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苗族民間故事:觀音土「神仙粑」

2020-12-24 騰訊網

苗疆拾趣題註:弘揚民族文化,開啟人們智慧之門,是大家的普遍需求。劉昌剛、麻明進編《隨口說故事》110則,選錄反映謊江山各種善舉的故事,分為與財主大戶、與官僚才子、與惡棍騙術、與魔鬼蛇神、與惡虎野獸、與親友鄉鄰。摘編紀蹻甲弄巧成拙的故事,分為引子、求知篇、婚趣篇、被打篇、學乖篇、見識篇。字數約16萬字。這兩個平民人物眾多奇妙辛酸的經歷,膾炙人口的故事傳說,猶如外界的阿凡提和憨豆一樣,在民間一導一誡,代代相傳,風趣幽默,令人快感,給予人們莫大的欣賞和教育,構成苗族社會祖祖輩輩教育後代的典型範例。在這裡發表部分故事,與大家共賞。)

觀音土「神仙粑」

賈知縣治永綏廳,就任三年,適逢大旱,禾稼枯焦,野無青草,升米鬥金,路有餓殍,哀鴻遍野。賈知縣名利心切,一味逢迎,虛報政績,只圖遷升。對災民不但不上報救濟,減免賦稅,反而大肆收刮,重利盤剝,高喊什麼「大災大貢獻,小災小貢獻,無災全貢獻」,把上邊撥下來的須小賑濟款侵吞一空。走投無路的災民們初時吃樹葉,接著吃草根,草根樹葉吃盡挖光就去吃「觀音土」做的「神仙粑」。那神仙粑乃是滑石之類,粉末雖細,其實不能消化,吃下肚裡去,乾結起來,肚腹膨脹,肢瘦如柴,腸結而死。苗寨山村,一日數斃,十室九空,慘不忍睹。那賈知縣不上報求賑,反而大放獗辭,謊報邀功,上呈中央文稱:

「永綏僻處苗疆,地瘠民貧,其土殊異,產奇物曰觀音土,白皙如麵粉,味甘酥軟,清香滿口。揉而食之,勝於饅頭。土民素以為食,雖千年不稼不穡,豫如也!開闢以來,民多向化,樂於誠伏。今者天旱,民爭捐稻穀以赴國難」云云。

中央收到報告後,特令嘉獎,贈永綏「模範廳」扁額一塊,授賈知縣一級「青天白日」獎章,以彰其功。行政院長某暨美國科學院院士詹森博士,定於民國X年X月X日赴綏考察。

消息傳來,群情激憤,苦於無法,悲泣達旦。謊江山聞訊後,邀集全廳各鄉士紳名流十三人,組成歡迎團,克日前往界頭歡迎,同時畢恭呈文一份,敬獻特產「觀音土」三斤,成品「神仙粑」十三個,略表感謝之忱。

呈文略曰:

「知縣英雄廳模範,大災之年大貢獻。

百姓飢食觀音土,一年餓死七八萬。

小民倒斃何足惜,但求知縣得升官。

滑石本是金石物,謊報特產一大騙。

行政院長來考察,美國專家相陪伴。

畢恭進獻「神仙粑」,寶物知縣新發現。

特產理當他受用,敬請大人進一餐。

神仙保佑官運好,年中之內得升遷!

呈文上達後,院長批覆云:

「呈文特產收到了,永綏地好人也好。

知縣勞苦功更高,神粑賜他吃個飽!」

巡察官當眾命賈知縣吃了三個神仙粑,然後驅車回南京去了。

(田彬搜集整理)

來源:苗疆拾趣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儘快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hy0743@foxmail.com

·END·

監製/角角

主編/麻麻

編輯/王向遠 李艾家 黃沙沙

審核/石群方 尚欣

更多資訊

持續關注!

