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深夜被雨驚醒,想念弟弟蘇轍,寫下一首詞,開篇便深情流露

2020-12-13 風趣史書

要說起蘇軾和蘇轍兩位大家的關係,那可真是不一般,作為親兄弟的兩個人,不僅一起去進京趕考,兩人分別後,還經常寫信,夾上自己所寫的作品。以此來聯結兄弟二人之間的關係。

尤其是蘇軾更甚,我們的東坡先生每次被貶謫到一個地方,就要把自己所有的詩作都寄給蘇轍弟弟,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思念

尤其是晚年蘇軾最慘的時候,寄信的次數更加頻繁,曾經最著名的描寫思念的詩詞水調歌頭便是蘇東坡為表達對弟弟的思念之情所作。

而今天我們所要賞析的蘇軾的作品《木蘭花令·宿造口聞夜雨寄子由才叔》就是蘇軾寫給弟弟的一個最為優秀的代表作品。

這首詩其實是寫於蘇軾被貶謫的時候,途中路過江西,天色已晚,不得不借宿在一個地方。可是很不湊巧的是,睡著睡著夜裡突然下起了大雨,這讓本就很傷心的蘇軾,更加的被勾起了思念之情。

《木蘭花令·宿造口聞夜雨寄子由才叔》梧桐葉上三更雨,驚破夢魂無覓處。夜涼枕簟已知秋,更聽寒蛩促機杼。夢中歷歷來時路,猶在江亭醉歌舞。尊前必有問君人,為道別來心與緒

雨夜驚醒,勾起思念之情

整個作品的最一開始,蘇軾其實是借鑑的溫庭鈞的一首詩i,兩個人的作品及描寫雖然看起來比較相似,但其實兩個人表達的感情是不一樣的,溫庭鈞的意思是我其實並沒有太多的思念之情。

溫庭鈞整個作品所表達的氛圍其實是很歡樂的。而蘇軾表示,我現在只剩下思念之情了,你看外面的雨,外面的梧桐樹葉,都已經把我嚇醒了。

這麼冷的天,睡覺也睡不好,人的心裡難免會思念家鄉,思念親人。這裡的意向描寫是非常巧妙的,能夠把人的思緒勾到極其悲傷,是非常厲害的。

悽涼的夜晚,人也悽涼

晚上睡覺的時候,冰冷的床鋪讓人睡著十分不舒服,這麼冰冷的床其實是能夠感覺到秋天的涼意的,然而外面的蟲叫則更加煩人,好像在催正在織布的老太太抓緊織布,可不要打擾到東坡先生睡覺。

其實,表面上看起來,蘇東坡是在描寫深秋的寒冷,但實際上,蘇東坡是想表示自己早就心寒了,因為朝廷,因為同僚,因為自己種種的不平等遭遇,總能夠給人不舒服的辛酸之感。

對蟲子的描寫,則能夠顯示出蘇軾對民眾的關心,還能夠操心百姓的種種事宜,說明蘇軾的心裡還是有一定的豁達在的,他還並不是一蹶不振,被貶謫後就從此墮落的。

回憶過去,來解心頭憤懣

第三句,蘇軾寫到,其實被貶謫這一路所有的東西,我都記得。就像做夢一樣,有時甚至十分美好

能夠記住這一路上的沿途風景,說明蘇軾還是在解自己的心寬,也說明東坡先生是一位能夠自己看開的人。

尤其是自己還十分深刻地記得,自己的好朋友在自己被貶謫的途中還設宴款待了自己,這些美好自己都曾經歷過。

在這裡訴說這些,其實也能夠看出東坡先生對自己弟弟最真實的額感情。碎碎念的樣子自己的弟弟一定會接受。

感情真摯,思念侵入骨髓

而整篇作品的最後兩句,蘇東坡則是寫出了自己對兄弟的感情。每一次同別人吃飯喝酒的時候,別人都會問起我的弟弟蘇轍你,知道為什麼他們會問起你來嗎?因為每一次吃飯的時候我都會提起你,都會表達對你的思念。

