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北京3月12日電 (中國青年網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李虹靜) 「語言文字是人類世世代代相傳的重要紐帶,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理解的鑰匙。中國的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是中華民族重要且寶貴的遺產。隨著經濟一體化、社會信息化,人口較少的少數民族地區、雜居散居地區的少數民族語言、文字面臨著瀕危、衰變。因此,保護好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已是刻不容緩。」全國人大代表、延邊大學校長金雄在中國青年網聯合「吉林發布」舉辦的兩會特別節目《兩會大家談》中這樣說道。
節目中,金雄結合延邊大學建設「雙特色」學科的經驗,與觀眾分享了他在保護少數民族文化、發展民族教育方面的見解。
全國人大代表、延邊大學校長金雄做客《兩會大家談》節目。資料圖
教育均衡 高校分類評價促進地區發展
「全國高等教育的空間布局,直接影響著一個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金雄在建設「雙一流」高校的過程中深刻感受到了全國不同地區的教育空間布局對所在地區經濟發展所產生的重大影響。
「從全國高等教育的空間布局來看,東部地區的高校和中西部地區的高校有很大的差異,為了確保中西部地區高校的高等教育快速發展,為中西部地區高校提供各級各類人才,加快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金雄在節目中這樣說道。對此,在本次兩會中,金雄提出了對建設「雙一流」高校實行分類評價的建議。
立足特色 民族教育為國際交流積蓄力量
在金雄看來,除了對「雙一流」高校進行分類評價之外,各高校也應該根據各自民族特色和區域特色開展有重點的民族教育。
「民族教育對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民族教育的發展關鍵在於師資。但就目前來看,發展民族地區基礎教育,師資是個巨大瓶頸。」金雄有感而發。為此,他帶來了《關於給予朝鮮族師範生教師資格證考試政策保障的建議》,望以此促進少數民族地區基礎教育的發展。
「幾年來,學校充分利用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優勢,對朝鮮半島開展了政治、經濟、文化、歷史等多方面的研究。在人才培養過程當中,延邊大學充分利用多元文化優勢,通過交換生、教師間的學術交流等方式,共同開展科學研究,致力於周邊國家的人文交流,為東北亞區域的和平穩定發展作出延邊大學應有的貢獻。」 金雄說。
兼收並蓄 探索少數民族文化保護發展之路
節目中,金雄多次談及少數民族語言的重要性,字裡行間充滿著對少數民族文化現狀的擔憂。在保護少數民族文化方面,金雄做到了實處,延邊大學也走在了前列。
「延邊大學建校70年來,始終保留並加強朝鮮語言文學專業建設,並堅持本民族語言授課的特色。同時,我們還要求學生通過雙語教學提高他們的漢語水平。經過這樣雙語人才培養,學生將更易適應社會的環境。」金雄介紹。這樣的雙語教育不但保護了少數民族語言,還讓學生提高了語言水平,為學生進入社會求職減輕阻力。
當談及民族教育現狀時,金雄說:「這幾年來,民族地區的民族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方面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和發展。辦學條件、辦學環境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同時,金雄認為,國家大力支持民族基礎教育發展外,還應加強對少數民族青少年的民族教育。「我們中西部地區的青少年,尤其是民族地區的青少年,應該牢固樹立民族團結的意識。中華民族是56個民族的大家庭,必須要有我們同屬中華民族的共同意識。這對於青少年來講是至關重要的。」
少年強,則國強。金雄始終將青少年發展與民族發展掛於心間。他表示,要加強對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五個認同」的教育。
金雄還指出,國家、社會、學校、家庭都應加強對青少年的民族團結教育。他建議民族地區的青少年應與其他的民族一道互幫互學、共同進步,共同擔負起建設偉大祖國的重任。
採訪的最後,金雄這樣寄語當代青年:「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還得靠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去奮鬥,希望你們『擼起袖子加油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