相關焦點

  • 湘西苗族民間故事:紀蹻甲倒潑湯了和看眼神上坐的故事
    劉昌剛、麻明進編《隨口說故事》110則,選錄反映謊江山各種善舉的故事,分為與財主大戶、與官僚才子、與惡棍騙術、與魔鬼蛇神、與惡虎野獸、與親友鄉鄰。摘編紀蹻甲弄巧成拙的故事,分為引子、求知篇、婚趣篇、被打篇、學乖篇、見識篇。字數約16萬字。
  • 湘西土家族、苗族、侗族生活的風情地,春天的旋律,農家特色菜!
    湘西土家族、苗族、侗族生活的風情地,春天的旋律,農家特色菜!湘西是湖湘文化中的一朵奇葩。這裡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獨特的人文美景,濃鬱的民族民風。土家族、苗族是這裡世代而居的土居居民,保留了苗族銀飾、土家織錦、土家毛古斯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原生態和厚重的民族文化,使湘西成為國內外遊客打卡勝地,還被評為全國十大魅力城市和中國最佳旅遊城市去處。我們都知道,北緯30°是一條神奇的維度。而當它穿過中國湖南的時候,在這裡締造了一個神秘的奇境。
  • 湖南湘西旅遊攻略,這12個景點讓你感受別樣的湘西風情
    一直覺得湘西有著獨特的氣質,可能是沈從文的《邊城》、可能是古華的《芙蓉鎮》、亦或是是眾多影視劇裡的取景地,為湘西增添了幾分神秘與浪漫的氣息。湘西是一個富有少數民族風情的地方,每一個景點,都有它獨特的韻味。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鋼塑複合管和ppr管的區別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鋼塑複合管和ppr管的區別 ,「mf21kj1m2s」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鋼塑複合管和ppr管的區別,主要特點材料特點塗塑複合管的塗層材料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改性食品級環氧樹脂粉末塗料簡稱,另一種是聚乙烯塗料簡稱。
  • 「砥礪奮進 精彩湖南」武陵山上杏林秀——記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67年,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雖然只是一瞬間,但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醫院——吉首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卻用濃墨椽筆描繪了一幅地市級醫院生機勃勃、蒸蒸日上的發展畫卷。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醫院的前身是湘西行署兄弟民族醫院,始建於1952年9月。
  • 湘西苗族民間故事:老謊妙語佳飲勝秀才
    劉昌剛、麻明進編《隨口說故事》110則,選錄反映謊江山各種善舉的故事,分為與財主大戶、與官僚才子、與惡棍騙術、與魔鬼蛇神、與惡虎野獸、與親友鄉鄰。摘編紀蹻甲弄巧成拙的故事,分為引子、求知篇、婚趣篇、被打篇、學乖篇、見識篇。字數約16萬字。
  • 中國傳統文化,苗族服飾,花披肩
    如黔東臺江、雷山、凱裡等縣市的苗族婦女,頭上戴銀牛角,並在上衣、圍腰上繡以牛。蝶的形象;黔中南花溪、川黔滇畢節一帶部分苗族婦女頭戴酷似牛角的大木梳,引人注目。對苗族來說牛的作用是神奇的。據苗族民間故事講,遠古時天與地是連在一起的,人被壓在中間直不起腰,天神駕神牛把天地犁開,才將人解救,為此,人們便把牛繡在衣袖上,或以牛角作為裝飾帶在頭上。
  • 楚巫文化:怪力亂神,神秘的「湘西三邪」
    今天就來講一下「湘西三邪」,湘西三邪是指湘西地區存在的三大邪術,其一為「趕屍」,其二為「放蠱」,其三為「落花洞女」。其中趕屍和蠱術沒人能指出真實情況來。湘西三邪之趕屍:趕屍,手拿銅鑼湘西趕屍的傳說,與苗族是分不開的,趕屍屬於司之法術。相傳數千年前,苗族的祖先蚩尤率軍在黃河邊與敵軍作戰。
  • 湘西本土文化資源在幼兒園課程,彰顯民族特色實現課程民族化
    1 將本土文化融入幼兒園課程,彰顯民族特色,實現課程民族化和園本化湘西位於湖南省西北部、雲貴高原東側的武陵山區,與湖北省、貴州省、重慶市接壤;境內居住著土家、苗、回、瑤、侗、白等 40 個民族,其中以土家族和苗族為主體民族, 佔人口總量近 80﹪,土家族文化與苗族文化一道,構成了湘西燦爛輝煌的民族文化。
  • 湘西非遺作品 助力戰「疫」
    非遺助力戰疫作品選送單位: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非遺保護中心土家族織錦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張家界市土家族就區域均有流布。是土家族群眾民間歌舞演唱場景的真實寫照,體現了土家族民歌歷史悠久。土家族民歌傳統曲調有山歌、擺手歌、梯瑪歌、風俗歌、生產勞動歌、小調等。從聲腔上分高腔及平腔兩大類。曲式結構大多是四句式,五聲音階體系,節拍偶數拍子和奇數拍子混合拍子兩種。土家族民歌形式和內容非常廣泛豐富,演唱方法豐富多彩,大致分真聲演法、真假聲結合唱法、輕聲唱法等。
  • 苗文化的綜合載體——苗族服飾
