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被雨驚醒,寫給弟弟蘇轍的一首詞,開篇7個字,便是經典名句

2020-12-12 時間一葉秋

宋代大文豪蘇軾,是個對宋代詞壇影響深遠的大詞人。他的詞一改之前婉約之風,豪放快意,煥然一新,獨樹一幟。蘇軾認為,無論是風景還是詠古,傷情還是愛國,都無不可入詞。

詞應該和詩一樣,包羅萬象,隨心而詠是故,蘇東坡雖然一生坎坷,屢次遭貶,但所到之處,無論是看到壯觀景象抒發心中豪情,還是漂泊天涯抒發厭惡官場、看透俗世的感情,傳世之作都頗多。

而據統計,蘇軾詩詞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語,是「子由」二字。出場次數竟然高達229次,令人咋舌。這個子由,正是他的親弟弟,蘇轍

唐宋八大家中,「三蘇」便是他們一家父子,蘇洵,蘇軾,蘇轍。蘇軾與蘇轍,與其說是兄弟,不如更像知己,二人兄弟情深,又同是文壇大腕,在中國歷史上也極為少見。

蘇軾寫給蘇轍的詞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那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當時蘇軾與王安石政見不合,自求外放,多次要求調任到離蘇轍較近的地方為官,終不可得。

中秋時節,蘇軾在密州為官,歡飲達旦,他想到的首先就是遠方的弟弟。而今天要講的這首木蘭花令·宿造口聞夜雨寄子由才叔,光看名字,便一眼可知,這首詞也是蘇軾寫給蘇轍的。

梧桐葉上三更雨。驚破夢魂無覓處。

三更時分,秋雨瀟瀟,打在梧桐樹葉上,淅淅瀝瀝如鼓點似的擾人清夢,蘇東坡就此被驚醒。剛剛做的一場好夢,也倏爾散去,再也無法尋覓到影子,十分可惜。

此處化用唐代溫庭筠的「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點明蘇軾內心的離愁別恨之苦。除此之外,此處東坡沒有明說他所做的美夢為何,但此時他身處異鄉,一覺醒來,第一件事便是寫詞寄信給子由,讓人不禁猜測。

很大可能是夢到與手足團聚,把酒言歡的場景。但其實,被貶前往惠州的蘇東坡,除了離情之外,也許還有那麼一絲思念京都,未竟壯志的遺憾。具體為何,我們還要再等待看下片。

夜涼枕簟已知秋,更聽寒蛩促機杼。

睡在竹蓆上,能感受到夜晚陣陣的涼意,看來秋天已經到了。聽到不知哪裡的草叢裡有蟋蟀不停地鳴叫,好像在催促婦人快快早起紡布。

詞人寫涼秋,但其實,涼的是人。此刻觸覺聽覺上的涼,給予身在異鄉的東坡無限的悲苦悽涼。

是時,蘇軾由定州被貶到英州,還未到英州,又接到旨意,被貶惠州。這日他途徑虔州,白天裡,剛剛登過唐朝的鬱孤台歷史遺蹟,夜宿造口。如此顛沛流離的情況下,換做他人早難以承受如此痛苦。

