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浮世繪畫冊:《千代田之大奧》1838-1912

2020-12-17 木芙蓉花下

《千代田之大奧》,是為楊洲周延的代表作。楊洲周延(1838.9-1912.9),師從歌川國芳、三代歌川豐國及豐原國周。江戶後期至明治時期浮世繪知名畫家,擅長美人繪、役者繪,是個難得的全才畫家。

千代田區(ちよだく),位於日本東京都,是東京都內23個特別區之一。包括日本天皇的住所——皇居、日本國會(永田町)、警視廳、最高裁判所(最高法院)、大部分設置在大手町的中央省廳(中央行政單位)等等,全都位於千代田區內,因此該區可說是日本的政治、經濟中心。大奧在日本江戶時代,是德川幕府將軍的生母、子女、正室(御臺所)、側室和各女官(稱為「奧女中」)的住處。

這些歷經歲月洗禮卻越發光彩奪目的浮世繪精品,記錄了日本德川幕府時期「後宮」生活的場景,精彩紛呈,是日本社會文化的一次全景式展示。

封面

千代田的Okume Roku

Chiyodano Ooku Osamu Stone

Chiyodano Oku 新年第2餐

Chiyodano Ooku Flow

Chiyoda Ota Karuta

Chiyoda的Oukairagi

Chiyodano Oku Pursuit Hyphen

Chiyodano Oku

Chiyodano Oku Hatsunoon

Chiyoda Ooku Ohanami

Chiyodanouchi Ookumi- san

夜櫻花3張千代田區的Ooku 花園

夜櫻花3張千代田區的Ooku 花園

千代田區的Ooku Gonakuya

Chiyoda的Ookusanzato的茶

Chiyoda Ooku Samu

千代田的Oku Okuchanoyu

千代田紀之大奧

Chiyodano Ookubune Asobi

Chiyoda的Ooku Hanagak

Chiyoda Ooku Tea煮花

Chiyodano Oku 婚禮

千代田區奧庫花園

Chiyota的Ooku Oyuyama

千代田區的Ooku Kanda Festival Courtroom

Chiyoda的Ooku Tei Kuruhi

千代田區的Ookufukiueyufuji

Chiyodano Oku Tanabata

Chiyodano Ooku Hotaru

Chiyoda的Ootsuki Mizunoe

Chiyodano Ooku 沐浴

千代田的Ooku Combe

Chiyoda Ooku Kankoku

Chiyoda的Ooku

Chiyodano Ooku Takimi 茶

Chiyodano Oku

Chiyodano Ooku Nagato練習

Chiyoda Ooaru Monkey Youth

大奧敬之千代田3盤雪動物園

Chiyodano Ooku 辭職

Chiyodano Ooku Omochi掃

千代是大奧的Tomirokuhisa

千代田的封底

相關焦點

  • 日本浮世繪中的中國小說圖像
    日本浮世繪中的中國小說圖像 2019年09月16日 08:47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吳肖丹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日本古代浮世繪春宮畫亮相香港
    簡介:  日本古代浮世繪春宮畫亮相香港  (解說)六十件日本江戶時代的春宮畫版畫和畫冊7月17日在香港亮相,展現了數百年前日本人的社會文化和生活場面。   這些是多位日本古代著名畫師的作品,包括生於約250年前的喜多川歌麿和葛飾北齋等。
  • 藝術|為什麼日本浮世繪能火遍全球?
    隨後,畫家們開始以商人們那煙花柳巷的奢侈生活為題材,叫做「手筆風俗畫」,為浮世繪的前身。吉原地區是浮世繪歷史中的核心到了1657年,一場大火將江戶夷為平地,觀念上為人們帶來浮世無常之感。早在17世紀時,荷蘭東印度公司沒辦法從中國買到最受歡迎的瓷器,只能轉去日本進口有田瓷。這樣,極為廉價的、被平民百姓閱後即扔的浮世繪,就順手拿來像報紙一樣承擔貨物的包裝、填充。可以說「包裝紙」成了日本文化在歐洲大陸的啟蒙之始。
