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空間分析(二)—— 空間分析的歷史與發展

2021-02-13 地理資訊理論壇

此章主要敘述空間分析的由來與發展,乾貨知識較少,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自古以來,由於生存和發展的需要,人們從未停止對周圍地理事物的探索,因此是中進行著各種類型的空間分析。從對空間現象及其空間關係的文字記載——>到利用數學概念和方法進行解釋性描述;從傳統統計學方法和數據模型對空間現象和過程的模擬——>到基於地理信息系統的多為地理空間數據表達與管理——>地理過程的動態模擬——>可視化分析和決策支持;從空間數據挖掘技術——>高性能計算技術支撐下的地理計算方法;隨著人們對空間信息需求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科學技術的日益進步,空間分析的方法和技術在不斷完善和豐富。

A.地圖分析

       傳統的紙質地圖由於採用簡單明了的方式表達空間想而成為描述地理空間的範例。地圖作為最古老、最傳統的空間信息表達、存儲與分析的手段,已有逾千年的歷史。地圖的出現使人們對空間表達與分析能力大大增強。在地圖上量測地理空間要素的幾何參數,如距離、方位和面積等,分析地理要素的空間關係,或者利用地圖疊加進行合成,以獲取所需的空間信息,這些傳統的地圖分析技術,奠定了空間分析方法的基石,時至今日仍然是現在GIS空間分析的重要方法。GIS源於計算機地圖製圖,GIS環境下空間信息的表達與分析,早起多數沿襲了傳統地圖分析的思想與方法。

       隨著研究的深入和應用水平的提高,基於地圖進行較高層次的空間信息分析的方法不斷出現,如社會、經濟、文化和軍事等領域的各種區域分析與決策。同時,物理、數學概念與方法的不斷引入及地學各分支學科的發展,促使傳統地圖分析能力提升,人們對地圖表達空間信息的理解與解譯能力也顯著提高。

B.計量地理學

       20世紀60年代地理與區域科學的「計量革命」,第一次明確將數學方法用於地理學研究,空間特徵及其功關係分析從此由文字描述進入定量刻畫階段。這場「計量革命」最直接的成果是促使「空間分析」作為一個獨立概念提出,數學方法引入地理空間是其突出標識。

       計量地理學(quantitative geography),又稱地理數量方法,是應用數據思想進行地理學研究的科學。它試圖以定量的青雀判斷來彌補定性文字描述的不足;以抽象的、反映本質的數學模型去刻畫具體的、龐雜的各種地理現象;以對過程的模擬和預測來替代對現狀的分析和說明;以合理的趨勢推導和反饋機制分析來代替簡單的因果關係分析。計量地理學提供了理性的複雜方法,已傳遞有關行為決策的確定性程度、綜合研究精度等有用的信息,與定性研究方法結合共同構築了地理學研究方法的科學體系。

       計量地理學是對地理學傳統研究方法的發展和變革,反映了地理學向定量化、科學化發展的趨勢。圍繞地理現象的空間本質或地理係數據的空間特徵,建立起地理學的空間分析方法或體系,是地理學有一門對空間事物進行解釋性描述的學科,轉變為一門進行確定性分析的學科。

C.地理信息系統

       地理信息系統(GIS)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加拿大測量科學家R.F.Tomlinson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實用的地理信息系統——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統,用於自然資源的管理和規劃。GIS是對地理空間數據進行採集、存儲、表達、更新、檢索、綜合分析與輸出的計算機技術系統。GIS以數位化的方式表達空間實體及其關係,並把地圖分析與計量地理的思想、方法和模型集成在一起,具有強大的空間分析與模擬功能,是地理空間數據管理和分析的重要平臺。

       現實世界中的地理現象在GIS中以數字形式表達,形成地理空間資料庫。對資料庫中的空間數據進行分析與建模以挖掘出潛在的空間信息時GIS最具生命力的核心功能,也是GIS區別於其他計算機系統的主要標誌之一。GIS空間分析常用方法有緩衝區分析、疊加分析、網絡分析、拓撲結構分析、數字地形分析等,複雜地理空間問題可以通過GIS耦合專業模型來求解,如綜合評價模型、預測模型、規劃模型、決策分析模型等。

