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上海市一年級換教材 和暑假拼音班再見!

2020-12-25 東方網

原標題:新學期一年級換教材 暑假拼音班再見!

  面臨幼升小的家長,很多都會考慮要不要在暑假給孩子報個拼音班。不過,根據教育部的新規定,今年9月新學期開始,全國一年級的小學生將全部使用統編版的語文教材。與滬教版不同,全國統編教材採用的是拼音集中教學法,將用整整2個單元,13節課來教授拼音。

  這個暑期,百花、昂立、新東方、吳品等培訓機構依然推出了各種各樣的幼小銜接班,其中拼音教學就是其中的重頭內容。不少即將上一年級的新生家長也急吼吼地給孩子報了班,很多孩子現在正冒著酷暑學拼音。當然更急的家長可能孩子中班、大班的就開始學拼音了。說實在的,拼音這麼簡單的事,為何還要學上好幾千特意去學呢?

  原來在家長中流傳著這麼一種說法,現在學校裡拼單教得飛快,如果不提前學的話根本跟不上。孩子就會輸在起跑線上。

  事實上,滬版教材採用的是拼音分散教學法,主張學生一邊認字,一邊學拼音,是在兩年的時間裡,潤物細無聲地把拼音學會。但這麼高深的理念,家長根本GET不到,總會誤會為拼音一帶而過。不過,別管這麼多了,這次連教材都改了。根據國家教育部規定,全國一年級學生的教材都要更換為全國版教材,滬教版將和大家說再見。這樣一來,拼音的教學方法也將隨之改變,將先認識少量字,再進行拼音集中教學。教授時採用圖畫情境搭配字詞、繞口令等,幫助孩子紮實地掌握好拼音。據記者了解,為適應新教材,上海所有一年級的語文老師都在進行專門培訓。

  已經接受過培訓的曹光彪小學語文老師平麗娜透露:部編教材是把拼音集中進行教學,一共2個單元13課。還有拼音簡單的書寫,教師在課堂中會指導孩子進行臨摩和書空,我們上海還會有配套練習教材。另外新教材的識字量也減少了,而且增加了很多中國傳統文化色彩的內容。

  不少家長在得知一年級即將更換教材的消息後,取消了學拼音的計劃,但也有家長仍在觀望之中。一位家長表示,如果現在教材改了,集中一起學的話,我就覺得沒有必要提前學(拼音)了。另一位家長說:「雖然聽說了,但具體還沒有看到新教材,不知具體是個什麼情況,所以觀望吧。」

