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區四十年 | 這,就是深圳學前教育

2020-09-03 普林斯頓國際學前教育

1980年8月26日,深圳經濟特區正式成立。從小漁村到大都市、從經濟特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40年,深圳發生翻天覆地的巨變。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的40年,是教育事業跨越式發展、大踏步前進的40年,深圳教育的最大特徵就是體量大、質量優、後勁足。現有200多萬大中小幼在校學生,10多萬專任教師,託起了深圳的明天,深圳教育在先行示範的探索中,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專業人才,打造了這座科技之城創新之城非凡的軟實力。眼下,深圳教育這首交響樂,正演繹著氣勢恢宏的動聽旋律。

深圳學前教育發展的40年



深圳基礎教育和學前教育發展的40年,同樣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深圳建市之初,全市僅90所幼兒園。經濟特區建立以來,因為市場經濟發育早,市場機制更完善,伴隨著城市人口的急劇擴張,深圳開始探索並形成了以社會力量辦學為主體的學前教育格局。



從2012年起,啟動普惠性幼兒園建設試點,跳出公民辦的簡單二元劃分,以政策規範和財政投入為槓桿,在國內率先探索政府主導、財政支持的學前教育公益普惠發展模式,被教育部列入教育綜合改革重點項目。


近年來,深圳學前教育持續發力,公辦幼兒園發展全面駛入快車道,公辦幼兒園在園兒童佔比由原來不足4%提高到38%,今年底將達到50%。


同時,自全面開放二孩政策實施以來,深圳適齡兒童入園人數於近年達到高峰,幼兒園學位需求也隨之激增。數據顯示,2020年,深圳全市報名需要接受學前教育的兒童約24萬人,較去年增長12.9%。


為解決學前學位供需矛盾,深圳市、區教育局通過新建、扶持民辦幼兒園等多種措施,鼓勵民辦園優質特色發展,滿足家長的個性化需求,全力保障學前教育學位供給。



民辦幼兒園+公辦幼兒園的組合拳,助力深圳構建廣覆蓋、保基本、高質量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深圳學前教育的整體辦學水平踏上新臺階。


民辦幼兒園呈普惠+高端發展態勢



可以說,在深圳特區,隨著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和逐步完善,民辦園舉辦者表現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勇氣,為特區培養了成千上萬兒童,從民辦園佔比97.3%到目前90%以上可以看出,他們為學前教育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民辦幼兒園呈現了「普惠」+「高端園」多層次發展態勢,而隨著國際化教育理念的傳播,國際化幼兒園逐漸成為高端、精品幼兒園的代名詞。高端園在深圳高速發展,得益於經濟及外籍人口聚集,造成國際化幼教需求,繼而催生了深圳國際幼兒園。普林斯頓國際幼兒園(PICLC)就是其中之一。



PICLC在深圳特區,是如何發展的



普林斯頓國際幼兒園創辦於2013年,致力於大灣區國際教育事業的發展,整合大灣區國際教育行業精英資源,同時助力深圳學前教育發展。2014年在深圳市福田區創辦了集團在大灣區首家國際幼兒園——普林斯頓國際幼兒園。2017年9月,集團與深圳東部華僑城達成戰略合作,先後在深圳東部華僑城5A級景區創辦了普林斯頓森林國際幼兒園、普林斯頓雲海谷國際學校。


與此同時,以「海洋」為主題的南山區普林斯頓海洋國際幼兒園、以「科技」為主題的位於龍崗區坂田普林斯頓科技國際幼兒園也已相繼開園。



集團與深圳大學附屬中學國際部聯合辦學項目,是雙方教育改革創新發展的重要成果,也是「灣區發展教育先行」示範的生動實踐。雙方強強聯袂後的國際中學成為體現未來教育理念的典範、成為學校合作創新發展的典範。


普林斯頓國際幼兒園通過具有國際教育視野的創新教育模式,推動深圳學前教育實踐,為學前教育建立全新平臺,主打國際化、多元化的教育,既採用英美等國的運營模式,又根據本土實際情況調整教學模式。比如,普林斯頓國際幼兒園引進的是國際上認可度較高的IB課程體系,實行雙語教學,尊重孩子的天性和喜好,鼓勵孩子積極思考。



在普林斯頓國際幼兒園,幼兒不但精通中英雙語,更能夠對東方和西方兩種文化有嶄新和深入的了解。從而讓孩子們懂得尊重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信仰及價值觀,在未來可以毫不費勁地遊走於東西方風格之間,自然、自信地應對與溝通,讓他們在全球環境和挑戰中佔得先機。將孩子培養成為關心周圍事物、善於發現問題、主動承擔責任、具有自信心、善於解決問題的未來國際領袖人才。



教育的任務是複雜艱巨的,是長期、反覆、不斷提高的過程。善於聆聽新時代的聲音,才能走好新時代的路。努力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創造出彩人生,是教育者的使命。


