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回憶陪孩子寫作業,無數母親看後落淚:別再抱怨孩子寫作業慢

2020-09-12 J媽學堂

不久前在網絡上傳了一段演講視頻,主題是關於父母陪孩子寫作業。引來了無數家長們的圍觀和評論,表示說的很到位,有的媽媽們甚至看後情不自禁地落淚了。

正如育兒師所講的:「孩子需要父母陪伴的時間看似漫長,實則很短暫,一眨眼孩子就長大了,多騰出一些時間陪伴孩子,因為錯過了,你再想去陪伴孩子們,便不會再有了。」

英國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曾在英國當地做過一次區域性的人群調查研究,這一次調查人群的平均年齡在45-50周歲的中年人,有穩定的收入和工作,

這群人裡面大部分童年時代過得比較充實,而且在他們身上有著十足的自信,情商也很高,社交水平也很高。

也就說父母的陪伴會增加孩子的信心,給孩子將來步入社會增加了底氣,孩子的個人能力才會凸顯。

陪孩子寫作業媽媽三不要

①不要抱怨指責

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媽媽不要一直指責抱怨自己的孩子腦袋不聰明,言語上一點餘地也不給孩子留,這極大地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換位思考,媽媽們所在的職場領導苛責你們辦事不利、毛手毛腳,是否你也會喪失繼續好好工作的動力呢?

積極正面的語言才能鼓勵孩子更好地去完成作業。

②不要敷衍了事

有的媽媽以孩子完成作業為目的,對待寫作業這件事上的態度漫不經心,敷衍了事。這麼做作業倒是完成了,孩子的學習成績提高與否就不重要了,

到最後孩子只是為了應付老師而寫作業,而忘記了本身寫作業的目的,是為了掌握知識、提高成績。

③不要忽略陪伴

可能很多媽媽都會產生疑問,寫作業不該是孩子自己獨立完成嗎?陪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沒有陪伴的孩子內心孤獨感激增,他們就會尋求外界的一些工具來填補時間,例如手機、電腦等等電子產品,這些工具讓孩子長期使用,必然會損害到孩子的視力與聽覺發育系統,對孩子的成長害處大於益處。

陪伴孩子的重要性有這些

家長陪伴孩子的時候經常做出一些錯誤的舉動,給孩子的心理造成了的影響,缺少了陪伴的孩子,長大以後會很沒有安全感。這也源於陪伴孩子對以下這幾個方面都很重要。

√對孩子性格形成重要

北京同濟大學心理學教授指出缺乏父母陪伴的孩子後天性格變化大,通常沒有父母陪伴的孩子容易缺乏安全感,孩子的性格會表現出內斂、羞澀的一面,不善於表達自我想法,而且容易依賴別人,缺乏獨立能力。


從小有父母陪伴左右的孩子自信心十足,表現更為突出,更願意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所以成長的路上,父母的陪伴尤為重要,對孩子後天性格形成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對孩子言語行為訓練重要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老師水平再高,沒有具備良好素質和涵養的父母也是白搭,父母的言行舉止都會無意間影響到孩子,身先示範給孩子的時候要注意規避一些錯誤的行為,說一些錯誤的話。

√對孩子心理髮育重要

孩子的心理髮育會受到父母雙方的教育影響,通常父親堅韌、果敢、敢於創造的品格都會作用到孩子身上,孩子會變得更加獨立、自信;而母親則是比較細膩、溫柔,這些品格會延續到孩子身上,孩子情緒會表現得更加豁達、樂觀。

育兒專家給出「高質量陪伴」建議

關於家長如何做到高質量陪伴,育兒專家給出了以下三條小建議:

1、用心陪伴

以心換心,對待孩子也是一樣。多去聆聽孩子的想法,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用心關注和照料孩子,這樣才能走近孩子,孩子哪裡出現問題,家長才可以幫助孩子及時地解決。

2、耐心陪伴

和孩子平等對話,不要過度打壓孩子,也不要以家長的姿態批評孩子,放大孩子的錯誤,孩子也有自己的面子,也需要別人尊重自己。孩子出現問題,要多聽聽孩子這麼做的原因,控制好脾氣,耐心陪伴和教育自己的孩子。

3、同步陪伴

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長,互相陪伴,互相督促和鼓勵,這也是一種陪伴。在教育和管理孩子的同時,自己也提高了內在涵養和綜合素質。

《兒童心理知識大全》一位作家曾經提到過:「孩子的成長之路是一條單行道,錯過了就無法重來,教育是如此,父母對孩子的陪伴也是如此。

陪伴孩子並不是需要你去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每天只需要抽出空來陪孩子閱讀、做遊戲、運動等,都可以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和關注,這樣的陪伴就是有效的,高質量陪伴!」

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父母不妨在孩子最好的年華裡多分配給孩子一些時間,也給自己一些時間,多多地陪伴孩子,共度美好燦爛的童年時光吧!