       GIS的出現不僅空間分析的能力變得強大,還使「空間分析」成為專門學科。基於數位化技術和高性能計算的GIS對空間分析的發展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不僅能夠完成以前相當耗時甚至不可能完成的計算任務,使分析海量空間數據的複雜變成現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傳統空間分析的思想和方法,極大的促進了空間分析在眾多領域的應用。

D.地理計算

20世紀90年代中期,英國著名地理學家、裡茲大學計算地理研究中心 Stan Openshaw 教授認為空間數據挖掘已成為計量地理學中的一個重要分支,並以Geocomputation命名這個新的學科,因此 Stan Openshaw 被稱為「地理計算之父」。此後,許多㤴紛紛從不同角度對地理計算的定義與內容框架進行設計,並論證其作為一個學科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Openshaw 等認為地理計算本質上是繼地理信息科學之後的革命。他在2000年又進一步深化了對於地理計算的理解,認為地理計算是一種高性能計算,是用以解決目前不能解決的、甚至未知的空間問題的而科學。地理計算具有三方面特點:一是強調地理主題,二是對於現存問題承認有新的或更好的解決方法,且解決以前不能解決的問題;三是地理計算需要獨特的思考方式,由於以海量計算來代替殘缺的知識或理論,所以能夠增強機器的智能。

       地理計算可定義為用計算機解決複雜空間問題的科學和藝術。地理計算試圖回歸計量革命時代的地理分析和建模,並吸收計算機科學發展的最新成果,如高性能計算,模式識別、分類、預測與模型技術,知識挖掘,可視化等一系列計算方法和功能,建立地理模型以分析複雜的、具有不確定性的地理問題。

       地理計算這一學科的統一視角就是「計算」,它被認為是一系列有效的程序或算法(如神經網絡、模糊邏輯、遺傳算法等),當應用到地理問題是必然產生結果,不同算法之間由於基本假設的不同而產生結果的差異。地理計算本質上可認為是對地理學時間與空間問題所進行的基於計算機的定量化分析。

       地理計算包含豐富的模型和方法體系,不僅採納了傳統的計量地理學理論與模型,還涉及一系列新的理論、技術和方法:

1.GIS為地理計算創建資料庫;

 2.人工智慧技術和智能計算技術為地理計算提供計算原理和計算工具;

 3.高性能計算服務系統為地理計算提供動力。

 4.神經網絡模型、模糊邏輯模型、遺傳算法模型、元胞自動機模型及分型分析不斷成為地理計算的核心。

作者:New_Wang

聯繫人:婁工:18513230552   dlxxlt@163.com

『地理資訊理論壇』:為從事地理信息產業的相關技術人員打造最強支持平臺!