  市教委方面表示,更換教材後,各校都必須嚴格按照課程標準進行教學,不得加快進度,或隨意拔高。上海將繼續堅定不移地在小學推行零起點與等第制。

相關焦點

  • 新學期小學一年級換語文課本 先識字再學拼音
    新版一年級語文教材明顯比舊版三年級語文教材「大」了一號  溫州網訊 溫州的小學生新學期將用上最新版的小學語文一年級課文。  先識「天地人」再學āōē  昨天一早,記者來到位於公園路的溫州書城,一睹新版小學語文一年級課本芳容記。這本新書和舊版的語文教材一比,新版明顯「大」了一號,有A4紙的大小。新書最後的編審結束時間為7月。記者在教材區看到,除了一年級上冊,其餘年級在售的語文課本,仍然是舊版。
  • 上海:新學期一年級不考拼音 二年級會寫千個漢字
    上海:新學期一年級不考拼音 二年級會寫千個漢字 昨天市教委宣布,新學期本市中小學減負先從小學語文入手。市教委教研室梳理了小學低年級的拼音識字標準要求,禁止教師「越界」。  「聽說一年級拼音不再集中學習,老師教得太快,孩子跟不上怎麼辦?」市教委教研室語文教研員薛峰說,家長不必擔心。目前,上海將拼音教學分解到小學一二年級語文學習的全過程,拼音和漢字交叉學習,注重學以致用。
  • 部編版語文教材9月啟用:一年級生先識漢字再學拼音
    9月新學期一起啟用的還有歷史和道德與法治教材。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注意到,在部編版一年級教材中,一改此前上學就先學拼音的「傳統」,第一篇識字課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此外,增加了古詩文篇幅,較此前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達80%。初中教材則減少課文篇目,增加了增加了課外閱讀、名著導讀和寫作的「份量」。
  • 【新一年級】大語文新一拼音起航班!
    但是由於廣東地區所處的語言環境,普通話一直都是孩子們的短板,因此,拼音就顯得尤為重要。而拼音的根本地位,決定了拼音的學習的時段,幼升小是孩子學習拼音的黃金時段。孩子即將進入一年級,或者剛進入一年級時,會面臨識記拼音、拼讀識字的壓力。
  • 滬小學新學期一年級不考拼音 減負先拿語文「開刀」
    東方網8月30日消息:新學期即將開始,小學新生會否一上來就被拼寫「套牢」?昨天市教委宣布,新學期本市中小學減負先從小學語文入手。市教委教研室梳理了小學低年級的拼音識字標準要求,禁止教師「越界」。   「聽說一年級拼音不再集中學習,老師教得太快,孩子跟不上怎麼辦?」市教委教研室語文教研員薛峰說,家長不必擔心。
  • 9月1日起京小學一年級使用新教材 語文教材先識字再學拼音
    舊版人教社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材新版人教社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材  9月1日,全市中小學生將走進課堂,開啟新學期的第一課。  相關負責人透露,從今年開始,人教版語文、歷史、政治教材將進行輪轉換新,新學年先從一年級、七年級進行教材更新,一年級的語文教材、七年級的語文教材、歷史教材、《道德與法治》教材全部換新。而後將按年級逐年更換。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材:先識字再學拼音  今年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從外觀到內容結構上均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 1日起北京小學一年級使用新教材 語文教材先識字再學拼音
    新版人教社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材1日,全市中小學生將走進課堂,開啟新學期的第一課。根據此前教育部下發的相關通知,從新學期開始,小學起始年級的「品德與生活」、初中起始年級的「思想品德」教材名稱統一更改為「道德與法治」。同時,義務教育階段品德、語文、歷史學科起始年級開始使用新編、修訂教材。相關負責人透露,從今年開始,人教版語文、歷史、政治教材將進行輪轉換新,新學年先從一年級、七年級進行教材更新,一年級的語文教材、七年級的語文教材、歷史教材、《道德與法治》教材全部換新。
  • 中小學新生語文換教材 一年級先認字再學拼音
    原標題:今秋中小學新生語文換新教材一年級新生先認字再學拼音 形式上由之前的32K小版變成16K大版
  • 班主任畫超萌拼音表 誰知班上一半學生已提前學完拼音
    暑假馬上就要歸零,這幾天進入緊張備戰狀態的不僅是沒有完成作業的學生,還有即將接手人生第一批學生的新手老師。對於馬上開始的新學期,他們的內心既期待又忐忑。杭州市丁蘭第二小學的老師姜麗,就找到錢報記者訴說了自己最近的苦惱。因為丁老師發現,自己早早開始為一年級新生們準備的「開學禮物」,有可能用不上了。
  • 一年級語文教材「大變臉」先學寫字再學拼音
    這一個新學期,部編版教材走進課堂,學拼音不再是語文的第一課。學生們從簡單漢字學起繼而過渡到拼音學習。這帶來了什麼變化,家長又該如何應對呢?家長暑期學拼音的錢「打水漂」了面對一年級小學生先學寫字再學拼音的變化,家長們可「炸開了鍋」,有的直言跟不上教學進度,孩子連筆都握不好,有的稱暑期學拼音的錢打水漂了,後悔沒給孩子報名學寫字。家住梁溪區的徐媽媽則「吃了定心丸」,剛上一年級的女兒9個月前已學會了寫字。「剛上大班的時候,就聽周圍的媽媽吐槽說孩子上了小學,字寫得不好容易拖後腿。」