但此刻,仕途不順,背井離鄉,身不由己的蘇軾,竟然還能由蟋蟀聲,首先聯想到尋常人民的日常生活。泰然自若,愛民如子,這就是蘇東坡可愛又可敬的品質。

夢中歷歷來時路。

下片第一句便與上文「夢魂」相互呼應。夢中的來路還是那麼歷歷在目,清晰地浮現眼前。原來東坡夢到了,這一路上經過了河北、河南、江蘇等地。

風塵僕僕,最終來到江西贛江畔,還在江畔亭子裡享受了朋友、官員熱情的歌舞招待。

猶在江亭醉歌舞。

他似乎還沉醉在江亭的鶯歌曼舞之中,無法醒來。「尊前必有問君人,為道別來心與緒。」杯盞美酒面前,一定會有來詢問你的人,是為了訴說離別後,悵然思念的心緒。

友人與他話離別愁情,兄弟之誼,還有未竟的事業。這大概又勾起了東坡的心緒。這一切又能和誰人分享呢?夢醒時分,寄予子由吧

這首詞的上片寫夜半驚魂,向弟弟子由袒露如秋涼之離情苦,下片為路途上的美好回憶。全詞點化運用前人詞句,巧妙傳達了思弟之離情苦。

寓情於景,於物有情;如夜涼知秋,如寒蛩促機;樸中見真,實中見情。然而,仍不免有「驚魂未定」,「豈謂天幸,得存此生」的餘悸潛於詞中。

《蘇軾詞傳》主要以蘇軾的詞為主題,還結合了他的人生經歷,對他的詞做出了詳細的解讀。

除此之外這套詞傳還包括《納蘭容若詞傳》、《李煜詞傳》、《倉央嘉措詩傳》、《辛棄疾詞傳》、《李清照詞傳》,為你展現幾位詞人真實而又充滿詩意的人生。

一套詞傳原價238元,現在活動價只要79元就可以買到6本書,趕快點擊下方連結購買吧~

時間一葉秋總結:

從蘇軾寫給蘇轍的詞作來看,我們不難發現,無論是他在快樂時、傷心時、落魄時、豪邁時,想到的都是胞弟子由,詞章如此感情真摯,扣人心弦。

子由就像他的知音,能理解他的痛苦,共享他的喜悅。他們是兄弟,更是摯友。難怪林語堂說:為了子由,蘇東坡會寫出最好的詞來。

相關焦點

  •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寫下一首詞,只是開篇14字便扣人心弦!
    翻開蘇軾與蘇轍的詩詞文集,有很大一部分是兩人的互答之作。蘇軾幾乎每到一處任所就要給弟弟蘇轍寄去詩詞,晚年被貶謫時更頻繁。蘇軾的經典詞作《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便是蘇軾差知密州時,思念弟弟所作。烏臺詩案發生後,蘇軾更是在獄中寫下了「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人間未了因」的感人名句。
  •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抬手寫下一首詞給蘇轍,開頭7字就是千古名句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偉大的文學家、詩人、詞人、書畫家、政治家、哲學家、佛學家還有美食家,四川眉州眉山人,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並稱為「三蘇」,「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弟弟蘇轍就想盡各種辦法來營救蘇軾,在獄中的蘇軾以為自己必死無疑,就給家人和弟弟寫了首絕筆詩:柏臺霜氣夜悽悽,風動琅璫月向低。夢繞雲山心似鹿,魂飛湯火命如雞。
  •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抬手寫下一首詞給蘇轍,開頭7字就是名句!
    熙寧4年,正是王安石當政掌權的時候,而蘇軾與王安石本就隸屬於不同的政黨,所以在朝廷上二人經常針鋒相對。當年蘇軾因為「烏臺詩案」曾被捕入獄,當時獄外他的弟弟蘇轍各種奔走只因營救哥哥,獄內蘇軾本以為自己在劫難逃,都給家裡人和弟弟留下了絕筆詩詞,最終還是當時新黨領袖王安石一句話蘇軾才得以赦免。但是赦免歸赦免,從此他也開始了一生的被貶之路。
  • 蘇軾蘇轍,兄弟情深,蘇軾半夜被雨驚醒,起身寫詞給弟弟
    蘇軾的那首經典的《水調歌頭》裡,就抒發著自己對弟弟蘇轍的思念之情。而在蘇軾仕途不順,不斷被貶謫的時候,也時常思念起自己的弟弟,經常給蘇轍寫詩寫詞。這樣的兄弟情誼,的確是讓後世不少人羨慕又欽佩。在「烏臺詩案」發生之後,蘇軾其實最初在牢獄之中,也是寫下了與弟弟的感人名句,「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人間未了因」。感天動地,不愧為千古典範。
  • 蘇軾深夜被雨驚醒,想念弟弟蘇轍,寫下一首詞,開篇便深情流露
    尤其是蘇軾更甚,我們的東坡先生每次被貶謫到一個地方,就要把自己所有的詩作都寄給蘇轍弟弟,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思念。尤其是晚年蘇軾最慘的時候,寄信的次數更加頻繁,曾經最著名的描寫思念的詩詞水調歌頭便是蘇東坡為表達對弟弟的思念之情所作。
  • 蘇軾深夜被雨驚醒,作下一首詞,只是開篇14字,便扣人心弦!
    要說起蘇軾和蘇轍兩位大家的關係,那可真是不一般,作為親兄弟的兩個人,不僅一起去進京趕考,兩人分別後,還經常寫信,夾上自己所寫的作品。一次來聯結兄弟二人之間的關係,尤其是蘇軾更甚,我們的東坡先生每次被貶謫到一個地方,就要把自己所有的詩作都寄給蘇轍弟弟,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思念。
  • 蘇軾寫給弟弟蘇轍的一首詞,句句都是經典,最後10個字無人能及
    唐宋八大家之中,蘇家三父子均榜上有名,即父親蘇洵和蘇軾、蘇轍兩兄弟,被傳為千古佳話。三人當中,蘇軾的名氣最大,弟弟蘇轍次之,兩人同時考中進士,而身為父親的蘇洵名氣最小,並且不知什麼原因,他多次會試皆名落孫山。
  • 蘇軾夜裡被雨驚醒,想念弟弟,給他寫了一首詞,第一句道盡哀愁
    蘇軾與蘇澈,軾是車廂前面用作扶手的橫木,轍是馬車行走時留下的車轍,二者相輔相成,相伴而行。就如同兩人的兄弟感情,蘇軾有很多寫給弟弟蘇澈的詩詞,二人經常書信來往,在蘇軾難過的時候、開心的時候、鬱悶的時候、失落的時候、絕望無助的時候,都會想起他的弟弟「子由」,也就是蘇轍。
  • 蘇軾25歲寫給弟弟,最富哲理的一首詩,開篇便驚 豔世人800年
    蘇軾25歲寫給弟弟,最富哲理的一首詩,開篇便驚 豔世人800年人生短暫,四處奔忙,或為了生計或為了事業,東奔西走,聚散匆匆。這到底像什麼呢?蘇轍十九歲時曾被任職為澠池縣的主簿,但因為考中進士並未到任,心中留有遺憾。
  • 中秋節望月,蘇軾和蘇轍分別寫了《水調歌頭》,一首浪漫一首樸實
    蘇軾的曠達與豪爽,恐怕也和一直以來的家庭教育有關吧。蘇軾的眾多詩詞中,寫給最多的人不是紅顏知己,妻子朋友,而是他的弟弟蘇轍。那首最經典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寫作的緣起就是因為思念自己的弟弟。「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他希望「千裡共嬋娟」之語能安慰到弟弟。當然弟弟蘇轍的心裡也是有哥哥的,同樣是中秋夜蘇轍也寫下了一首《水調歌頭》應和。