請把『地理資訊理論壇』推薦給你的朋友

 投稿諮詢婁工:18513230552   dlxxlt@163.com

相關焦點

  • 【免費領取】R語言空間分析與數字製圖R-GIS專題視頻課程
    免費視頻課程領取,資料領取:1、R語言空間分析與數字製圖R-GIS專題視頻課程 100分鐘精彩視頻講解
  • 中國位置服務行業發展監測分析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2026年)
    實質上是一種概念較為寬泛的與空間位置有關的新型服務業務。  《中國位置服務行業發展監測分析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2026年)》通過位置服務項目研究團隊多年對位置服務行業的監測調研,結合中國位置服務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趨勢,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一手的調研資料數據,對位置服務行業現狀及趨勢進行全面、細緻的調研分析,採用定量及定性的科學研究方法撰寫而成。
  • 中國地下空間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版)
    中國地下空間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版)對我國地下空間行業現狀、發展變化、競爭格局等情況進行深入的調研分析,並對未來地下空間市場發展動向作了詳盡闡述,還根據地下空間行 業的發展軌跡對地下空間行業未來發展前景作了審慎的判斷,為地下空間產業投資者尋找新的投資亮點。
  • 點到面距離分析《空間向量分析空間位置問題》
    點到面距離分析文章內容我們製作關於空間向量分析空間位置問題,主要針對點面的距離分析內容,給同學們學習一下。
  • 地圖可視化、探索性空間分析、空間回歸建模,你了解多少
    香港中文大學林琿教授(2006)指出:「時間和空間是界定人類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的基本維度」。武漢大學秦昆教授(2016)認為:「時空問題是社會理論的核心」。本次課程立足社會科學研究的「空間維度」,通過案例介紹、方法描述、軟體展示、數據分析和操作演示,重點介紹空間大數據、地理信息系統(GIS)、地圖可視化、空間分析與空間統計等內容,以期提升廣大社科研究者對GIS和空間計量的理論和方法認識,了解當前該領域的發展動態,熟悉基於GIS和空間計量的社會科學空間數據的處理方法、分析流程、結果解釋,熟悉幾個常用的商業和開源
  • 泛函分析:n維空間到無窮維空間的幾何學和微積分學
    泛函分析的產生19世紀以來,數學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出於對歐幾裡得第五公設的研究,引入了新的幾何學——非歐幾何;出於對於代數方程求解的一般思考,建立並發展了群論;分析和幾何之間的這種相似的聯繫,使得分析幾何化成為一種可能,這種可能性要求把幾何概念作推廣,以至把歐氏空間擴充成無窮維數的空間。
  • USC Dornsife | 空間經濟學和數據分析
    ,對於具備實時空間數據和經濟分析能力的專業人員而言,就業機會也在增長。可在經濟政策和分析,商業和零售,交通建模,諮詢行業,政府機構和非盈利組織等領域獲得就業機會。南加州大學的空間經濟學和數據分析(SEDA)理學碩士課程提供了兩個方面的優勢:以數據科學課程為核心的經濟學碩士課程,並與空間科學聯繫在一起。在此創新計劃中, 與來自南加州大學Dornsife文理學院的經濟學系和空間科學研究所的全球知名教師合作。
  • 2017年全球能源發電發展情況分析:仍以煤電為主 替代空間大
    2017年全球能源發電發展情況分析:仍以煤電為主 替代空間大 (一)全球新能源發電崛起新能源發電的快速崛起,與世界各國日益重視環境保護,倡導節能減排密切相關。
  • 網絡空間權力分析
    網絡空間權力分析[J]. 電子政務,2018(05):2-8.摘 要:網絡空間是繼陸海空天之後的第五空間,是當前權力擴張的重要場域。網絡空間存在資源、技術、網絡、制度四種賦權方式,權力不均衡地分布於物理層、邏輯層和經濟社會層,受利益、權利和技術驅動處於流動的狀態。網絡空間治理結構與權力結構相呼應,並影響著經濟社會結構的演變。
  • 地下空間綜合管理系統|信息化賦能城市空間「向下」發展