  • 清代木板年畫與日本浮世繪 「異域同繪」
    近日,中國美術館主辦的「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甄選兩者代表作品一百餘件展出,為觀眾帶來一場視覺盛宴。日本浮世繪部分有「浮世繪第一人」菱川師宣,「浮世繪六大家」鈴木春信、鳥居清長、喜多川歌麿、東洲齋寫樂、葛飾北齋、歌川廣重,「最後的浮世繪大師」小林清親等重要畫師的經典作品。清代木版年畫部分選取了天津楊柳青、江蘇蘇州桃花塢、山東濰坊、四川綿竹、河北武強、福建漳州等重要年畫產地的代表性作品。
  • 浮世繪 |走向世界的日本「春宮圖」
    「浮世」在中國舊時意指人世間的浮沉聚散不定。在日本佛教用語中,與「淨土」相對。也含有及時行樂之意,暗藏情色意味。
  • 一種西方顏料拯救了日本浮世繪
    浮世繪是日本藝術的瑰寶,它細膩的畫風,豐富的題材,以及對於顏色選擇的考究,不僅增加了日本美術史的「厚度」,對西方美術史也產生了無與倫比的影響。描繪風景,顏料必須具有大氣、雋永和深邃的特點,以往浮世繪著重於色彩的明快,對於厚重的顏料需求不大,然而在亟需轉型的關口,顏料種類的單調製約了浮世繪的「蛻變」。天無絕人之路,就在葛飾北齋因創作浮世繪風景畫缺少顏料的時候,一種西方的化學顏料傳入了日本,這就是「普魯士藍」。
  • 陰陽之美——浮世繪
    小編最近去看了一個浮世繪的展覽回來就跟你們分享啦說到浮世繪我相信大部分人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張圖就是
  • 異域同繪——當清代木版年畫遇上日本浮世繪
    展覽共展出中國美術館藏作品129套(138件),其中日本浮世繪75件、清代木版年畫52套(61件)、明清時期中國畫2件。展覽分為「同源與流變」「形象與風格」「技藝與受眾」「生產與發行」四個部分;從淵源、技術、發行及風格等方面探討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的異同。
  • ZENA帕哈|獨家呈現「生生·浮世之光:浮世繪大展」
    ZENA帕哈「生生·浮世之光:浮世繪大展」現場圖片圖片由ZENA帕哈提供展覽聚焦了包括日本江戶時代葛飾北齋、歌川國芳、歌川廣重、喜多川歌麿和東洲齋寫樂等大師的名作,也突出呈現當代浮世繪代表藝術家川瀨巴水、北野武等現代佳作;觀眾不僅可以一覽浮世繪傳世名作,如《神奈川沖浪裏》《富嶽三十六景
  • 葛飾北齋「富嶽三十六景」等浮世繪亮相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但是今天我們要給大家介紹的東方藝術描繪的則是喧囂浮華的入世之景——浮世繪 (Ukiyo-e)。芝加哥藝術博物館浮世繪珍品展展出了150餘件浮世繪作品,其中包括葛飾北齋的「富嶽三十六景」和大部分喜多川歌麿「美人繪」作品,並推出了350頁的浮世繪畫冊。
  • 西方藝術史:日本浮世繪早期代表畫家 鈴木春信
    亞洲美術日本美術公元17世紀日本社會隨著商業經濟的發展,市民階層財富的集聚和城市享樂生活的盛行,表現歌舞伎演員、藝妓、歌女和市民階層生活、名勝風景等的人物畫、風俗畫、風景畫發展起來了。因為它的內容反映市井社會生活,所以被稱為浮世繪和浮世繪版畫。這一畫種以江戶(現在的東京)為中心,持續了約200年左右。出現了鳥居清長、鈴木春信、懷月堂安度、喜多川歌磨、葛飾北齋、歌川豐國、安藤廣重(歌川廣重)等許多重要畫家和流派。
  • 你不知道的另類浮世繪......
    這一現象起因於「為了娛樂而工作」的西方人的思想,與「為了工作而稍稍娛樂」的日本人的思想之間所存在的根本性差異。直至今日,「慢慢地享受時間」「從容地生活」「重視個性」「重視休閒」「應該連休」「珍惜娛樂時間」等口號以驚人的速度進入了日本人的視野,令人不知所措。那些所謂的為生活而進行的設計也都是從合理性、功能性、生產性等與人的心靈無關的角度著手。
  • 日本浮世繪竟然和中國的木版年畫同源