  • 上海小學一年級語文等教材將更換,拼音集中教並改進教學方式
    上海小學一年級語文等教材將更換,拼音集中教並改進教學方式 根據教育部的部署,今年上海小學一年級的小朋友們將用上統編版的道德與法治、語文教材。
  • 一年級新生超半提前學完拼音 老師創新開學禮物成泡影
    暑假馬上就要歸零,這幾天進入緊張備戰狀態的不僅是沒有完成作業的學生,還有即將接手人生第一批學生的新手老師。對於馬上開始的新學期,他們的內心既期待又忐忑。  杭州市丁蘭第二小學的老師姜麗,就找到錢報記者訴說了自己最近的苦惱。因為丁老師發現,自己早早開始為一年級新生們準備的「開學禮物」,有可能用不上了。
  • 部編版語文教材9月開學啟用:一年級小學生先識漢字再學拼音
    法制晚報消息,根據教育部通知,今年9月起,全國小學和初中的起始年級將統一使用教育部組織編寫的「部編本」語文教材。9月新學期一起啟用的還有歷史和道德與法治教材。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注意到,在部編版一年級教材中,一改此前上學就先學拼音的「傳統」,第一篇識字課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
  • 新學期中小學語文教材用部編版 一年級先認字再學拼音
    近日,江蘇省教育廳發布《關於2017年秋季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和小學科學教學用書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從秋學期開始,道德與法治、語文一年級、七年級統一使用統編教材,歷史七年級統一使用統編教材。統編教材在課本內容、外觀樣式方面都作了調整。
  • 部編版語文教材啟用 一年級學習順序變了
    9月新學期一起啟用的還有歷史和道德與法治教材。  記者注意到,在部編版一年級教材中,一改此前上學就先學拼音的「傳統」,第一篇識字課文就是「天、地、人、你 我、他」。此外,增加了古詩文篇幅,較此前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達80%。初中教材則減少課文篇目,增加了課外閱讀、名著導讀和寫作的「分量」。  那麼,面對新教材,學生應該如何學好語文?
  • 先識字再學拼音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大變臉
    新教材  浙江在線9月2日訊 昨天是開學第一天。學生們領到教材,翻開新學期學習的第一頁。  此前熱傳已久的最新版小學語文一年級課本,也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  漢語拼音一直是幼升小的第一個「攔路虎」,「許多小學生都是高高興興背著書包來上學了,但開學沒幾天,拼音的韻母、聲母、前鼻音、後鼻音、翹舌音等很枯燥,學生們根本坐不住。」教過多屆小學一年級的鄭菊青老師對這一調整深感贊同,她說:「先學一些學生們熟悉的常用字,在他們適應小學課堂氛圍後再學拼音,老師們也好教一點。」
  • 哈爾濱多數小學一年級語文換教材 識字量少100個
    信息 哈爾濱多數小學一年級語文換教材 識字量少100個 今年數學教材與往年相比沒有任何變化,但大多數小學的語文教材卻是大變樣。新語文教材比過去「胖」了一圈,大約A4紙大小,跟數學教材一樣大,教材內容也發生了很多變化,不僅識字量減少了,而且目錄順序也變了,還新增了「快樂閱讀吧」和「和大人一起讀」兩個欄目。
  • 小學教材大變化:一年級語文先學漢字再學拼音
    株洲傳媒網9月3日訊(株洲公共頻道記者李敦平 張巍)新學期已經開學了,小學一至三年級的學生領到包括語文在內的新課本,有全新的變化。此次新教材最大的變化是:從2018年下學期開始,小學1~3年級的語文、道德與法治課程全部使用全國統一的部編版教材。
  • 新學期教材大變臉!關於要不要提前學拼音的那些爭論可以歇一歇了!
    事實上,滬版教材採用的是拼音分散教學法,主張學生一邊認字,一邊學拼音,是在兩年的時間裡,潤物細無聲地把拼音學會。不過這次連教材都改了,拼音的教學方法也將隨之改變,將先認識少量字,再進行拼音集中教學。教授時採用圖畫情境搭配字詞、繞口令等,幫助孩子紮實地掌握好拼音。
  • 一年級用上新版語文教材 風格有變更具人文性
    在眾多新變化、新期待之中,今年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科學、傳統文化等都使用了全新的教材,其中最受關注的是一年級的小豆丁們接觸到了全新的部編本教材。一年級語文的部編本教材與原來的教材相差很大,更加傾向於閱讀和傳統文化。有教育界人士也認為,2017年可以說是教材改革的起點年份。同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了義務教育三科教材變化的有關情況。開學首日,新教材用得怎麼樣?記者進行了深入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