    當前城市化發展面臨著嚴峻挑戰:土地資源緊張、綠地面積減少、城市人口爆增、交通堵塞、能源消耗增大、環境汙染、房價上漲等問題,大力開發利用地下空間資源、拓展人類活動空間越來越迫切。地下空間的開發與利用是城市實現可持續發展、低碳發展的有效途徑,是建設集約型城市的歷史必然,在未來相當長一個時期內,城市地下空間作為一種重要資源,開發力度將會不斷加大。
  • 推薦狀態空間時間序列分析的兩本書
    進而求得關於隨機項的合適概率模型,分析它的性質,並連同Tt,St,Ct達到擬合和預報的目的。狀態空間模型即可對時間序列進行分解,將Tt,St,Ct及It從時間序列中分離出來。狀態空間模型能夠用現在和過去的最小信息形式描述系統的狀態,因此,它不需要大量的歷史數據資料,既省時又省力。(3)和(4)式中的有關量可以分解為組合形式:
  • 深度解析:賓夕法尼亞大學空間分析碩士錄取
    一.學生背景:學生姓名:李同學成績概況:在校成績3.8/4.0,託福105,GRE 326就讀學校:廣州中山大學本科地理信息系統專業留學層級:碩士錄取結果:1) 賓夕法尼亞大學空間分析碩士2) 南加大空間數據分析碩士
  • 2020年中國地理信息系統(GIS)行業現狀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事實上,回顧過往可以發現,國內空間地理信息產業規模由400 億元增長至1000 億元用了近**年時間。由此可見,未來**年10 倍增長,無疑意味著我國空間地理信息產業即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2020年中國地理信息系統(GIS)行業現狀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最後闡明地理信息系統(GIS)行業的投資空間,指明投資方向,提出研究者的戰略建議,以供投資決策者參考。
  • 我國高校圖書館空間建設現狀分析及對策
    如今,隨著時代發展,人工智慧技術正在成為未來高校圖書館建設發展的新動力,「智慧空間」這種形態更加高級的空間形式在高校圖書館逐漸火熱,有學者預測這將是圖書館創新空間發展演變的必然趨勢[2],智慧空間正在成為我國高校圖書館空間建設發展下一個重要內容。
  • 三維數字空間下的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要可視化更要可分析可計算
    挑戰二:三維場景下分析計算效率低,如何提升效率? 挑戰三:跨系統三維場景應用需求多,如何提供服務?面對這些挑戰,我們通過技術革新,再次賦能三維數字空間下的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提昇平臺可視化、可分析、可計算的能力。
  • 網課《腦神經的空間轉錄組分析》回放
    翻成中文,就是《人類背外側前額葉皮層轉錄組規模的空間基因表達》 二是因為這篇文章討論的內容很有趣,是專門研究人腦子的。而腦子可能是人身體上結構最精細的器官,它的精細結構與它的功能之間的關係最緊密。中國有句罵人的話,叫「神經搭錯了」,意思指神經連接的錯誤會引起人行為的混亂,這句話充分說明了神經連接的精細結構與神經的功能之間有精妙的聯繫。
  • 張萍|地理信息系統(GIS)與中國歷史研究
    二、數據與平臺:國際國內大型歷史地理信息平臺的創建上世紀80年代左右,歷史工作者開始嘗試將GIS技術引入歷史研究當中,其中事件發展進程、區域經濟開發、聚落成長變遷、人群地域特徵、災害或疫病的空間演進等等,都需要我們對特定地域的整體把握
  • 影響耦合空間聲學效果的因素分析
    廳堂容積擴大而出現混響時間延長,耦合空間聲場的這種特性使混響感和明晰度這兩個一直被認為相互對立的音質參量得到較好兼顧,因而在現代廳堂(尤其是音樂廳)音質設計中獲得重要應用。本文主要分析影響耦合空間效果的因素。在已發表的相關文章中,主要集中在耦合空間的體積和耦合開口面積的大小[1]。據美國ARTEC聲學顧問公司的經驗知耦合空間約為主廳的1/3時,聲學效果才會充分顯現。
  • MOOCs學習空間中在線臨場感的社會網絡分析
    為此,通過以MOOCs學習空間中在線臨場感為研究對象,使用社會網絡分析、訪談、問卷調查、內容分析等研究方法,收集了臨場感形成過程中學習者交互行為等數據,分析了 MOOCs學習空間中在線臨場感的網絡結構、社群關係與接近中心度。
  • 專利深一度|空間機器人關鍵技術專利布局分析
    空間機器人是在太空中執行空間站建造與運營、衛星組裝與服務、行星表面探測與實驗等任務的一類特種機器人,是世界航天大國競相發展的熱點領域。當前,空間機器人已經在國際空間站、飛船、衛星等飛行器的在軌維護、空間裝配、月球探測和火星探測等任務中得到廣泛的應用,相關研發試驗活動高度活躍,呈現出一系列發展特點和趨勢。