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降低洗錢風險 新加坡金管局將加強代幣支付監管

2021-01-07 環球網

當地時間1月4日,新加坡國會通過付款服務(修正)法案,賦予金融管理局更大權力,從多方面加強對數碼支付代幣供應商及相關活動的管制。

數碼支付代幣指的是比特幣等加密貨幣,這類貨幣不通過法定貨幣發行機構發行,但可用來付費完成交易。

使用數碼支付代幣等虛擬資產的跨境交易一般以快速及匿名的方式進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將加強對供應商及相關交易的監管,包括規定供應商必須申請執照,以降低這類交易用來洗黑錢或資助恐怖主義活動的風險。

法案實施後,首先是數碼支付代幣服務的定義及監管範圍得到擴大。進行代幣轉帳、提供保管代幣服務、在不接觸代幣的情況下促進代幣交換服務的供應商如今必須申請營運執照,並遵守金管局設下的條例。

此外,金管局可強制規定供應商採取保護客戶的措施,包括將公司與客戶的資產分開,若出現公司破產的情況,該措施能確保客戶資產不會流失。

碰到特定情況時,金管局也能針對特定供應商採取額外措施,這些情況包括:維持新加坡金融系統穩定性、維護金融政策的效益或是符合公眾利益。(總臺記者 鄧雪梅)