在這裡能夠看出,其實蘇軾是無時無刻都在思念自己的弟弟,每次提到弟弟,自己的心情都會非常的複雜。

這麼真摯的感情,恐怕也就只有蘇家兩兄弟才會有的。能夠看出蘇軾對自己弟弟蘇轍的感情其實是十分深厚的。

這本《蘇軾詞傳》中收集了蘇軾的詞和詩,可以真正了解他的一生,讀懂了他的豁達。帶我們走近這位「性情中人」,再次朗讀「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樣的詩句,心中便有了一種豁然與洞明。

這本《蘇軾詞傳》中講述了蘇軾一生所作。這本書主要以詞為主題,用當時的社會觀念與時代背景作為出發點,並且對蘇軾的生平際遇做出深入的分析,再現了蘇軾以文傳世、以官入世的典型宋代文官形象

原價238元詞傳,現在活動價只需79元,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一套詞傳,讓你可以了解幾位詞人的人生際遇,何樂而不為呢~

風趣史書結語:

蘇軾用自己最深情的筆法,描寫出了自己雨夜時的悽慘景象,同時還能夠表達出自己對弟弟的真摯情感。如此真摯的感情,蘇軾能夠用這樣的手法表現,這世上還是絕無僅有的。

字裡行間,即便是沒有兄弟姐妹的人,但只要能夠讀到蘇東坡這幾段文字,就能夠理解他們的兄弟之情,甚至能夠達到聞者流淚,聽者傷心的程度,讓人動容。

相關焦點

  • 蘇軾蘇轍,兄弟情深,蘇軾半夜被雨驚醒,起身寫詞給弟弟
    而在宋哲宗紹聖元年八月,蘇軾被貶至惠州的時候,亦是寫了一首詞作給弟弟蘇轍。當時半夜三更,蘇軾被雨驚醒,想到自己此時此刻的悽涼處境,心中不自覺地就思念起了自己的弟弟。於是,蘇軾起身提筆,滿懷著深情,寫了一首極為打動人心的詞作,《木蘭花令·宿造口聞夜雨寄子由才叔》,給弟弟蘇轍。梧桐葉上三更雨,驚破夢魂無覓處。夜涼枕簟已知秋,更聽寒蛩促機杼。
  •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寫下一首詞,只是開篇14字便扣人心弦!
    翻開蘇軾與蘇轍的詩詞文集,有很大一部分是兩人的互答之作。蘇軾幾乎每到一處任所就要給弟弟蘇轍寄去詩詞,晚年被貶謫時更頻繁。蘇軾的經典詞作《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便是蘇軾差知密州時,思念弟弟所作。烏臺詩案發生後,蘇軾更是在獄中寫下了「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人間未了因」的感人名句。
  •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抬手寫下一首詞給蘇轍,開頭7字就是名句!
    熙寧4年,正是王安石當政掌權的時候,而蘇軾與王安石本就隸屬於不同的政黨,所以在朝廷上二人經常針鋒相對。當年蘇軾因為「烏臺詩案」曾被捕入獄,當時獄外他的弟弟蘇轍各種奔走只因營救哥哥,獄內蘇軾本以為自己在劫難逃,都給家裡人和弟弟留下了絕筆詩詞,最終還是當時新黨領袖王安石一句話蘇軾才得以赦免。但是赦免歸赦免,從此他也開始了一生的被貶之路。
  •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抬手寫下一首詞給蘇轍,開頭7字就是千古名句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偉大的文學家、詩人、詞人、書畫家、政治家、哲學家、佛學家還有美食家,四川眉州眉山人,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並稱為「三蘇」,「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弟弟蘇轍就想盡各種辦法來營救蘇軾,在獄中的蘇軾以為自己必死無疑,就給家人和弟弟寫了首絕筆詩:柏臺霜氣夜悽悽,風動琅璫月向低。夢繞雲山心似鹿,魂飛湯火命如雞。