    近期,中國美術館甄選館藏的一百餘幅清代木版年畫和日本浮世繪作品,組成「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日本浮世繪部分有「浮世繪第一人」菱川師宣,「浮世繪六大家」鈴木春信、鳥居清長、喜多川歌麿、東洲齋寫樂、葛飾北齋、歌川廣重,「最後的浮世繪大師」小林清親等重要畫師的經典作品。
  • 你能看懂日本浮世繪嗎?先明白「浮世」二字
    之後這類雅俗共賞的畫作受到了不同階層的喜愛,因此日本人自己也有以下的告白:生活就是為了及時享樂,應將注意力集中在欣賞月亮、太陽、櫻花和楓葉之美,盡情歡唱、盡興飲酒,將自己投入沉浮的塵世,即使面臨貧困也不用在乎,不用沮喪,只要學瓢瓜隨波漂浮,這也就是我們所謂的「浮世」。
  • 【大家】浮世春夢——浮世繪中的春畫
    作為浮世繪中的春宮,春畫有枕繪、勝繪、濡繪、笑繪、秘畫、秘戲畫、偃息圖、豔畫、豔本等形形色色的別稱,以枕繪最為通俗(本文權且以此作為浮世繪春畫的通稱)。一代繪師喜多川歌麿(Utamaro Kitagawa,1753~1806年)一生創作了大量枕繪,被看成此類繪畫中的「絕品」,其中最有名的系列作品,名為《歌枕》,意為「歌麿版枕繪」。浮世繪中到底有多少春畫?
  • 日本文化成熟期的藝術,歌舞伎、金漆、陶器、浮世繪
    但是,以設計而言,光悅的雄渾而精細的「船橋繪硯箱」和屋形光琳的「八橋繪硯箱」,風格相同,最為高貴,屬於最優秀的作品之列。浮世是指當代大眾的生活和風俗。浮世繪是菱川師宜約在公元一六八一年時創始的。生活在平民之中,和平民意氣相投的師宣把這種風俗繪畫的美學價值提高到足以稱為真正的民間歡迎的藝術。但是,浮世繪的特點是以木版印刷,大量生產,價錢廉宜,並易於購買。
  • 浮世光陰繪不盡 樂享當下且珍惜
    究竟是怎樣的文化土壤孕育了日本浮世繪這朵豔麗之花?興起於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藝術近年來在中國的熱度一直攀升,各種關於浮世繪的展覽和書籍層出不窮。自今年8月開展以來,「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備受關注和好評,原定10月18日結束的展覽兩度延期閉展至12月20日正式結束。
  • 作品欣賞:浮世繪人物畫
    日本的浮世繪藝術,總讓人聯想到情色。然而,「春宮」僅是「浮世繪」的一部分。浮世繪不僅是江戶時代最有特色的繪畫,而且還對西方現代美術具有推進作用。19世紀後半期,浮世繪被大量介紹到西方。當時西方的前衛畫家,如馬奈、惠斯勒、德加、莫奈、勞特累克、凡高、高更、克裡木特、溥納爾、畢卡索、馬蒂斯等人都從浮世繪中獲得各種有意義的啟迪,如:無影平塗的色彩價值,取材日常生活的藝術態度,自由而機智的構圖,對瞬息萬變的自然的敏感把握……代表畫師:鈴木春信 東洲齋寫樂 歌川廣重 葛飾北齋 喜多川歌麿 菱川師宣 月岡芳年 溪齋英泉日本90後女畫家——松浦,浮世繪人物畫
  • 「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開展
    自古以來,兩國人民保持著文化與藝術領域的密切交流,日本浮世繪的興起與發展即與中國明清繪畫有著緊密聯繫。中國清代木版年畫和日本浮世繪是中日兩國民族藝術的瑰寶。二者同源於明代書籍版畫的興盛,同樣以多色木版套印為主要製作工藝,都是由人民大眾創造、使用和欣賞的民間藝術形式,反映了人民大眾的審美需求;同時,由於浮世繪與木版年畫在社會功能、藝術傳統方面的差異而呈現出不同的藝術特色,在東方世界裡交相輝映。
  • 日本宮鬥劇《大奧》系列16年,終在平成完結
    不過比它早一年的2003年6月,日本富士電視臺播出了12集古裝劇《大奧 明治篇》,講述了在德川幕府末期,大奧上演的最後一場女人的戰爭。雖然借用了歷史的背景和設定,但故事情節是虛構的,大奧相當於我國古代宮廷的後宮,故事同樣也是圍繞著統治者(將軍)的女人們來展開,當時不自知,在現在看來完全屬於宮鬥劇的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