包裝的應用推廣又有哪些難點及解決方案? 近日,同濟大學循環經濟研究所所長杜歡政教授帶領團隊發布《循環包裝「屢戰綠勝」:2020年快遞業綠色包裝節約潛力研究報告(長三角)》(以下簡稱「報告」),並接受了記者專訪。
-
快遞包裝過度現狀 雙十一過後您有包裝盒需清理!
原標題:快遞包裝 離綠色化還有多遠 目前,快遞包裝過度、循環利用率低等現象普遍存在,給環境帶來沉重負擔。推進快遞包裝綠色化,從國家層面到相關企業都已開始行動,採取了研發可降解材料、促進包裝循環利用等措施。不過,包裝標準滯後、回收循環較難、環保意識不足,仍是三大瓶頸。綠色包裝破局,有待政府、企業、消費者形成強大合力。
-
中國掀「綠色物流」風 盤點他國降低包裝汙染妙招
央廣網北京11月11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今天是11月11日,各電商購物狂歡節已經從零點打響,各快遞物流企業也進入全面備戰狀態。國家郵政局的預測顯示,今年「雙十一」期間,全國快遞業務總量有望超過15億件,以平均每件包裹0.2米長度來保守計算,如果把這些包裝盒連起來,其距離將超過30萬公裡,接近從地球到月球的距離,足以繞地球七圈半。除了站點爆倉、包裹積壓等老大難問題,近兩年,消費者和媒體也日益重視快遞包裝的汙染問題。為了從源頭上解決這一問題,今年中國各大電商和物流企業紛紛各顯神通,掀起「綠色物流」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