改革開放四十年,我們依然保持初心,為之不懈努力,用辛勤的汗水和堅實的足跡打造愛的教育,用愛相伴成長……

相關焦點

  • 深圳特區四十年|這,就是深圳學前教育
    1980年8月26日,深圳經濟特區正式成立。從小漁村到大都市、從經濟特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40年,深圳發生翻天覆地的巨變。深圳經濟特區建立的40年,是教育事業跨越式發展、大踏步前進的40年,深圳教育的最大特徵就是體量大、質量優、後勁足。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師生祝福深圳特區四十周年生日快樂!
    歷經四十年風雨兼程,四十年砥礪奮進,深圳從一個邊陲小漁村發展到人口過千萬的國際化大都市,GDP也從1979年的1.79億元增長到了2019年的2.69萬億元,成為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教授看來,「深圳的成功離不開開放、包容、年輕、富於活力的特質,以及敢為天下之先的銳氣與勇氣,這是這個城市能夠持續吸引人才,使全國乃至全世界最優秀、最頂尖的人才願意到這個城市創新及創業的最根本的魅力所在。如果說,四十年前,深圳被時代賦予了不凡的使命,那麼今天,深圳正再次面臨著這樣的時刻,等待我們的是,更加宏偉的藍圖和更令人振奮的事業。
  • 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 "四十不惑"再出發
    原標題:深圳,四十不惑再出發(望海樓)   北緯22度,年平均氣溫23℃,深圳處在一道炎熱的城市帶上。但這座城市被視作熱土,卻不是因為溫度,而是始終如一、熱火朝天的幹勁。   這是一座被黨和人民寄予厚望的城市。
  • 深圳特區40年|李津逵:四十年,廣東和深圳做對了什麼?
    閩粵海洋文化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基因,放手讓這種有別於中原的外向進取的文化在改革開放中打先鋒,是四十年來中國衝破束縛走向世界的一把鑰匙。在這張巨大的文化網絡中,發揮最大作用的就是香港。這一點如果跳出特區看珠三角,特別是沒有特區名頭但在改革開放中爭先恐後的順德、東莞、南海、中山「廣東四小虎」,就會看得非常清楚。國際慣例的常識區1980年8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批准《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由此經濟特區具有法律授權。
  • 國泰君安證券:深圳特區的四十不惑
    時值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之際,國泰君安宏觀團隊發布分析報告指出——高漲的房價,只是深圳土地供給不足的一個側面反映。深圳要發揮大灣區龍頭作用,必須要改變當前深圳發展受本地地域較窄限制的現狀。目前正在進行的「深、莞、惠深度一體化」政策,應被視同深圳擴容,打造「大深圳」,將會帶來新一輪改革開放、科技創新的重大投資機遇。
  • 《讀懂深圳》《視野》——深圳文化學者吳俊忠、姜維勇兩部新書為深圳四十年獻禮
    中山大學出版社社長王天琪在致詞中指出:2020年選題策劃推出《視野》和《讀懂深圳》這兩本書,一是為了紀念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二是為了給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發揮文化推動作用。與會嘉賓在品讀發言中普遍認為:姜維勇的《視野——深圳四十年掠影》,以作者自己的小視角,觀察深圳特區四十年的大變遷,視野開闊,立意深遠,內容豐富,文風生動,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對於了解深圳歷史、觀察深圳現實、總結深圳發展成就,有著重要的史鑑和傳播作用,稱得上是「講好深圳故事的範本」。
  • 學前教育普惠優質發展走出「深圳路徑」
    深圳特區報記者邱海彬攝學前教育普惠優質發展走出「深圳路徑」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8月21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姚卓文)學前教育,是尚未啟蒙的孩子們走向知識殿堂的開端,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走過40年,深圳學前教育規模迅猛發展,如今在園兒童已達54.5萬人,在園兒童人數位列全國第二。
  • 深圳特區四十載風華正茂,微芯生物二十年創新有為
    原標題:深圳特區四十載風華正茂,微芯生物二十年創新有為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8月25日訊(記者 聞坤 文/圖)深圳的關鍵詞一直離不開「改革開放」與「創新創業」。深圳這座城,給了微芯生物無限的包容、理解、支持與肯定。
  • 深圳特區40年||深圳律師業伴隨深圳特區共成長
    2020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40年間,深圳在法治道路上,始終昂揚向上,不斷探索,為全國法治建設貢獻了&34;。深圳律師業的發展與深圳經濟特區改革開放的腳步同步,曾創下多個&34;。深圳律師業篳路藍縷、披荊斬棘、拼搏創新的奮鬥精神,正是對特區精神的弘揚。
  • 深圳特區40年|生而不凡 艱難崛起
    這裡還誕生「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等膾炙人口的口號,並成為蛇口精神和蛇口速度的代表,後來發展演變為深圳精神。至今,這句口號依然矗立在蛇口,散發著它強大的感召力。特區由來在蛇口工業區風風火火創建的同時,一個更大的開放計劃正在醞釀。1979年4月中央工作會議召開。
  • 福田區中小學"深圳特區40年"原創作品朗讀大賽圓滿落幕!