媽媽們打心眼裡都想做一名好媽媽,但是落實到行動中又不知道怎麼辦!建議大家讀讀這一套家庭育兒叢書,包括《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不吼不叫培養好孩子》《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這套書能從根本上改變父母的育兒方式,從而改變孩子的行為。

父母吼孩子,發脾氣,打孩子,目的都是為了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但是這些又不是正確的解決方案。


真正的好的教育是:不打,不罵,不吼,不交,不生氣,還能讓熊孩子變成乖寶寶。

這套育兒叢書,值得每位媽媽認真品讀,會改變自己也會改變孩子!

相關焦點

  • 媽媽陪孩子寫作業母子倆一起哭,陪寫作業太難,要養成作業習慣
    一位媽媽正在教孩子寫作業,因為孩子一直出錯,媽媽把孩子教訓一頓,孩子傷心地哭起來,而媽媽則心疼地跟著一起哭。於是,母子倆一起哭著繼續完成作業。陪寫作業實在是太難了,不僅是「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更是讓孩子委屈大人落淚。
  • 孩子寫作業一定要陪嗎?陪寫作業你就錯了
    這是描述母親陪孩子寫作業的狀態,無獨有偶,有孩子因作業跳樓,還有家長因孩子不寫作業跳樓,在疫情期間,平頂山一位媽媽因孩子不寫作業要跳樓自殺,以死要挾,出動當地消防人員和民警救援,母親稱「沒有見過這樣的孩子」,後來孩子下跪道歉才算了事。因為作業,跳樓成了一項「壯舉」。驚訝之餘,不知從何說起,希望不要再有這種沉痛發生,彼此能正確面對孩子寫作業的問題。
  • 抱怨陪孩子寫作業累人的爸媽看過來,怎樣面對這個難題
    不要抱怨陪伴孩子寫作業累人,用不了幾年,你看著孩子房子熄滅的檯燈,一片漆黑。會懷念那個小小的背影,坐在那裡,一會寫寫字,一會摸摸腦袋,一會玩玩筆,一會喊媽媽來一下……看著孩子空空的臥室,好想早上叫他起床上學。但此時,也許,他已離開你在千裡之外。
  • 爸爸陪孩子寫作業,夫妻鬧離婚;媽媽陪孩子寫作業,媽媽血壓升高
    昨晚,大學室友劉明打電話和我訴苦:大意是他陪孩子做作業,夫妻鬧離婚;媽媽陪孩子做作業,媽媽血壓升高。原來,家裡一年級的神獸歸籠後,各種課後作業也隨影而至。一直幫帶孩子的外婆由於家裡有事回老家了。孩子媽媽由於學歷不高,就把陪孩子寫作業的重任交給了讀過大學的他。
  • 「2個小時就寫6個字!」媽媽被氣到心絞痛,陪孩子寫作業要找對方法
    「我究竟造了什麼孽,要陪孩子寫作業?」可以說是無數家長的心聲。陪孩子寫作業最考驗家長的耐心,確實很容易讓爹媽「走火入魔」,動嘴皮子、動手、男女混合雙打的都有。我隔壁鄰居家的女兒,今年7歲,剛上小學。有一天夜裡11點多,睡得迷迷糊糊,聽到隔壁傳來了吵吵嚷嚷的動靜。第二天才知道,孩子媽媽輔導女兒寫作業,將近2個小時,女兒只寫了6個字。
  •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如何讓孩子主動寫作業?
    小學低年級孩子最讓人發愁的就是寫作業,每天的作業量雖然不大,怎奈有些孩子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太差,所以很多朋友抱怨天天晚上陪孩子寫作業陪到半夜,言語中滿是無奈和心酸。寫作業也是如此,放學剛回來藉口需要休息,吃完晚飯再寫,吃完晚飯又千方百計找理由玩一會兒遊戲再寫,就這樣推三阻四時間差不多就到八九點了,等真正坐到學習桌前開始動筆,孩子態度倒也認真,但是經常會有喝水、上廁所這樣的要求,加上寫字速度跟不上,使得作業完成進度特別慢。