  • 蘇軾夜裡被雨驚醒,想念弟弟,給他寫了一首詞,第一句道盡哀愁
    人生在世,一個人總是很難捱過那些苦悶孤單的時刻,不同於親人之間的血濃於水,不同於愛人之間的深情流露,朋友就像是不同於親人、愛人的第三方存在。每個人都渴望有一個情比金堅的手足或者朋友。在朋友面前,你可以毫無顧忌地向他傾訴你的煩惱和憂愁,你可以放肆開懷的大笑大鬧。
  • 蘇軾深夜被雨驚醒,作下一首詞,只是開篇14字,便扣人心弦!
    要說起蘇軾和蘇轍兩位大家的關係,那可真是不一般,作為親兄弟的兩個人,不僅一起去進京趕考,兩人分別後,還經常寫信,夾上自己所寫的作品。一次來聯結兄弟二人之間的關係,尤其是蘇軾更甚,我們的東坡先生每次被貶謫到一個地方,就要把自己所有的詩作都寄給蘇轍弟弟,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思念。
  • 蘇軾被雨驚醒,寫給弟弟蘇轍的一首詞,開篇7個字,便是經典名句
    而據統計,蘇軾詩詞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語,是「子由」二字。出場次數竟然高達229次,令人咋舌。這個子由,正是他的親弟弟,蘇轍。唐宋八大家中,「三蘇」便是他們一家父子,蘇洵,蘇軾,蘇轍。蘇軾與蘇轍,與其說是兄弟,不如更像知己,二人兄弟情深,又同是文壇大腕,在中國歷史上也極為少見。蘇軾寫給蘇轍的詞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那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 蘇軾25歲寫給弟弟,最富哲理的一首詩,開篇便驚 豔世人800年
    蘇軾25歲寫給弟弟,最富哲理的一首詩,開篇便驚 豔世人800年人生短暫,四處奔忙,或為了生計或為了事業,東奔西走,聚散匆匆。這到底像什麼呢?蘇轍十九歲時曾被任職為澠池縣的主簿,但因為考中進士並未到任,心中留有遺憾。
  • 七年離別情,三首中秋詞,再現蘇軾蘇轍兄弟情深,值得一讀再讀
    一首《江城子》,一句「十年生死兩茫茫」讓世人看到了蘇軾對亡妻的深情,這是愛情。一首《水調歌頭·丙辰中秋》,一句「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則告訴世人,蘇軾與弟弟蘇轍的感情,亦不輸於愛情。今天是中秋節,隱娘要分享宋代文豪蘇軾的兩首傳世的中秋詞,即《水調歌頭·丙辰中秋》和《陽關曲·中秋作》,蘇轍的《水調歌頭·徐州中秋》。前兩首詞都是蘇軾為蘇轍所寫,飽含蘇軾對弟弟的手足深情,後一首是蘇轍為蘇軾所作。
  • 蘇軾寫給弟弟蘇轍的一首詞,句句都是經典,最後10個字無人能及
    唐宋八大家之中,蘇家三父子均榜上有名,即父親蘇洵和蘇軾、蘇轍兩兄弟,被傳為千古佳話。三人當中,蘇軾的名氣最大,弟弟蘇轍次之,兩人同時考中進士,而身為父親的蘇洵名氣最小,並且不知什麼原因,他多次會試皆名落孫山。
  • 1076年的中秋節,蘇軾因為思念弟弟,寫下一首傳世名詞
    直到嘉祐六年,蘇軾在制科考試中入第三等,授大理評事、籤書鳳翔府判官。而蘇轍則是參加了這一年的殿試,由於他文章中言論尤為激切,便被列入下等。不久,被任命為試秘書省校書郎、商州軍事推官。兄弟二人的性格都很耿直,這並不是壞事,但這樣的性格,註定他們不適合做官。
  • 中秋節望月,蘇軾和蘇轍分別寫了《水調歌頭》,一首浪漫一首樸實
    蘇軾的曠達與豪爽,恐怕也和一直以來的家庭教育有關吧。蘇軾的眾多詩詞中,寫給最多的人不是紅顏知己,妻子朋友,而是他的弟弟蘇轍。那首最經典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寫作的緣起就是因為思念自己的弟弟。「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他希望「千裡共嬋娟」之語能安慰到弟弟。當然弟弟蘇轍的心裡也是有哥哥的,同樣是中秋夜蘇轍也寫下了一首《水調歌頭》應和。