相關焦點

  • 香港金管局加強電子錢包身份認證標準 明年變相推實名制
    快速支付系統「轉數快」於2018年推出初期,一度有騙徒利用設立電子直接扣帳授權服務(eDDA),經銀行以轉數快自動增值,成功提走受害人銀行資金,金管局迅速堵塞認證漏洞,並研究加強電子錢包(儲值支付工具、SVF)的身份認證標準,然而落實時間一再延遲。
  • 淺議新型支付業務的洗錢風險及防範措施
    二、新型支付業務潛在的洗錢風險點(一)客戶身份信息真實性難以核實新型支付業務多為非「面對面」開展業務,主要依靠客戶註冊的信息和驗證資料完成交易,註冊及交易過程人工審核少、時間短,新型支付業務中客戶的手機號碼、IP位址信息、註冊戶名、帳號等難以真正達到實名制要求,難以實現對客戶的盡職調查,「了解你的客戶」原則難以落實到位。
  • 加強預付卡網絡支付監管
    人民銀行通過《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及實施細則、《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管辦法》、《支付機構預付卡業務管理辦法》等制度,對多用途預付卡發行、受理、使用、監督、資金存放等內容進行了規定。人民銀行對多用途預付卡的監管側重於機構及備付金管理,反洗錢和防套現等方面。多用途預付卡業務由於涉及在收付款人之間作為中介機構提供貨幣資金轉移服務,而納入到人民銀行支付機構監管範圍中。
  • 第三方支付:風險為本的反洗錢基礎工作要點
    這也預示著對於第三方支付行業,無論從其風險管理架構、風險管理政策和程序、信息系統建設、數據治理、內部檢查審計以及績效考核等各方面,監管當局都提出了更為明晰、更加嚴格的管控要求。近年來,第三方支付機構面臨著客戶信息洩露、網絡欺詐、境內外黃賭毒資金以及空殼商戶利用三方支付通道進行洗錢等風險,監管當局重新審視第三方支付這一新興支付結算體系參與者的創新性和風險性後,以處罰警示為契機,以規範促管控,為支付機構反洗錢義務有效履職指明了方向。
  • 國際監管動態:以色列推出數據監管沙盒,新加坡完成數字銀行牌照...
    新加坡1.新加坡金管局就金融機構環境風險管理指南展開意見徵詢2020年6月25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發布了針對銀行、保險公司和資產管理機構擬議《環境風險管理指南》的意見徵詢文件。該制南旨在增強新加坡金融機構對環境風險的抵禦能力,提升金融部門在推動可持續經濟轉型中的作用。
  • 新加坡加入區塊鏈數字戰場
    當傳統的核心資產估值過高,傳統市場的投資回報率降低,市場便將資金的注意力轉移到風險回報比較高的加密貨幣市場上,其實是一個「見風使舵」的選擇。新加坡加入區塊鏈「數字戰場」回歸到加密貨幣技術的應用方面,亞太地區在這個「數字戰場」上遙遙領先。
  • 千順陪您了解各國金融監管科技要聞
    據金融監管機構周三發布的一份新聞稿稱,擬議中的《關於報告和使用特定金融交易信息的法案》更新,旨在幫助防範洗錢。該法案將VASP定義為「從事購買和出售虛擬資產,在虛擬資產之間交易的業務實體」,以及保管人、數字錢包服務提供商和經紀人。這一變化將意味著VASP在與客戶進行金融交易時必須使用實名帳戶。其他措施要求VASP在金融機構開立實名帳戶,將客戶存款與自身存款分開,並獲得韓國信息安全局的數據安全認證。
  • 香港金管局:將測試數字人民幣跨境支付,中銀香港參與試點
    中信證券預計,蘇州數字人民幣紅包試點完成後,下一階段將擴大試點城市、豐富測試場景以及增加參與測試的銀行。香港將測試數字人民幣跨境支付12月4日,香港金管局總裁餘偉文撰文指出,當前香港在跨境支付上迎來「令人鼓舞的發展」,即金管局目前正在與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研究使用數字人民幣進行跨境支付的技術測試,並作相應的技術準備。
  •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發布反洗錢/打擊恐怖融資指南
    2019年1月28日,新加坡中央銀行通過《支付服務法》首次發布了監管與支付有關的活動的框架。 同年12月5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由於擔心數字資產在洗錢和資助恐怖主義等方面,可能對經濟構成的潛在風險,因此又發布了有關「預防洗錢和打擊資助恐怖主義行為」的通知。
  • 是誰拿下了新加坡金管局MAS首肯的「大型支付機構」牌照?
    東南亞地區熱點新聞【本期要聞】新加坡金融科技公司FOMO Pay率先獲得新加坡央行金融管理局頒發的大型支付機構牌照Shopee為疫情出臺賣家復甦計劃,新入駐享「五免政策」利好新加坡《支付服務法案》是經由新加坡國會立法審批通過,於2020年1月28日正式生效的支付牌照審批及管理制度。新法案將改善新加坡支付服務的監管框架、完善監管空白,推動整個支付產業發展。「牌照制度」監管範圍包括以下七種業務:開戶服務、國內匯款服務、國際匯款服務、收單服務、電子支付服務、虛擬貨幣服務、貨幣兌換服務。
  • 香港強化銀聯卡監管防洗錢 要求收集ATM取現情況
    路透社7日援引香港媒體的報導稱,香港金管局上周向在港銀行發出通知,要求收集今年上半年內地銀聯卡ATM機取現情況,包括提款筆數及金額累計數據。這是該局首次收集相關資料,業界需在本周內上報。此舉也被視為香港配合內地防範洗錢。
  • 新加坡支付監管及支付牌照梳理
    編輯導語:在上一篇章:新加坡支付體系梳理中,筆者對新加坡的支付市場進行了概要性的梳理與說明;在本篇中,筆者將對新加坡的監管及牌照進行進一步的說明,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本文將對新加坡的監管及牌照進行進一步的說明,跟中國類似,做支付,第一件需要考慮就是當地的監管環境,還有牌照的事情,不然幹著幹著就違法了。
  • ...粵澳反洗錢監管合作機制 試點開展同一金融集團內部關注名單...
    來源:證券時報央行廣州分行行長白鶴祥8月20日在央行舉行的「金融支持保市場主體」發布會上表示,為有序推進金融市場和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央行廣州分行正配合做好跨境理財通試點方案等各項準備工作,爭取早日落地實施。
  • 年內支付機構罰單逾2億 反洗錢、非法業務結算成"重災區"
    多部門嚴打支付黑灰產   針對洗錢、涉賭涉詐等支付黑灰產,多部門重拳出擊,監管力度持續加大。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近日召開防賭反賭研討會,央行、銀保監會、外匯局等多個金融監管部門表示,將進一步加強銀行卡跨境交易管理,完善支付清算業務流程,斬斷涉賭資金鍊。
  • 新加坡金管局敦促使用數字金融和電子支付
    新加坡金管局敦促使用數字金融和電子支付 0閱讀 匯通網 2020-04-09 15:57:45是一家依託於國內正規交易平臺為客戶提供大宗商品(比如銅...6免傭網
  • 新加坡支付體系梳理
    行動支付技術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隱私洩露、帳戶盜用等新風險。隨著新支付方式的快速發展,傳統的監管框架已顯得力不從心,因此新加坡監管部門不斷完善監管體系,在保持金融穩定的同時促進支付領域創新。 新加坡是位列紐約、倫敦、香港之後的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擁有完善的支付基礎設施,以及較為全面的支付體系監管框架,但行動支付等新興零售支付方式的普及率卻並不理想。 為推動電子支付的發展,新加坡推出了一系列的鼓勵創新的措施,並將電子支付作為國家戰略方向之一。
  • 第三方支付平臺須加強對第四方支付平臺監管
    第三方支付平臺須加強對第四方支付平臺監管  警方摧毀多個為網絡賭博團夥提供支付通道的非法第四方支付平臺  本報記者   杜  曉       本報實習生 劉豔清  近日,公安部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全國公安機關「淨網2019」專項行動典型案例,其中包括福建公安機關重拳出擊,成功摧毀一個為網絡賭博團夥提供支付通道的非法第四方支付平臺
  • 為防範虛擬貨幣風險,數字貨幣將立法!發行代幣等都是違法的
    為填補宏觀審慎政策的制度空白,《徵求意見稿》建立宏觀審慎政策框架,明確宏觀審慎政策目標,以加強逆周期調節和穿透式監管為重點,健全金融機構逆周期資本緩衝、風險準備金、壓力測試等宏觀審慎政策工具箱。,不得買賣或作為中央對手方買賣代幣或「虛擬貨幣」,不得為代幣或「虛擬貨幣」提供定價、信息中介等服務。
  • POS機將迎強監管!支付收單這些亂象將重點整治
    新規將至,套現、洗錢、黑灰產,沒那麼容易。近年來屢禁難止的「一機多碼」、「一機多戶」等POS機市場亂象再迎監管重拳,被犯罪分子利用為洗錢新渠道的條碼支付也遭重點點名。6月8日,央行發布《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加強支付受理終端及相關業務管理的通知(徵求意見稿)》,對支付受理終端業務管理、特約商戶管理、收單業務監測、監督管理等相關內容作出規範。
  • 德國監管機構批准2.8億美元的以太坊代幣銷售
    這家總部位於柏林的公司上周二宣布,已獲得德國金融監管機構BaFIN的批准,該公司將提供2.5億歐元(2.8億美元)的代幣發行。憑藉受到監管,該代幣將對任何零售投資者開放,沒有最低投資限制。例如,印度尼西亞的某個人將能夠購買價值100歐元的以太坊代幣,從而間接投資德國商業地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