  • 如何改掉孩子寫作業慢的毛病
    孩子升入一年級後,時常聽到家長抱怨:孩子做作業地時候怎麼那麼慢,不知說了多少次,可就不見有成效。那孩子作業寫得慢,家長該怎麼辦?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可將孩子做作業地時間劃分為幾個小段,如半小時分為3個10分鐘,讓孩子在10分鐘之內完成規定地作業,做完後休息兩分鐘再繼續完成
  • 新學期如何陪孩子寫作業?附孩子靜心寫作業的十步流程
    新學期了,粑粑麻麻們,又要加入陪孩子寫作業大軍中了,相信不少家長已經很頭疼了,其實,孩子寫作業習慣培養好了也就不需要家長監督了。做作業之前有「三問」當孩子放學時,作為家長一定和孩子聊幾分鐘,了解學校今天發生的事情,等到孩子進入聊天的狀態之後,再自然而然地問孩子有關作業的事情,這裡有三個問題比較重要:1.今天各科作業的量有多少?
  • 放學後,這樣陪孩子寫作業,專治拖拉磨蹭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這也是你陪孩子寫作業時的真實寫照嗎?其實,陪孩子寫作業也要掌握方法哦。這樣拖拖拉拉、磨磨蹭蹭寫作業的孩子,不在少數。有調查顯示,在中國有超過1億的小學在校生,超過七成的家長,每天下班後輔導孩子作業時間超過兩小時。很多家長以為,孩子不自覺,不盯著他,他寫得更慢。
  • 無數家長吐槽:有一種「絕望」叫陪孩子寫作業
    人們常說「小兒難養」現在養孩子不僅僅是照顧孩子的衣食住行那麼簡單,更要注重培養他們全面發展,而這通常也是對人父母的考驗。相信作為父母不可避免的就是輔導孩子寫作業,孩子們面對作業時千奇百怪的答案讓無數家長吐槽「絕望」。小莉家的孩子今年上二年級了,一天放學後,小麗像往常一樣輔導孩子作業。
  • 陪孩子寫作業氣到崩潰?其實不是孩子的問題,是父母的方法錯了
    但這個陪讀卻很不簡單,別看陪的娃小,娃學的那點東西也是不足掛齒的小兒科,可就有那麼多的父母栽在陪娃寫作業這個時段上。父母間流傳這樣的話:平時母慈子孝,又摟又抱,寫上作業雞飛狗跳,連吼帶叫。她家小孩9月份上的一年級,從入學開始,這位媽媽便開啟陪讀模式,每晚輔導兒子寫作業。由於之前沒有重視學前教育,加上孩子十分貪玩,沒有養成看書學習的好習慣。如今上學,整天寫寫算算,孩子很難適應,每天的作業都不會做。這位媽媽本來脾氣急,又不懂得怎麼教,沒一會耐性就用得差不多了,語氣明顯地有了火藥味,一聲高過一聲。再一會便歇斯底裡,最後崩潰。臉紅脖子粗,大嗓門吼得老遠都聽得清楚。
  • 陪寫作業傷不起: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要說陪孩子寫作業,可真是個技術活。不僅考驗家長的耐心,還考驗家長的自控能力。有的家長為了控制住自己,把自己的手反綁在身後,深怕稍不注意就棍棒加身。家長表示,我太難了!家長們要徐徐圖之,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罵孩子。家長越生氣,孩子就越害怕,越害怕就不想學,不想學又被罵......最後形成一個死循環。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的陪孩子寫作業?
  • 孩子寫作業,家長是否應該陪伴,怎麼陪?
    (噠噠麻麻)今天想和大家聊一聊孩子寫作業的事情。轉眼間,噠噠已經四歲了,上了幼兒園中班,開始學習拿筆,寫字,偶爾還需要寫作業。從來沒有寫過字的噠噠,今年幼兒園開始學寫數字了。一開始,噠噠很興奮,拿著嶄新的本子跟我說今天學會了寫「1」。我隨口說了一句,那你願意寫一個給媽媽看看嗎?