  • 蘇軾與蘇轍的兄弟情,感動古今
    蘇軾在密州一方面關注著大宋時局,期盼返回京城工作,一方面又極為思念同在山東任職的弟弟蘇轍,便一邊賞月,一邊獨自飲酒,直到天亮。觸景生情下,一揮而就,寫下這首中秋絕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 蘇軾半夜夢見妻子,驚醒後寫下一首詞,讀完不禁讓人淚流滿面
    萬物有靈,一旦沾染了情愛,便決絕的叫人動情。蘇軾,宋朝時期著名的大文豪,其實我對蘇軾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蘇軾的東坡肉。其次就是蘇軾眾多詩詞中寫給他過世的妻子的《江城子》。人海茫茫,兩個人在冥冥之中相遇,那就是緣分。蘇軾是風流的,但是他又是深情的。
  • 妻子不幸去世,納蘭性德寫下一首詞,開篇11字便扣人心弦!
    在古詩詞中,所流露的真摯、自然、深沉的夫妻之情,歷來為後人所稱讚。其中飽含哀思的悼亡詩詞,更是字字傳情,句句扣人心弦。無論是元稹《離思》中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還是蘇軾《江城子》中的「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在千百年後的今天,依然具有動人心魄的藝術力量。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點絳唇·一種蛾眉》,便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的一首悼亡詞。
  • 蘇軾半夜睡不著,詩興大發給蘇轍寫首詞,衝著開頭7字便值得一讀
    在很多人眼裡,真要稱得上接近完美的,應該是北宋一哥蘇軾。論才華,他是個全才,詩、詞、散文、畫、書法樣樣精通,所以宋神宗才會很驕傲地表示:論才華蘇軾可能不如李白,論學識李白就不如蘇軾了。論人生境界,蘇軾也確實很有格局,半生被貶,起點那麼高,摔得那麼狠,卻照樣能過好一生。
  • 蘇軾被流放異地,半夜被雨水驚醒,抬筆便寫下千古名句
    提起蘇軾,我想我們對他並不陌生。並且在蘇軾的詩詞中我們看到了他的灑脫。並且我們知道還有一個詩人也是比較厲害的,這個人便是辛棄疾,他們兩人還有一個合成就是蘇辛。而蘇軾的詩詞,更是令人們大為稱讚,是人們望塵莫及的。但是,蘇軾做官卻是並不如意,還總是被以貶再貶。
  • 蘇軾夜半驚醒寫下一首詞,突然頓悟!
    蘇軾夜半驚醒寫下一首詞,突然頓悟,此後風風雨雨他都無所畏懼浮沉宦海,歷盡風波,任誰都會有驚恐而孤的心理。深受老莊思想影響的蘇軾,多麼希冀能擺脫這種動蕩不安的生活呵!蘇軾的故事,是一盞淡茶,是一盅苦酒。他可在人生逆境苦中作樂,也可發出痛徹人心的悲傷。一支筆,一袖風,他寫下的,是你所熟識的詞,是你感同身受的一往情深。
  • 943年前的中秋節,月下寫詞的蘇軾在思念著誰?不止是弟弟蘇轍!
    在賓客們的觥籌交錯中,蘇軾寫下了那首膾炙人口的千古名篇《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蘇軾在創作這首詞時,已屆不惑之年,在此之前,他的人生都經歷了什麼?而這首943年前的曠世佳作,僅僅是為了懷念自己的弟弟蘇轍嗎?
  • 蘇軾蘇轍手足情深
    蘇軾認為遭遇「烏臺詩案」,已是生還無望,遂寫下兩首絕命詩,寄給弟弟蘇轍。蘇軾在詩裡寫下了這樣的句子:「是處青山可埋骨,他時夜雨獨傷神。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來世未了因。」蘇軾和蘇轍兄弟情深,感動了無數後人。蘇軾到底是殺還是不殺,一時之間,宋神宗也是舉棋不定。當年太祖早有誓約,除叛逆謀反罪外,一概不殺大臣。而且蘇軾才高八鬥,名滿天下,宋神宗也有點不忍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