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8月26日,深圳經濟特區正式成立。從小漁村到大都市、從經濟特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40年,深圳發生翻天覆地的巨變。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的40年,是教育事業跨越式發展、大踏步前進的40年,深圳教育的最大特徵就是體量大、質量優、後勁足。現有200多萬大中小幼在校學生,10多萬專任教師,託起了深圳的明天,深圳教育在先行示範的探索中,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專業人才,打造了這座科技之城創新之城非凡的軟實力。眼下,深圳教育這首交響樂,正演繹著氣勢恢宏的動聽旋律。
深圳基礎教育和學前教育發展的40年,同樣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深圳建市之初,全市僅90所幼兒園。經濟特區建立以來,因為市場經濟發育早,市場機制更完善,伴隨著城市人口的急劇擴張,深圳開始探索並形成了以社會力量辦學為主體的學前教育格局。
從2012年起,啟動普惠性幼兒園建設試點,跳出公民辦的簡單二元劃分,以政策規範和財政投入為槓桿,在國內率先探索政府主導、財政支持的學前教育公益普惠發展模式,被教育部列入教育綜合改革重點項目。
近年來,深圳學前教育持續發力,公辦幼兒園發展全面駛入快車道,公辦幼兒園在園兒童佔比由原來不足4%提高到38%,今年底將達到50%。
同時,自全面開放二孩政策實施以來,深圳適齡兒童入園人數於近年達到高峰,幼兒園學位需求也隨之激增。數據顯示,2020年,深圳全市報名需要接受學前教育的兒童約24萬人,較去年增長12.9%。
為解決學前學位供需矛盾,深圳市、區教育局通過新建、扶持民辦幼兒園等多種措施,鼓勵民辦園優質特色發展,滿足家長的個性化需求,全力保障學前教育學位供給。
民辦幼兒園+公辦幼兒園的組合拳,助力深圳構建廣覆蓋、保基本、高質量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深圳學前教育的整體辦學水平踏上新臺階。
可以說,在深圳特區,隨著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和逐步完善,民辦園舉辦者表現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勇氣,為特區培養了成千上萬兒童,從民辦園佔比97.3%到目前90%以上可以看出,他們為學前教育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民辦幼兒園呈現了「普惠」+「高端園」多層次發展態勢,而隨著國際化教育理念的傳播,國際化幼兒園逐漸成為高端、精品幼兒園的代名詞。高端園在深圳高速發展,得益於經濟及外籍人口聚集,造成國際化幼教需求,繼而催生了深圳國際幼兒園。普林斯頓國際幼兒園(PICLC)就是其中之一。
普林斯頓國際幼兒園創辦於2013年,致力於大灣區國際教育事業的發展,整合大灣區國際教育行業精英資源,同時助力深圳學前教育發展。2014年在深圳市福田區創辦了集團在大灣區首家國際幼兒園——普林斯頓國際幼兒園。2017年9月,集團與深圳東部華僑城達成戰略合作,先後在深圳東部華僑城5A級景區創辦了普林斯頓森林國際幼兒園、普林斯頓雲海谷國際學校。
與此同時,以「海洋」為主題的南山區普林斯頓海洋國際幼兒園、以「科技」為主題的位於龍崗區坂田普林斯頓科技國際幼兒園也已相繼開園。
集團與深圳大學附屬中學國際部聯合辦學項目,是雙方教育改革創新發展的重要成果,也是「灣區發展教育先行」示範的生動實踐。雙方強強聯袂後的國際中學成為體現未來教育理念的典範、成為學校合作創新發展的典範。
普林斯頓國際幼兒園通過具有國際教育視野的創新教育模式,推動深圳學前教育實踐,為學前教育建立全新平臺,主打國際化、多元化的教育,既採用英美等國的運營模式,又根據本土實際情況調整教學模式。比如,普林斯頓國際幼兒園引進的是國際上認可度較高的IB課程體系,實行雙語教學,尊重孩子的天性和喜好,鼓勵孩子積極思考。
在普林斯頓國際幼兒園,幼兒不但精通中英雙語,更能夠對東方和西方兩種文化有嶄新和深入的了解。從而讓孩子們懂得尊重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信仰及價值觀,在未來可以毫不費勁地遊走於東西方風格之間,自然、自信地應對與溝通,讓他們在全球環境和挑戰中佔得先機。將孩子培養成為關心周圍事物、善於發現問題、主動承擔責任、具有自信心、善於解決問題的未來國際領袖人才。
教育的任務是複雜艱巨的,是長期、反覆、不斷提高的過程。善於聆聽新時代的聲音,才能走好新時代的路。努力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創造出彩人生,是教育者的使命。
改革開放四十年,我們依然保持初心,為之不懈努力,用辛勤的汗水和堅實的足跡打造愛的教育,用愛相伴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