  • 如何陪孩子寫作業?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陪孩子寫作業的過程是幫助孩子建立自我學習和管理的能力,絕對不應該局限和糾纏在某一個具體的題型、某一次孩子完成作業的態度、某一回孩子因為各種原因導致的作業質量不高這件事上。孩子不好好寫作業都表現在那些方面?
  • 家長陪孩子寫作業急到住院,陪寫作業究竟有多累?
    從孩子開始上學後,父母們日復一日陪寫作業的日子就開始了。曾經有段話真實地記錄了父母們陪孩子寫作業的悲慘場景:不寫作業,母慈子孝,連摟帶抱。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嗚嗷喊叫,讓老人血壓升高,讓鄰居不能睡覺。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陪孩子寫作業的每一天,簡直就是一部災難片啊!
  • 孩子寫作業,陪還是不陪?3個方面做好了,孩子獨立高效完成作業
    同事家有兩個孩子,老大男孩已經三年級了,老二女孩還在幼兒園,在吃飯時,說起陪孩子寫作業這件事情,同事說她家老大從上小學開始,每次寫作業都要我坐在旁邊陪著,遇到不會做的題目或者看不懂的內容,隨口就問我。孩子寫作業很積極主動,學習成績也不錯,可是,每次做完題後,都會問我:「媽媽,這樣做對不對?」
  • 孩子作業字跡不能看怎麼辦?別在寫作業時說寫字!
    「不在寫作業時說寫字,那作業還能看?交上去第二天還不就得被老師叫去辦公室!」慢!且讓朱爸把話說完,不在作業時說就換個時候嘛……朱爸曾經輔導過一個注意力嚴重不集中的孩子。場景二:朱爸爸版朱爸爸:「這幾個字寫的不錯,比昨天寫的好太多了,這字的橫你看寫的多直。再看看這幾個字就不行了。你看看這個字是不是出格了,出格肯定是錯的,你說對不對?」如果你是孩子,都是讓修改字跡的話術,你聽後會有怎樣的感受?肯定是大不一樣吧!
  • 你知道陪寫作業會氣到心梗,卻不知孩子被盯著寫作業會魂飛魄散!
    前幾天,一位媽媽發布的自己家「熊孩子」寫作業視頻,引全網公憤!小男孩看起來不大,因為作業沒有寫完,崩潰地求助媽媽:「你能揍我4下,讓爸爸別揍我嗎?」媽媽當是一件好玩的事,一邊錄視頻,一邊回復孩子:「這是爸爸跟你的約定」,並要求孩子,再堅持10分鐘。視頻中孩子抹著眼淚,一個勁兒地求媽媽:「我堅持不了了。」媽媽看不到孩子的痛苦,反而為自己的教育方式感到自豪。
  • 孩子抄襲同學作業,原因竟然在媽媽身上!陪娃寫作業你做對了嗎?
    同事今年新接的班裡有個學生經常抄襲別人的作業,同事批評過他很多次,但他屢教不改。同事很生氣,準備打電話告訴學生家長。誰知這個學生立刻哭了,邊哭邊說:「老師,別告訴我媽,她會打我的。」原來,這個學生的家長每次陪他寫作業都會發脾氣,孩子寫得慢被罵,寫得不端正被罵,寫錯了就更會被罵甚至被打。孩子被打罵怕了,所以就利用課間時間抄同學的作業,回家給媽媽檢查,才能過關。
  • 陪孩子寫作業,媽媽生氣受煎熬,這樣做讓孩子主動完成作業學習好
    陪孩子寫作業這個事情,我想很多寶爸寶媽都體驗過。在我們身邊,很多媽媽因陪孩子寫作業而生氣受煎熬,有的媽媽甚至被氣成一生病。可見,這件事情不是小事情,而是值得大家重視的事情。但是珊珊媽就做到了,在陪女兒寫作業這條路上,她和女兒曾經都備受煎熬。不過因為付出了艱辛和努力,結果還是讓珊珊媽滿意的。據珊珊媽介紹說,現在孩子的任何作業都不需要她這個當媽媽的參與,孩子的所有作業都是珊珊自己主動寫完,並且寫完後主動要求媽媽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