    "特區改革當先鋒,四十年來成果豐。往昔漁村難覓影,翻天覆地聳雲峰。創新驅動發展路,科技引領時代夢。當代少年勤勉勵,鑄就鵬程新輝煌。"12月13日上午,福田區教科院在三樓學術報告廳舉行"深圳特區四十年"福田區中小學原創作品朗讀大賽頒獎典禮。第三屆中國金話筒金獎獲得者殷亞敏老師現場朗誦《年輕人的長徵》,正式拉開了頒獎典禮的序幕。
  • 「深圳40」寶寶來啦,與深圳特區同慶生
    2020年8月26日00:06,深圳市婦幼保健院產房內傳來一陣響亮的嬰兒哭啼聲,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的「深40」零點寶寶在深圳市婦幼保健院出生了。提及在深圳特區40歲生日這天迎來寶寶的心情,晏先生說到:「我和妻子都來深圳十幾年了,用青春歲月見證了深圳的飛速發展
  • 《我們的四十年》:當年萬人逃港事件,促使設立深圳經濟特區
    習近平說:「我十八大以後第一站就是到的深圳,到的廣州。十九大以後,特別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我還是要再到廣東來,再到深圳來,我們就是在這裡向全世界宣示,中國改革開放不停步。」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橋頭堡、試驗田,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它的建立和發展發揮了對內地示範輻射的作用,為全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為什麼在改革之初就設立經濟特區?
  • 《深圳的腳步》第31期丨徐景安:未來四十年,建言深圳做幸福城市示範
    、股份合作公司……這個概念發展開來,就是全國的現代企業制度改革。,那就是:人和自然的關係、人和人的關係以及人和自我的關係,「那個時候霧霾還沒有那麼嚴重,但環境問題、資源短缺、道德問題、貧富差別等,已經開始顯現……」  徐景安查到一個數據,全國每年的自殺人數大大高於交通事故死亡、工傷事故死亡、刑事案件死亡、自然災害死亡人數,精神病患者也在逐年增加……  「這給我巨大的震撼,我開始反思為什麼要改革,為什麼要開放,為什麼要發展,不是為了民眾的愉悅和幸福嗎
  • 來了就是深圳人?深戶有房,孩子卻上不了公立幼兒園!深圳學前教育...
    深圳市在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裡面提出,要高標準地辦好學前教育,新增幼兒園學位2萬個以上,努力實現公辦幼兒園在園兒童佔比達到50%。而根據深圳市教育局官方網站公布的2020年工作思路,對學前教育的首要目標,就是建立「公辦幼兒園建設攻堅戰」推進機制,開展公辦園建設專項督導,壓實各區主體責任,完成公辦園、普惠園在園兒童分別佔比50%、80%的任務。
  • 深圳四十周年賀禮,中山大學深圳校區揚帆而上
    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四十周年之際,中山大學深圳校區這座以重點發展醫科和新型工科為主要辦學特色,擁有綜合性學科優勢的現代化大學園區將正式投入使用。建設深圳校區,我們要把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的辦學傳統,與敢闖敢幹敢為人先的特區精神結合起來,形成推動深圳校區創新發展的磅礴精神力量。
  • 特區教育40載|學前教育普惠優質發展走出「深圳路徑」
    來源:讀特學前教育,是尚未啟蒙的孩子們走向知識殿堂的開端,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走過40年,深圳學前教育規模迅猛發展,如今在園兒童已達54.5萬人,在園兒童人數位列全國第二。隨著兩期「學前教育發展行動計劃」推進,深圳努力構建廣覆蓋、保基本、高質量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深圳學前教育的公益性普惠性和整體辦學水平踏上新臺階。
  • 白巖松專訪樊綱院長:深度解讀深圳經濟特區四十年!
    來源:經理人雜誌四十年前,誰會想到一個小漁村會發展成為今日的創新之城?今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又會給這座未來之城帶來什麼?四十,可以不惑嗎?8月26日晚,《新聞1+1》白巖松專訪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樊綱:一起解讀,深圳,特區四十年!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又稱「中國腦庫」,英文縮寫「CDI」)是經國務院批准,於1989年2月在深圳經濟特區創辦的國內第一家綜合性、全國性的社會智庫。2015年入選首批25家國家高端智庫建設試點單位。是深圳市首批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 從白手起家走到人生巔峰,在《追夢》裡回憶深圳四十年
    作為一個上進青年我的夢想就是——有一天,能站在福布斯富豪榜上談笑風雲我不允許失敗同時我無所畏懼當然,怕老婆不算在這個裡面啊既然是夢想,當然睡覺的時間比較好實現。但是沒關係,平時不好追的夢,現在可以跟著深圳衛視「追夢」呀!獻禮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11月23日,以深圳經濟特區建立發展為創作原型的現實主義史詩大劇《追夢》首播新聞發布會在深圳市前岸國際酒店盛大舉行。這麼重大的日子,必須得出篇稿子才行!瑞思拜!
  • 深圳如何探路特區立法?
    在改革開放的早期、中期和當前,立法與改革這兩者之間的關係也呈現了不同的特點。  談經濟特區設立「特區是中國的特區,只是在廣東辦」南都:深圳經濟特區的設立有哪些背景?闞珂:建立深圳經濟特區最早是廣東省提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