    苗文化的綜合載體苗族是世界上服裝種類最多的民族,苗族服飾是中國服飾的活化石。湘西苗族服飾是中國苗族服飾的發源地之一,以其歷史悠久、古樸典雅、文化積澱深厚而受到國內外人士的關注。凡來過湘西苗族地區的人,無不為他們身上所穿戴的絢麗服飾所傾倒。
  • 殷商之源 文化沙龍|《殷宋五澤》16苗族蒙人源蒙地
    當時,講解員小周告訴大家:「湘西女子會下蠱,中了蠱的阿哥就要留在湘西大山中,做完三年苦力才能回家。」這是活躍氣氛的戲言,但湘西的蠱術似乎不是傳說。古時當地女子為了捍衛愛情,當丈夫變心時,就會去找草鬼婆要蠱,摻到食物、飲料中,那中了蠱的阿哥不久就會自生自滅,享受應有的懲罰。這些會下蠱的女子,便來自於苗族,而蠱術所流傳的地區正是苗族居住的中國西南部的湘西、四川、貴州等地。
  • 去湘西旅遊更方便 湘西將與貴州銅仁合建機場
    章堯  攝    「貴州銅仁機場擴建的900米新跑道,幾乎全部位於湘西鳳凰縣境內。我們計劃參與該機場建設,使外省的機場成為湘西的空港。」日前,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委書記何澤中在接受「解放思想在湖南」採訪團聯合採訪時透露,湘西將全力構建水陸空立體交通網絡。
  • 貴州臺江非遺——民間工藝之苗族剪紙
    民間工藝之苗族剪紙剪紙是各種刺繡的底樣、藍本和第一道工序,苗語叫「西給榜」、「西給剛」。一般是用刀口很尖細的小剪刀剪,有的用刻刀刻,一次可刻多張。剪紙圖案與苗族歷史生產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繫,形成了一種思維定式,刻記了許多遠古文化和原始藝術的特徵。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瀋陽鋼塑複合管與ppr管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瀋陽鋼塑複合管與ppr管 ,「mf21kj1m2r」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瀋陽鋼塑複合管與ppr管,塗塑鋼管道逐漸憑藉著的產品功能,取代了傳統的塑料管道和鋼製的管道。
  • 「湘西3分鐘」:一個人和一座村的苗銀故事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苗族銀飾鍛制技藝項目傳承人麻茂庭。銀飾鳳冠。擁有近300歷史的祖屋。紅網湘西站6月9日訊(記者 周楚怡 石邦庭)對於苗家人而言,苗銀是不可缺少的飾品。今天,「湘西3分鐘」就為您帶來銀匠麻茂庭和「銀匠村」德榜村的故事。有苗族人聚居的地方就會有銀匠,湘西鳳凰山江鎮就是其中一個苗族聚居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苗族銀飾鍛制技藝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麻茂庭的家就在這裡。麻茂庭出生於銀匠世家,麻家的苗銀鍛制技藝傳到他這裡已是第五代了,小時看著長輩們敲敲打打,從小耳濡目染,20多歲時開始跟著父親正式學習這門家傳手藝,63歲的麻茂庭已與苗銀結緣43年。
  • 湘西民族醫藥快速發展的「法寶」
    文/那薩 4月10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舉行首屆「名醫工作室」授牌儀式。州十四屆人大代表、州民族中醫院院長譚曉文帶領的團隊「全國名老中醫譚曉文工作室」入選2020—2022年度湘西自治州「名醫工作室」,獲得30萬元建設資金。
  • 湘西鳳凰,一座充滿「酒和故事」的風華古城,絕非烏有其名
    鳳凰古城,位於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文學大師沈從文的故鄉,很多人以為《邊城》就是鳳凰,其實不然。但沈從文筆下樸素和迷人的邊城風情卻給世人留下了太多的想像,鳳凰也因沈從文的小說《邊城》而聞名於世。這座曾被紐西蘭作家路易艾黎稱作「中國最美小城「的古城,歷經300多年的風雨,淳樸安靜,古貌猶存。
  •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協原副主席向順榮一審被判刑11年
    新華社長沙9月4日電(記者劉良恆)湖南省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4日公開宣判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協原副主席、湘西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原書記向順榮受賄案,被告人向順榮犯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一百萬元;對被告人向順榮受賄違法所得依法予以追繳,上繳國庫。
  • 湘西三大古迷——駭人聽聞的湘西趕屍、放蠱、辰州符
    說起趕屍的起源,民間有書記載道:相傳幾千年以前,苗族的祖先阿普(苗語:公公)蚩尤率帶兵在黃河邊與敵對陣撕殺,直至屍橫遍野,血流成河。打完仗要往後方撤退,士兵們把傷兵都抬走後,阿普蚩尤對身邊的阿普軍師說: 「我們不能丟下戰死在這裡的弟兄不管,你用點法術讓這些好弟兄回歸故裡如何?」阿普軍管說:「好吧。你我改換一下裝扮,你拿『符節』在前面引路,我在後面督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