  • 蘇軾一首描寫雨的詩,一開篇便是驚豔了世人,令人讚嘆不已!
    他在詩傳承唐詩的精髓,無論是寫景,還是寫人,那都是描寫的無比優美;那麼他在詞方面更是不用多說,屬於開宗立派的人物,他的「豪放詞」,不僅在當時影響很大,對於後世,那也是同樣的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以至於到了南宋,另外一位詞壇上的大家辛棄疾,可以說是深受蘇軾的影響,因此,他們兩位也被後人並稱為「蘇辛」。書畫法他的成就同樣也是很高,在書法方面,他與當時的黃庭堅並稱為「蘇黃」,他的畫同樣的被讚嘆不已。
  • 蘇軾半夜睡不著,詩興大發給蘇轍寫首詞,衝著開頭7字便值得一讀
    在很多人眼裡,真要稱得上接近完美的,應該是北宋一哥蘇軾。論才華,他是個全才,詩、詞、散文、畫、書法樣樣精通,所以宋神宗才會很驕傲地表示:論才華蘇軾可能不如李白,論學識李白就不如蘇軾了。論人生境界,蘇軾也確實很有格局,半生被貶,起點那麼高,摔得那麼狠,卻照樣能過好一生。
  • 李清照寫在秋天的一首詞,開篇7字便是千古名句,歷來為人所稱道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便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一首悲秋之作。它寫於李清照與其丈夫趙明誠離別之後,寄寓著李清照婚後不久,沉溺於情海之中,不忍離別的一腔深情。所以李清照這首詞,美到了極致,也愁到了極致。全詞語言清麗,意境幽美,情調感傷,是一首工致精巧的悲秋佳作。
  • 蘇東坡灑脫的一首詞,其中14個字很經典,難被超越!
    提到豪放派,就不得不提此中代表人物,蘇軾蘇東坡。對於蘇東坡,很多人的印象大都是悼念亡妻的"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和思念弟弟蘇轍的"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蘇東坡的詞與其他詞人的區別在於,他的詞中,多了一分飄逸曠達和灑脫自在,這也與他的授業老恩師有關。蘇軾、蘇轍兄弟少時的啟蒙老師是張易簡。蘇軾是張易簡道長頗為喜歡的門生,受啟蒙教育影響,他一生對道教頗為鍾情。
  • 蘇軾寫給弟弟蘇轍的詩,形容人生是「應似飛鴻踏雪泥」,寫得妙
    1061年,也就是宋仁宗嘉祐六年,蘇軾與弟弟蘇轍一起參加「制科」考試,連名並中。仁宗皇帝非常高興,認為自己給子孫找了兩位好宰相。歐陽修也感嘆:「自前未有,盛事,盛事。」這一年,蘇軾被授予大理評事、鳳翔府籤判,十一月赴任。在赴任途中寫了給弟弟子由的詩《和子由澠池懷舊》。
  • 蘇軾最灑脫的一首詞,最後10個字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本期筆者要為大家介紹的是來自蘇軾的一首詞,堪稱他最灑脫的一首詞,最後10個字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臨江仙·夜歸臨皋》(宋—蘇軾)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 蘇軾被貶黃州,寫下宋詞中最豪放的一首詞,開篇就是千古名句
    蘇軾與其父親蘇洵、弟弟蘇轍並稱「三蘇」,父子三人一起名列唐宋八大家,在歷史上,或許唯有同樣才名俱佳的曹操父子三人能夠 與之相比較。蘇軾的一生,固然名滿天下,可是仕途上卻甚為曲折,可以說是歷盡磨難、屢遭迫害。可是不管遇到怎樣的困難,他都始終不改其樂觀的天性。堅守自己的人生準則與底線,不為強權而折倒,蘇軾在人生逆境中的灑脫與達觀,歷來為後世之人所稱道。
  • 歐陽修寫下一首詞,開頭就是千古名句,短短7字耐人尋味!
    再如蘇軾《江城子·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是以追憶開頭。總之,不論是以哪種形式開頭,都貴在耐人尋味,能一下子牽動讀者的心弦。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蝶戀花》,便是一首開頭就很耐人尋味的詞作。它出自北宋詞人歐陽修之手,也是歐陽修的代表詞作之一。 而說到歐陽修的《蝶戀花》,就不得不提詞中的千古名句:「庭院深深深幾許」。
  • 943年前的中秋節,月下寫詞的蘇軾在思念著誰?不止是弟弟蘇轍!
    在賓客們的觥籌交錯中,蘇軾寫下了那首膾炙人口的千古名篇《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蘇軾在創作這首詞時,已屆不惑之年,在此之前,他的人生都經歷了什麼?而這首943年前的曠世佳作,僅僅是為了懷念自己的弟弟蘇轍嗎?
  • 蘇軾水平很高的詞,4句共有兩個千古名句,其中7字驚豔900多年
    於是終於明白,灑脫和豁達其實就是是蘇軾骨子裡的東西,這一點與他身處何境,是得意還是失落其實並沒多大關係,所以林語堂才會用「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來形容他。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正是蘇軾的一首豁達之作,詞名《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這是蘇軾水平很高的一首詞,全詞4句共有兩個千古名句,其中「一蓑煙雨任平生」7字更是驚豔了9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